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急食的一碗炒面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舍不得急食的一碗炒面
禾 源
(一)
忘不了、舍不去的东西,才是一有机缘就能叨起的说头。想起初识康里村,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同学兼同事与我说,陪他去康里看一位美女老师。二十岁正值青春,看美女对于这年华是一济溢满诱惑而多味的中药。虽然当时我还没有择偶动机与冲动,但陪朋友去,混个有吃有喝没有不好,就欣然答应。
美女老师成了走进康里村的第一封请柬。周六下午,急匆匆上路。一条长长岭通到溪谷,又一条长长的岭从谷底爬上山腰,山腰间有一条沙石公路,我在下坡时偶尔能听到拖拉机声,还能看到它突突地行驶着,停下脚步便清晰地看到拖拉机手边站着或坐着女人。就这视线一眼即达的对山,下坡、上坡要足足登上一小时的时间。
登到那条通往康里村的沙石公路,天气骤变,毒辣辣的太阳被乌云盖过,轰隆隆雷声作响,下起了雷雨,我们看四周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干脆脱了衬衫,光着膀子,接受着天沐。我跟同学开玩笑说,康里这一带人有句冷幽默,是这样说的,“一个冬天,寒风呼呼地刮着,一个朋友来访时,过了晚饭时间,便问了句,‘你吃过晚饭了吗?’‘吃过,吃过,吹风(炒粉干)吃饱了’。朋友哈哈大笑,知道怎么回事,立即叫家人生火,炒粉干,煎荷包蛋,为这他接风洗尘。”今天我们可是水粉吃饱了,不知美女老师会拿什么接待我们。
“这你不用担心,美女老师我也素不相识,她不可能接待我们,但学校里有我们同学,至少会让我们吃上康里的炒面,这里的炒面可堪称一绝,再加几杯米酒吧!”
老同学,你不仅能嗅到美色,还能嗅到美食,且懂得揩油。但这话我没说出口,只在心里想着。
雨就一阵子,在淋透我们全身后就停了,鲜明亮透的阳光又关怀着我们,一阵雨成了进康里村前的一场沐浴,洗去刚才攀岭而上一身臭汗,我们干脆也脱下裤子,拧了拧,而后一手摔衣,一手扬裤,穿着短裤疯疯癫癫走着。
“哈哈哈,这样子美女老师见到,你还有戏吗?”
“这个难说,或许美女老师就喜欢这率真和几分淘气。”
“你这人啊!妄想中还能找出自己的许多优点,真有点可爱。那就这样一直走到校园好吗?”
接近康里村,衣服和裤子干了,身上也被晒得有些痛痒,我说,我不能当你献丑的殉葬,要穿上衣裤。实际中他穿得比我还快。
在康里小学的那位同学见到我们来访,立即把我们引到办公室。那位要见美女老师的同学突然有些口吃,说:
“周末就你一人看校?”
“不,我女朋友也在看校,刚才我让她去打开水。”
一个美女打着开水进来了,他立马介绍,这两位是我同学,一个姓吴,一个姓甘,都在邻村小学教书。这是我的女朋友本校包老师。我注意着吴同学,只见他瞪着眼,嘴合不下来。我知道他要见的美女老师就是这位包老师。
我吹了吹热茶,抿了抿,窃笑。大声喊了声:“吴老师,喝茶啊!”
在校的同学,吩咐包老师去备饭,带我们走走康里村。
康里的学校,位居村后的一个山包上,看乡村依着山脚而建。俯瞰村庄,我找不到村前大片水田,也见不到有一条什么河流绕村而过,只见整个山坳被一栋连着一栋的黑瓦屋顶遮盖着,其间不少翘起的墙角与突出的风火墙,知道这是黑瓦楞上长出的富裕盈实的犀角和高人一筹伟岸墙体。一个村庄这样墙体与翘角多,村庄的老财也就多。
我虽能站高俯瞰一个村庄,但永远不能远离烟火而生存。沿着校门前长长石岭而下,才进村弄,多种气味拧成一股大村庄特有的气场迎面而来。不足两米宽的村弄里有杂货店、光饼店、炒面店、豆腐坊,还有竹、木等手工作坊。这一切都不是村庄而该匹配的,是集镇才有的。
康里执教的同学沽了几斤米酒,与我一同来看美女的同学,急着要回学校,可我就留连这村弄、巷道。虽然我一直生活在村子,但我觉得这里处处比自己的村子精到,便自觉留下,慢慢行走在村庄中,见村庄中心,铺路石条条方正,就是街头巷尾随缘铺设的路面也有主有次,整个秩序井然。沿着这秩序的安排,慢慢踱步,看到村边有排面板楼房,楼下木板为墙,二楼美人靠上窗棂半启半闭。我猜想,这一定是老客栈,透着窗户,屋内幽暗,可就是这神密的色彩诱惑着我窥视着这里主人的故事,想象这里一定有美女美妇,一定比学校的那个美女老师更有韵味,她们一定常依窗而望,看楼前的一镜小湖,蜻蜓点水,鱼游蛙跃。可湖水与我心境极不合拍,波不掀窗,水不濯棂,映照在湖里的是清晰的烟火色,就没有楼上的人影。
一道残阳,给康里村渲染上黄昏的温馨,村里弄里传来了呼儿唤女回家吃饭的声音,这声音让我一次次往家里赶,乡村就是这样,一条弄子,一扇窗棂,一声的呼唤,都有着不变的远古味,都有着自己家乡味。我在思味中回到康里小学。虽说康里的炒面还没吃上,但美女老师见到了,且归宿在同学的怀里,康里村我总算有了谋面,并留下再次来访的心愿,感觉有了这美好的开始,一定还会有更多的美好在等待。
(二)
一别康里,再踏进康里村,前后相隔了十多年,虽说这十几年时间不长,可是跨越了两个世纪。在这两个世纪里,我的职业生涯发生一些变化,从老师岗位转到公务员队伍,从机关又到了乡镇,又从乡镇回到县委宣传部。本世纪初再来康里,是为了撰写屏南古寺庙一书收集资料而往。
这次同行的是法刚师父和一个摄影的张老师。在来之前我做了些功课,康里村有长坝寺、长福寺,还有姚奶宫、大圣殿、郑公殿。见到这里寺院、宫、殿,虽然规模都很小,但都是一本本袖珍的藏书。一个个故事都是似曾相识,这些故事在村里有听过,然而今天是在这故事的发源地再次聆听,仿佛自己就是故事发生过程的见证者,感觉特别亲切。
长福寺建在我当年脱去衣服沐天雨公路边上,大圣殿则在公路坡下悬崖中,姚奶宫在山与溪谷之间一块小缓冲地上。一面山坡上有寺院晨钟暮鼓,有齐天大圣灵位,水边又有力斩河鳝精的姚三姑,众神呵护,康里村是不是平安而不安静的地方呢?我琢磨着,各村该差不多,就是没有寺院、神殿的村,也总会把一块奇石,一棵老树赋予神力,供上香火。能建寺,修庙该是康里村财力的体现。
在康里村,我听过这样的一则故事,说是郑氏家族的开基祖,只是一个砍柴的长工,一天他把一根杉木杖担倒插在一块园地里,结果这根杖担成活。他认定康里是块宝地,也就安家,且慢慢发迹。
杉树、松树我最熟悉,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也听过很多,但对这棵倒栽杉树,而福荫康里人的杉树,我便有着立即拜谒的愿望。在建寺缘首的引导下,见到了这棵老杉树。它树冠如根系,没有如剑扎天的树梢,而是一枝枝平展下垂,伸出手大胆地去握,杉树的针叶,确实不扎肌肤。一根杖担长随插而生,作为定居的选择,其中道理极为简单,此地有极强的繁殖力,有了这样的地,勤耕力作,何愁养不活人。事实证明这块地不仅养活了人,且繁衍得也快,从元朝至元六年至今670多年,在村人口达1700多人,外迁到他乡的也有几千人。人口不断添丁,财富不断积累,家族也就渐渐壮大。
村子是一个个姓氏生存繁衍的家园,同时又是大舞台,不管是衣锦还乡的,还是在村富起来的,要光宗耀祖,要体现自己实力,就是在乡村人心中最突出的“建房、修墓、娶媳妇”三大主题去演绎。康里村的大宅院相当多,有举人宅、贡生厝、秀才厝、财主厝、佛子厝等。大厝有大厝风范,这些风范差不了多少,同一个时代,就一样沾染着一个时代富豪的气息。这些老厝的主人,把财力注入到精雕细刻中去,从柱础到墙饰,每一样都不放过,处处匠心,样样起眼。不知道是我看多了,还是抽象思维的结果,见这些总感觉如见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哥大,九十年代戴大金链,本世纪开豪车一般,只有豪气,不见风雅,或许是我不知道这些老厝背后故事的缘故。可在康里老厝的墙饰里,让我看到这方人与众不同的风趣,这里的墙饰除了常有的“梅、竹、兰”等一些文化征表,居然塑上鸡、兔、白菜等大俗大雅家禽家蓄。鸡驱邪,还能一鸣惊人;兔是富,一家有兔,何愁不富;白菜则是财。虽说寓意深远,但乡村人常与之为伴,把它们当作吉祥物塑在墙上还相当少见,可在康里见到了。因为稀罕而特别在意,又因为在意而感觉到主人的情趣。什么是爱生活,什么是高于生活,康里的老厝仿佛告诉我们。
我登上一座老厝的二楼,发现被闲搁在厅后的一张小几桌,便有了想占有的欲望,这欲望不是因为桌子的精美,也不是它的价值,而是它雕刻的“耕莫辍诗书”那几个字传导的信息。品读着这行字,在一笔一划中,仿佛见到长衫爷爷在灯下摇头晃脑地讲着故事,淘气小儿在灯下书写作业,耕种回家的父亲,喝几杯小酒,听着孩子背诵课文,脸上漾起似懂非懂的笑容。家,最温馨时刻,就是晚饭后几代同堂,老的说古,少的听故事,青壮的说农事,老少体会艰辛,充满五味的诗意生活。承载着耕读文明小几桌,能不想占有吗?
可转念一想,这样的老厝也许能为村庄传下与别村一样的耕读根脉。但康里村不就是这样纯粹一脉。当然这只是自己猜想,我凭借村尾的那排木板楼做出这样的推断。那排木板楼,每一块木板都熏透了市井的气息,店铺、客栈,可想当年南腔北调,有素有荤,谈笑风生。这里虽然也谈诗书,但可能更多的是志怪,侠义,一定是江湖小港。康里村是南往古田,东通宁德,北达县城双溪的重要枢纽,来往客人在这里歇口气,住上一晚,说说一路见闻,又得一天精神,再重新赶路。四方来客,随缘而居,能不江湖吗?我喜欢“耕莫辍诗书”的传统一脉,更喜欢这里能接纳充满江湖气息的时尚一脉。
太阳又走到康里村鸡髻后了,我们又得回程,真可惜这一碗康里的炒面,这一回还没吃上,又匆匆别过。
(三)
这一别又历经了八年时间,那个美女老师跟我同学已离婚多年,康里的变化也许就更大了。第三次又是一次冒着小雨而行,这次是陪三位有所成就的女士去鸡髻山考察老茶树基地。这事本跟我无关,但她们看过“桂堂东”茶老板制作茶叶宣传片子,知道是我撰稿,且来的考察几位女士中有一位是上海作家,他们洽谈的又是如何让上海京剧名角周燕萍来当桂堂东茶叶形象代言人。说,这样的事,也想听听我有什么见地。
这次去康里没有进村,车子直接往鸡髻山上开去,上山的公路可想而知,九曲十八弯这是家常菜。康里村曾有一个很不雅的名字叫坑里,但这个名字很本性,一个坑字,道出了康里村的周边山情地势,公路的坡度特别大,坐在车上会情不自禁地脱离靠背把身子迎前,感觉这样才能平衡,好在路边翠竹挺拔,挡阻看山下的视野,增添几分安全感。
山间还有村子,不知道叫什么村,完全就是“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村子还有炊烟,知道还有人在坚守。会是怎样的人家?一个老农,一个半疯半癫的人,可这是一个村,有好几户人家,一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几个女士说这是仙境,居住这样的村会长寿。可我说,如今人的都不想住仙境,都不想长寿,个个都喜欢扎堆去,大本事进城市,小本事进县城,实在不行也得去乡镇,把这仙境都腾了出来。曾经有山有水就有人家,如今许多山里的村庄有房有屋就不见炊烟,难得这里还有人家。
离了村子,下车走了一段路,便向鸡髻山老茶林攀去。虽然是人间四月,处处花香,可海拔1300米的鸡髻山上依然寒意浓浓,再添时有微雨,云雾时隐时显。老茶树就长在杂树林中,茶与灿烂的杜鹃花相互点缀,嫩叶新红处处清新。几个上海来的女士忘记年岁,一下子年青了许多,周燕萍老师放开嗓子,唱起了京剧名段。女作家惜珍指着山脚下的村庄,询问这是什么村?背依仙境,青山环抱,再常喝着仙气透骨的茶叶,一定少的聪慧,老的长寿。文化创意园的郑总,虽也是闽东人,她说:进了屏南地界就感觉神清气爽,今天登到这里,感觉是身轻志明,真想每个月都能有这么几天。我激动着他们的激动,康里村背倚鸡髻山、面对群峰,黛水之流与上培溪之水虽离村有点距离,但站在鸡髻山上,便知两水夹流,皆养于康里村,村中镜湖如山中明珠。我指着康里村周边的山,给她们讲述起“转头山”的故事。
转头山又叫郑公山,这片山系康里村郑姓祖婆彭氏陪嫁的山。当年彭家将此山赠与郑公时,郑公礼让不接受,将山契还给彭家。彭家认为,赠出的东西哪能收回,就说暂时保管契约,后郑公孩子长大了,彭家外祖又复授此山及山契,因而当地人称之为“转头山”。
转头山地处宁德交界处,清康熙年间,宁德与古田知县为这山权属问题,还玩过文字戏游,民间这样相传。“清康熙五十七年,莒州百姓越界砍伐转头山杉木,康里村郑姓村民上诉,福建布政司责令古田(当时屏南没建治)、宁德两县知县实地会勘,古田知县中途得病返回,宁德知县单方勘定,并立‘县界’把转头山划到宁德县内,康里村百姓不服,打断界碑,扔于深涧。古田知县得知此事后,感觉宁德知县做事太不公,便提笔写了幅字寄给宁德知县‘宁字上四心,德字下四心,心心偏向’。宁德知县收悉后,也回了一幅字‘古字外十口,田字内十口,口口无凭。’就这样转头山成了一块两县纷争不休的地方。直到1957年,福建省委做出决议:‘转头山争执范围全部收归国有,并托管康里……’纠纷告停。”
转头山,是一片原始森林,这里还有一个很大银坑窝,听说这里在明朝时是个很大的银矿。康里的富足确实是在这山上,山腰翠竹环抱,溪谷苇杆如竹,田园水丰土肥,山头还有满是仙风道骨老茶。如今脐橙、蜜桔成了康里村主要农产品。几位女士,虽然一步一滑,一摇一摆,可一路有笑声如铃。周燕平说“喝着这茶,会把国萃京剧唱得更响亮。”我嚼着顺手摘下的茶叶,刚开始有些苦涩,后渐渐生津,这山野的生活也许只能如品茶,品着才能生津。
我建议进康里村吃碗炒面回城关,可桂堂东的老总说,时间不早,城里已经备饭了,就等我们,康里的炒面依然没能吃上。
(四)
认识康里人成了我一个幸福点,个个直爽,在他们的脸上读不到那种忧虑与婉约的神情,说起来铿锵有力,特别有趣的是他们一句大意为“那个,那个”的口头语,可以成为两人交流沟通的秘语,不管在什么场合,毫不掩饰地“那个,那个”间把一件事讲得清清楚楚。我也跟着他们常常“那个,那个”,就一来二往的“那个,那个”间,我成了康里村的朋友。
有人缘也许就有地缘,正因为与康里村许多在外的乡贤成了朋友,康里的节庆也成了我的节庆,去年,康里村在七月份搞了一个文化节,我跟随县作协成员应邀参加,又一次到了康里村,我看过节目单,节目相当丰富,且演员、编导、灯光、音效、化妆等一切都是本村人。参加演出人员80多人,包括工作人员达百余人。据说还办起伙食,供给七邻八村来观看群众用餐,大有庙会之热闹。我不在乎节目的质量如何,全在乎这股热情从哪来。看完节目,在村里用餐,作协成员一桌,席间从村干到乡贤,不停地来敬酒,“各位朋友,感谢对我们家乡的支持”就这句话重复了十来遍,“家乡,家乡”一遍遍的重复中,仿佛找到热情由来的根源,就是这个“家乡”。他们离土,不离情,身离心留。当官的不显贵,发财的没有挥扬拔扈,回到村里长幼有序,“叔伯、哥、妹”呼得亲切。在村的也不忌富仇官,真正亲情往来,亲如一家的村。
吃完饭,我们看了康里新村,康里变大变新,村前的那个镜湖也围得有模有样,还盖起亭子。大家本还留连,可是台风起了,这次台风说是三台连袭,风大雨大,不敢兜留,只好放弃了晚上的座谈会。我感觉还留有很多念想在康里,不仅仅是炒面还没吃到,一定还有我要的东西还没找到。好在今年春节村里又邀请我去看他们的春晚。我如期而至,这次遇到了我小学时教的学生的老公,他的一番介绍,仿佛让我找到康里村藏得并不深的珍宝,他说:“今年回村的青年多,他们自发筹资,去探望长辈,慰问困难户,少的一两百,多的几千元,走遍了乡村各个角落。还有这次春晚,有钱的出钱,有艺的献艺,许多在读的大学生,都参与其中。有的当演员,有的当编导,有的当主持,康里年轻一代还真有才。”
是的,年轻漂亮是惹人喜欢的一条理由,但我更喜欢的是他们心中有着别人,心中装有村庄。这些年轻人足以羞愧那些自命清高,而独善其身的人;足以让一些自命不凡,评头论足,而又不作为的人。人才如柴薪,燃烧了就能给人带来温暖,若闲置着只能腐朽成泥。就是一根栋梁之材,若不奉献出来,也永远只是一根木头。上台演唱着那首《我是康里人》几个年轻人,他们也只是在外面挣苦力钱,但他们自尊、自信,一样骄傲《我是康里人》。这样的康里年轻人,谁能不喜欢呢?
得几分满足,几分醉,我便打听起一个人。这人,我知道是康里人,当初我刚从学校毕业,在乡村间能见到一位常抱着一把大提琴的人,相当吃惊,后来常关注着他,发现只要乡村的戏班演到哪,那把大提琴就跟到哪,才知道这把大提琴并不是叶公好龙,而是真爱,真行。我一提起这把大提琴,村里人便告诉我,这个人晚上就坐在台前看戏,只可惜瘫痪了。村里人还告诉我,只要戏院有了锣鼓声,他儿子就要把他抬到戏院,村里人也会腾出一个好位让他坐下听戏。儿子不在家,村里人也会帮他抬到戏院。
那把大提,他虽没能再拉响,但康里村戏常演着,他依然还找到自己活着的理由,康里人一样能让这条理由活在村里。我很庆幸自己,猴年在康里的春晚,不仅能看到康里几代人的文化情结,还看到了当年那把大提琴的主人还在看戏。他虽不能行走,但康里的年轻人比他走得更远,他虽不能再演,但康里人自己的戏代代演着。
晚会结束时,近十点,雨又开始下了,村里人说吃碗炒面再回。还是下次吧,康里的这碗炒面会像康里村一样,让我思味永远。
2016、2、17日于听月轩
禾 源
(一)
忘不了、舍不去的东西,才是一有机缘就能叨起的说头。想起初识康里村,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同学兼同事与我说,陪他去康里看一位美女老师。二十岁正值青春,看美女对于这年华是一济溢满诱惑而多味的中药。虽然当时我还没有择偶动机与冲动,但陪朋友去,混个有吃有喝没有不好,就欣然答应。
美女老师成了走进康里村的第一封请柬。周六下午,急匆匆上路。一条长长岭通到溪谷,又一条长长的岭从谷底爬上山腰,山腰间有一条沙石公路,我在下坡时偶尔能听到拖拉机声,还能看到它突突地行驶着,停下脚步便清晰地看到拖拉机手边站着或坐着女人。就这视线一眼即达的对山,下坡、上坡要足足登上一小时的时间。
登到那条通往康里村的沙石公路,天气骤变,毒辣辣的太阳被乌云盖过,轰隆隆雷声作响,下起了雷雨,我们看四周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干脆脱了衬衫,光着膀子,接受着天沐。我跟同学开玩笑说,康里这一带人有句冷幽默,是这样说的,“一个冬天,寒风呼呼地刮着,一个朋友来访时,过了晚饭时间,便问了句,‘你吃过晚饭了吗?’‘吃过,吃过,吹风(炒粉干)吃饱了’。朋友哈哈大笑,知道怎么回事,立即叫家人生火,炒粉干,煎荷包蛋,为这他接风洗尘。”今天我们可是水粉吃饱了,不知美女老师会拿什么接待我们。
“这你不用担心,美女老师我也素不相识,她不可能接待我们,但学校里有我们同学,至少会让我们吃上康里的炒面,这里的炒面可堪称一绝,再加几杯米酒吧!”
老同学,你不仅能嗅到美色,还能嗅到美食,且懂得揩油。但这话我没说出口,只在心里想着。
雨就一阵子,在淋透我们全身后就停了,鲜明亮透的阳光又关怀着我们,一阵雨成了进康里村前的一场沐浴,洗去刚才攀岭而上一身臭汗,我们干脆也脱下裤子,拧了拧,而后一手摔衣,一手扬裤,穿着短裤疯疯癫癫走着。
“哈哈哈,这样子美女老师见到,你还有戏吗?”
“这个难说,或许美女老师就喜欢这率真和几分淘气。”
“你这人啊!妄想中还能找出自己的许多优点,真有点可爱。那就这样一直走到校园好吗?”
接近康里村,衣服和裤子干了,身上也被晒得有些痛痒,我说,我不能当你献丑的殉葬,要穿上衣裤。实际中他穿得比我还快。
在康里小学的那位同学见到我们来访,立即把我们引到办公室。那位要见美女老师的同学突然有些口吃,说:
“周末就你一人看校?”
“不,我女朋友也在看校,刚才我让她去打开水。”
一个美女打着开水进来了,他立马介绍,这两位是我同学,一个姓吴,一个姓甘,都在邻村小学教书。这是我的女朋友本校包老师。我注意着吴同学,只见他瞪着眼,嘴合不下来。我知道他要见的美女老师就是这位包老师。
我吹了吹热茶,抿了抿,窃笑。大声喊了声:“吴老师,喝茶啊!”
在校的同学,吩咐包老师去备饭,带我们走走康里村。
康里的学校,位居村后的一个山包上,看乡村依着山脚而建。俯瞰村庄,我找不到村前大片水田,也见不到有一条什么河流绕村而过,只见整个山坳被一栋连着一栋的黑瓦屋顶遮盖着,其间不少翘起的墙角与突出的风火墙,知道这是黑瓦楞上长出的富裕盈实的犀角和高人一筹伟岸墙体。一个村庄这样墙体与翘角多,村庄的老财也就多。
我虽能站高俯瞰一个村庄,但永远不能远离烟火而生存。沿着校门前长长石岭而下,才进村弄,多种气味拧成一股大村庄特有的气场迎面而来。不足两米宽的村弄里有杂货店、光饼店、炒面店、豆腐坊,还有竹、木等手工作坊。这一切都不是村庄而该匹配的,是集镇才有的。
康里执教的同学沽了几斤米酒,与我一同来看美女的同学,急着要回学校,可我就留连这村弄、巷道。虽然我一直生活在村子,但我觉得这里处处比自己的村子精到,便自觉留下,慢慢行走在村庄中,见村庄中心,铺路石条条方正,就是街头巷尾随缘铺设的路面也有主有次,整个秩序井然。沿着这秩序的安排,慢慢踱步,看到村边有排面板楼房,楼下木板为墙,二楼美人靠上窗棂半启半闭。我猜想,这一定是老客栈,透着窗户,屋内幽暗,可就是这神密的色彩诱惑着我窥视着这里主人的故事,想象这里一定有美女美妇,一定比学校的那个美女老师更有韵味,她们一定常依窗而望,看楼前的一镜小湖,蜻蜓点水,鱼游蛙跃。可湖水与我心境极不合拍,波不掀窗,水不濯棂,映照在湖里的是清晰的烟火色,就没有楼上的人影。
一道残阳,给康里村渲染上黄昏的温馨,村里弄里传来了呼儿唤女回家吃饭的声音,这声音让我一次次往家里赶,乡村就是这样,一条弄子,一扇窗棂,一声的呼唤,都有着不变的远古味,都有着自己家乡味。我在思味中回到康里小学。虽说康里的炒面还没吃上,但美女老师见到了,且归宿在同学的怀里,康里村我总算有了谋面,并留下再次来访的心愿,感觉有了这美好的开始,一定还会有更多的美好在等待。
(二)
一别康里,再踏进康里村,前后相隔了十多年,虽说这十几年时间不长,可是跨越了两个世纪。在这两个世纪里,我的职业生涯发生一些变化,从老师岗位转到公务员队伍,从机关又到了乡镇,又从乡镇回到县委宣传部。本世纪初再来康里,是为了撰写屏南古寺庙一书收集资料而往。
这次同行的是法刚师父和一个摄影的张老师。在来之前我做了些功课,康里村有长坝寺、长福寺,还有姚奶宫、大圣殿、郑公殿。见到这里寺院、宫、殿,虽然规模都很小,但都是一本本袖珍的藏书。一个个故事都是似曾相识,这些故事在村里有听过,然而今天是在这故事的发源地再次聆听,仿佛自己就是故事发生过程的见证者,感觉特别亲切。
长福寺建在我当年脱去衣服沐天雨公路边上,大圣殿则在公路坡下悬崖中,姚奶宫在山与溪谷之间一块小缓冲地上。一面山坡上有寺院晨钟暮鼓,有齐天大圣灵位,水边又有力斩河鳝精的姚三姑,众神呵护,康里村是不是平安而不安静的地方呢?我琢磨着,各村该差不多,就是没有寺院、神殿的村,也总会把一块奇石,一棵老树赋予神力,供上香火。能建寺,修庙该是康里村财力的体现。
在康里村,我听过这样的一则故事,说是郑氏家族的开基祖,只是一个砍柴的长工,一天他把一根杉木杖担倒插在一块园地里,结果这根杖担成活。他认定康里是块宝地,也就安家,且慢慢发迹。
杉树、松树我最熟悉,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也听过很多,但对这棵倒栽杉树,而福荫康里人的杉树,我便有着立即拜谒的愿望。在建寺缘首的引导下,见到了这棵老杉树。它树冠如根系,没有如剑扎天的树梢,而是一枝枝平展下垂,伸出手大胆地去握,杉树的针叶,确实不扎肌肤。一根杖担长随插而生,作为定居的选择,其中道理极为简单,此地有极强的繁殖力,有了这样的地,勤耕力作,何愁养不活人。事实证明这块地不仅养活了人,且繁衍得也快,从元朝至元六年至今670多年,在村人口达1700多人,外迁到他乡的也有几千人。人口不断添丁,财富不断积累,家族也就渐渐壮大。
村子是一个个姓氏生存繁衍的家园,同时又是大舞台,不管是衣锦还乡的,还是在村富起来的,要光宗耀祖,要体现自己实力,就是在乡村人心中最突出的“建房、修墓、娶媳妇”三大主题去演绎。康里村的大宅院相当多,有举人宅、贡生厝、秀才厝、财主厝、佛子厝等。大厝有大厝风范,这些风范差不了多少,同一个时代,就一样沾染着一个时代富豪的气息。这些老厝的主人,把财力注入到精雕细刻中去,从柱础到墙饰,每一样都不放过,处处匠心,样样起眼。不知道是我看多了,还是抽象思维的结果,见这些总感觉如见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哥大,九十年代戴大金链,本世纪开豪车一般,只有豪气,不见风雅,或许是我不知道这些老厝背后故事的缘故。可在康里老厝的墙饰里,让我看到这方人与众不同的风趣,这里的墙饰除了常有的“梅、竹、兰”等一些文化征表,居然塑上鸡、兔、白菜等大俗大雅家禽家蓄。鸡驱邪,还能一鸣惊人;兔是富,一家有兔,何愁不富;白菜则是财。虽说寓意深远,但乡村人常与之为伴,把它们当作吉祥物塑在墙上还相当少见,可在康里见到了。因为稀罕而特别在意,又因为在意而感觉到主人的情趣。什么是爱生活,什么是高于生活,康里的老厝仿佛告诉我们。
我登上一座老厝的二楼,发现被闲搁在厅后的一张小几桌,便有了想占有的欲望,这欲望不是因为桌子的精美,也不是它的价值,而是它雕刻的“耕莫辍诗书”那几个字传导的信息。品读着这行字,在一笔一划中,仿佛见到长衫爷爷在灯下摇头晃脑地讲着故事,淘气小儿在灯下书写作业,耕种回家的父亲,喝几杯小酒,听着孩子背诵课文,脸上漾起似懂非懂的笑容。家,最温馨时刻,就是晚饭后几代同堂,老的说古,少的听故事,青壮的说农事,老少体会艰辛,充满五味的诗意生活。承载着耕读文明小几桌,能不想占有吗?
可转念一想,这样的老厝也许能为村庄传下与别村一样的耕读根脉。但康里村不就是这样纯粹一脉。当然这只是自己猜想,我凭借村尾的那排木板楼做出这样的推断。那排木板楼,每一块木板都熏透了市井的气息,店铺、客栈,可想当年南腔北调,有素有荤,谈笑风生。这里虽然也谈诗书,但可能更多的是志怪,侠义,一定是江湖小港。康里村是南往古田,东通宁德,北达县城双溪的重要枢纽,来往客人在这里歇口气,住上一晚,说说一路见闻,又得一天精神,再重新赶路。四方来客,随缘而居,能不江湖吗?我喜欢“耕莫辍诗书”的传统一脉,更喜欢这里能接纳充满江湖气息的时尚一脉。
太阳又走到康里村鸡髻后了,我们又得回程,真可惜这一碗康里的炒面,这一回还没吃上,又匆匆别过。
(三)
这一别又历经了八年时间,那个美女老师跟我同学已离婚多年,康里的变化也许就更大了。第三次又是一次冒着小雨而行,这次是陪三位有所成就的女士去鸡髻山考察老茶树基地。这事本跟我无关,但她们看过“桂堂东”茶老板制作茶叶宣传片子,知道是我撰稿,且来的考察几位女士中有一位是上海作家,他们洽谈的又是如何让上海京剧名角周燕萍来当桂堂东茶叶形象代言人。说,这样的事,也想听听我有什么见地。
这次去康里没有进村,车子直接往鸡髻山上开去,上山的公路可想而知,九曲十八弯这是家常菜。康里村曾有一个很不雅的名字叫坑里,但这个名字很本性,一个坑字,道出了康里村的周边山情地势,公路的坡度特别大,坐在车上会情不自禁地脱离靠背把身子迎前,感觉这样才能平衡,好在路边翠竹挺拔,挡阻看山下的视野,增添几分安全感。
山间还有村子,不知道叫什么村,完全就是“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村子还有炊烟,知道还有人在坚守。会是怎样的人家?一个老农,一个半疯半癫的人,可这是一个村,有好几户人家,一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几个女士说这是仙境,居住这样的村会长寿。可我说,如今人的都不想住仙境,都不想长寿,个个都喜欢扎堆去,大本事进城市,小本事进县城,实在不行也得去乡镇,把这仙境都腾了出来。曾经有山有水就有人家,如今许多山里的村庄有房有屋就不见炊烟,难得这里还有人家。
离了村子,下车走了一段路,便向鸡髻山老茶林攀去。虽然是人间四月,处处花香,可海拔1300米的鸡髻山上依然寒意浓浓,再添时有微雨,云雾时隐时显。老茶树就长在杂树林中,茶与灿烂的杜鹃花相互点缀,嫩叶新红处处清新。几个上海来的女士忘记年岁,一下子年青了许多,周燕萍老师放开嗓子,唱起了京剧名段。女作家惜珍指着山脚下的村庄,询问这是什么村?背依仙境,青山环抱,再常喝着仙气透骨的茶叶,一定少的聪慧,老的长寿。文化创意园的郑总,虽也是闽东人,她说:进了屏南地界就感觉神清气爽,今天登到这里,感觉是身轻志明,真想每个月都能有这么几天。我激动着他们的激动,康里村背倚鸡髻山、面对群峰,黛水之流与上培溪之水虽离村有点距离,但站在鸡髻山上,便知两水夹流,皆养于康里村,村中镜湖如山中明珠。我指着康里村周边的山,给她们讲述起“转头山”的故事。
转头山又叫郑公山,这片山系康里村郑姓祖婆彭氏陪嫁的山。当年彭家将此山赠与郑公时,郑公礼让不接受,将山契还给彭家。彭家认为,赠出的东西哪能收回,就说暂时保管契约,后郑公孩子长大了,彭家外祖又复授此山及山契,因而当地人称之为“转头山”。
转头山地处宁德交界处,清康熙年间,宁德与古田知县为这山权属问题,还玩过文字戏游,民间这样相传。“清康熙五十七年,莒州百姓越界砍伐转头山杉木,康里村郑姓村民上诉,福建布政司责令古田(当时屏南没建治)、宁德两县知县实地会勘,古田知县中途得病返回,宁德知县单方勘定,并立‘县界’把转头山划到宁德县内,康里村百姓不服,打断界碑,扔于深涧。古田知县得知此事后,感觉宁德知县做事太不公,便提笔写了幅字寄给宁德知县‘宁字上四心,德字下四心,心心偏向’。宁德知县收悉后,也回了一幅字‘古字外十口,田字内十口,口口无凭。’就这样转头山成了一块两县纷争不休的地方。直到1957年,福建省委做出决议:‘转头山争执范围全部收归国有,并托管康里……’纠纷告停。”
转头山,是一片原始森林,这里还有一个很大银坑窝,听说这里在明朝时是个很大的银矿。康里的富足确实是在这山上,山腰翠竹环抱,溪谷苇杆如竹,田园水丰土肥,山头还有满是仙风道骨老茶。如今脐橙、蜜桔成了康里村主要农产品。几位女士,虽然一步一滑,一摇一摆,可一路有笑声如铃。周燕平说“喝着这茶,会把国萃京剧唱得更响亮。”我嚼着顺手摘下的茶叶,刚开始有些苦涩,后渐渐生津,这山野的生活也许只能如品茶,品着才能生津。
我建议进康里村吃碗炒面回城关,可桂堂东的老总说,时间不早,城里已经备饭了,就等我们,康里的炒面依然没能吃上。
(四)
认识康里人成了我一个幸福点,个个直爽,在他们的脸上读不到那种忧虑与婉约的神情,说起来铿锵有力,特别有趣的是他们一句大意为“那个,那个”的口头语,可以成为两人交流沟通的秘语,不管在什么场合,毫不掩饰地“那个,那个”间把一件事讲得清清楚楚。我也跟着他们常常“那个,那个”,就一来二往的“那个,那个”间,我成了康里村的朋友。
有人缘也许就有地缘,正因为与康里村许多在外的乡贤成了朋友,康里的节庆也成了我的节庆,去年,康里村在七月份搞了一个文化节,我跟随县作协成员应邀参加,又一次到了康里村,我看过节目单,节目相当丰富,且演员、编导、灯光、音效、化妆等一切都是本村人。参加演出人员80多人,包括工作人员达百余人。据说还办起伙食,供给七邻八村来观看群众用餐,大有庙会之热闹。我不在乎节目的质量如何,全在乎这股热情从哪来。看完节目,在村里用餐,作协成员一桌,席间从村干到乡贤,不停地来敬酒,“各位朋友,感谢对我们家乡的支持”就这句话重复了十来遍,“家乡,家乡”一遍遍的重复中,仿佛找到热情由来的根源,就是这个“家乡”。他们离土,不离情,身离心留。当官的不显贵,发财的没有挥扬拔扈,回到村里长幼有序,“叔伯、哥、妹”呼得亲切。在村的也不忌富仇官,真正亲情往来,亲如一家的村。
吃完饭,我们看了康里新村,康里变大变新,村前的那个镜湖也围得有模有样,还盖起亭子。大家本还留连,可是台风起了,这次台风说是三台连袭,风大雨大,不敢兜留,只好放弃了晚上的座谈会。我感觉还留有很多念想在康里,不仅仅是炒面还没吃到,一定还有我要的东西还没找到。好在今年春节村里又邀请我去看他们的春晚。我如期而至,这次遇到了我小学时教的学生的老公,他的一番介绍,仿佛让我找到康里村藏得并不深的珍宝,他说:“今年回村的青年多,他们自发筹资,去探望长辈,慰问困难户,少的一两百,多的几千元,走遍了乡村各个角落。还有这次春晚,有钱的出钱,有艺的献艺,许多在读的大学生,都参与其中。有的当演员,有的当编导,有的当主持,康里年轻一代还真有才。”
是的,年轻漂亮是惹人喜欢的一条理由,但我更喜欢的是他们心中有着别人,心中装有村庄。这些年轻人足以羞愧那些自命清高,而独善其身的人;足以让一些自命不凡,评头论足,而又不作为的人。人才如柴薪,燃烧了就能给人带来温暖,若闲置着只能腐朽成泥。就是一根栋梁之材,若不奉献出来,也永远只是一根木头。上台演唱着那首《我是康里人》几个年轻人,他们也只是在外面挣苦力钱,但他们自尊、自信,一样骄傲《我是康里人》。这样的康里年轻人,谁能不喜欢呢?
得几分满足,几分醉,我便打听起一个人。这人,我知道是康里人,当初我刚从学校毕业,在乡村间能见到一位常抱着一把大提琴的人,相当吃惊,后来常关注着他,发现只要乡村的戏班演到哪,那把大提琴就跟到哪,才知道这把大提琴并不是叶公好龙,而是真爱,真行。我一提起这把大提琴,村里人便告诉我,这个人晚上就坐在台前看戏,只可惜瘫痪了。村里人还告诉我,只要戏院有了锣鼓声,他儿子就要把他抬到戏院,村里人也会腾出一个好位让他坐下听戏。儿子不在家,村里人也会帮他抬到戏院。
那把大提,他虽没能再拉响,但康里村戏常演着,他依然还找到自己活着的理由,康里人一样能让这条理由活在村里。我很庆幸自己,猴年在康里的春晚,不仅能看到康里几代人的文化情结,还看到了当年那把大提琴的主人还在看戏。他虽不能行走,但康里的年轻人比他走得更远,他虽不能再演,但康里人自己的戏代代演着。
晚会结束时,近十点,雨又开始下了,村里人说吃碗炒面再回。还是下次吧,康里的这碗炒面会像康里村一样,让我思味永远。
2016、2、17日于听月轩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