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精英之城”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黑龙江省的地名大多包含着少数民族因素,一点儿没有少数民族色彩的极少,五常市就是这极少中的一个。
到五常市,早晨五点钟我就起床去看市标塔,我有个习惯,了解一个城市先要有个总体印象,然后再细品每一处风景的风光。
市标塔位于建设大街和通达大街的交叉路口,距离客运站很近,但由于十多年时间的风雨侵蚀,已显得陈旧,建筑质量不是很高的缺陷也暴露出来,估计也不会有永久保留价值的。周围空间不足够大,晨练者不多。
西侧应是正面,有“精英之城”的题名,下面记录着缘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字(1993)17号文件批准;从1993年6月1日起撤消五常县,设立五常市。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前任市委书记高洪吉提议,现任市委书记王文学组织,特建立五常市市标塔。
五常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竣工。”
顺时针向北,有“特记”,记录捐款人、设计者、文字撰写人和建设单位的名字、名称。
东北记录的为“五常沿革”的历史:
五常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年到二千三百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的足迹。周朝时属肃慎,汉朝时属夫余,魏晋时属勿吉,隋朝时属靺鞨,唐朝时属渤海国上京府,辽时属东京道,金朝时属上京会宁府,元朝时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朝时属奴儿干都司摩邻河卫,清朝初期属宁古塔昂邦章京所辖。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清政府在拉林设立协领衙门,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清政府在拉林设立副都统衙门。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在五常堡夹信沟、凉水泉子地区放荒开垦,并在区域内分别设立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在五常堡设立协领衙门,光绪七年(一八八二年)清政府在欢喜岭(今五常镇)设五常厅。宣统元年(一九O九年)改五常厅为五常府。中华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改五常府为五常县。一九九三年六月一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消五常县,设立五常市。
东南面记录“五常解放以来大事记”:
一九四六年一月一日,我人民解放军解放五常,组建了中共五常县委员会和五常县人民政府,三月十二日,我 军发起了小山子战斗,一举歼灭盘踞在小山子的国民党匪队,五常全境彻底解放。
一九四七年,根据(松江)省政府指示,我县全面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援解放战争。
一九四九年十月,全县人民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九五五年冬,根据党中央指示,全县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从此,我县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根据国务院和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将拉林县并入五常县。
一九五八年八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九月十三日,龙凤山水库开工兴建。
一九七九年,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一九八四年,根据党中央指示,取消了人民公社化的体制,恢复了乡政府和行政村两级体制。
一九九三年六月一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五常县,设立五常市。八月二十八日,全市人民隆重举行了设市庆典。
南面的塔身上镌刻着“市标塔设计立意”:
市标塔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市标以金鹰为五常之象征。取材于五常的“五”字的英文字母之首W。金鹰亦精英之谐音,形容五常人杰地灵,人才荟萃,也预示着五常将象雄鹰一样展翅高飞。
第二部分:市标塔基的“八二八”台阶,象征八月二十八日,是设市庆典之日。
第三部分:市标塔座的五个门,象征五常地名含义,即“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简称“仁、义、礼、智、信”。
第四部分:市标塔体的五根流线形造型,象征五常各项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或许昔日市标塔曾煊赫一时,但现在却未必是当地人们心中的骄傲,塔上文字中的错别字和常识错误就有几处,如称行政村为“村政府”,人才为“人材”等。
同时我觉得市标塔的名称不能代表五常的特征,“精英之城”过于牵强附会,汉语拼音毕竟不是汉语本身,由此衍生的象征没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五常的农业以优质大米为代表,工业以葵花药业为龙头,而扬名全国的各界名人却不多见,“精英”的认同度不高,县改市十多年过去了,五常做为地名更是一百多载,而外界知道“精英之城”是五常的人,仍然寥寥无几。“五常”这个名字的文化含义深厚,但没有领导真正理解并推崇它。我为儒家文化精髓之一的“五常”能成为地名并广泛流传而“乐之”,但也为五常没有融入当地精神生活而“吾忧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