两代书法家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两代书法家
康默如(少康)在西琉璃厂戴月轩画廊展出他的近作,我当然得去看。和他父辈是至交。他十岁上我们爷儿俩认识,而今他年近花甲,半个世纪的交情了。和他父辈文革初相识,交往到他们离去。默如念旧,和我还走动。纪念亡友,先后写过《亡友康殷》、《奇人二康》等文字。发表在《粤海风》杂志和网络上。文中多处提到默如。三十年前中国美术馆的“五康书画展”(康殷、康雍、康宁、康庄、康默如)动静很大。报章杂志,广播电视,都有专题报道。那时的康默如,已是名动海内外,但和父辈们在一处,也只能“叼陪末座”。这次展出规模气势,和“五康书画展”不能相比。但却是他一人独擎帅印。经过三十年的磨砺锤炼,他的功力进入化境。无论篆隶楷草,与当年作品相比,都是飞跃。当年的出版物曾说他:“是‘五康’中的‘后劲’,来日方长,大家都寄以厚望。”来日变作今日,他没有辜负众人的厚望。作为看过“五康”的观众,今天独看少康,有些凄然和失落,更多是欣然和慰藉。佳酿成陈酿,纯正、醇厚,浓郁喜人!
这次展出,蔡闯先生写的文字《康默如简介》中说:“默如先生幼承家学,早通玄奥。”在这上头,我说话的资本多些。那时康家住陶然亭西门外姚家井排房杂院。一间房住着默如祖父母、默如父子和康庄,五口人。文革中,康殷也挤在这里。那时,我是康家常客。
1972年,康默如,十五岁的中学生。随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接待日本书道代表团。并且和日本书法界举行笔会,当场作篆书。四座称奇。经人民日报报道,轰动天下了。此后,多次去日本访问、办展览。期间,给画师范曾的《鲁迅小说插图》配刻几十方印章。出版《四体百家姓》。上电视《东方之子》。有一串头衔:全国青联委员、青年书法家协会筹委副组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博物馆馆员、北京印社理事。五康书画展时,他不过三十岁。围着他的是鲜花、笑脸、掌声和称赞。年纪大些又与他熟识的,担心他被捧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倘半途落个“江郎才尽”的叹息。不如平庸到底。然而他没有!在修养、学问和艺术的路上他走的稳健、踏实。迈着结结实实的步子从少年走到今天。
以他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心眼“活泛”的话,名利都是囊中物。可他连眼珠都没转过去。避开喧嚣,躲进冷寂,甘处边缘。把浮名换了墨酣笔畅!在今日流行的风气里,难能,难得!
他严守自己的信条,不越底线。与人为善,绝不同流合污;敬人仰贤,但不趋势逢迎。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他一脸的不合时宜。和流行的风气方枘圆凿,格格不入。他在书架和画案间,享受满足,品味快乐。久无消息,打电话问他近况。他总在最后说:“您放心,我没闲着。”告诉熟人他在用功,在做事。
说他“幼承家学,早通玄奥。”不惟艺术修养,更有艺术修养的根基:家庭的真善美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分辨和取舍,在他的价值世界里没有夹带藏掖。以真诚善良的心待人接物,满怀爱意的投入创作。这是最紧要的玄奥处。
我在《奇人二康》一文中,写过他和父亲康雍在陶然亭西门外姚家井平房杂院的生活:
“ 1958年,康殷辞去公职北来,康雍是私人助手。只能相随;回到北京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妻子薄命长辞,他孑然一身,奉双亲,育幼子,家庭残缺,赋闲索居。
那时住在北京南城姚家井一巷,在陶然亭公园西侧,只隔一墙,院门和园门相邻,是解放初建的居民区,平房杂院,一院一排,一排十间,一间一户。康宅也只一间,十几平米,挤着三代五口:伯父伯母、康雍父子、六弟康庄;靠后墙横双人床,拼加木板成通间大铺,全家卧榻;上吊挂木板罩白布帘,储物间;床下是米粮仓;撩起垂着的床单,拉出粮袋,舀米舀面,有客在座要起立避让,才能开仓。方型小几,铺长方木板,饭时餐桌饭后画案,两代三人轮换使用。这块板上康雍“在很多年里夙夜临池”,灯下课子。每入寒冬,取暖的火炉、怕冻的水缸,都得挤进屋来。康殷在农村冬日回京也常住这里,就“座上客常满”。伯母脱鞋坐进床里,方容得主客相向促膝;二哥无暇落座,要忙活酒饭;倾力尽东道之谊。他不饮酒、不吸烟、不喝茶;大哥则酒要烈、烟要呛、茶要浓。每有客,小屋中烟雾弥漫,百味杂陈。二哥从不与客同席。伯父没退休,在单位上班;伯母瘦弱,还是缠足。二哥全职家政,经管料理着狭小空间中五口之家的生活。
平房杂院的嘈杂零乱,仅可容身的狭窄逼仄,琐碎忙碌的家务拖累,二哥临池课子不误;“文革”当中出版自己的字帖;十五岁的儿子随廖承志接待日本书法代表团;都风光一时,当你知道了风光的背后,能不叹为奇人奇事吗?
伯母在1999年6月,康殷逝世后三日,老人家随爱子西去。从1958年起,四十多年间,康雍在二老膝下尽孝承欢。80年代中期,伯父中风,卧床经年,进汤药、奉饮食、扶起卧,终日围绕床侧。伯父西归后,伯母年事日高,饮食起居须人照料;二哥尽心竭力须臾不离十数年。语云:“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他是“孝子久不离床前”。兄妹六人,他在父母跟前出力最多,不攀不靠,无怨无尤。他说:别人自立过日子,我带孩子吃爹妈。多尽点力还不应该?
康雍从政挂冠,到后来孝敬父母、友于兄弟,我想到孔夫子的话:“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社会自我调节的本初功能,在康雍身上体现得完美无缺。”
这样的居住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又苦又累的康雍安然处之。他不会和年幼的儿子诉说自己的感受。但康默如看着,心里有数。康雍睡在木床栏外和墙之间的铺板上,像三面围着的盒子。默如说:“我长大,给我爸做一个大床。叫他能手脚伸直,打滚儿睡觉!”是孩子话。是最真的父子情!
父亲康雍病重期间他日夜守护在侧。我曾自荐替换替换他。他说“您也这麽大岁数了。我掰不开镊子时,再说。”我劝他请护工帮忙。一个多月,他独自日夜陪伴父亲。在医院,白天守着,夜里他和衣歪在病床旁的沙发上。没有请护工。他说:“就为和我爸能多待会儿。”
伯父康殷去世后,对伯母任兆风老人如母亲一样。不在一起住,常做些老人爱吃的食物骑车送去。不时地买营养品。给老太太洗脚、剪指甲。病重住进东方医院,他全程守候到最后。
对当年和父辈交往的故旧老人,他上学时的老师,都非常敬重。逢年过节,他再忙,甚至他患着病,都去看望。
亲情友情,细微处的至情,最见人品。从孔夫子的话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想到康殷的斋名“味道庐”。“道”,居传统文化的高位,是大容量的概念。它的根和底色是孔孟之道,重伦理道德,重人格养成。岁月推移,“道”,溶入老庄、佛陀;根系共生,枝叶繁茂。底色加彩,璀璨夺目。儒道释相辅相成,是传统文化的大“道”。于人是独立人格,是人生信条。所以圣人要“志于道”:所以康殷要“味道(体味、品悟‘道’)”。默如在“味道庐”陶冶下参悟着“志于道”的至理。据德依仁,尊长孝亲。艺术追求,尽心竭力。像父亲康雍一样执著。写字,是精神支柱,是生活本身! 不露才扬己, 也难免“蛾眉曾有人妒”。他“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他“志于道”,不及其余!道,是人生的信条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作品都是“道”的表露和体现。人生和艺术。一而二二而一。
康默如在“味道”中成长成熟。心灵浸润,文化浸润,内功极深。他的字没有花拳绣腿。不媚俗。恪守传统法度,不欺世。在传统的程式规范中出新意。去除有碍发挥的藩篱,不滑出先人的轨道。理解传统,明确方向。用历史眼光观察,用自我眼光开拓。独创的路才是身后的真正不朽。这次展出有里程碑的意味,在独创的路上必将有新的里程碑。如三十年前“五康书画展”,人们对年近花甲的少康,依然是“ 来日方长,大家都寄以厚望。”被“道”渗透心田的他,一定会写出形移而神不散的好字,使道的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
康默如(少康)在西琉璃厂戴月轩画廊展出他的近作,我当然得去看。和他父辈是至交。他十岁上我们爷儿俩认识,而今他年近花甲,半个世纪的交情了。和他父辈文革初相识,交往到他们离去。默如念旧,和我还走动。纪念亡友,先后写过《亡友康殷》、《奇人二康》等文字。发表在《粤海风》杂志和网络上。文中多处提到默如。三十年前中国美术馆的“五康书画展”(康殷、康雍、康宁、康庄、康默如)动静很大。报章杂志,广播电视,都有专题报道。那时的康默如,已是名动海内外,但和父辈们在一处,也只能“叼陪末座”。这次展出规模气势,和“五康书画展”不能相比。但却是他一人独擎帅印。经过三十年的磨砺锤炼,他的功力进入化境。无论篆隶楷草,与当年作品相比,都是飞跃。当年的出版物曾说他:“是‘五康’中的‘后劲’,来日方长,大家都寄以厚望。”来日变作今日,他没有辜负众人的厚望。作为看过“五康”的观众,今天独看少康,有些凄然和失落,更多是欣然和慰藉。佳酿成陈酿,纯正、醇厚,浓郁喜人!
这次展出,蔡闯先生写的文字《康默如简介》中说:“默如先生幼承家学,早通玄奥。”在这上头,我说话的资本多些。那时康家住陶然亭西门外姚家井排房杂院。一间房住着默如祖父母、默如父子和康庄,五口人。文革中,康殷也挤在这里。那时,我是康家常客。
1972年,康默如,十五岁的中学生。随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接待日本书道代表团。并且和日本书法界举行笔会,当场作篆书。四座称奇。经人民日报报道,轰动天下了。此后,多次去日本访问、办展览。期间,给画师范曾的《鲁迅小说插图》配刻几十方印章。出版《四体百家姓》。上电视《东方之子》。有一串头衔:全国青联委员、青年书法家协会筹委副组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博物馆馆员、北京印社理事。五康书画展时,他不过三十岁。围着他的是鲜花、笑脸、掌声和称赞。年纪大些又与他熟识的,担心他被捧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倘半途落个“江郎才尽”的叹息。不如平庸到底。然而他没有!在修养、学问和艺术的路上他走的稳健、踏实。迈着结结实实的步子从少年走到今天。
以他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心眼“活泛”的话,名利都是囊中物。可他连眼珠都没转过去。避开喧嚣,躲进冷寂,甘处边缘。把浮名换了墨酣笔畅!在今日流行的风气里,难能,难得!
他严守自己的信条,不越底线。与人为善,绝不同流合污;敬人仰贤,但不趋势逢迎。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他一脸的不合时宜。和流行的风气方枘圆凿,格格不入。他在书架和画案间,享受满足,品味快乐。久无消息,打电话问他近况。他总在最后说:“您放心,我没闲着。”告诉熟人他在用功,在做事。
说他“幼承家学,早通玄奥。”不惟艺术修养,更有艺术修养的根基:家庭的真善美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分辨和取舍,在他的价值世界里没有夹带藏掖。以真诚善良的心待人接物,满怀爱意的投入创作。这是最紧要的玄奥处。
我在《奇人二康》一文中,写过他和父亲康雍在陶然亭西门外姚家井平房杂院的生活:
“ 1958年,康殷辞去公职北来,康雍是私人助手。只能相随;回到北京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妻子薄命长辞,他孑然一身,奉双亲,育幼子,家庭残缺,赋闲索居。
那时住在北京南城姚家井一巷,在陶然亭公园西侧,只隔一墙,院门和园门相邻,是解放初建的居民区,平房杂院,一院一排,一排十间,一间一户。康宅也只一间,十几平米,挤着三代五口:伯父伯母、康雍父子、六弟康庄;靠后墙横双人床,拼加木板成通间大铺,全家卧榻;上吊挂木板罩白布帘,储物间;床下是米粮仓;撩起垂着的床单,拉出粮袋,舀米舀面,有客在座要起立避让,才能开仓。方型小几,铺长方木板,饭时餐桌饭后画案,两代三人轮换使用。这块板上康雍“在很多年里夙夜临池”,灯下课子。每入寒冬,取暖的火炉、怕冻的水缸,都得挤进屋来。康殷在农村冬日回京也常住这里,就“座上客常满”。伯母脱鞋坐进床里,方容得主客相向促膝;二哥无暇落座,要忙活酒饭;倾力尽东道之谊。他不饮酒、不吸烟、不喝茶;大哥则酒要烈、烟要呛、茶要浓。每有客,小屋中烟雾弥漫,百味杂陈。二哥从不与客同席。伯父没退休,在单位上班;伯母瘦弱,还是缠足。二哥全职家政,经管料理着狭小空间中五口之家的生活。
平房杂院的嘈杂零乱,仅可容身的狭窄逼仄,琐碎忙碌的家务拖累,二哥临池课子不误;“文革”当中出版自己的字帖;十五岁的儿子随廖承志接待日本书法代表团;都风光一时,当你知道了风光的背后,能不叹为奇人奇事吗?
伯母在1999年6月,康殷逝世后三日,老人家随爱子西去。从1958年起,四十多年间,康雍在二老膝下尽孝承欢。80年代中期,伯父中风,卧床经年,进汤药、奉饮食、扶起卧,终日围绕床侧。伯父西归后,伯母年事日高,饮食起居须人照料;二哥尽心竭力须臾不离十数年。语云:“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他是“孝子久不离床前”。兄妹六人,他在父母跟前出力最多,不攀不靠,无怨无尤。他说:别人自立过日子,我带孩子吃爹妈。多尽点力还不应该?
康雍从政挂冠,到后来孝敬父母、友于兄弟,我想到孔夫子的话:“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社会自我调节的本初功能,在康雍身上体现得完美无缺。”
这样的居住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又苦又累的康雍安然处之。他不会和年幼的儿子诉说自己的感受。但康默如看着,心里有数。康雍睡在木床栏外和墙之间的铺板上,像三面围着的盒子。默如说:“我长大,给我爸做一个大床。叫他能手脚伸直,打滚儿睡觉!”是孩子话。是最真的父子情!
父亲康雍病重期间他日夜守护在侧。我曾自荐替换替换他。他说“您也这麽大岁数了。我掰不开镊子时,再说。”我劝他请护工帮忙。一个多月,他独自日夜陪伴父亲。在医院,白天守着,夜里他和衣歪在病床旁的沙发上。没有请护工。他说:“就为和我爸能多待会儿。”
伯父康殷去世后,对伯母任兆风老人如母亲一样。不在一起住,常做些老人爱吃的食物骑车送去。不时地买营养品。给老太太洗脚、剪指甲。病重住进东方医院,他全程守候到最后。
对当年和父辈交往的故旧老人,他上学时的老师,都非常敬重。逢年过节,他再忙,甚至他患着病,都去看望。
亲情友情,细微处的至情,最见人品。从孔夫子的话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想到康殷的斋名“味道庐”。“道”,居传统文化的高位,是大容量的概念。它的根和底色是孔孟之道,重伦理道德,重人格养成。岁月推移,“道”,溶入老庄、佛陀;根系共生,枝叶繁茂。底色加彩,璀璨夺目。儒道释相辅相成,是传统文化的大“道”。于人是独立人格,是人生信条。所以圣人要“志于道”:所以康殷要“味道(体味、品悟‘道’)”。默如在“味道庐”陶冶下参悟着“志于道”的至理。据德依仁,尊长孝亲。艺术追求,尽心竭力。像父亲康雍一样执著。写字,是精神支柱,是生活本身! 不露才扬己, 也难免“蛾眉曾有人妒”。他“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他“志于道”,不及其余!道,是人生的信条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作品都是“道”的表露和体现。人生和艺术。一而二二而一。
康默如在“味道”中成长成熟。心灵浸润,文化浸润,内功极深。他的字没有花拳绣腿。不媚俗。恪守传统法度,不欺世。在传统的程式规范中出新意。去除有碍发挥的藩篱,不滑出先人的轨道。理解传统,明确方向。用历史眼光观察,用自我眼光开拓。独创的路才是身后的真正不朽。这次展出有里程碑的意味,在独创的路上必将有新的里程碑。如三十年前“五康书画展”,人们对年近花甲的少康,依然是“ 来日方长,大家都寄以厚望。”被“道”渗透心田的他,一定会写出形移而神不散的好字,使道的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