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原应叹息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原应叹息

有其师必有其徒。这句俗语如果真的灵验,那么,就可以从贾宝玉这个徒儿的行为举止,大致可以想象的出他的老师贾元春如何了。虽然贾宝玉是个男子,贾元春是个女子,以徒弟性情模样,倒推与其性别不同的老师性情模样未必合适,但是,谁又能说贾宝玉确实是个标准男子~!

贾元春的出现场景,小说里很少。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她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女史去了。女史是个宫廷中女官名,掌管王后的礼职。做这个官,文化礼仪必须精通,可以想见元春的才学,大概不弱于班昭上官婉儿一辈。至于她和皇后的关系,书中没有正面描写涉及,但是可以从小说中的只言片语猜测,恐怕不是太好。此外,也可以从史书中皇后贵妃传里,来揣测一二。

东汉和帝皇后邓绥,她的祖父邓禹,是和汉光武帝刘秀打江山的开国功臣,这点和《红楼梦》贾氏祖先荣宁二公出身大致一样。邓禹曾经说,我统帅过百万大军,不曾妄杀一人,我的后代应该更加兴旺。。。如何兴旺?我们今天都知道了。荣宁二公能得焦大辈效死力,可见也是深得士卒之心,至于是否妄杀过人,这个或许有,因为贾家已经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至于到底有没有,恐怕还需要历史来验证,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贾氏复兴呢?

邓皇后的父亲邓训,官拜护羌校尉,深得边塞人心。他死了以后,官吏百姓羌人胡人,每天前去吊丧的数以千计,从早到晚络绎不绝。羌人胡人或有以刀自割,又刺杀自己的犬马牛羊来祭祀邓训,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死了好了!”贾代善为官能否如邓训一般得人心,就很难说了,但是他的老婆史老太君——贾母,很是慈悲得上下人心,大不同于王夫人一流,推而论之,贾母老公贾代善,也应是个善人,也能得人心。

邓绥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史书记载她“性孝友,好书传,常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她选入和帝后宫做贵人,恭肃小心,举动皆合礼仪法度,侍奉阴皇后,日夜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对待同列中人,常常克己以下之;对待宫女隶役,皆加恩借。因此邓贵人深得后宫上下人心,汉和帝也很赞许她。邓绥曾经得病,汉和帝特许她的母亲兄弟自由入宫侍奉医药,她坚决推辞说,宫禁至重,我的娘家人来的久了,上会让陛下有开后门的讥讽,下会使贱妾得到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交损,我所不愿。汉和帝说,人家都以入宫次数多为荣,贵人你怎么反而因此担忧。

宫廷宴会,其他贵人竞相修饰打扮,一争美艳高下,邓绥独自穿着质朴低调,衣服有和阴皇后衣服颜色一样的,立刻脱去换上别色衣饰。如果和阴皇后一起见皇帝,邓绥总是卑躬屈膝随行在后,从不敢正坐,总是站立侍奉,和帝若有问话,邓绥总是徘徊最后才说,不敢先于阴皇后接话。后来阴皇后渐渐不得和帝宠爱,汉和帝如果召幸邓绥,她就总是推辞自己身体有恙不奉召。。。汉和帝想要封官邓氏家族,她也总是哀泣请求谦让不已,所以汉和帝一代,邓绥哥哥邓陟,官位不过虎贲中郎将,邓氏家族也很低调谦卑。汉和帝理解她的苦心,叹气说:“修德之劳,乃如是乎!”

邓绥这么小心谨慎侍奉皇帝皇后,对待同列嫔妃,先自矮三分,宽厚慈悲对待下人,深得上下人心——除了阴皇后。她越是德行好,众口交誉,阴后越是忌恨在心。有一次汉和帝重病,危在旦夕,阴后暗暗说:“我若是得意,做了太后掌握朝廷大权,绝对不会让邓氏还有活着的人!”当然她的想法没有实现,否则邓氏也就和贾家一样白茫茫大地清洁溜溜了。

邓绥的传记,可以看到一个功臣之后,入了后宫做了贵人后,在皇帝皇后妃嫔宫女隶役中,如何艰难周旋度日。贾元春入宫后,做了皇后的下属官女史,其地位还低于邓贵人,她的生存条件恐怕更恶劣,而她升职晋爵,加封“贤德妃”,单从这一封号而言,可知元春在宫中德行,为上下所称赞,当然,皇后的心,只会比阴皇后更阴暗了。

设若有读者肯耐心读到这里,或许会说,你怎么知道贾元春也能如邓绥一般,得了后宫上下人心呢?当然这些都是推论,《红楼梦》一书,前八十回,不曾着力写贾元春如何宫中艰难周旋度日,如何得后宫人心。但是,看看贾宝玉如何周旋在大观园中一干女子之间,能做小俯贴,尽心尽力侍奉媳妇姐妹丫鬟,为大家喜爱众口交誉;出了贾府,又如何为秦钟薛蟠柳湘莲北静王各色人等所喜爱,就知道宝玉的老师贾元春,必也能如宝玉一般,善于周旋在后宫一干女子之间,行事为人所喜了。当然,如同万人迷宝玉独独被赵姨娘贾环憎恨一样,贤德妃也肯定会为皇后及其左右所忌恨。所以,《红楼梦》没有必要详写元春后宫故事,而且,彼时的读书人,比之今天喜欢后宫戏的我们,更为了解后宫险恶。再说,元春一句话也足够道尽其中艰辛了。

天地君亲师,按说,君得以和天地亲(父母)老师排在一起,君应该如天地亲师一样春雨万物,父严母慈,师恩难忘一样罢。但是,一句伴君如伴虎,道尽了天地君亲师排名的荒谬。在下见识浅陋,读书不广,未知可有俗语形容女官如何陪伴皇后,但是可以想象,老虎配偶的下属女官贾元春,比起朝臣们伴君如伴虎的提心吊胆,随时面临老虎吃人的杀身之祸惶恐不安来说,只会她更多一份惶恐,她不仅要陪伴皇帝这个老虎,还要侍奉皇后这头母老虎。这也就难怪她见了贾母、王夫人,说一句:“当日既送了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了。的确如此,后宫无人可见,唯见老虎,还有母老虎。至于同列中人,宫女隶役们,元春的话里很显然,将他们也统统排除在人类之外了,至于老虎之外,究竟是豺是狼,那就不得而知了。

元春低调谦卑的周旋在后宫一个男人一群女人一群非男非女——一群非人类中,比起只陪伴皇帝一只老虎的朝臣们来说,杀身之祸的可能性更多。如此艰难,她为的是什么呢?所为的当然不过是自己活着,活的更好,亲人活着,活的更好,贾府兴旺一类。这一点,应该和邓绥也是一样心思。至于贾家族人,比之邓氏家人来说,那就有些不堪了。贾赦贾政贾珍们的官职说起来,比起邓陟的虎贲中郎将而言,也不算高。不过,贾家子弟的做派,比起邓氏来说,那可高调许多。

且不说为了几把扇子逼死人,为了几两银子,拆散有情人一桩姻缘,逼死同命鸳鸯之类的惨事,这些作恶之事,都一一种下了贾府白茫茫的祸因。。单说元春的亲弟弟,她一手调教出来的好徒弟,国舅爷贾宝玉,虽然没有一官半职,是个白丁,但却是十分高调。单是衔玉而生,就轰动了帝都,朝野上下,均将其视为天生异人,而这样的天生异人,往往是朝廷大忌,偏偏这个异人,不讲自己当做异人,懵懂无知,天真烂漫,以为自己和内外上下人等,都是一样的人。这一点上,宝玉和他姐姐——老师贾元春,显然有了异见。元春虽然封为贤德妃,以德行著称,但是,她却显然不把后宫的人,上自皇帝皇后,下到宫女隶役,当做人类看待。

师徒两——姐弟两既然有了异见,所作所为自会不同。元春小心翼翼周旋在非人类之间,尽量博得虎狼之心,广交朋友,少树敌人。宝玉在人类中十分欢乐,只当大家都和他一样心思,上下贵贱无别。交接戏子,抢夺忠顺亲王的男宠,这些都是为贾府广树政敌的事,宝玉是干了一件又一件,却是一星半点也不知道自己不经意中,就闯下了一桩桩弥天大祸,也种下了贾家衰亡的种子。就是挨了父亲贾政暴打,宝玉口中还是只说,为了那些人,死了也心甘。这一点,他和他的姐姐——老师贾元春,所见所为倒又是有些一致之处了。元春是为了贾家一干人等,周旋在非人类中,死了也甘心;而宝玉,所谓有其师必有其徒,自然也会为了他喜爱的贱如倡优,死了也甘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