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印象·武汉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行走东湖南路时,脑中突然跳出“大武汉”三个字。
  
  这并不是说那些建筑有多抢眼或人流怎样如织,而恰恰相反,它静谧和充满普通生活场景。如同看上去一个沉默和模样并不出众的人,偏居一隅不露声色,但属于某种特质的东西却在其中显山露水,给人气场的相吸。也许武汉这座已沉淀三千五百年历史的城市,已不需要特意摆出什么来证明它的沉厚,一举手一投足,便情至意到,自然而然。
  
  从连接武昌中心城区的光谷大桥下面穿过时,这些开始一一出现在面前。远处,城区中心鳞次栉比的建筑隐约可见,三面环水的磨山清丽在视野,这样就使得眼前行走的一条人行路道显出安静和从容。更有高大的法桐行道树蓊郁其中,间隔出路道的阔深,也似把主干道时而驶过的车流的声音阻隔在外,让如火如荼的武汉夏日朗润许多。
  
  另侧考究的白色铁栅栏作围墙的绿植带是耐赏的点缀。它们稍稍低矮,亦一路延伸开去,与高大法桐垂荡的枝叶几近相连,相映成趣。不断有藤蔓的茎叶缠绕和探出栅栏,摇曳生辉在面前,并且伸手可触、完全有与你姿意闹热的劲头。另一方面,密密的盘根错节的枝藤与铁栅栏精微构建中隐现的些许剥蚀,透出时光在其上丰盈的附着。
  
  还有路边变压器以古典式红砖小屋为外装饰的巧妙出现。除却色彩淡雅的门与窗,一棵翠绿的圣诞树和戴眼镜歪头微笑的圣诞老人,被恰到好处勾画在墙壁上,笔触精心又不乏随意,让人耳目一新。这带给的感觉不是刻意为之,而似乎仅仅游戏般的一个随性创设,单纯与丰富在其间同时并存,如同一幅立体的城市涂鸦作品生动在视野,城市品相因此耐人寻味起来。
  
  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出现在安静路边的咖啡馆和西餐吧。砖木结构建筑的古色古香中,少多循规蹈矩的意味,任意穿插的木栅栏、廊顶各不相同的吊灯、门角墙壁大小不一石块的垒砌、草绳于粗砺木柱的捆绕……这些现出原始的粗犷质感,与精细镂空的古典式门窗相互映衬、合情合理,没有丝毫突兀不搭,隐约可见南北美洲一带不拘一格的土著人建造风格。这是一座都市吸呐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了,而且出现得波澜不惊,像早已融入城市的骨血一样,没有惊鸿一瞥,只有安然般审度它存在的相谐——与它自己、与这座城市。
  
  隔着马路,望见忠毅街与卓刀泉寺徽派建筑的门楼,这样黑瓦白墙、典雅大方的建筑一列横排开去,如波澜不惊出现的那些咖啡馆与西餐吧一样,自然流溢着古韵风貌,只不过它作为一种流派的传统汉族建筑,自有它不可替代的内涵与分量。况且其中的卓刀泉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刹,历史的悠久,已足够把一座城市浸入时间长河的幽悠中,从而呈现出它沉实与大气的一面。
  
  而在拐角处经遇的那些老旧的普通民居的楼宇,让自己感到在瞬间触摸到与生命相息的城市苍厚的脉搏。大门入口处墙壁间人与自然物象的古铜色浮雕、就那样鸽子笼似的锈迹斑斑的阳台、探出窗子攀上楼壁的簇实的藤萝、侧窗积满一层厚厚风尘的遮罩……有长杆斜插出阳台防盗网,上面夹满花花绿绿的浆洗衣物;密集的高耸通直的柳杉,葱郁在楼群间空地;楼间电缆一根根穿西过东、折上绕下,像根根输送营养的脐带,必不可少在空中和墙墙角角……一切杂乱又有序、陈旧但散发着安宁与繁盛气息,是武汉老住宅区一个生动缩影,世俗烟火和岁月印痕在那儿明显呈露,扑眼而入。像一道历史镜像,让人在望见的同时,产生要追溯什么的可能。它是老武汉底色的其中映现,丰富细腻着一座庞大都市的肌理。
  
  忽然记起去岁行走的汉口江汉路,眼前浮现出那些历经百年历史沧桑的老建筑。那是初次与武汉晤面所留下的深刻印象。老住宅区沉甸甸的时光载负,和称为“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的江汉路老街所折射出的凝重的岁月流变,虽然不可并立相比,但它们各自都留有的老故事,都会增加起老武汉流金光影的底色。
  
  武昌司门口商业街,在自己离开东湖南路之后,同它不期而遇。“大武汉”三个字,在一直相随。
  
  在午后的烈日炎炎中登上去往江边的公交车。它就处在江边大道的一侧,在自己奔赴江边时先由它牵住脚步,在不得不有的脚步缓移中,目光定定转向路两侧那些带给内心肃然沉实的建筑。我愧怍自己对武汉识见的浅陋,竟会时有忽略武汉在清朝就已开埠通商的历史背景。外商的涌入、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这些因素给武汉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造就了武汉诸多古街老城风貌的出现。司门口商业步行街便是其中之一。民国时期的或欧陆风格或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就那样庄重典雅地鳞次栉比在其间。
  
  大多呈清灰色的建筑,虽最高不过三层,没有汉口江汉路建筑的高大恢宏,但古典建造风格繁富整饬的相得益彰带给的视野冲击,并不亚于江汉路。它自方整外形中透出灵巧的变化,加之密致精细的点缀,顺理成章有了铿锵中的流丽之美。就连屋顶小小的尖锥,也恰到好处,带出建筑优雅中的凌厉之势。
  
  在这样的街衢中,聚集了司门口商圈中如“曹祥泰”“刘有余”等众多老字号。其是商业主打,但来此,何尝不是于武昌老城区历史与建筑文化的体验和感受。被唤起的对历史、对文化的记忆,我想,是一种幸运。
  
  户部巷夹杂在司门口中,是东西走向的司门口路道一侧岔出的一条不到二百米、名曰“汉味小吃第一巷”的百年老巷。进入,熙攘即在眼前。但明清旧时式样的砖木房屋建筑也在即刻映入眼帘,以及应接不暇的店铺招牌。巷名,因曾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如今它已成为“汉味早点”的代名词。更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其时已为下午时光,但行人还是摩肩接踵,一派沸腾气象。许是大多如自己一样,只是好奇的观光客而已。终是走了出来,还原司门口舒展的节奏。
  
  那儿,连路边一簇簇用来装点的花草,也用紫檩色木条一层层有条理地穿插框出,精致耐看,充满特质,巧妙谐和起身边那些带着岁月烟云的建筑。即使方整木条深幽的色调。还有一座类似古堡建筑的屋顶,竟有几丛翠郁灌木生就,影对碧空,让人在望到它的同时,望到了时间。它映衬着它所依附的建筑,在悄无声息中,顺便将它推向古远。
  
  司门口紧邻江边大道,走在街衢前望,便能感受到江边明净阔远的气韵。但街衢走完,还是折身又回走了一遍。初见于内心极为叹赏的触动,似乎在走完一遍时不能完全消解。是意犹未尽,还是流连忘返,我想,都是。
  
  那么,终于面对的江面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呢,这些是否为“大武汉”的另种展现?在江滩平台站定,凭栏远眺,汉口错落有致的建筑影像,现出在浩浩江水的另侧。去岁正是在汉口江边,以同样的姿势对望武昌。在那儿,近距离观望雄伟壮丽的大桥,是在行驶的轮渡中,但也只是概略观望,不能尽兴。现在就切身在旁,抚触到巍然挺拔犹如坚实壁垒的桥墩墩面。下层的双线铁路桥,每隔几分钟,便有隆隆的火车从中呼啸而过,贯通着南北大动脉京广线的运作。而上层的公路桥,则川流不息着繁忙的武汉交通,在轰然滑过的火车声中,显得悄然了许多。
  
  当在回家的归程,火车驶上大桥,望见车窗外近在眼前根根交错雄立的悬臂钢梁时,心绪难平。道不明难平的具体根由在哪里,似乎是只可意会的情愫,任由内心在一种宏大、壮美、敬意、以及自豪等等的掺杂中翻腾。
  
  终归是气势的左右了。
  
  不管是于长江第一桥,还是绵延数千公里的长江水。
  
  但无论如何,也终归,种种镜头要回返至人类这里,彼此的息息相关,凸显出各自最华丽与安然之处。江滩一块平展露台,如天空样的湛蓝色躺椅上,是一些光着脚丫惬意休闲的人。而在不远处江边随便一处浓荫遮蔽的树木间,摇着折扇或穿着大裤衩的市民,也在进行着他们从容悠然的消夏生活,聊天、对棋、喝茶、散步。阔远微澜的江水,在他们身旁亘古流淌……
  
  武汉,到底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武汉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