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北京韩家潭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韩家潭


  韩家潭现在叫韩家胡同,很著名,因为是八大胡同之一。习惯上对妓院的兴趣比对书院的兴趣浓,脂粉香胜过书香。无论历史上还是后来,这条胡同有过浓浓的翰墨香。有几处院落可称为书香门第的。不常说,少提及,淡忘了。忘了的事,常是存在过的实情。
  韩家胡同为什么原来叫韩家潭,因为有水潭。明朝那会儿,这里地势低,存水。跟凉水河的一条河沟通着,水多排出去,水少灌进来。积水不断,还有个文雅的名字:寒葭潭。
  清朝的第十四位状元韩元少,住在这里。寒葭潭叫成了韩家潭。韩元少当年名气不小,蒲松龄把他当小说原型写进了《聊斋志异》。康熙年间当过部长级的“尚书”。跟他住一条胡同的前后街坊(时间),才识名望相当,也有几位。见于记载的有王文庄、沈碧香、符右鲁、胡任舆等。比韩元少更著名的是李笠翁。
  李渔(1611年—1679年),号笠翁,浙江人。清初著名的多才多艺文人,写文章、编戏剧,对园林、书画、烹饪也颇有研究。康熙初年搬进韩家潭。自己有戏班,演旧戏,也排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就到外头演出。他的剧作有《笠翁传奇十种》。有的剧目还活在舞台上,像《风筝误》、《除三害》等。他的文集《闲情偶寄》,小说《十二楼》,海外早有传播。多数作品写于韩家潭。
  在北京时有思乡之情,怀念家乡自家的园林:芥子园。他好交,朋友多。需要个理想的环境聚会。他在韩家潭的院子里,自己设计建造成类似芥子园的花园,还叫芥子园。园小如芥子,却精致玲珑。名流们又常在此诗酒流连。小园子名满京城。直到如今,芥子园的大名在国画界也尽人皆知。李渔在这里还编印了绘画技法的范本《芥子园画传》。这是学国画必须临摹的经典。韩家潭、芥子园、李笠翁,并垂青史。
  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徽班进京,给皇上祝寿。第一个来的是“三庆班”,住在韩家潭。京剧是从韩家潭走上京城舞台的。所以梨园行有句老话:“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离不开韩家潭”。韩家潭是京剧艺术的发祥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韩家潭建立区图书馆,又有“门第”散书香。直到1980年以后才搬走。韩家潭有书香、翰墨香、文化艺术的馨香。
  韩家潭有水潭,与河相通。河水有来源也有去向。现在大路铺沥青,小道墁水泥。哪里去找水潭、水坑、水塘?更别说河道了。北京城日新月异,三天就变个模样。何况过了几百年,沧海都能变桑田,水潭变平地就是常态。但是在以往文章的字里行间还能找到来龙去脉。韩家胡同周边也有踪迹可寻。
  韩家胡同西口外,向北走几步就是臧家桥胡同,臧家桥西口是南新华街。这条街在以前是明沟,排水泄水。北通护城河,南流过虎坊桥,奔南下洼子、先农坛西墙外的黑龙潭,从永定门西边出城。
  清朝朱彝尊的《日下旧闻》说:“海波寺街南有清厂潭,上有龙王堂,又南东为章(臧)家桥,又南为虎坊桥,西南为潘家河沿(潘家胡同),计新城未筑时无地无水,今故道皆不可考矣。”按朱彝尊的说法,明朝修北京外城以前,外城地面上“无处无水”。他举的例子是海波寺街(1965年后叫海柏胡同。朱曾住这里)有清厂潭,还供着龙王爷。西南有章家桥,南有虎坊桥,虎坊桥西南有潘家河沿,都是该有水的。估计明朝“新城未筑时”,没有没水的地儿。
  在清末的一些文章里写到没有掏开和平门的时候,南新华街是条大水沟。虎坊桥有桥,臧家桥有桥,东西琉璃厂中间也有,这座桥两头宽窄不一样,西头宽、东头窄。除了书里的记载,据地名的推断,传说中的旁证,现实里是没有踪影了。
  岁月推移,时代前进,社会发展,环境变化。
  文学家郁达夫1919年到北京考公务员(被斥,没考上),在城里闲逛,写过诗。有提到韩家潭的:“手中芍药眼中波,十二金钗值几何。旧是笠翁歌舞地,韩家潭上美人多。”他是把看点放在八大胡同上,也没忘李笠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