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该佩兰还是插艾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许多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唐代文秀《端午》诗中就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很多人要在这一天“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风土志》)。或者就在门上悬挂艾叶,民间所谓“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其实,如果从纪念屈原的角度来讲,“粽子香,香厨房”与“艾叶香,香满堂”是极端矛盾的,屈原在其代表作《离骚》中曾写道:“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世幽睐以眩曜兮,熟云察余之善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
其意是天地间哪儿会没有香草呢?你为什么一定要念着家乡?这家乡是黑暗又昏蒙呀,谁能够辨别出我们的短长?人们的好恶究竟有什么不同?只有那一伙人自以为特别出众。他们都把些艾蒿来带满腰间,偏要说馥郁的幽兰不可佩用。连草木的好坏都还不能辨清,说到美玉的臧否又岂能识相?把粪土来充满了自己的腰包,偏要说申椒真果是一点也不香。
可见屈原是欣赏幽兰而讨厌艾草的,在他眼里,幽兰象征具有美德的君子,艾草则象征没有品味的小人。以此而论,我们采艾蒿恐怕就不是纪念屈原而是亵渎屈原了。
事实上,端午节的历史比屈原出生的日期还要早,据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大戴礼记》中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午日以兰汤沐浴”等可证。屈原投江正是因为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也体现在对幽兰与艾草的喜厌上。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分开来看,阳春白雪的,可以仿效屈原喜欢幽兰,欣赏兰花之芬芳,下里巴人的大众,则可以在门上悬挂艾叶,欣赏满堂艾叶的蒿草之香。
我们纪念端午,绝不希望屈原所代表的爱国精神所坚持的崇高操守被泯灭被遗忘,请在这里重温一下他瑰丽的诗歌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吧:“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意思是:我已经种下了九顷地的春兰,我又曾栽就了百亩园的秋蕙。我曾把留夷和揭车种了一田,更夹杂了些杜衡和芳芷之类。希望着它们的枝叶茂盛起来,等到了花时我便要加以收割。我自己就萎谢了也不算什么,可悲的是一地芳草要遭践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