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神话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这是屈原《九歌》中的著名诗篇《湘君》。
湘君是谁?好象说不太清楚,西汉《史记》说为“尧女,舜之妻”,东汉王逸认为是湘水之神,唐韩愈在《黄陵庙碑》中则认为湘君是娥皇,因为是正妃故得称“湘君”;女英是次妃,因称“湘夫人”,明末清初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把湘君说成是湘水之神,把湘夫人说成是他的配偶。
虽然湘君姓字名谁莫衷一是,神仙则是一定的,而且君山是因湘君而得名也是毫无争议的,到岳阳旅游,我们安排一日时间,在必去的岳阳楼之外,我向同行者推荐了君山,君山以前我没有来过,湘君、湘夫人却是我景仰已久的神祗,还有柳毅传书的神仙之事,让我更加神往,君山是神仙聚集的地方,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一福地,无论如何是不能过门而不入的。
游了岳阳楼,去吃了比较有特色的当地饭菜,从饭店打车直接到君山,本想是坐船到君山的,可是雨下得太大,在船上怕也看不清洞庭湖真面目,而且计算时间也来不及,就还是选择最快的方式打出租走陆路了。
也许是由于下雨,君山公园显得比较冷清,游客不是很多。君山找了两个非常有名气的“形象大使”,不是妙龄的美女,却都是成年男性,一个是高歌“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诗仙李白,一个是吟咏“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刘禹锡,两位唐代大诗人的石雕就在大门外广场的两侧,游人少,与“形象大使”合影照相并不用争抢位置,以明信片为载体的门票上印刷的就是这两句诗。
为了赶时间,我们自己包了一辆观光游览车,不想把景点面面看到,看几个重要的就可以。
首先是参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柳毅井、传书亭,柳毅井位于君山龙口龙舌山尾部,原井边有橘树,所以亦名橘井,便是“柳毅传书”入龙宫处。“柳毅传书”故事出自唐代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说的是唐高宗仪凤年间,书生柳毅赴京应考落第,归经泾阳,偶遇满脸泪痕的牧羊女。柳毅问知牧羊女本为洞庭龙君龙女三娘,下嫁泾川次子,受泾阳君残暴虐待至此,并受龙女之托送信洞庭君,至君山,找到橘井,直下龙宫,递信于洞庭君并诉龙女之苦。洞庭君之弟钱塘君怒作百丈赤龙,径往泾阳,灭泾阳君,接回龙女,又招柳毅为婿。柳毅井尚存,而千年前做标识的橘树早已不见。井已浚治并全面维修,古朴浑厚,雕刻细腻生动。井台砌以花岗石,台地面积约四十平方米,一层井台与地面平齐,通道自南向北呈斜坡度延伸七米至低于地面零点八米的二层井台,二层井台为长五米,宽三米五的长方形。中为井体,上悬曾任湖南省委常委的曹瑛书写的“传书亭”竖匾。传书亭小巧玲珑,寄意含蕴,两组建筑仅八十平方米,亭井相依,浑然一体,不由不感叹起当年“昨日呵亏你那有信行的先生,今日呵稳做了无反覆的新郎。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这一段典型的英雄救美故事,给君山岛留下了千古的神话景观,若是大橘树尚在,谁不想敲开龙宫大门,一睹“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的水下奇异世界呢。今天雨水哗哗,宛如为我们重播龙女三娘“歔欷流涕,悲不自胜”的情形,也许是龙女三娘所牧的“羊”(雨工)在起作用了。明都御史吴延举写过一首诗,来赞美柳毅传书的义举:“牧羊坡上遇青娥,为托传书意若何?颙望直穷寻橘树,莫道遥隔洞庭波。龙宫弟子缄方启,尘世郎君福已多。留得旧时仙迹在,井泉香冽出川阿。”
第二个看的飞来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南宋杨幺起义军驻君山时,深受百姓爱戴,集资铸了这口大铁钟和一口大得出奇的万人锅,夜里悄悄运上君山。天亮时,义军发现大钟,以为是神仙相助,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钟”。又说这口钟很灵,只要官兵稍有动静,便自鸣报警,钟声宏亮,声闻十里,使起义军能及时防备,所以又叫“报警飞来钟。”记得长沙岳麓山也有飞来钟。清末一个叫陈天华的湖南青年人曾写了一篇《警世钟》,高呼“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谴警钟鸣?”并积极参与组建了华兴会进行推翻帝制的革命活动,看来湖南的钟都不简单啊,湖南人对钟可说是情有独钟。
我们坐游览车是到了一个景点马上下来,看完又匆匆乘车去下一景点,第三个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虞帝二妃之墓,又名湘妃墓,其字系清两江总督彭玉麟手笔。相传为虞帝二妃娥皇、女英合葬墓。虞帝南巡,娥皇、女英追寻至此,闻舜逝于苍梧,二妃悲痛欲绝,望南恸哭,自投湘水而死,葬于此。墓冢历代均有维修,可是故事的真实性却有疑点,舜帝南巡,二妃为何不在家中等待而一定要双双追寻呢?既知道舜帝死在苍梧,为何不到那里再殉情而中途投了湘水呢?即使是死在这里,后来为何不与夫君舜帝合葬呢?舜帝如果死在视察途中,又何时决定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呢?所以,或者二妃的故事中还有许多曲折没有完整流传下来,或者,其中有一些张冠李戴,以讹传讹的成分,导致一些不合情理的地方。
墓前有石级,石级下一条用麻石铺砌的甬道,两旁石碑上刻二妃画像和历代诗人的佳作:北面是先秦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包括唐之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现代鲁迅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墓前一对望柱,高近三米,上面刻民国时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竹上有斑斑点点,俨若泪滴,据说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洒上的泪滴。唐高骈曾题诗咏道:“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不论历史的真相如何,二妃与舜帝的爱情确是所有人都赞颂不已的。从女娲造人开始,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中最早让现在人感受到爱情洗礼的就当属二妃与舜帝了,所以毛泽东看到了别人写舜帝,就答和了“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怀想起自己与杨开慧的爱情来了。
凭吊了二妃墓,则来到湘妃祠,祠在高处,攀级而上,湘妃祠是湖南最早的祠建筑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浮江至湘山祠。”遇到大风,几乎翻船,当听到博士说湘君为尧女、舜妻,葬于此,始皇大怒,令正在服刑的数千囚徒砍伐了湘山之树,露出光秃秃石头,报了惊吓之仇。秦始皇此次巡游,到处祭祀封禅,惟独毁废了楚人的宗祠,难怪楚人发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以,后来,湘山祠还是复建了起来,现在的名字是湘妃祠,为牌楼式砖混结构三进单层殿宇式,虽是女神之祠,却极尽雄伟。祠前立有“遐迩德馨”牌坊,正门湘妃祠这三个字的旁边有两幅浮雕,左边是犀牛望月,右边则是五羊看日,这两个雕刻在一起就体现的是日月同辉的意思,同时在古代牛和羊都是吉祥物的代名词,所以刻在这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下为“江南第一祠”牌匾,其对联云:“垂杨秀竹神仙府,之径高台帝子家。”一进内挂有清两江总督张之洞书写的四百字长联,非常有名,全文录于此:
九派会君山,刚才向汉沔荡胸,沧浪濯足,直江滚滚奔腾到,星沉龛赭,潮射钱塘,乱入海口间。把眼界洗宽,无边空阔。只见那庙唤鹧鸪,乱花满地,洲邻鹦鹉,芳草连天;只见那峰回鸿雁,智鸟惊寒;湖泛鸳鸯,文禽戢翼。恰点染得翠霭苍烟,绛霞绿树。敞开着万顷水光,有几多奇奇幻幻,淡淡浓浓,铺成画景。焉知他是雾锁吴樯?焉知他是雪消蜀舵?焉知他是益州雀舫,是彭蠡鱼艘?一个个头顶竹蓑笠,浮巨艇南来。叹当日靳尚何奸,张仪何诈,怀王何暗,宋玉何悲,贾生何太息。至今破八百里浊浪洪涛,同读招魂呼屈子。
三终聆帝乐,纵亲觅伶伦截管,荣猿敲钟。竞响飒飒随引去,潭作龙吟,孔闻鼍吼,静坐波心里。将耳根贯彻,别样清虚。试听这仙源渔棹,歌散桃林,楚客洞箫,悲含芦叶;试听这岳阳铁笛,曲折柳枝,俞伯瑶琴,丝弹桐柏。将又添些帆风橹雨,荻露葭霜。凑合了千秋韵事,偏如许淋淋漓漓,洋洋洒洒,惹动诗情。也任你说拳椎黄鹤,也任你说盘贮青螺,也任你说艳摘澧兰,说香分沅芷。数声声手拨铜琵琶,唱大江东去。忆此祠神尧阿父,傲朱阿兄,监明阿弟,宵烛阿女,敤首阿小姑。亘古望卅六湾白云皦日,还思鼓瑟吊湘灵。
那时的湘妃祠是屈原与二妃的合祭祠堂,是屈原才使湘君、湘夫人永享大名的。
二进两侧站有两尊武将,中悬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所书写唐代诗人李白的吊唁诗“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三进正殿悬有黑底金字牌匾“渊德侯”,神仙也有级别,对应朝廷的公侯伯子男,渊德侯是二妃的封号,属于仅次于公爵的二等神仙了,基本与张之洞平级,做为主持复建湘妃祠工程的张之洞也不能给二妃更高的级别了,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儿子给父亲买了五百件皇家殉葬用的铠甲、盾牌,都被怀疑僭越要造反,做为满人统治下的汉人官僚,张之洞不得不慎重,所以由张之洞修造,二妃只能是侯爵级神仙了。祠内奉湘妃立像,牌匾云“有求必应”,香烟缭绕,十分红火。我们一行中的女士,好信儿去请了一柱香,问道士怎么许愿,被很多道士所谓的忌讳和讲究绊住,左掏一下钱包,右掏一下钱包,几乎倾囊而尽,才得脱身出来,看到扁下去的钱包,不好说心疼,只有自己安慰自己说是心到神知,花钱买个心安。
湘妃祠旁是洞庭庙,离大门就不远了,观光游览车就不陪我们,自己回去了。
庙为二进庭院式,青瓦红墙,雕龙画凤,前有九龙引柱。一进正殿挂“洞庭庙”匾,里面是洞庭王爷武像:一手加额,一手托明珠,目光前视,仿佛正在调节阴阳,抑止洞庭风浪。二进为“凝碧宫”,设置就是洞庭王爷生活的场景。一、二进相连处挡土墙上刻有《柳毅传》。所祀神祗为洞庭湖区渔民的保护神-黑脸大王,民间传说这位王爷就是唐代书生柳毅。柳毅与三公主结为夫妻后,柳毅被封为洞庭王。龙君担心柳毅这白面书生镇不住水妖陆怪,便命钱塘君做了个怪面具,让柳毅白天戴着巡查湖岸,晚上脱下面具再回家。一次,柳毅巡湖一直忙到深夜,回家时忘记取下怪面具,一踏进家门便再也取不下来了。于是柳毅便由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大王。柳毅在洞庭湖畔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君山修建洞庭庙。凡过往洞庭湖的人都要进庙烧香,祈求平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墙上刻《柳毅传》。
君山是神仙的福地,座落在洞庭湖中,所有的神话与人间故事都与水有关,我们这一天,置身在江南的雨水中,参观因水发生的故事,情景再现一般,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更容易相信这些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
其实,君山能成为神仙的福地,最该感谢的是屈原和李朝威,是他们的生花妙笔,使这里青山更多情,使这里绿水更神秘,使神话成为深厚的文化,使地理风景成为人文胜地,也使我们千里万里奔来,感受千年万年的灵气。
湘君是谁?好象说不太清楚,西汉《史记》说为“尧女,舜之妻”,东汉王逸认为是湘水之神,唐韩愈在《黄陵庙碑》中则认为湘君是娥皇,因为是正妃故得称“湘君”;女英是次妃,因称“湘夫人”,明末清初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把湘君说成是湘水之神,把湘夫人说成是他的配偶。
虽然湘君姓字名谁莫衷一是,神仙则是一定的,而且君山是因湘君而得名也是毫无争议的,到岳阳旅游,我们安排一日时间,在必去的岳阳楼之外,我向同行者推荐了君山,君山以前我没有来过,湘君、湘夫人却是我景仰已久的神祗,还有柳毅传书的神仙之事,让我更加神往,君山是神仙聚集的地方,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一福地,无论如何是不能过门而不入的。
游了岳阳楼,去吃了比较有特色的当地饭菜,从饭店打车直接到君山,本想是坐船到君山的,可是雨下得太大,在船上怕也看不清洞庭湖真面目,而且计算时间也来不及,就还是选择最快的方式打出租走陆路了。
也许是由于下雨,君山公园显得比较冷清,游客不是很多。君山找了两个非常有名气的“形象大使”,不是妙龄的美女,却都是成年男性,一个是高歌“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诗仙李白,一个是吟咏“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刘禹锡,两位唐代大诗人的石雕就在大门外广场的两侧,游人少,与“形象大使”合影照相并不用争抢位置,以明信片为载体的门票上印刷的就是这两句诗。
为了赶时间,我们自己包了一辆观光游览车,不想把景点面面看到,看几个重要的就可以。
首先是参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柳毅井、传书亭,柳毅井位于君山龙口龙舌山尾部,原井边有橘树,所以亦名橘井,便是“柳毅传书”入龙宫处。“柳毅传书”故事出自唐代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说的是唐高宗仪凤年间,书生柳毅赴京应考落第,归经泾阳,偶遇满脸泪痕的牧羊女。柳毅问知牧羊女本为洞庭龙君龙女三娘,下嫁泾川次子,受泾阳君残暴虐待至此,并受龙女之托送信洞庭君,至君山,找到橘井,直下龙宫,递信于洞庭君并诉龙女之苦。洞庭君之弟钱塘君怒作百丈赤龙,径往泾阳,灭泾阳君,接回龙女,又招柳毅为婿。柳毅井尚存,而千年前做标识的橘树早已不见。井已浚治并全面维修,古朴浑厚,雕刻细腻生动。井台砌以花岗石,台地面积约四十平方米,一层井台与地面平齐,通道自南向北呈斜坡度延伸七米至低于地面零点八米的二层井台,二层井台为长五米,宽三米五的长方形。中为井体,上悬曾任湖南省委常委的曹瑛书写的“传书亭”竖匾。传书亭小巧玲珑,寄意含蕴,两组建筑仅八十平方米,亭井相依,浑然一体,不由不感叹起当年“昨日呵亏你那有信行的先生,今日呵稳做了无反覆的新郎。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这一段典型的英雄救美故事,给君山岛留下了千古的神话景观,若是大橘树尚在,谁不想敲开龙宫大门,一睹“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的水下奇异世界呢。今天雨水哗哗,宛如为我们重播龙女三娘“歔欷流涕,悲不自胜”的情形,也许是龙女三娘所牧的“羊”(雨工)在起作用了。明都御史吴延举写过一首诗,来赞美柳毅传书的义举:“牧羊坡上遇青娥,为托传书意若何?颙望直穷寻橘树,莫道遥隔洞庭波。龙宫弟子缄方启,尘世郎君福已多。留得旧时仙迹在,井泉香冽出川阿。”
第二个看的飞来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南宋杨幺起义军驻君山时,深受百姓爱戴,集资铸了这口大铁钟和一口大得出奇的万人锅,夜里悄悄运上君山。天亮时,义军发现大钟,以为是神仙相助,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钟”。又说这口钟很灵,只要官兵稍有动静,便自鸣报警,钟声宏亮,声闻十里,使起义军能及时防备,所以又叫“报警飞来钟。”记得长沙岳麓山也有飞来钟。清末一个叫陈天华的湖南青年人曾写了一篇《警世钟》,高呼“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谴警钟鸣?”并积极参与组建了华兴会进行推翻帝制的革命活动,看来湖南的钟都不简单啊,湖南人对钟可说是情有独钟。
我们坐游览车是到了一个景点马上下来,看完又匆匆乘车去下一景点,第三个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虞帝二妃之墓,又名湘妃墓,其字系清两江总督彭玉麟手笔。相传为虞帝二妃娥皇、女英合葬墓。虞帝南巡,娥皇、女英追寻至此,闻舜逝于苍梧,二妃悲痛欲绝,望南恸哭,自投湘水而死,葬于此。墓冢历代均有维修,可是故事的真实性却有疑点,舜帝南巡,二妃为何不在家中等待而一定要双双追寻呢?既知道舜帝死在苍梧,为何不到那里再殉情而中途投了湘水呢?即使是死在这里,后来为何不与夫君舜帝合葬呢?舜帝如果死在视察途中,又何时决定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呢?所以,或者二妃的故事中还有许多曲折没有完整流传下来,或者,其中有一些张冠李戴,以讹传讹的成分,导致一些不合情理的地方。
墓前有石级,石级下一条用麻石铺砌的甬道,两旁石碑上刻二妃画像和历代诗人的佳作:北面是先秦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包括唐之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现代鲁迅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墓前一对望柱,高近三米,上面刻民国时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竹上有斑斑点点,俨若泪滴,据说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洒上的泪滴。唐高骈曾题诗咏道:“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不论历史的真相如何,二妃与舜帝的爱情确是所有人都赞颂不已的。从女娲造人开始,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中最早让现在人感受到爱情洗礼的就当属二妃与舜帝了,所以毛泽东看到了别人写舜帝,就答和了“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怀想起自己与杨开慧的爱情来了。
凭吊了二妃墓,则来到湘妃祠,祠在高处,攀级而上,湘妃祠是湖南最早的祠建筑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浮江至湘山祠。”遇到大风,几乎翻船,当听到博士说湘君为尧女、舜妻,葬于此,始皇大怒,令正在服刑的数千囚徒砍伐了湘山之树,露出光秃秃石头,报了惊吓之仇。秦始皇此次巡游,到处祭祀封禅,惟独毁废了楚人的宗祠,难怪楚人发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以,后来,湘山祠还是复建了起来,现在的名字是湘妃祠,为牌楼式砖混结构三进单层殿宇式,虽是女神之祠,却极尽雄伟。祠前立有“遐迩德馨”牌坊,正门湘妃祠这三个字的旁边有两幅浮雕,左边是犀牛望月,右边则是五羊看日,这两个雕刻在一起就体现的是日月同辉的意思,同时在古代牛和羊都是吉祥物的代名词,所以刻在这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下为“江南第一祠”牌匾,其对联云:“垂杨秀竹神仙府,之径高台帝子家。”一进内挂有清两江总督张之洞书写的四百字长联,非常有名,全文录于此:
九派会君山,刚才向汉沔荡胸,沧浪濯足,直江滚滚奔腾到,星沉龛赭,潮射钱塘,乱入海口间。把眼界洗宽,无边空阔。只见那庙唤鹧鸪,乱花满地,洲邻鹦鹉,芳草连天;只见那峰回鸿雁,智鸟惊寒;湖泛鸳鸯,文禽戢翼。恰点染得翠霭苍烟,绛霞绿树。敞开着万顷水光,有几多奇奇幻幻,淡淡浓浓,铺成画景。焉知他是雾锁吴樯?焉知他是雪消蜀舵?焉知他是益州雀舫,是彭蠡鱼艘?一个个头顶竹蓑笠,浮巨艇南来。叹当日靳尚何奸,张仪何诈,怀王何暗,宋玉何悲,贾生何太息。至今破八百里浊浪洪涛,同读招魂呼屈子。
三终聆帝乐,纵亲觅伶伦截管,荣猿敲钟。竞响飒飒随引去,潭作龙吟,孔闻鼍吼,静坐波心里。将耳根贯彻,别样清虚。试听这仙源渔棹,歌散桃林,楚客洞箫,悲含芦叶;试听这岳阳铁笛,曲折柳枝,俞伯瑶琴,丝弹桐柏。将又添些帆风橹雨,荻露葭霜。凑合了千秋韵事,偏如许淋淋漓漓,洋洋洒洒,惹动诗情。也任你说拳椎黄鹤,也任你说盘贮青螺,也任你说艳摘澧兰,说香分沅芷。数声声手拨铜琵琶,唱大江东去。忆此祠神尧阿父,傲朱阿兄,监明阿弟,宵烛阿女,敤首阿小姑。亘古望卅六湾白云皦日,还思鼓瑟吊湘灵。
那时的湘妃祠是屈原与二妃的合祭祠堂,是屈原才使湘君、湘夫人永享大名的。
二进两侧站有两尊武将,中悬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所书写唐代诗人李白的吊唁诗“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三进正殿悬有黑底金字牌匾“渊德侯”,神仙也有级别,对应朝廷的公侯伯子男,渊德侯是二妃的封号,属于仅次于公爵的二等神仙了,基本与张之洞平级,做为主持复建湘妃祠工程的张之洞也不能给二妃更高的级别了,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儿子给父亲买了五百件皇家殉葬用的铠甲、盾牌,都被怀疑僭越要造反,做为满人统治下的汉人官僚,张之洞不得不慎重,所以由张之洞修造,二妃只能是侯爵级神仙了。祠内奉湘妃立像,牌匾云“有求必应”,香烟缭绕,十分红火。我们一行中的女士,好信儿去请了一柱香,问道士怎么许愿,被很多道士所谓的忌讳和讲究绊住,左掏一下钱包,右掏一下钱包,几乎倾囊而尽,才得脱身出来,看到扁下去的钱包,不好说心疼,只有自己安慰自己说是心到神知,花钱买个心安。
湘妃祠旁是洞庭庙,离大门就不远了,观光游览车就不陪我们,自己回去了。
庙为二进庭院式,青瓦红墙,雕龙画凤,前有九龙引柱。一进正殿挂“洞庭庙”匾,里面是洞庭王爷武像:一手加额,一手托明珠,目光前视,仿佛正在调节阴阳,抑止洞庭风浪。二进为“凝碧宫”,设置就是洞庭王爷生活的场景。一、二进相连处挡土墙上刻有《柳毅传》。所祀神祗为洞庭湖区渔民的保护神-黑脸大王,民间传说这位王爷就是唐代书生柳毅。柳毅与三公主结为夫妻后,柳毅被封为洞庭王。龙君担心柳毅这白面书生镇不住水妖陆怪,便命钱塘君做了个怪面具,让柳毅白天戴着巡查湖岸,晚上脱下面具再回家。一次,柳毅巡湖一直忙到深夜,回家时忘记取下怪面具,一踏进家门便再也取不下来了。于是柳毅便由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大王。柳毅在洞庭湖畔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君山修建洞庭庙。凡过往洞庭湖的人都要进庙烧香,祈求平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墙上刻《柳毅传》。
君山是神仙的福地,座落在洞庭湖中,所有的神话与人间故事都与水有关,我们这一天,置身在江南的雨水中,参观因水发生的故事,情景再现一般,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更容易相信这些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
其实,君山能成为神仙的福地,最该感谢的是屈原和李朝威,是他们的生花妙笔,使这里青山更多情,使这里绿水更神秘,使神话成为深厚的文化,使地理风景成为人文胜地,也使我们千里万里奔来,感受千年万年的灵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