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荷香正浓

2020-09-17抒情散文牧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53 编辑

荷香正浓
牧歌每次出门在外,当有人问起我来自何方的时候,即使费时磨牙再三介绍,也唤不起他们丝毫的印记。于是,每一次,我不得不在介绍的后面再加上一个注角—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53 编辑 <br /><br />荷香正浓
牧歌
  每次出门在外,当有人问起我来自何方的时候,即使费时磨牙再三介绍,也唤不起他们丝毫的印记。于是,每一次,我不得不在介绍的后面再加上一个注角——微山湖畔——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每每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似地“噢”的一声,“原来枣庄就是那里呀!”言下之意,倒好像他们对微山湖有多么熟悉似的。
  微山湖距离枣庄不足百里,因殷商时期的微子而得名。微子是商朝帝乙的长子,商纣王之庶兄。面对纣王的暴政,微子曾数次亲谏,见“纣终不可谏”,便远离纣王逃到该地。周王灭纣以后,微子被封为宋国国君,该地为微子的封地。微子死后安葬在封地的高岗凤凰台上,此后高岗被称作“微子山”。明代万历年间,黄河决口,“微子山”周围一片汪洋,形成湖泊,从此便被称为微山湖,“微子山”便成为现在的微山岛。
  微山湖水域辽阔,与京杭大运河贯通。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有一活跃于津浦线上的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原型),他们出没于微山湖千顷芦苇荡中,“扒火车、炸桥梁,打得鬼子晕头转向。”护送陈毅元帅两渡微山湖。陈毅元帅曾经在微山湖留下过“横越江淮七百里”的诗篇。
  我性本爱山乐水,喜欢那种气势恢弘壮观的自然之境;每年不惜千里迢迢去造访大海,甚至,有时竟也雄心勃勃地计划着去畅游漓江、洞庭。可身在微山湖畔几十年却始终与微山湖咫尺天涯,并从未想过要去亲近它。所谓对微山湖的了解,也仅限于从《铁道游击队》的小说里、电影中,抑或他人的传言中。究其原因,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后来读到郭沫若的《今津纪游》才知道,这应归于人类通有的骛远性。
  八十年代初,我们单位里有几位来自微山湖的后生。他们的家就在微山岛上,家里的亲人靠打渔为生。我的大脑里至今还保存着对他们的记忆。他们表情木纳,穿着和谈吐透着一种偏僻的乡下人的土气与局促,黝黑的脸上总是阴戚戚的,隐埋着几分愁容。据说,他们的亲人整天没日没夜地漂泊在湖上,然而打的鱼却又常常卖不出去被烂掉,所以生活一直很困难。不知这是不是我没有探访微山湖的另一个因素。
  二零零九年八月,我随山东省作家协会第十七届作家学习班来到微山湖,才发现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出乎我的想象。
  八月的微山湖荷香正浓。驻足在微山湖岸边,遥望水天一线滚滚无边的碧波和染点着无穷的层层的绿,胸中顿生感慨。也许是上天厚待我这个罕见游客和我这些雅善而心灵纯净的朋友,以薄薄的云层遮住如火骄阳,淡淡的清风驱走炎热暑气。远近一片寂静。极目远眺,微山岛宛如一颗灿烂明珠静卧在水的中央。
  轮渡将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摆渡到岛上。我们驱车沿着环岛公路,越过一片片崭新楼房,绕过呼伦贝尔草原一样的绿地。那座高高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似一只白帆,在我们视野中不停地转换着角度,闪耀着银色光芒。
  当车门打开,我的双脚触及到地上的那一刻,内心里不自觉地突升起一种敬虔和惶恐。我一路轻提慢踏,唯恐惊扰了在这里沉睡了几千年的灵魂。
  拜谒完微子、张良之墓,我们又乘上游艇,荡漾在千顷碧波之上。
  风儿裹着湿润润的水雾醒醐一般打在脸上。浩淼烟波拥着苍穹;一荡荡高低错落有致的杨柳、芦苇、莲荷合着风的节奏水的韵律拂(浮)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群群麻鸭扑闪着翅膀在嬉戏;一只只不知名的水鸟掠过水面鸣叫着滑向天空……
  ——一幅多么美妙的大自然和谐图啊!我几乎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问询身边的一位朋友。朋友莞尔一笑,“来过,”朋友说,“不仅来过,来过有N次。有时出差、开会——嗨,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会不来呢?”朋友扑闪着流丽的眼波,里面满含欣奋和激动。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独自沿着木板铺成的水上小道登上一艘渔船。进去以后才发现这简直是一座水上别墅。船的里面被隔成几室几厅的格局。太阳能、洗衣机、电冰箱、液化气灶、沙发床、电视机等一应俱全,大理石地面光洁可鉴。在客厅的墙壁上,十分醒目地挂着婚纱照镜框,另一侧的角落里挂着十几条颜色各异的领带。船上的大嫂一边梳着头一边介绍说,那是他们为纪念结婚二十五周年照的;他们靠打鱼和养蟹子生活,每年收入十几万,他们不仅有这条船,岸上的县城里还有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大嫂带着我边船里船外地走边滔滔不绝地述说,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打的鱼好卖吗?”
  我还惦记着二十几年前的事情。
  “好卖!每天不要出门,人家就上门来给拉了了。”
  我还想再询问些什么,可是抬腕一看,离游艇起航的时间只剩下了最后五分钟。就在我转身离去的瞬间,又蓦然发现不远的另一艘渔船的船头上挂着“建国爱莲斋”的牌子。既然用“斋”字,一定与文化沾边儿,况且还连着“爱莲”二字,由此可见船主应是位清雅之士。我心里琢磨着,欲踅足探往。只可惜,时间不容我再有片刻停留;那边游艇上已经有人在冲我挥手呼喊。
  归途中,我陷入了沉思。这许多年来,一心只想着遥远的前方,总以为前方才是希望所在,前方有自己要寻求的目标,只顾着一味地向前奔跑,没想到,却忽略了身边唾手可得的东西。直到历尽千辛万苦,众里寻求千百度以后才发现,所追求的却是自己的原来所有——人生也罢,事业也罢。——这样想着,忽然被一阵欢呼声惊醒,原来是几条木舟上的采莲人正在往游艇上抛送莲蓬;一望无际,扶苏有致的荷花、荷箭、荷叶婷立水中,随风摇曳;我们已进入荷花荡深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