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散文:家国天下——沙家浜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家国天下——沙家浜
  
  文/张兆成
  
  沙家浜,一个多么普通的地名。再一细看,又是多么地与众不同。沙,鲁迅笔下的旧中国的缩影,一盘散沙;家,自古就有家即是国国即是家的传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吗!自古农耕文明的中国,谁的家里不喂着一头或是几头猪,几只鸡鸭鹅子和看家护院的狗的呢!仓颉造字才有了一个宝盖的屋顶下面,是一个豕字而组成了一个家字。多么温馨要求多么不高的一个家啊!可是,一盘散沙的家里,鸡鸭成群,还有一头养肥了的猪,怎么不会引起恶邻的觊觎呢!一个善良的不知道盗掠的,没有侵略基因的不会打人的民族,百年遭受欺凌的屈辱过后,面对强敌环伺,从来也没有说过谁谁威胁论,而却只总结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自怨自艾!这么低的幸福的要求的日子,都不让你过安生了!
  沙家浜的浜字,造字时,祖先就在提醒我们水边有兵。于是,水里的兵,从水边上来的兵,倭寇,自明代“片板不许下海”断了靠海吃海的边民们的活财两条路后,即内外勾结躁扰不断。于是便有了“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郁达夫《游于山戚公祠》诗)“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陈毅《哭叶军长希夷》诗)。这样从戚继光到叶挺,跨朝代长达数百年抗击倭寇侵略的恢弘史诗,可歌可泣,歌唱数不尽的英雄大风前赴后继,吟不尽刀头鬼血。大哭我万里大美江山遭铁蹄践踏,我千万温良柔弱无助的同胞遭魔爪蹂躏。
  可恨呢,可恨妄自尊大的天朝醉生梦死,看不到明治维新后东邻的强生胆寒,看不到占领朝鲜后的虎视眈眈,看不到失去台湾后的鲸吞虎据,权欲不退的老妖婆动用军费庆祝自己70大寿。老迈昏庸将熊熊一窝,让老虎领着一群不大的绵羊,打败了绵羊领着的一大群的老虎。甲午战争的失败,只知道割肉放血,一味地割地赔款,把自己的敌人喂养的膘肥体壮,把自己的子民压榨得瘦骨伶仃。维新变法图强的死走逃亡,仍然打不醒一个北起外兴安岭,南到南沙群岛和曾母暗沙,西起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东抵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和台湾的曾经显赫的王朝。千年有时万年有尽,腐朽的清朝一朝玩完吹灯拔蜡。
  在武昌的枪声和炮火里诞生了,一个不同于历史上一姓之私的任何一个朝代,原本以为可以过上奋发图强平静的日子了。可是,心怀叵测的强盗,能容你变得强大起来吗?打家劫舍的一旦尝着了甜头,必然会卷土重来的。甲午战争的赔款相当于日本国七年的总收入呀!蓄谋已久,9.18,吸吮着中国奶长大的,也知道9.18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吗?小日本子认为,从此就要发了吗?一声炮响,沈阳北大营乱了阵脚。那么好的那么大片的大好河山、人民、无尽的财富,居然一枪不发,拱手让给了侵略者,几十万的军队面对几千人的小众,竟然忍气吞声退回到了关内。这是什么逻辑?从此,即已经预示着这个三民主义的政府,失去的不是东三省的沃野良田,而是全国和全国的劳苦大众,还无耻的苟延残喘到了1949年。
  面对强敌,不是胜利和失败的问题,而是敢和不敢的问题。只要你敢,拉起大旗,就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会散豆成兵,就会铜墙铁壁。北伐战争时本是一个战壕里的共产党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怒喊出了一声还我山河北上抗日的口号!两万五千里长征亘古未有!有了主心骨的中国不再是一盘散沙,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了敌人闻风葬胆的铁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隅的沙家浜,在风雷激荡的年月里,在阳澄湖畔,虞山之麓,1939年5月,新四军第六团进入苏南地区,在西撤时留下了以刘飞、夏光和黄烽为首的“江抗”骨干力量。由三十六个伤兵病员组成的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刘飞、夏光、黄烽、吴立夏、潘阿兴、赵阿三、李之毅、张金雷、康金龙、陈金荣、叶辉清、狄凡、叶诚忠、张英、薛村、张世万、何刚、周义大、王新民、钱卓云、金辉、金耀忠、袁阿毛、朱墨陶、黄介成、王佑才、巫中、叶克寿、李立根、谢锡生、李朱、刘义龙、黄德清、吴志勤、陈明、何彭福。他们之中,有34人是福建省闽东地区的老红军,叶诚忠是福建省周宁县玛坑乡东坑村人。夏光同志是湖南省武冈县人。让我们记住他们的不朽的名字吧!他们英勇打击侵略者的传奇故事,已经由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的广泛传播,早已是普天之下妇孺皆知了。当年,他们在暗影笼罩着的鱼米之乡,高举起了锤头和镰刀的旗帜,在沙家浜地区的芦苇荡里,和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继续坚持斗争。当地的可歌可泣的人民群众和芦苇荡里的每一棵苇子一样,守护遮挡着我们可爱的子弟兵们,给他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站在高高的芦苇尖上张开着苇叶的触须,探听触摸着空气里紧张的气息,走进芦苇荡里的日本鬼子犹如走进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让我们的子弟兵周旋其中,捉拿倭寇如藏入九天闪如脱兔,又如下五洋捉鳖!
  部队西撤后,沙家浜地区处在日、伪、顽和当地土匪恶霸的四面包围之下,环境极为险恶和艰苦,没有饭吃的时候嚼过芦根吃过野菜,用猪油和草药自己熬制过治疗伤病的膏药。深深知道,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可亲可敬的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的大后方。在老百姓的帮助下,战士们挺过了日本鬼子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和封湖,忘不了为了和狡猾的敌人周旋。抗日的群众与伤病员们“约法三章”:不能生烟火、不能唱歌、不能出港汊。我们忘不了叶诚忠排长带领战士,有一次帮着杨大妈收割稻子,年轻可爱的小战士,一心想着往家里的打谷场上多挑点稻捆子,肩上的扁担不堪重负压断了。叶排长把这根压断了的扁担,作价赔偿了杨大妈。感动哭了的杨大妈,心想天下哪有这样一心只想着老百姓的队伍呀!给自家干活损坏了的东西还要赔偿!叶排长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东西要赔偿!这位从闽东走来的,从小家里很穷给地主家里放牛的汉子,军装旧了却洗得干干净净穿在身上,时时刻刻保持着一个军人的战斗的形象!这样的军队哪里的老百姓不支持呢!有老百姓全力支持的军队,再强大的敌人也不可怕,怎么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呢!怎么不会“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呢!
  我们忘不了一支队六团团长叶飞,带领部队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东进。经无锡、苏州、常熟、太仑等地,直到上海近郊嘉定、青浦地区,沿途袭击日伪军、炸燃敌人的火车站,切断铁路和电线,伏击敌人的运输车辆。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的气焰,同时还扩大了党和新四军的影响力,部队很快从出发时的1000余人,发展到了5000余人。新“江抗”积极运用灵活穿插的游击战术,逐个击破了敌人层层包围圈,建立并扩大了抗日的根据地,遍及了整个阳澄湖的广大地区。在这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夏光同志率领部队,主动发起了大小战斗47次,打死日军147名,伪军357名。
  不曾忘记,那是1939年7月23日,“江抗”两支队伍回合后,行军途中遭遇了一支日伪军。交火后打得日伪军狼奔豕突,连夜追击出60多里后,一片空地上布满了铁丝网,把正在睡觉的伪军一个个从被窝里揪出来,关进了一间房子。又发现停着的四架飞机,知道这是误打误撞进了敌人的虹桥机场。天上够不着你就在地上把你打趴下了,浇上汽油把飞机烧着了,发出的红彤彤的火焰,把黎明前的黑暗照得通亮通亮的。大批增援的鬼子来到后,战士们已经押着鬼子和伪军走远了。让垂头丧气的鬼子大发感叹道:打你们的时候一个也没了,打我们的时候就都出来了!第二天,上海的《华美夜报》、《大美晚报》、《导报》,把你们机智烧炸飞机的事迹,让天下人都知道了!“江抗”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了,大批爱国青年纷纷参军打鬼子。
  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把邪恶的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这里面由36名伤病员组建的抗日队伍,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今天,在和平的年代里,沙家浜的这种“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坚不可摧的鱼水情深、坚守不渝的清廉品质”,早已经融入进了人民群众的血液里面,在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的征程里,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长期在常熟沙家浜地区工作与战斗,与常熟人民缔结了鱼水深情!芦荡火种、鱼水情深闻名全国的“沙家浜精神”,使得江苏常熟市连续三年夺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的佳绩。有了这样骄人的成绩,历练下了深厚的定力,不会因为眼前五颜六色的纷繁复杂,而让自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见证了你们的爱心、团结和勇气而同仇敌忾!有这样的精诚团结如一人的国家和人民,几只苍蝇、几个跳梁小丑,国内的,国外的,就让他们战栗去吧!
  2015.7.30
  通联:邮编:256302。。地址:山东省高青县唐坊镇达摩殿。。姓名:张兆成。。
  电话:05336358159。。qq:313716852[p=30,2,left]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