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歌声
2020-09-17抒情散文蒙正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4 编辑
那时的歌声蒙正和1965年,我十二岁,正在龙潭区完小读书。当时县以下设区
那时的歌声蒙正和1965年,我十二岁,正在龙潭区完小读书。当时县以下设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4 编辑 <br /><br />
那时的歌声
蒙正和
1965年,我十二岁,正在龙潭区完小读书。当时县以下设区,现在的龙潭、瓦厂、鸡街三乡为一个区,区以下设管理区(又称小公社),即现在的村委会。11月初的一天下午,学校周围来了许多人,多数是农村基层干部,少数是机关干部。他们在操场边挖灶埋锅挑水煮饭洗菜,一时间烟火四起,人声鼎沸。我们好奇,放学后到区委机关看热闹。区委大院内外,简易街道旁,篮球场边,都有行色匆匆的干部和军人出入。
晚间集队时,值日老师宣布:“区里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四清’运动开始了。学校旁边有新寨管理区干部开伙,可能还要来学校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要更加遵守纪律,校园里遇见干部要有礼貌。”我们不知道什么“四清”运动,只觉得人多热闹,还有军人,感到新奇。
两三天后的一个傍晚,哨声突然响起,我们迅速集队。值日老师宣布:“晚自习不上了,工作队要来教室开会。”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同学们一声欢呼。“不要大声喧哗,不要东跑西跑,各自在寝室背书!”
黄昏时分,六年级教室里传出整齐有力的歌声:“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哪里还呆得住,一伙顽皮的男生悄悄遛出寝室,趴到教室窗口偷看。一盏汽灯把教室照得雪亮,一位军人站在讲台指挥,众指战员站在座位前唱歌。歌声终了,指战员坐下,教室里只有汽灯“咝咝”声。原来是工作队中的解放军指战员来学校开会,同学们兴奋极了,互相传递消息,也不在寝室背书了,男生几乎全部聚集到校园边梨树下,我按捺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注视着教室。那个年代,流行军人崇拜。“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军!”参军和嫁军人是青年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我们曾把铝皮剪成五角星,涂上红漆,别在帽子上。谁有顶绿军帽,借着戴抢着戴,过把瘾。
当时已取消军衔制,“全军上下一片红”,上至伟大统帅、三军元帅,下至普通战士,一律红领章红帽徽。开会的解放军指战员,肩章痕迹还在,“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威武雄健,朝气蓬勃。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解放军开会,静静地听首长讲话。讲了些什么,现在一句也记不得了。时间过得非常快,约两个半钟头,首长一声“起立!”雄壮的歌声又起:“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头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那一夜,熄灯铃响后,我们久久不能入睡,嘹亮的歌声一直在耳边回响。
工作队入驻区机关,偏僻的山乡热闹起来。那时,有个口号叫“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晚饭后,简陋的机关泥地球场哨声响起,指战员们的球技出类拔萃,打遍机关学校无对手。工作队中的文艺骨干发挥专长,指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区建立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教唱革命歌曲(即现今所称红歌),机关农村歌声飞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周六,我照例回家拿伙食,发现生产队里已进驻了工作队。我们队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分散,驻了两位男性工作队员,社员们亲切地称呼他们“徐同志”“杨同志”。徐同志叫徐文强(或许文祥),部队卫生兵。我与他在村中相遇,不敢打招呼,他向我微笑着匆匆而过,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徐同志。杨同志叫杨玉生,大理人,白族,二十来岁,穿一套蓝色学生装,胸前别着团徽。星期天下午同学们回到学校,迫不及待地交流起队里工作队的情况。谁谁的队里组长是军人,参加过淮海战役,缴获过轻机枪;谁谁的队里工作队员是大学生,戴着眼镜;哪个队员歌声好,广播里唱出来的一样……很长时间,“工作队”成为同学们乐此不疲的谈资。
又一个星期六回家,队中青年唱着一首歌,说是晚上开社员大会时徐同志教的,昆明汉族民歌《猜调》,后来在云南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听过。“小乖乖哟小乖乖,我來说,你來猜,甚么长长上天,甚么长长水中间?甚么长长街前卖嘛,甚么长长妹跟前哟喂——小乖乖哟小乖乖,你來说,我來猜: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水中间,米线长长街前卖嘛,丝线长长妹跟前哟喂——”毕竟,我们山里人缺乏训练,不能唱出民歌转弯抹角的韵味。后来又听到唱《只怪娃娃生多了》,计划生育方面的,说也是徐同志教唱的,属“农村群众演唱”之类。回忆起来,有这样几句唱词:“娃娃多,娃娃吵,白天下地去劳动,头晕目眩脚打漂,只怪娃娃生多了……娃娃多,娃娃吵,队里开会去不了,党的政策不知道,心不明眼不亮,只怪娃娃生多了……”
临近春节,学校放假。傍晚,我们去三公里外的管理区驻地玩。院里,一位有些消瘦,剪着流行短发,显得秀丽的女青年干部正在指着黑板打着拍子教唱红歌,二三十个青年围着学着唱,我们也参加进去。歌名是《毛主席语录挂枝头》,有这么几句唱词:“毛主席语录挂枝头,金光闪闪照九洲。上工哪个下工读一遍,人人奋发争上游……”这首歌好唱好记,几遍下来,唱熟了。后来得知,她叫杨家珍,与另一位女队员杨莲同志驻管理区所在地第二生产队。管理区工作组组长张彦光,两位杨同志,都是云龙县过来搞“四清”的干部。管理区工作组还有几位干部,不知姓名。有个星期天由家经管理区回学校,有位中年干部要我帮他到区公所寄封信,信封上写着“云南日报社薛波同志收”。“文革”之初北京批“三家村”,云南批李梦北,据说这位同志是“李梦北的通讯员”,受到牵连调走了,可能是回了昆明。人走了“传奇”还在,说他开会做记录,弯勾圈点波浪线,一字不漏,后来方知那叫“速记”。
大队组织了业余文艺队,经常举行演出,又有工作队员加盟,很是火爆。第一生产队的工作队中有一名军人张文新,中等个,脸很白净,英俊潇洒,据说是连队文艺骨干,笛子吹得很好,单吐、双吐、颤音都玩得烂熟,还能变调,是我们的偶像。每逢演出,不演奏三四支曲子下不了台。还有一位王同志,也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来自省级机关,口琴演奏,又能独唱,保留节目是《红梅赞》,与小张一样,只要上台,掌声热烈。杨家珍同志也常被掌声请上台,有些羞涩,唱过些什么,记不得了。
区委机关驻了一个电影队、一个文艺队。电影队是州里派驻的,负责区下属的十多个管理区电影放映,这对于一年才得看一场电影的山区群众说来,真是天大的好事。电影队人地两生,请我们的语文老师杜甲生绘了一张简易地图,请供销社马帮驮机器,巡回放映。开映前先用电唱机安上唱片播放几首歌,《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都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经典红歌。当时有个幻灯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四五幅画面,爆炸声音由放映员模拟,“嘣——”声音随画面变换而由弱到强再到弱,惟妙惟肖,成为美谈。那时放的是黑白片,《苦菜花》《地道战》《李双双》《刘介梅》《龙马精神》《夺印》等,《苦菜花》《地道战》的插曲脍炙人口,看了几遍就会唱了。再看,银幕上下一起唱。
文艺队约二十人,男女演员各半,都是二三十岁的大哥大姐,几乎都是吹拉弹唱多面手。一日午后,我们几个男生到区委大院看热闹。在木器社工坊里,一位演员哥正在刨一根锄把,刨刨,用锤轻轻敲敲刨子,又眯上眼看看刨刀刃,俨然技艺娴熟的木工师傅。又用木板做锄头,还用墨汁兑水把“锄”涂成铁黑,以假乱真。还做着一面木板“铜锣”,草帽大小,锣槌敲击部位凸起,同样涂些颜色,看不出木板原色。另一间房里,几位大姐在练声练舞蹈,我们趴在简陋的木条窗外看。一位大姐走过来和蔼可亲地问我们读几年级、谁是三好学生、会不会唱歌?嘱咐好好读书,课余学习唱歌跳舞,丝毫没有大城市人的高贵架势。老师说他们是来自省级文艺院团的演员,也是“四清”工作队,要演出精彩节目。我们翘首以待。
区委大院里挂了三盏汽灯,拉了两块粮管所借来的大帆布当后幕,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附近农民把大院挤得水泄不通,观看高水平演出。在区里演出后,他们又到各管理区巡回演出,尔后进驻与区委机关相隔三四公里的富厂管理区,区里有会议时来演出。前面说到的我们管理区那个部队文艺骨干小张,曾客串小乐队。文艺队中有一男一女两名演员,用时下的话说是明星大腕,男的叫蔡九哥、女的叫林十娘,那嗓音那歌声那才艺,与当今李双江、才旦卓玛有得一比。
其实,他们姓甚名谁,我们全然不知。
文艺队演出农村题材小滇剧《打铜锣》,由湖南花鼓戏移植过来,反映人民公社社员爱集体的主题。剧情紧凑,人物对白唱词诙谐幽默,寓教于乐,舞台艺术效果极佳。说的是深秋早晨,管理员蔡九哥拎着大铜锣(前面提到的木板“铜锣”)巡回田间护秋,人未上场声先到:“秋收季节——各家各户——鸡鸭小心——哐!哐!”自私自利的林十娘上年秋收时占了蔡九哥便宜,眼下故伎重演,为规避管理,把鸭子送到河对岸偷吃队里新稻:“八只鸭子丢过河,只只吃得胖嘟嘟,一天生蛋有八个,我屋里装蛋用皮箩。”又揶揄:“可笑队长不识货,还叫蔡九打铜锣。他一怕哄来二怕恶,老娘的手心他翻不过。手下败将要管我,哪把他放在眼睛角。要是他不识好歹来找错,叫他丢了槌子又丢锣。”正得意着,蔡九哥拎着大铜锣上场,发现鸭情赶紧捉拿:“林十娘果然不是货,居然把鸭子丢过河。若是家家向她学,一天损失谷几箩?不把林十娘管一管,怎好开口喊别个?哪怕她是马蜂窝,我也要大着胆子戳一戳。”捉了鸭子要交队。林十娘“高高兴兴往回走,忽听鸭子叫不休。哪个吃了豹子胆,敢把老娘的鸭子偷”?狡赖说她家鸭根本没吃公家稻,是蔡九哥存心与她过不去。蔡九哥以硬碰硬:“摆着现场不认赃,杀了鸭子瞧端详”。林十娘威逼:“你无端又把茬子找,杀了鸭子要你赔!”“若是肚里有新稻,杀了鸭子我不赔!”矛盾激化,剧情达到高潮。两位演员表演自如,特别是嗓音搭配精当,赢得观众一片喝彩。于是,我们叫男角“蔡九哥”,叫女角“林十娘”。
蔡九哥与林十娘的保留节目有藏族民歌男女声二重唱《毛主席派人来》《逛新城》,唱得刚柔相济,珠联璧合。听机关文艺青年和老师们夸奖:“他俩唱的歌与收音机里收到的一样好听!”蔡九哥的保留节目是三首独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我为祖国献石油》,手风琴伴奏,歌声浑厚,金属音质,颇具立体感,深受我们喜爱。这个独唱节目通常安排在演员下来换妆或“舞台布景”更换时进行。林十娘嗓音特别清亮悦耳,保留独唱曲目是《八月十五月儿圆》,讲雷锋;《心中万杆红旗飘》,歌剧《江姐》的压轴唱段。均属红歌系列。
男演员们的重头戏是杂技:翻跟斗,功夫了得,前空翻七百二十度,向上翻腾七百二十度;钻圈,两圈叠加,由上圈横扑过去,双掌着地,由下圈退出站立,圈子不倒;与女演员配合杂耍飞碟,顶对顶倒立,飞碟旋转自如。精湛的表演,令人叫绝!女演员们的小合唱、表演唱,颇受热捧。《只怪娃娃生多了》演得生活味十足,难怪老大妈都爱哼几句。那时的国际形势是援越抗美,《美帝国主义,我来质问你!》即是这方面的节目,属苏州评弹还是京韵大鼓,不清楚,幕后伴奏台上演唱,记得两句:“美帝国主义,我来质问你!你们说你们美国爱和平,为什么来越南杀人放火抢东西?”在这些节目感召下,男生中兴起跟斗热,顽皮的大龄男生时不时学着演员们的抱娃娃状,又跳又晃,逗女生们唱《只怪娃娃生多了》,引来一阵追打谩骂。
文艺队在区委演出,场地简陋得不能再简陋,还要爬山涉水到六个管理区巡回演出,那时的山区,一寸公路也没有,由县城到区机关驻地,步行两天,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巡回顺序:白竹管理区(苗族聚居)、密古管理区(白族聚居)、清河管理区和水竹坪管理区(彝族聚居)、己路河管理区(多民族杂居)、富厂管理区(彝族聚居,文艺队队部)。各管理区组织马帮接送驮道具,演员徒步,十二天才能巡演过来。接待条件极其有限,管理区从生产队买只羊杀了炖,算是丰盛大餐。演员们付伙食费,没有“下乡补贴”,更没有“出场费”一说。选择村中一块较为宽阔的平地,点燃汽灯,因陋就简进行演出,演到杂技翻跟斗时,铺几块稻草垫。我们管理区场地局限,据说翻跟斗时一位演员刮擦到核桃树枝,一位演员翻出了草垫范围,所幸没有受伤。他们的精彩演出和良好台风,深深打动了山区少数民族群众。一位接待过文艺队的贫农大妈说:“这些城里来的戏子,生活倒是好招呼,就是爱打扮,特别是女戏子,洗了又洗漱了又漱,烧上三挑水不够两人洗。山区没有好伙食,没有自来水,真难为了这些来自省城的演员们。
1966年5月,“文革”开始,行政区划有了变动,区改设为公社,原先的管理区改称为大队。公社开会,各大队工作组参加,可能是研究“四清”与“文革”如何结合的问题,文艺队由富厂大队上来公社演出。这次演出了三个新编排节目。一个是讲农村阶级斗争的,地主婆阿狗妹如何破坏农业生产,又跳又舞,牵强附会,没有多少艺术含量,完全是为配合政治运动而创作,当时的说法是“文艺为政治服务”,成为文艺队的败笔。另一个是彝族歌舞《打歌来》,根据彝族民间“打歌调”音乐素材创作,载歌载舞,很有民族风格,广为传唱。再一个是表扬工作队中的好人好事的说唱节目。表扬了好几位工作队员,除了徐同志其他不认识,只记得个头尾。男女演员八人登台。甲“工作队进村半年多”,乙“做的工作实在多”,丙“好人好事扎实多”,……接着说唱开来,把工作队员们如何克服困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为老百姓做好事表扬了一遍。最后唱到我们队军人队员徐同志,女演员打起快板:“徐文强,斗志昂,临危的产妇卧在床。他不怕脏,不怕累,医术精湛责任强,抢救母女保平安。”众演员合:“保平安,保平安,好人好事三天三夜唱不完……”
春节,工作队放假十天,徐同志没再回队里,但他的事迹在队里有口皆碑。他刚进村时参加收割旱谷(陆稻),把手割破了,用手绢包扎起继续割。教唱《猜调》后,又教唱《只怪娃娃生多了》。一晚队里一户农家茅草房失火,正在主持会议的徐同志立即宣布休会,鸣枪报警,指挥救灾。他果断让妇女老人撤离,带领青壮拆去与火灾房屋相连的一间茅草顶猪厩,指挥社员迅速挑水泼湿邻近的草房牛厩,避免了火灾蔓延。忙乱中,丢了一发手枪子弹,为避免在火场中爆炸伤人,又组织社员用泥土把相关地带掩盖。周围村寨工作队听到报警枪声,组织青年赶来救灾,把火灾控制在最小程度。我们寨子十二三户人家房屋畜厩紧紧相连,多是茅草房。要不是徐同志指挥组织得当,一个寨子必烧无疑。队干部和社员们称赞说,徐同志平易近人,热爱劳动,医术好,歌唱得好,关键时刻不慌不忙,真是文武双全的好军人!工作队中的军人调动比较频繁,徐同志、张同志未等运动结束,先走了,不知是回部队,还是调到其他地方。后来队里来了一位机关干部,大家叫他刘组长,时间不长又调了。又来了一位军人曾组长,爱唱歌,常见他把《革命歌曲大家唱》一首接着一首地唱,热情高,音不准,跑腔跑调,五六月间调到鸡街公社去了。杨同志一直没有调动,工作队出村时才离开,他也爱唱歌,音咬得还准,只是白族乡音太重,一些字词听来走了样,如“最爱读”听着成了“猪耳朵”。
“文革”开始后,学校有些乱,我们也暂时转移了注意力。应该升初中了,也没消息。紧接着暑期放假,同学们各自回家,老师集中学习搞“文革”。公社里是否还进行过演出、省级文艺院团的演员们何时出村回昆明,一无所知。只记得我们生产队杨同志是八九月份苞谷吐缨时出村的。工作组出村时,大队业余文艺队组织欢送演出,重头节目是《永不走的工作队》。王同志演唱了他的拿手节目《红梅赞》,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开始是他在台上独唱,青年们在台下轻声跟唱,唱了几句,王同志打起拍子指挥,独唱变成全场齐唱,王同志三次谢幕,掌声不歇,让人动容……
倏忽间,半个世纪过去,激情澎湃的岁月已成为依稀记忆。那时的歌声,一段历史的特殊音符,曾激励过一代青年。当时风华正茂的工作队员们,如今应该都是古稀老头老太了,其中一些人或许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的歌声,仍在我心中回响。
歌声飘过五十年。徐同志、张同志、蔡九哥、林十娘、杨同志、曾组长……你们还好么?
2014-07-15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那时的歌声
蒙正和
1965年,我十二岁,正在龙潭区完小读书。当时县以下设区,现在的龙潭、瓦厂、鸡街三乡为一个区,区以下设管理区(又称小公社),即现在的村委会。11月初的一天下午,学校周围来了许多人,多数是农村基层干部,少数是机关干部。他们在操场边挖灶埋锅挑水煮饭洗菜,一时间烟火四起,人声鼎沸。我们好奇,放学后到区委机关看热闹。区委大院内外,简易街道旁,篮球场边,都有行色匆匆的干部和军人出入。
晚间集队时,值日老师宣布:“区里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四清’运动开始了。学校旁边有新寨管理区干部开伙,可能还要来学校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要更加遵守纪律,校园里遇见干部要有礼貌。”我们不知道什么“四清”运动,只觉得人多热闹,还有军人,感到新奇。
两三天后的一个傍晚,哨声突然响起,我们迅速集队。值日老师宣布:“晚自习不上了,工作队要来教室开会。”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同学们一声欢呼。“不要大声喧哗,不要东跑西跑,各自在寝室背书!”
黄昏时分,六年级教室里传出整齐有力的歌声:“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哪里还呆得住,一伙顽皮的男生悄悄遛出寝室,趴到教室窗口偷看。一盏汽灯把教室照得雪亮,一位军人站在讲台指挥,众指战员站在座位前唱歌。歌声终了,指战员坐下,教室里只有汽灯“咝咝”声。原来是工作队中的解放军指战员来学校开会,同学们兴奋极了,互相传递消息,也不在寝室背书了,男生几乎全部聚集到校园边梨树下,我按捺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注视着教室。那个年代,流行军人崇拜。“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军!”参军和嫁军人是青年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我们曾把铝皮剪成五角星,涂上红漆,别在帽子上。谁有顶绿军帽,借着戴抢着戴,过把瘾。
当时已取消军衔制,“全军上下一片红”,上至伟大统帅、三军元帅,下至普通战士,一律红领章红帽徽。开会的解放军指战员,肩章痕迹还在,“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威武雄健,朝气蓬勃。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解放军开会,静静地听首长讲话。讲了些什么,现在一句也记不得了。时间过得非常快,约两个半钟头,首长一声“起立!”雄壮的歌声又起:“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头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那一夜,熄灯铃响后,我们久久不能入睡,嘹亮的歌声一直在耳边回响。
工作队入驻区机关,偏僻的山乡热闹起来。那时,有个口号叫“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晚饭后,简陋的机关泥地球场哨声响起,指战员们的球技出类拔萃,打遍机关学校无对手。工作队中的文艺骨干发挥专长,指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区建立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教唱革命歌曲(即现今所称红歌),机关农村歌声飞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周六,我照例回家拿伙食,发现生产队里已进驻了工作队。我们队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分散,驻了两位男性工作队员,社员们亲切地称呼他们“徐同志”“杨同志”。徐同志叫徐文强(或许文祥),部队卫生兵。我与他在村中相遇,不敢打招呼,他向我微笑着匆匆而过,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徐同志。杨同志叫杨玉生,大理人,白族,二十来岁,穿一套蓝色学生装,胸前别着团徽。星期天下午同学们回到学校,迫不及待地交流起队里工作队的情况。谁谁的队里组长是军人,参加过淮海战役,缴获过轻机枪;谁谁的队里工作队员是大学生,戴着眼镜;哪个队员歌声好,广播里唱出来的一样……很长时间,“工作队”成为同学们乐此不疲的谈资。
又一个星期六回家,队中青年唱着一首歌,说是晚上开社员大会时徐同志教的,昆明汉族民歌《猜调》,后来在云南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听过。“小乖乖哟小乖乖,我來说,你來猜,甚么长长上天,甚么长长水中间?甚么长长街前卖嘛,甚么长长妹跟前哟喂——小乖乖哟小乖乖,你來说,我來猜: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水中间,米线长长街前卖嘛,丝线长长妹跟前哟喂——”毕竟,我们山里人缺乏训练,不能唱出民歌转弯抹角的韵味。后来又听到唱《只怪娃娃生多了》,计划生育方面的,说也是徐同志教唱的,属“农村群众演唱”之类。回忆起来,有这样几句唱词:“娃娃多,娃娃吵,白天下地去劳动,头晕目眩脚打漂,只怪娃娃生多了……娃娃多,娃娃吵,队里开会去不了,党的政策不知道,心不明眼不亮,只怪娃娃生多了……”
临近春节,学校放假。傍晚,我们去三公里外的管理区驻地玩。院里,一位有些消瘦,剪着流行短发,显得秀丽的女青年干部正在指着黑板打着拍子教唱红歌,二三十个青年围着学着唱,我们也参加进去。歌名是《毛主席语录挂枝头》,有这么几句唱词:“毛主席语录挂枝头,金光闪闪照九洲。上工哪个下工读一遍,人人奋发争上游……”这首歌好唱好记,几遍下来,唱熟了。后来得知,她叫杨家珍,与另一位女队员杨莲同志驻管理区所在地第二生产队。管理区工作组组长张彦光,两位杨同志,都是云龙县过来搞“四清”的干部。管理区工作组还有几位干部,不知姓名。有个星期天由家经管理区回学校,有位中年干部要我帮他到区公所寄封信,信封上写着“云南日报社薛波同志收”。“文革”之初北京批“三家村”,云南批李梦北,据说这位同志是“李梦北的通讯员”,受到牵连调走了,可能是回了昆明。人走了“传奇”还在,说他开会做记录,弯勾圈点波浪线,一字不漏,后来方知那叫“速记”。
大队组织了业余文艺队,经常举行演出,又有工作队员加盟,很是火爆。第一生产队的工作队中有一名军人张文新,中等个,脸很白净,英俊潇洒,据说是连队文艺骨干,笛子吹得很好,单吐、双吐、颤音都玩得烂熟,还能变调,是我们的偶像。每逢演出,不演奏三四支曲子下不了台。还有一位王同志,也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来自省级机关,口琴演奏,又能独唱,保留节目是《红梅赞》,与小张一样,只要上台,掌声热烈。杨家珍同志也常被掌声请上台,有些羞涩,唱过些什么,记不得了。
区委机关驻了一个电影队、一个文艺队。电影队是州里派驻的,负责区下属的十多个管理区电影放映,这对于一年才得看一场电影的山区群众说来,真是天大的好事。电影队人地两生,请我们的语文老师杜甲生绘了一张简易地图,请供销社马帮驮机器,巡回放映。开映前先用电唱机安上唱片播放几首歌,《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都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经典红歌。当时有个幻灯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四五幅画面,爆炸声音由放映员模拟,“嘣——”声音随画面变换而由弱到强再到弱,惟妙惟肖,成为美谈。那时放的是黑白片,《苦菜花》《地道战》《李双双》《刘介梅》《龙马精神》《夺印》等,《苦菜花》《地道战》的插曲脍炙人口,看了几遍就会唱了。再看,银幕上下一起唱。
文艺队约二十人,男女演员各半,都是二三十岁的大哥大姐,几乎都是吹拉弹唱多面手。一日午后,我们几个男生到区委大院看热闹。在木器社工坊里,一位演员哥正在刨一根锄把,刨刨,用锤轻轻敲敲刨子,又眯上眼看看刨刀刃,俨然技艺娴熟的木工师傅。又用木板做锄头,还用墨汁兑水把“锄”涂成铁黑,以假乱真。还做着一面木板“铜锣”,草帽大小,锣槌敲击部位凸起,同样涂些颜色,看不出木板原色。另一间房里,几位大姐在练声练舞蹈,我们趴在简陋的木条窗外看。一位大姐走过来和蔼可亲地问我们读几年级、谁是三好学生、会不会唱歌?嘱咐好好读书,课余学习唱歌跳舞,丝毫没有大城市人的高贵架势。老师说他们是来自省级文艺院团的演员,也是“四清”工作队,要演出精彩节目。我们翘首以待。
区委大院里挂了三盏汽灯,拉了两块粮管所借来的大帆布当后幕,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附近农民把大院挤得水泄不通,观看高水平演出。在区里演出后,他们又到各管理区巡回演出,尔后进驻与区委机关相隔三四公里的富厂管理区,区里有会议时来演出。前面说到的我们管理区那个部队文艺骨干小张,曾客串小乐队。文艺队中有一男一女两名演员,用时下的话说是明星大腕,男的叫蔡九哥、女的叫林十娘,那嗓音那歌声那才艺,与当今李双江、才旦卓玛有得一比。
其实,他们姓甚名谁,我们全然不知。
文艺队演出农村题材小滇剧《打铜锣》,由湖南花鼓戏移植过来,反映人民公社社员爱集体的主题。剧情紧凑,人物对白唱词诙谐幽默,寓教于乐,舞台艺术效果极佳。说的是深秋早晨,管理员蔡九哥拎着大铜锣(前面提到的木板“铜锣”)巡回田间护秋,人未上场声先到:“秋收季节——各家各户——鸡鸭小心——哐!哐!”自私自利的林十娘上年秋收时占了蔡九哥便宜,眼下故伎重演,为规避管理,把鸭子送到河对岸偷吃队里新稻:“八只鸭子丢过河,只只吃得胖嘟嘟,一天生蛋有八个,我屋里装蛋用皮箩。”又揶揄:“可笑队长不识货,还叫蔡九打铜锣。他一怕哄来二怕恶,老娘的手心他翻不过。手下败将要管我,哪把他放在眼睛角。要是他不识好歹来找错,叫他丢了槌子又丢锣。”正得意着,蔡九哥拎着大铜锣上场,发现鸭情赶紧捉拿:“林十娘果然不是货,居然把鸭子丢过河。若是家家向她学,一天损失谷几箩?不把林十娘管一管,怎好开口喊别个?哪怕她是马蜂窝,我也要大着胆子戳一戳。”捉了鸭子要交队。林十娘“高高兴兴往回走,忽听鸭子叫不休。哪个吃了豹子胆,敢把老娘的鸭子偷”?狡赖说她家鸭根本没吃公家稻,是蔡九哥存心与她过不去。蔡九哥以硬碰硬:“摆着现场不认赃,杀了鸭子瞧端详”。林十娘威逼:“你无端又把茬子找,杀了鸭子要你赔!”“若是肚里有新稻,杀了鸭子我不赔!”矛盾激化,剧情达到高潮。两位演员表演自如,特别是嗓音搭配精当,赢得观众一片喝彩。于是,我们叫男角“蔡九哥”,叫女角“林十娘”。
蔡九哥与林十娘的保留节目有藏族民歌男女声二重唱《毛主席派人来》《逛新城》,唱得刚柔相济,珠联璧合。听机关文艺青年和老师们夸奖:“他俩唱的歌与收音机里收到的一样好听!”蔡九哥的保留节目是三首独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我为祖国献石油》,手风琴伴奏,歌声浑厚,金属音质,颇具立体感,深受我们喜爱。这个独唱节目通常安排在演员下来换妆或“舞台布景”更换时进行。林十娘嗓音特别清亮悦耳,保留独唱曲目是《八月十五月儿圆》,讲雷锋;《心中万杆红旗飘》,歌剧《江姐》的压轴唱段。均属红歌系列。
男演员们的重头戏是杂技:翻跟斗,功夫了得,前空翻七百二十度,向上翻腾七百二十度;钻圈,两圈叠加,由上圈横扑过去,双掌着地,由下圈退出站立,圈子不倒;与女演员配合杂耍飞碟,顶对顶倒立,飞碟旋转自如。精湛的表演,令人叫绝!女演员们的小合唱、表演唱,颇受热捧。《只怪娃娃生多了》演得生活味十足,难怪老大妈都爱哼几句。那时的国际形势是援越抗美,《美帝国主义,我来质问你!》即是这方面的节目,属苏州评弹还是京韵大鼓,不清楚,幕后伴奏台上演唱,记得两句:“美帝国主义,我来质问你!你们说你们美国爱和平,为什么来越南杀人放火抢东西?”在这些节目感召下,男生中兴起跟斗热,顽皮的大龄男生时不时学着演员们的抱娃娃状,又跳又晃,逗女生们唱《只怪娃娃生多了》,引来一阵追打谩骂。
文艺队在区委演出,场地简陋得不能再简陋,还要爬山涉水到六个管理区巡回演出,那时的山区,一寸公路也没有,由县城到区机关驻地,步行两天,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巡回顺序:白竹管理区(苗族聚居)、密古管理区(白族聚居)、清河管理区和水竹坪管理区(彝族聚居)、己路河管理区(多民族杂居)、富厂管理区(彝族聚居,文艺队队部)。各管理区组织马帮接送驮道具,演员徒步,十二天才能巡演过来。接待条件极其有限,管理区从生产队买只羊杀了炖,算是丰盛大餐。演员们付伙食费,没有“下乡补贴”,更没有“出场费”一说。选择村中一块较为宽阔的平地,点燃汽灯,因陋就简进行演出,演到杂技翻跟斗时,铺几块稻草垫。我们管理区场地局限,据说翻跟斗时一位演员刮擦到核桃树枝,一位演员翻出了草垫范围,所幸没有受伤。他们的精彩演出和良好台风,深深打动了山区少数民族群众。一位接待过文艺队的贫农大妈说:“这些城里来的戏子,生活倒是好招呼,就是爱打扮,特别是女戏子,洗了又洗漱了又漱,烧上三挑水不够两人洗。山区没有好伙食,没有自来水,真难为了这些来自省城的演员们。
1966年5月,“文革”开始,行政区划有了变动,区改设为公社,原先的管理区改称为大队。公社开会,各大队工作组参加,可能是研究“四清”与“文革”如何结合的问题,文艺队由富厂大队上来公社演出。这次演出了三个新编排节目。一个是讲农村阶级斗争的,地主婆阿狗妹如何破坏农业生产,又跳又舞,牵强附会,没有多少艺术含量,完全是为配合政治运动而创作,当时的说法是“文艺为政治服务”,成为文艺队的败笔。另一个是彝族歌舞《打歌来》,根据彝族民间“打歌调”音乐素材创作,载歌载舞,很有民族风格,广为传唱。再一个是表扬工作队中的好人好事的说唱节目。表扬了好几位工作队员,除了徐同志其他不认识,只记得个头尾。男女演员八人登台。甲“工作队进村半年多”,乙“做的工作实在多”,丙“好人好事扎实多”,……接着说唱开来,把工作队员们如何克服困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为老百姓做好事表扬了一遍。最后唱到我们队军人队员徐同志,女演员打起快板:“徐文强,斗志昂,临危的产妇卧在床。他不怕脏,不怕累,医术精湛责任强,抢救母女保平安。”众演员合:“保平安,保平安,好人好事三天三夜唱不完……”
春节,工作队放假十天,徐同志没再回队里,但他的事迹在队里有口皆碑。他刚进村时参加收割旱谷(陆稻),把手割破了,用手绢包扎起继续割。教唱《猜调》后,又教唱《只怪娃娃生多了》。一晚队里一户农家茅草房失火,正在主持会议的徐同志立即宣布休会,鸣枪报警,指挥救灾。他果断让妇女老人撤离,带领青壮拆去与火灾房屋相连的一间茅草顶猪厩,指挥社员迅速挑水泼湿邻近的草房牛厩,避免了火灾蔓延。忙乱中,丢了一发手枪子弹,为避免在火场中爆炸伤人,又组织社员用泥土把相关地带掩盖。周围村寨工作队听到报警枪声,组织青年赶来救灾,把火灾控制在最小程度。我们寨子十二三户人家房屋畜厩紧紧相连,多是茅草房。要不是徐同志指挥组织得当,一个寨子必烧无疑。队干部和社员们称赞说,徐同志平易近人,热爱劳动,医术好,歌唱得好,关键时刻不慌不忙,真是文武双全的好军人!工作队中的军人调动比较频繁,徐同志、张同志未等运动结束,先走了,不知是回部队,还是调到其他地方。后来队里来了一位机关干部,大家叫他刘组长,时间不长又调了。又来了一位军人曾组长,爱唱歌,常见他把《革命歌曲大家唱》一首接着一首地唱,热情高,音不准,跑腔跑调,五六月间调到鸡街公社去了。杨同志一直没有调动,工作队出村时才离开,他也爱唱歌,音咬得还准,只是白族乡音太重,一些字词听来走了样,如“最爱读”听着成了“猪耳朵”。
“文革”开始后,学校有些乱,我们也暂时转移了注意力。应该升初中了,也没消息。紧接着暑期放假,同学们各自回家,老师集中学习搞“文革”。公社里是否还进行过演出、省级文艺院团的演员们何时出村回昆明,一无所知。只记得我们生产队杨同志是八九月份苞谷吐缨时出村的。工作组出村时,大队业余文艺队组织欢送演出,重头节目是《永不走的工作队》。王同志演唱了他的拿手节目《红梅赞》,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开始是他在台上独唱,青年们在台下轻声跟唱,唱了几句,王同志打起拍子指挥,独唱变成全场齐唱,王同志三次谢幕,掌声不歇,让人动容……
倏忽间,半个世纪过去,激情澎湃的岁月已成为依稀记忆。那时的歌声,一段历史的特殊音符,曾激励过一代青年。当时风华正茂的工作队员们,如今应该都是古稀老头老太了,其中一些人或许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的歌声,仍在我心中回响。
歌声飘过五十年。徐同志、张同志、蔡九哥、林十娘、杨同志、曾组长……你们还好么?
2014-07-15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