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拉萨
2020-09-17叙事散文木祥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7 编辑
想起拉萨木祥1我在拉萨的生活属于流浪。因为,我是在拉萨当兵,流动是永恒的旋律。到了现在,拉萨在脑海里的印象是既清晰又模糊。所
想起拉萨木祥1我在拉萨的生活属于流浪。因为,我是在拉萨当兵,流动是永恒的旋律。到了现在,拉萨在脑海里的印象是既清晰又模糊。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7 编辑 <br /><br /> 想起拉萨
木祥
1
我在拉萨的生活属于流浪。因为,我是在拉萨当兵,流动是永恒的旋律。
到了现在,拉萨在脑海里的印象是既清晰又模糊。所以,现在不管哪里出现拉萨的画面来,我就忍不住要看,用心地看。奇怪的是,我现在看拉萨,往往会变成二十岁的心态,用年轻人的心态去看拉萨的存在和变化。
往往也是回忆的时候多。看到拉萨,就少不了要回忆,回忆在拉萨的那些日子。同时,我不喜欢和人们谈起拉萨,我一向觉得,我的拉萨是不能用话语来表达的,只能是想。当然,我还喜欢用听西藏的歌曲来表达我对拉萨的爱。唱西藏歌曲的歌手,我喜欢李娜、韩红。我觉得她们的歌是从心里唱出来的,或者说,她们的歌唱到了我的心里去了。她们的歌让我感觉到宗教般的虔诚。
2
那年,我去拉萨的时候还年轻,二十多岁。我们是去学开装甲车。那时候,整个西藏军区只有四辆装甲车,原因是要看这种车在西藏高海拔地区能不能适应气候。调去学习驾驶的,也只有我们三个新兵,师傅都是北京装甲师里调来的。
学开装甲车是有提干机会的。装甲排是新成立的单位,一个排级干部也没有,只要工作干得好,很有可能是要提拔的。况且,就算是提不了干,回家乡去到车队开大车,到单位去开小车,这都是最好的工作。当时社会上有句顺口溜:啦叭一响,顶个县长。所以,我当时在拉萨的心情不要说多好了,晚上睡觉都会笑醒了。想一些不着边际的未来。
有时候,我想着这些事一个人到拉萨河边去。
我们的营房就在拉萨河边,只隔一道围墙就是拉萨河。在营房里,可以听得到拉萨河水的响声。我们在拉萨的那体段时间,营房的围墙还垮了一段,不知道怎么搞的,没有修。我们只需要几步路就走到河边去了。
去拉萨河,喜欢一个人去。我们住的是一所两层楼房,我们住在二楼。从楼上下来,常听到一个女孩子在唱歌:
金色的大雁哟,你快快飞,快快飞,飞到了北京……
女孩子的声音很清脆,很清纯,从窗户里飞出来。但我一般见不到这个女孩子。就一直去河边了。我在河边,老想这么个问题,这唱歌的女孩子是个什么子呢?想想也就过去了。在河边,坐到了沙滩上,看天空中的云,看河边的柳树,看坝子里的冬小麦。
3
从拉萨河边回我们的宿舍,又无意中想起了唱歌的女孩子。从她的窗前走过,她的窗前是个小院子,四周有花坛,种了些耐寒的花草树木,但一直都没有见到过这个人。后来才知道,这个女孩是个四川妹子,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来帮哥嫂带孩子。听说,顺便要在西藏找个工作,走的是“曲线救国”的就业道路……
这天晚上,我们到楼下的广场看电影,看的是《决裂》,突然发现这个唱歌的女孩出现了。女孩个不高,生得苗条白净,带着她的侄子也来看电影。她的脸上带着天真的微笑。她笑的时候,善意地望着我们这些当兵的人,给人很好的印象。
从那以后,我们一起的几个战友都喜欢在路上遇这个女孩,幻想与她搭腔说话。我们一起出去的时候,也真的碰到过她,然而,大家都好像有些紧张,没有源头的紧张。人家又不认识我们,我们的紧张就是没有意义的单相思。真的没有意义。
4
好在,那个女孩不久就在那曲地区找到了工作,我们就见不到了。只是两三个月才回拉萨一次,也到军区大院里来。我们看到这女孩皮肤变黑了,是高海拔紫外线照视的原因。我们同样觉得她漂亮,就给她取了个外号叫“黑牡丹”。
哎,真是没有意义的回忆。
后来我们搬到了后勤招待所,就再也难碰到“黑牡丹”了。心里隐隐失落,奇怪地疼痛。
只是看到一个怀孕的女兵以后,那种失落慢慢消散了。这个女兵年龄不大,但已经提干了。她是个北方人,个高,瓜子脸,讲流利的普通话。她还不到预产期,就住在了招待所里等待分娩。她的丈夫驻守在边防,不能到拉萨侍候她。在招待所里,我们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一起去,是很按时的。但这个孕妇不容易挤到打饭的窗口。每天,我都主动地帮她接过碗,帮她把饭菜打出来。她说声谢谢,表情有些腼腆,然后就显得笨拙地走了。后来,她就不见了,听说是她的丈夫来送她进医院分娩去了。我知道,她也不方便来和我告别。这个女性,一直记在了我的心里。我觉得那个怀了孕的军人很温暖。
5
后来,我退伍回到了内地。时间越去越远,越想西藏和拉萨的事情。自从我写作以后,当然也写一些关于拉萨的文章,大都是散文。也喜欢留意别人写拉萨的文章。突然在一个博客里看到一篇《拉萨往事》,先是不在意,往后看,越看越像是熟人写的。因为都是上世纪70年代拉萨的旧事旧景物。再看作者肖像,简直惊呆了。写文章的人,便是当年的那个“黑牡丹”啊。
人生怎么会遇到这般巧合的事呢。几经周折,与这位女子取得联系。她说:你怎么这样记性好,这么些年的事都记得。她却是记不起我们来了。我说,有时间到丽江旅游,叙叙旧。她不置可否。最后问我,像她这样的“西藏女子”,我还记得几个?我想了想说:还有个女兵。我没有说明白是个怀孕的女兵……
聊过以后,她很少上线,就联系得少了。只不过,拉萨的那些街道、广场、林卡、麦田、道路和车辆以及道路两边的矮房子和矮柳树等等事物,我是闭上眼睛都还记得起来的。这些事物都在脑子里呈现不出清晰的图象,关于这些事物的记忆,也就成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让我分辨得出它们的方位,却显现不出具体的物象和色彩。然而,就因为这些事物的模糊性,我的想象、记忆就老是停留在拉萨这个词上,停留在那些模糊的记忆之中……
木祥
1
我在拉萨的生活属于流浪。因为,我是在拉萨当兵,流动是永恒的旋律。
到了现在,拉萨在脑海里的印象是既清晰又模糊。所以,现在不管哪里出现拉萨的画面来,我就忍不住要看,用心地看。奇怪的是,我现在看拉萨,往往会变成二十岁的心态,用年轻人的心态去看拉萨的存在和变化。
往往也是回忆的时候多。看到拉萨,就少不了要回忆,回忆在拉萨的那些日子。同时,我不喜欢和人们谈起拉萨,我一向觉得,我的拉萨是不能用话语来表达的,只能是想。当然,我还喜欢用听西藏的歌曲来表达我对拉萨的爱。唱西藏歌曲的歌手,我喜欢李娜、韩红。我觉得她们的歌是从心里唱出来的,或者说,她们的歌唱到了我的心里去了。她们的歌让我感觉到宗教般的虔诚。
2
那年,我去拉萨的时候还年轻,二十多岁。我们是去学开装甲车。那时候,整个西藏军区只有四辆装甲车,原因是要看这种车在西藏高海拔地区能不能适应气候。调去学习驾驶的,也只有我们三个新兵,师傅都是北京装甲师里调来的。
学开装甲车是有提干机会的。装甲排是新成立的单位,一个排级干部也没有,只要工作干得好,很有可能是要提拔的。况且,就算是提不了干,回家乡去到车队开大车,到单位去开小车,这都是最好的工作。当时社会上有句顺口溜:啦叭一响,顶个县长。所以,我当时在拉萨的心情不要说多好了,晚上睡觉都会笑醒了。想一些不着边际的未来。
有时候,我想着这些事一个人到拉萨河边去。
我们的营房就在拉萨河边,只隔一道围墙就是拉萨河。在营房里,可以听得到拉萨河水的响声。我们在拉萨的那体段时间,营房的围墙还垮了一段,不知道怎么搞的,没有修。我们只需要几步路就走到河边去了。
去拉萨河,喜欢一个人去。我们住的是一所两层楼房,我们住在二楼。从楼上下来,常听到一个女孩子在唱歌:
金色的大雁哟,你快快飞,快快飞,飞到了北京……
女孩子的声音很清脆,很清纯,从窗户里飞出来。但我一般见不到这个女孩子。就一直去河边了。我在河边,老想这么个问题,这唱歌的女孩子是个什么子呢?想想也就过去了。在河边,坐到了沙滩上,看天空中的云,看河边的柳树,看坝子里的冬小麦。
3
从拉萨河边回我们的宿舍,又无意中想起了唱歌的女孩子。从她的窗前走过,她的窗前是个小院子,四周有花坛,种了些耐寒的花草树木,但一直都没有见到过这个人。后来才知道,这个女孩是个四川妹子,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来帮哥嫂带孩子。听说,顺便要在西藏找个工作,走的是“曲线救国”的就业道路……
这天晚上,我们到楼下的广场看电影,看的是《决裂》,突然发现这个唱歌的女孩出现了。女孩个不高,生得苗条白净,带着她的侄子也来看电影。她的脸上带着天真的微笑。她笑的时候,善意地望着我们这些当兵的人,给人很好的印象。
从那以后,我们一起的几个战友都喜欢在路上遇这个女孩,幻想与她搭腔说话。我们一起出去的时候,也真的碰到过她,然而,大家都好像有些紧张,没有源头的紧张。人家又不认识我们,我们的紧张就是没有意义的单相思。真的没有意义。
4
好在,那个女孩不久就在那曲地区找到了工作,我们就见不到了。只是两三个月才回拉萨一次,也到军区大院里来。我们看到这女孩皮肤变黑了,是高海拔紫外线照视的原因。我们同样觉得她漂亮,就给她取了个外号叫“黑牡丹”。
哎,真是没有意义的回忆。
后来我们搬到了后勤招待所,就再也难碰到“黑牡丹”了。心里隐隐失落,奇怪地疼痛。
只是看到一个怀孕的女兵以后,那种失落慢慢消散了。这个女兵年龄不大,但已经提干了。她是个北方人,个高,瓜子脸,讲流利的普通话。她还不到预产期,就住在了招待所里等待分娩。她的丈夫驻守在边防,不能到拉萨侍候她。在招待所里,我们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一起去,是很按时的。但这个孕妇不容易挤到打饭的窗口。每天,我都主动地帮她接过碗,帮她把饭菜打出来。她说声谢谢,表情有些腼腆,然后就显得笨拙地走了。后来,她就不见了,听说是她的丈夫来送她进医院分娩去了。我知道,她也不方便来和我告别。这个女性,一直记在了我的心里。我觉得那个怀了孕的军人很温暖。
5
后来,我退伍回到了内地。时间越去越远,越想西藏和拉萨的事情。自从我写作以后,当然也写一些关于拉萨的文章,大都是散文。也喜欢留意别人写拉萨的文章。突然在一个博客里看到一篇《拉萨往事》,先是不在意,往后看,越看越像是熟人写的。因为都是上世纪70年代拉萨的旧事旧景物。再看作者肖像,简直惊呆了。写文章的人,便是当年的那个“黑牡丹”啊。
人生怎么会遇到这般巧合的事呢。几经周折,与这位女子取得联系。她说:你怎么这样记性好,这么些年的事都记得。她却是记不起我们来了。我说,有时间到丽江旅游,叙叙旧。她不置可否。最后问我,像她这样的“西藏女子”,我还记得几个?我想了想说:还有个女兵。我没有说明白是个怀孕的女兵……
聊过以后,她很少上线,就联系得少了。只不过,拉萨的那些街道、广场、林卡、麦田、道路和车辆以及道路两边的矮房子和矮柳树等等事物,我是闭上眼睛都还记得起来的。这些事物都在脑子里呈现不出清晰的图象,关于这些事物的记忆,也就成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让我分辨得出它们的方位,却显现不出具体的物象和色彩。然而,就因为这些事物的模糊性,我的想象、记忆就老是停留在拉萨这个词上,停留在那些模糊的记忆之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