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青皮核桃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青皮核桃农历七月初就有上市。在通常用来装鸡蛋的细竹篦小筐或者装精细水果的小纸壳箱里,深绿色果壳,光滑细亮,隐约有些浅绿色斑点。今年卖到十八元一斤。
  秀槿见了,总会皱起眉头啧啧撇嘴:还不到季节,早早打下来,可惜了(liǎo)啦。我暗咽口水,却也认真帮腔:这时候核桃仁嫩得一泡水,真是没啥吃头。我的随声附和,更多的是出于对秀槿在核桃上判断的深信不疑。
  十多年前,秀槿婆家所在的小山村推行退耕还林,秀槿的老公公率先带领全家老小起早贪黑种了几亩核桃树。不要多少投入,也不要多少技术管理,政府还给补贴---还是俺老公公看的长远,当年好多村里人偷懒耍奸,只说是糊弄着赚了国家的种树钱,都不保树苗成活。结果是谁家种下的树,收益都归谁家,这才看出踏实做事的好来。提起这些,秀槿乐得眉毛上扬,毫不掩饰把自己笑成一朵花儿:每年上坟烧纸,俺都要和闺女念叨念叨她爷爷的好---真是给后辈人留了个金饭碗。
  秀槿和我一栋楼住着,出来进去,喜欢高声大嗓和邻居熟人打招呼,然后围站在一起,家长里短地拉呱些闲话。她在超市做理货员,老公给私人运营公司开大客车,宝贝闺女上学念书。平日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小日子过得安安稳稳。农忙时节总要抽空回村里忙活,常见的瓜瓜菜菜小米豆豆,鲜嫩又可心可意,全是自家地里的收成。她老公公留下的核桃树,秀槿好多次人前人后露些口风:每年都有不小的进项。
  
  青皮核桃果皮上的斑点由浅绿渐成深绿黑绿。便有小贩搬了板凳,马路边一团树阴里坐下,身前放装了青皮核桃的满筐和预备装新核桃的空筐。戴副手掌心有一层薄胶皮的防水线手套,有的还系了围裙。一把水果刀,或者钢锯片打就带木柄的小刀。秀槿说过,刃不必锋利最好还是有些钝,用着才得劲顺手。一刀在手,插入握在另一只手中深绿色的果壳,一剜一旋,三下两下,土黄色硬壳上满是湿湿水意的新核桃便圆骨碌碌完整地剖露出来。讲究点儿的,还把核桃放在水桶里用铁刷子一刷一涮,脆响一声扔到空筐里。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我还是和很多人一样,愿意买些青皮核桃回家自己动手一解嘴馋。剥去外壳的核桃仁,就像解剖图上看到的脑沟迴一般皱皱巴巴,上面有一层薄薄的土黄色嫩皮,嫩皮上有深浅不一人体脉络般的细纹。刚刚剥去果皮的新核桃夹开硬壳后,核桃仁自然地保留着一定湿度,那层薄皮很容易剥离。如果绿皮剥离后放久了,取出的核桃仁会稍微有一点儿干,温水里泡一泡,上面那层薄皮也容易剥去。享受新核桃的美味,必须要把紧贴核桃仁的这层细嫩薄皮剥掉,不然就会吃得满嘴苦涩。
  剥了薄皮的核桃仁,白白净净,如同女子姣好的肌肤:光嫩且细滑,即使坑坑洼洼也不失自然娇嫩的本质。剥皮的时候,稍微不注意会掐出丁点水儿来,这轻微的水儿与其说是水分,倒不如说是天然融合的油水混合物。
  我通常是一边剥皮一边往嘴里塞,口齿间,嫩嫩的香,是坚果的油嫩。滑滑的甜,带了点水果的口感。如果嫌一点一块地吃不够过瘾,索性剥出一小堆来,一把塞进嘴里,越嚼越香越有味。有一年,我在小摊上挑新核桃,秀槿正好路过,随口用本地话问卖核桃的:哪了家的?对方用本地话答一个小山村的名字。她找个借口拉起我就走。我懵懵懂懂的,不明所以,边走边忍不住要回头张望。走出老大一截,她才告诉我,那个村的核桃树品种不好,都是矮化的速生夹核桃,而不是我们常吃的棉核桃。夹核桃不但核桃仁不好完整地取出来,口感营养都比不过棉核桃。有的人吃了甚至会产生过敏现象。
  新核桃好吃,青皮容易剥。可是,尽管很小心,也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十根手指还是会染上黄黄绿绿的颜色,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洗了又洗刷了又刷,一时半会都洗不干净。
  
  我正在家独自夹了新核桃偷嘴解馋,有人敲门。
  平时总得你帮衬,没啥好答谢。自家树上结的,送来些让你尝个稀罕。秀槿笑呵呵地站在我家门口,递进满满一塑料袋青皮核桃。我很意外,赶忙往家里相让,她只是摆手摇头:不啦,不啦,我脏兮兮的,改天再来你家耍。我看她晒得黑红的脸,身上穿的衣服,都挺干净整洁,正诧异着,看到她伸出来的手上,又有了黑绿黑绿泛黄的颜色。她一开始不肯进门,推让了几次才被我按在沙发上。
  不是中秋节前刚忙完吗?好不容易洗干净的手咋又染上色了?我笑着问。她靠在我家沙发靠垫上,长长吁了口气,这回可不是愁眉不展的一肚子委屈。我笑,她便呱哒呱哒干脆利落地开说:这不是嘛,我现剥了六斤新核桃,刚给我家闺女快递走。光运费就花了四十九块钱---最快的快递,空运!
  哎呀,你也真是舍得!虽然有些吃惊,却也能理解,我不由得夸她大手笔。秀槿咧嘴呵呵直笑:幸亏核桃是自家产的,要不然这豆腐可就跌成肉价钱啦。
  闺女是秀槿的心头肉,打小没经过风,没淋过雨,白白嫩嫩像新剥了薄皮儿的核桃仁儿。小姑娘心高气傲,经常不由自主地用言语敲打得秀槿在我家沙发上眼泪汪汪。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了经些风雨就知道体谅人了。我安慰她。她什么时候能懂我的一番苦心啊!秀槿皱着眉头长长叹气:我真是在搬着指头熬盼这日子。我也不记得我和她怎么熟络起来的。秀槿今年请了长假,专职伺候宝贝闺女高考。有空就来家找我聊天。我调侃她唯闺女之命是从,她也承认闺女的脸色就是自己的晴雨表。
  从模拟考试开始,秀槿就开始整晚整晚睡不好觉。临近正式进考场,她比自家闺女还紧张,紧张得发抖。放松点,你这样会传染给孩子的。我劝她。她窝进我家沙发里,神情紧张又恍惚。道理我都懂,就是由不得自己啊。秀槿很无奈。好不容易捱到高考结束,该歇下来松口气了。又开始烦躁考试成绩。好不容易成绩出来了,又开始为填报志愿发愁。接着就为选学校择专业和闺女争辩,从网上查询到熟人推荐,从学校设施到就业前景。楼前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天天围着这些话头绕。有时候大伙都觉得她有点儿像祥林嫂,张嘴我家闺女闭嘴我家闺女,同一个话题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紧接着,又传来风声:秀槿的宝贝闺女闹着要和同学一起去太原打工。
  去啥太原打工?秀槿的老公大眼一瞪,终于在母女俩没完没了的争吵里表了回态:跟你妈回村里下核桃去。你只负责从地上捡了核桃往编织袋里装。肥水不流外人田,雇别人一天八十,爹雇你一天一百块钱。你们两口子还真让闺女回去下核桃了?秀槿在楼前学舌,大伙都觉得不可思议,七嘴八舌问。细皮嫩肉的小丫头,想想也舍不得让回村里乡下晒着毒太阳累得腰酸背疼啊。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熬盼着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临了却又牵肠挂肚,千般万般舍不得。众人一致撺掇他们两口子,亲自送闺女到外地的大学校园,只当是庆祝结婚纪念旅游一次。
  有啥舍不得破费的,全当这几年没有一颗核桃一颗核桃当街剥皮去卖。秀槿两口子终于亲自实地察看了自家闺女的校园宿舍,回来有人问起,她爽快地回答,然后心满意足地呵呵笑。
  闺女同宿舍的孩子,山南海北哪儿的都有,听都没听说过咱这里皮薄香甜的嫩核桃。回来我就又下了些青核桃,剥好皮就给邮了去,让孩子们都尝个新鲜。为这,我还特意在邮包里面装了一个核桃夹子。秀槿一边用指甲剪的尖头细细地抠着指甲缝里的黑污,一边满脸漾出笑意:我家闺女打小就好吃这一口。她眉眼如画含情,就好像看到自家闺女正翘着兰花指剥核桃仁上薄薄的嫩皮。
  
  中秋节过后的半个月里,青皮核桃大量上市,编织袋装着,大车小车满满当当。这个时候,青皮核桃上黑绿的斑点大而多,整体显得暗哑发蔫。很多人过称付款之后,把袋子里的青皮核桃倒在地上,挨个用脚板轻轻一捻一搓,新核桃便圆骨溜溜露身出来。戴上车主黑得已看不清本色的手套一一捡到干净的塑料袋里。剥下的绿果壳很快就会发黑,烂掉。没有人肯再多看一眼,直至腐烂,都不会有一丝半点异味。
  人们大批量购买的时候,秀槿家的青皮核桃早已在最佳时机批发给了小贩,只留一小部分自家人吃。她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乐呵呵地出来进去上下班,还是爱高声和街坊邻居们打招呼,一有空便围在楼前晒着太阳聊天,说到有趣处,几个女人便轰地一下前仰后合笑塌了天。有时秀槿还会翻开手机给我看她闺女的短信:妈妈,钱真的禁不住花。下个月我会计划着。
  秀槿送来的青皮核桃剥去绿皮,放在晾台阴干。十天半个月后,夹开的核桃仁表面已经泛出油光,那层薄薄的嫩皮,由浅黄变成深深的褐黄,味道也由微微的苦涩变成醇香。这个时候,新核桃的口感和营养即将达到最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