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黄花岗先烈记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在先烈中路,有地铁直达,因事,在小北出站,沿环市路直走到先烈路,从侧门进。

      侧面叫红门。是一扇大铁门,红漆,弧形门楣上有嵌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道”几个大金字。没有牌坊,只有对称的巨型“门柱”,说是大型雕塑也行,像碑又不类碑,像阙不像阙,造型奇特,样子古朴,一见就知是旧物,感时光之流逝。其实,这“门柱”一般也称作牌坊,算是牌坊中的特例,只有柱没有横梁。

      说是墓道,不如说是碑林,或碑廊更准确,道右侧一排石碑一字排开,仿佛望不到尽头。全是后人凭吊、思贤、敬仰之词:碧血黄花,虽死犹生,自由之魂,自由不死,精神不死,此心此节,崇拜英雄,七十二烈士千古…碑,全为花岗岩,高者过人,素面无饰,极其简朴。一块块读去,点划铁钩,字字千钧,仿佛是无声呐喊,让人为之动容。共十六块,全部立于国民时期,无一例外。进门第一块最早,立于民国元年(1911),北江同志先锋队立,为纪念其队友,七十二烈士中十八名花县籍烈士,碑上刻着十八名烈士名字,一江姓,一曾姓,其余全是徐姓。原本应叫墓而不叫碑,“诸君之碑”中的碑字明显是改刻的,还可以看出原是墓字,可能为了统一,才改墓为碑。最后一“块”,是喻伦培墓,方形,样子颇像佛教中的方塔。四面均有石碑,上刻墓志铭,简述喻一生经历和英雄事迹,文中称喻为喻大将军。当然,这只是纪念墓,七十二烈士遗体全合葬在一起,没有分葬的。碑林后是一对龙柱,高3米,柱身为倒卷的青龙,柱底为鲤鱼跃龙门,象征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奋斗的磅礴气势,为安南国民党部1926年献造。

      喻伦培有专“墓”纪念,不光是在起义过程中作战英勇,胸挂箩筐,全是炸药,一马当先,一边冲边扔,弹尽力歇被捕,英勇就义;广州起义所以能发动,他起了很大的作用。起义前夕,同盟会员温有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官府采取了戒严措施,令起义物资枪枝不能如期送达,同时准备参加起义并作为主力的新军,因即将退役,已被官府缴械,无力参战,情势严峻,对起义极不利,故领导内部产生分歧,黄兴决定取消起义行动。喻伦培和林文先后到黄兴住处力争,黄兴大受感动,遂决定如期举行,等同慷慨赴死。喻是留日学生,因革命需要,专攻化学,钻研炸药,是革命者中有名的“炸药大王”,发明多种制造方法,被称为“喻氏法”。先后两次参与同盟会刺杀活动,最后一次就是以汪精卫为首刺杀载沣活动,不幸失败,汪初捕,喻逃亡香港,继续革命活动。世人只知汪的“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却不知喻伦培不遑多让。黄兴考虑到喻伦培是“科技人材”,劝喻不必参加起义,保存有用之身对革命作更大贡献。,喻伦培是这样回答:“储才以备用,今日非有用时耶?且党人孰非有用之才,倘须人人留为后用,谁与谋今日之事?自顾孱残之躯,实不逮诸同志远甚。为革命须流血者,尚可为前驱耳!”。 1912年,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以肇造民国元功追赠喻伦培为“大将军”, 章太炎为之立传,杨庶堪撰写《喻大将军墓表》,喻培棣撰《追赠大将军喻公培伦年谱》,其家乡四川内江修建了喻培伦大将军祠。现墓碑上的文字,就是《喻大将军墓表》。

      直走通正门墓道,默池默桥首先映入眼帘。整个陵园呈中轴线布局,最前端是正门大牌坊,上刻孙中山手书四个大字:浩气长存。这四个字用得好,走在陵里确实感觉到有股浩然之气激荡心胸,令人慷慨激昂或心潮澎湃。我觉得黄花岗比烈士陵园更加庄严肃穆,更具气场,也许和直观大气的中轴线布局有关。烈士陵园布局相对分散不集中,弱了气场,加上烈士陵园的纪念建筑也不如黄花岗的古朴、庄重,显得稍欠。黄花岗有点像陵,烈士园更像园。默池默桥所以叫默,是设计者把桥设计成拱桥形式,更有意增大拱度,为了防滑,有利行走,桥面不是光滑,而是凿出密密石陵。上下桥时,因坡度较大,行者会不由自主倾身低头,仿佛向正前方的烈士墓,躬身默哀般。纵有石棱,还得小心翼翼,慢行缓行,行至桥顶,会自然站定稍息,眺望前面的烈士墓。墓建在岗顶之上,岗虽不高,路也不远,但见宽敞的石板大墓道在眼前庄严直上,最上面露出墓亭亭尖,蓝天下如浮在半空,气派扑人眉宇,肃然成敬之心油然而生。古时皇陵,多有下马碑,到此文臣下轿,武将下马,以显威严或权势。现在没这么多讲究,但设计者匠心独运,通过巧妙布置,让观者甫进门,就躬身默哀,继而肃然待立,成功地在观者心中营造出庄严的氛围。

      墓道平缓而上,只有一二处才有石级。墓不并隆然而起,由花岗岩彻成正方锥形的古制方上形式,并非常见的圆拱坟。宽不过十数米,高约米许,周围以方形矮垣,长石条叠彻,惟四角有立柱,柱头为圆球。左侧前立柱左倾约有二指宽,不知何故,裂口补以水泥。方顶(墓项)上建圆柱小方亭,平檐、金钟为顶,大致是喻意起义用警世,激励、唤醒之作用。檐上四边立山花(三角形檐饰),及钟半高,饰以青天白日图案。亭内竖一碑,尖细如剑,正面刻“黄花岗七十二烈土之墓”十个大字。整座墓,以至中轴线所有建筑,均取用白色花岗石彻成,虽不如羊脂白玉或汉白玉精美,也多素面无饰,极为简朴,然而打磨得光滑平整,洁白如银,简朴无饰反增厚重、质朴、沉稳之感,简洁大方,素朴优美,极具美感。惟一美中不足,是墓碑墓亭,还有后面的纪功坊稍觉矮小,不够磅礴。

      墓后是纪功坊,坊应是牌坊式的建筑,除了纪念性质,多充作“门”的功用,纪功坊有点特别,不像牌坊,更不像门,“厚”得像座大“房子”,有点像古城门楼,下开三门------三个深深的门洞。中门有突出方形飘檐,额上12个篆文:“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章炳麟提。墙上是“浩气长存”四个大金字,孙中山手笔。左右门道有石级可上坊顶,顶上由七十二块大青石堆成“山”字墙,大概象征黄花岗七十二烈土崇高如山,功勋如山吧。山尖屹立着自由女神像,喻意革命目的是建立自由平等之国家的思想。女神两边还有狮子和火炬对称雕像。1912年,林森向海外各方募捐筹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得各方支持,这七十二块青石,每块前后两面都刻着当时国民党海外各地支部名称和个人名字,这是纪念他们捐款建设墓园功德纪念牌。所以纪功坊是为了纪念七十二烈士的功勋而建,也有表彰捐赠者的意思。十年而陵园成,章的题词上,就有民国九年的字样,也就是1920年。纪功坊的石料不是白色花岗岩,稍带浅黄或浅红色,也没有打磨,表面凸凹不平,如自天岩面,很有立极感。
坊后是记功碑,白色花岗岩刻成,碑头是云纹和高浮周白日图案,结构简结美观,正对着纪功坊中间大门。是广州最大石碑,极之宏伟。碑文记载着建陵始末和烈士英名,有兴趣不妨一读。中轴建筑至记功碑而止。墓前拜台左边是亭,内有碑,上刻七十二烈土姓名籍贯。碑座刻着民国八民春林森监督汪兆铭书石字样。右有碑,没有亭,碑刻也不堪佳,不知是否损坏过。在这些碑刻上,我发现有胡汉民,汪精卫,陈炯明等人名字,就是没看不到黄兴题词,不知是我没发现,还是真的没有。

     不见黄兴题词的黄花岗总觉得欠了点什么,孙黄并称,一文一武同为开国元勋。而且黄花岗起义,是黄兴领着120人攻打两广总督府。这堪称是一场冒险,当时环境是已不利起义。开始,是安排好五百同盟党人,后来加为八百人,分作十路,各有其职,其中有负责攻打总督府,也有负责开城门,放新军入城参战。但人算不如天算,新军被缴械,城外待命的同盟党人员,直至前一天下午才接到起义命令,赶赴到时起义已失败,广州又实行了戒严,人员和枪支严重不足。在喻林等人坚持下,黄兴把十路分作四路,不料,其中三路,因领导者不支持冒险,事前开溜,或领不到武器,三路人马都没有参加起义,实际只有黄兴那一路120人参加了战斗。两广总督逃进了水师衙门,黄兴分兵两路追赶,他带领的一路,遇上进城响应起义的巡防营,为进城方便,巡防队员臂上有没缠白布为标志,起义军误以为是清援兵,结果自伤残杀。尽管起义军个个英勇,人人无畏,终因敌我悬殊,寡不敌众,起义失败。黄兴战争中受伤,断二指,改装趁乱混出城外,才逃出生天。事后有批评说黄兴冒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白白让众多精英送死。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等人领导的第十次起义,是广州第三次,黄兴多数参与,可谓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失败原因大多因准备不足,力量悬殊所至。武昌起义所以起功,参与人数多,还有是一开始就夺得兵器库,枪支弹药充足,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中,孙中山高度评价了黄花岗之役:“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如果,黄花岗真没有黄兴题词,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黄兴是早在1916年在上海病逝,而黄花岗直到1921才建成,那时斯人已逝,葬于岳山下。“无公便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这是章太炎吊黄兴的挽联,诚哉,斯言。“建国”之功,黄兴确实至伟,惜乎天不假年。

      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曾到黄花岗祭悼奠英灵,并在墓畔手植松树四株,今存一株,在墓之右侧。可介绍牌对应位置是一株似已枯死,正努力抢救或准备迁走,砍得只余树身的老树,笼着塑料薄膜,看不清是什么树。却意外发现,旁边竟是潘达微之墓,今有黄花风七十二烈土墓,实赖此君。起义失败后,起义者的断肢残体暴晒街头,惨不忍睹,清政府指派善堂将遗体埋在大东门的乱葬岗了事。乱葬岗是专埋死刑犯的地方,尸骨成堆,臭气熏天,故又名臭岗。潘达微是同盟会员,听闻此事,不顾自身安危,以记者身份四处奔走,出钱出力,欲为牺牲者觅地另葬。其时官府正在搜捕命革党人,潘此举无疑有自投罗网的危险,幸好有好友时为两广清乡督办,在地方上很有势力和影响的江孔殷支持,又向广仁善堂董徐树棠痛陈大义,并自我介绍是该善堂创办者潘文卿的儿子,徐树棠大受感动,献出今黄花岗,作为烈士墓地。4月4日,潘达微和妹夫郭伟泉一起带人到咨议局(今烈士陵园内)前收尸,拼凑残肢,得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上。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黄花岗原名红花岗,潘达微爱菊花,“菊残犹有傲霜枝”,认为黄花(菊花)比红花更符合烈士英魂,故改红花岗为黄花岗。潘达微是广州棠下街棠东村人,擅画工诗,师从居廉,曾为记者,29年病逝,孙中山特许其入葬黄花岗。

     起初还以为黄花岗,只有七十二烈士墓,潘达微墓只是特例,谁知右边区域,堪称英雄冢,全是民国时期在广东牺牲的英杰长眠之地。计有飞行家叶少毅,飞机制造家冯如,陆军上将邓仲元,空军之父杨仙逸,“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史坚如,梁国一,王昌,雷荫棠,谢铁良,梁沾鸿,韦德,金国治,范鸿泰(越南人),翁飞龙,苏从山等不下十五人,尽管不知道每个人的经历和贡献(有些有墓志介绍,有的没有),但想想也知道能入葬黄花岗肯定对革命有功。我留意了一下,多数人的牺牲时间都是二十年代,那时正是孙中山和军阀作斗争时期。老树参天,在高低错落的坟墓间,洒下一片清幽。陵墓里还有黄花井,黄花亭,四方池等景点,我一直在找林觉民纪念碑或墓,但没有,我记得读书时读过他的《与妻书》,情深意切,极之感人。我不知道后人有没有为之润色,但志士仁人之志,慷慨赴死之心,却作不得假,若在陵园内,立一碑,书其上,催人泪下,胜似千言万语。古人云:读《出师表》而不哭为不忠,读《陈情表》而不哭为不孝,读《与妻书》而不为所动者,可谓无情义矣。

      离开时,特意从正门,就是想再看一眼,孙中山手书的四个大字:浩气长存。
2014-10-1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