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地理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东庄地理
村名
村子不大,五六十户人,一家一户的挨着,邻里的共用一堵墙把两个院子分开来,整个村庄差不多是个不规则的正方体。村名现在叫新军组,新社会初期才改成以组为单位划分村子的,早些年叫新军营,下边还有个叫胡家营,听说以前都是部队的驻地,打上面山里有个叫八亩塬的地方的土匪时,部队的营地就驻扎在这些地方。听老一辈人讲,当时在靠近村子的河边,沿着河岸都架起了大炮,朝着八亩塬那个山头。直到现在,一说起八亩塬的人家,人们都戏谑八亩塬老土匪下山来了什么的。还有关于村名更早时期的一个说法,是父亲亲口对我说起的,父亲年轻时和村里的人们修灌溉田地用的水渠时,曾经无意间挖出了一块板石,上面刻着:失火郡更名为新军营。父亲说的有板有眼,让我深信不疑。郡是秦朝时才设有的划分单位,这足以说明村庄的历史久远。
原始记忆
我能忆及最早的关于村庄的事情,是从村庄的仓库开始的。那时候,位于村口的那间房子是村子的仓库,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台黑白的14寸小电视机能让人想起。每天吃完晚饭,村里人都提个小板凳,往破旧的仓库里钻,往电视机前面挤,一大堆人围着一台电视看,那情形现在忆起,觉得辛酸的同时又感到有趣。时常有前面坐着的人挡住了后面的人看电视,后面的人就大叫起来,有的还很有幽默感的来一句,看你别钻进电视里出不来了,搞得一围的人都哄堂大笑。还有的气不过,一只手提起板凳,一只手摸着扭得发酸的脖子,说,回去了,不看了,简直是受罪。从我有了记忆开始,我能忆起的关于村庄最早的记忆就是这个地方,我曾经也去看过几次,但后来就不喜欢去了,人太多,后面的人都看不到,看不清楚,站着太累。真不是看电视,而是找罪受。对于这些片断零星的记忆,是我对村庄最直接最原始的感受。
小卖部
村口的另一边是个小卖部,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个。那时候的小卖部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卖,一般都是散装的盐,装在一个像牛槽一样的木匣子里,上面搁着一根横杆,一把小秤挂在匣子的上方。除了盐,还有菜籽油,装在一个大油桶里,当然少不了醋,这些都是每餐少不了东西。日常的生活用品也必不可少,肥皂,洗衣粉,火柴等等。副食品之类的也有些,有人走亲戚要买,最常见的就是饼干,蛋糕,罐头之类的。逢年过节时也有一些时兴的东西,比如秋收后走亲戚一般都送的挂面,中秋的月饼,过年放的烟花爆竹类。另外,还有些低档次的香烟,当时的大雁塔三毛钱一包,羊群九分钱一包。最吸引我小时候注意的就是糖果之类的,一颗洋糖一分钱,一根拉丝糖一分钱,酸梅味二分钱一小袋。上学后,我用的铅笔,最普通的一种三分钱一根,上面没有色,是木头的本色,彩色的一根是八分钱,带橡皮擦的一毛二,削铅笔的小刀一毛钱一个。我曾经没有削铅笔的小刀,每次去学校前都是父亲拿做饭用的菜刀帮我把铅笔削好带上。后来,我就偷走了爷爷的刮胡刀,可是刮胡刀不好使又太锋利,一削下去就把铅笔削断了。为此我常常没有削好的铅笔写字,每次都是削的只剩下最后一小节不能再削了,才勉强的捏着写字。
十三亩地
村庄的东面有块地,叫十三亩地,一般村人到那块地里去做农活,说到哪里去,都说去十三亩地。关于十三亩地,听父亲说起过,十三亩地曾经是我们家的祖业,那是在我爷爷的爷爷手里,爷爷的爷爷在旧社会算是个财主,十三亩地全是他的,当时叫十三亩地是因为这块地丈量起来刚好十三亩,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后来,爷爷的爷爷抽上了大烟,并染上了烟瘾,从此,家道中落,十三亩地就这样被换成抽大烟的钱散没了。解放后,爷爷的爷爷又被打成了右派,在一片批斗声中郁郁的去了。后来土改就跟着开始了,实行分田到户,至此,十三亩地就被分了。如今,一畦一畦的田地都是由分到的不同人家耕种,不过这个名称却一直叫着,并沿用了下来,直到今天,那块地还叫十三亩地。十三亩地,俨然成了地名,并记载着一段历史。
生产桥
在村子的北面,人们要去田地,都要经过一座小小的桥,这座刚好只能容得过一辆架子车的桥叫生产桥。听这名字就知道,桥那边肯定是成片的田地,过了这桥,肯定是直奔田地搞生产去了。这座桥横在马渠上面,到现在我还不能确定为什么这条渠要叫马渠,不过这渠很深,直上直下有一丈多深,两边是很大的斜面,渠底宽一米有余,是平整的石头砌的底,斜面下半部也有砌石,上口宽五米开外,横截面就是个倒放的大梯形。马渠大多时间都有水,水流湍急,扔一个头大的石块下去,一下子就被冲出几米开外,直到冲进有潭子的地方,否则在这样的急流中是不可能停下来的,这渠水流至急,因此曾经出过几次人命。生产桥就架在这条湍急的马渠上,桥面很窄,只能容一辆架子车过,两边稍显有余,这当然是按车辙看,如果按架子车的宽度,生产桥和车身宽度相差无几。桥身并不厚,用了水泥,水泥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土,所以看不出水泥板有多厚,桥面和周边的路颜色一致,土黄色,和路面高低也得当,方便拉架子车过。要是没有这座简易的桥,人们去田地,要绕行三里路,可能还不止,遇上收获的时节,还不把人累死,有了这座桥,拉着架子车可以直接到达田地深处,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桥,它对于庄稼人的意义却格外深远。
洋槐林
洋槐林在村庄的正西面100米处,从村庄望过去是看不到的,要下一个斜坡才能看到。这一片洋槐林是公社的,也就是集体所有的。整个林子有大大小小几百棵洋槐树,树并不高大,最高的也不过到两层楼房的顶,低的只有一层楼房的高度,但它们手挽手,同气连枝打成一片,颇有气势。我最喜欢洋槐林开花的时节,也是因为这才让我有了关于它的记忆。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喜欢,村里的人都喜欢,附近村子的人也都喜欢,那白色的花,一串串挤挤挨挨的挂在枝头,别提有多赏心悦目。整个林子就像是一片花的海洋,在风的涌动下,泛着白色的花浪,引来无数的蜂蝶在上面起舞,当然也引来了贪食的人们。洋槐树的花叫洋槐花,是可以吃的,味甜爽口,吃得嘴巴里花香四溢。每年花开时节,村里各家各户的人都会提着小篮子,拿着夹杆,去摘采洋槐花,一般也要的不多,一个枝的就够吃了,看林人不会多说什么,只是不让砍树,不让把太粗大的树枝给弄断。会上树的一般都会爬上树去摘吃,但树上有刺,要小心被刺到。洋槐花要是只能这样吃,也就不会吸引那么多人注意了,它是可以和米饭一起蒸来吃的,我们叫它槐花饭。和米饭蒸在一起后,米饭和着槐花变成了一团一团的,闻起来就香喷喷的,吃起来更别有一番风味,可以放在碗里用筷子夹着吃,也可以不那么斯文,用手抓起来吃,像吃手抓羊肉那样。我们那时候吃洋槐花,只图吃个稀奇,但听老人们说,在旧时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里,一顿槐花饭带来的温饱,曾经温暖了多少苦难的人们,所以就不难理解洋槐林的花开,人们是怀着一种多么特殊的期盼和希望。
石头河
村子的西面100米处有条河,也就是洋槐林下面再下一道坎,叫作石头河,整个河床都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堆砌而成,最大的石头有一头牛那么大,小的一般西瓜大小。河水长年累月的流过河床,河水清澈见底,有鱼,螃蟹,虾等等在河水里生长。在有水潭的地方,如果是夏季,整个潭子里都是人,大家都游水降暑。这条河是我童年快乐的温床,在这里,我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逮螃蟹。
学游泳时,要先学会扎猛子,也就是憋气,一般在淹不了人的浅水区,钻到水下,直到憋不住了再探出水面。这是我们那里学游泳的第一步,这样会避免溺水。接下来一般都是狗刨式,两只手在胸前不停的快速划动,一般会顺着流水练习,这样身体容易浮起来。假以时日,自我感觉不借助水的流动可以靠自己划动浮起来时,就可以找个潭子试试,这时最好有游水高手在场,你若是不行,别人可以救你上来。学会了狗刨式就等于学会了游泳,只要身体能在水里浮起来,其它的花样都是摆设,想怎么游就怎么游,蛙式,背式,仰式……随你高兴,到最后就像鱼儿一样,能在水里来去自如了。
钓鱼是个技术活,得先准备好鱼线,鱼杆,鱼饵,鱼钩,浮子,这些都算是硬件,你还得有耐心和经验。开始时没经验,要问别人,看别人,日后慢慢积累总结。鱼线一般是在商店里买来的一种和针线粗细的透明塑料线。鱼杆就是一根粗细得当有弹性的竹杆。鱼钩也是要去商店买的,一种金属制成的,特别注意的是除了往上的大弯钩,环里还有个小的钩叫倒钩,这是防止鱼脱钩的。浮子一般都是白色的泡沫,有一小块就行了,一般装电视机的箱子里都有。鱼饵有很多种,一般最好是去潮湿松软的墙角挖蚯蚓,不要大个的,很细小的那种就好,容易穿在钩上,鱼也容易吞食。还有就是和面团,不是用水和,是用油和,可以粘贴在鱼钩上。另外还可以到河边的浅水里捉一种小水虫,有毛毛虫大小粗细,去掉头尾,穿在鱼钩上,也可以钓到鱼。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去河里了,先选一个水潭,往潭子最上游走,因为鱼是逆水游动的,上游的鱼数量多。另外就是看时间和天气,下午太阳落山前鱼儿多,有时还跳出水面。还有就是下雨前,比较闷热,鱼儿也多。钓鱼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有时候坐了很久,浮子都不动一下,有时只是轻微的动一下,又一下,鱼儿就是不咬钩,实在让人干着急。但钓上一条鱼儿后,心情便会马上变得喜悦起来。钓鱼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小时候和伙伴们钓鱼,有时竟然是勾着鱼的肚子,或者尾巴提上来的,更有的感觉拉不动,好像碰到大家伙了,喊来伙伴们帮忙拉,忙活了半天,却拉着了一堆水草,更有甚者竟然破天荒的把水蛇给钓上来了,吓得扔下鱼杆就跑。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螃蟹是有十只脚的,而且它是横着走的,一般都在水底爬行。逮螃蟹也简单,只要看到了用手去抓就好了,螃蟹行动不会太快,但有一点千万要记得,螃蟹前面的两只脚是带夹子的,别看夹子不大,夹住了可是不会轻意松开的,而且坚硬的夹子会夹破手的。所以,逮螃蟹一定要手从上面下去,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掐住螃蟹的身体,这样两只夹子在前,不能伸向背后,就不会有危险,但这样往往慢些,而且不好下手,螃蟹很容易跑掉。最后还有一招就是满把手抓下去,一定要快,把螃蟹连同十只脚整个握在手中,让它动弹不得,只是切记要眼疾手快,否则会吃亏的。
石头河的水流这些年常年在东边的河床,西边的河床几近干涸。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和地球公转自转,和潮汐现象有关。西边几近干涸的河床里有一个水潭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叫它“清水潭”,因为潭里的水不是流经的河水,这水都是从东边有水流的河床经沙石层渗透过去的,所以这水至清,且清凉无比,直接饮用都没问题。“清水潭”最深处约2米深,却看得清水底的石头,水中的鱼儿更是一目了然,掉了什么东西下去,一准能捞到。清水潭是现有不多的几个清澈见底的河潭了,石头河以前也是清澈的,但后来上游办起了工厂,机器声轰鸣不断,尤其有个电解锰厂,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排入石头河,使得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水变黄变黑了,虾蟹都没影了,偶然能看到生存力强的,适应了这样水质的鱼儿在水里艰难的游着,像在诉说着什么。如今的石头河依然在呜咽的流着,不分日夜奔向远方。
公坟
坟是一个中性词,本身不带有任何意义,但说到坟,人们都清楚地知道那是埋死人的地方,心里不免诚惶诚恐,忐忑不安。是的,我现在也是这样,尤其像公坟这样的地方。在村子的西北角,临近石头河边,有一处荒地,远远望去起伏着连绵不断的黄土包,上面长着杂草等植被,也有几棵叫不上名字的小树光着枝丫站立在那里,显得无比荒凉。这些隆起的一个个黄土包,都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如今,他们倒下了,只留下了这一堆黄土,让后人有个念想。公坟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埋葬先人们的地方,坟头好几百座,一座挨着一座,杂乱无章,没有任何的秩序。旁边的一条小路经过这里,人们走过时,都忍不住要看上几眼,这么大的一片坟地,埋葬着多少勤劳质朴的村民啊!他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印证在岁月消逝的历史长河里,我无从忆及,岁月的车轮早己碾过了他们苍桑的脸颊,将他们早早的置身于这片苍凉的黄土地下。
石堆
说土堆农村人家都知道是什么,但石堆就有些让人不明白了,我说的石堆,不是哪家门前堆起的建房子打基的石堆,更不是河里的石头堆,而是星罗棋布在村子周围田地边上的石堆。这些石堆有大有小,最大的有几所房子连成一片那么大,小的也只有一条小船那么大,有的我没有看到的可能已经消亡了。一般的石堆都呈长方形,长度宽度都不等,堆在两块田地中间,高度约一米到两米之间。说是石堆,当然都是石头堆砌成的,这些石堆的年月已经非常久远了,最上面的石头表面发黑,显得很陈旧,有的表面已裸露出沙子的颗粒,几乎是要风化了。石堆上面长满了各种植物,大都是簇团的爬在上面,也许是因为根扎的不深,只是在石头间的缝隙里。这些石堆是从哪里来的,想一想就知道,那是个非常久远的年代,可能是移居到这一带最早的先民,他们要开荒种地,把地里的石头全部移走,只留下松软的适合庄稼生长的泥土。这些一块一块被开荒时挖掘出来的石头,被祖先们又一块一块的运到一起堆放起来,后人们下地刨出了石头,也往上堆,慢慢的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石堆,不得不由衷的从心里佩服我们祖先的意志。数以千万计的石头被从土里剔出来,又一块一块堆积起来,这也算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了。
鱼池
鱼池离村庄略显远,在石头河的西岸,要去鱼池,从村庄出发,越过石头河便是。鱼池总面积很大,合在一起有好几十亩,最小的鱼池长约50米,宽30米,最大的长100米开外,宽50米有余,大大小小像这样的池子约有二三十个。最上面全都是小池,下面全是大池,池深2米左右不等,边上都是平整的砌石,池与池之间的间隔都很均匀,三米宽。在放学后或者周末没事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去鱼池边转悠,心里当然想着搞几条鱼吃。鱼池有看鱼池的人和饲养鱼的人,我们得小心应付。开始时都是钓,不要鱼杆,直接拿鱼线,鱼钩,挂上钓饵。因为鱼池大,周边也有路,经常有过路的人走过来看看,要不就地坐在池边的石头上歇脚,所以看鱼池的人一般不太会注意,我们就是装作在鱼池边上歇脚,把鱼线放进池里,这个时候可以不用浮子,手上感觉得到,鱼池的鱼太多了,很容易就钓上来了,再说了用浮子,看鱼池的人可能会看到。我们钓几条后就会溜之大吉,看鱼池的人拿我们也没办法,有时发现了,等他气喘未定的从鱼池那头跑过来,我们早就提着鱼跑到河堤上去了。后来我们用笼子,或者找来网,鱼池边上经常放有喂鱼的饲料,我们把饲料大把大把的撒进鱼池里,鱼儿就成群结队的赶过来吃食,这时候下网,或者用笼子捞它一家伙,就能一下子搞定几十条,鱼儿得手,撒腿就跑路了,气得看鱼池的人望着我们只有苦笑的份。这些鱼池,是有分类的,有的是专门育鱼苗的,有的是专门给外人垂钓用的,有的就是养些外销的。鱼的品种很多,但草鱼和鲢鱼居多,四大家鱼里有这两种,四大家鱼分别是青草莲鳙,其它两种鱼可能是不适应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所以没看到过。
鱼池一般都有进水的水渠和退水的水渠,别小看退水渠,这里面的东西可真不少,鱼肯定是有的,另外螃蟹,虾,贝壳比比皆是,有时还能看到鳖。在退水渠里捞东西,鱼池的人是不管的,要管也管不着。这些退水渠流到哪里,哪里就有了螃蟹,虾,贝壳,所以退水渠所到之处,一般都长年累月的有人在乐此不疲的捕捉。捉一篮子螃蟹不算什么难事,从泥里捉出的贝壳一般手掌大小,要是在鱼池里,捉出的就有手掌两倍的大小。贝壳移动时靠斧足,走过的泥上有条线,在两条线,或者更多条线的交汇处,凹了下去,一般都是贝壳的藏身之地,这样找贝壳百试百灵。到了冬季的时候,鱼池整个面都结上了冰,厚厚的,足足有四五寸。我们就在上面滑冰玩,跑起来一滑,哧溜一下就滑出丈余开外。
村庙
在我们那地方,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座庙。我记得我们村的是座五圣庙,但里面供奉的是哪几尊佛,我却从来没有留意过。庙是村里人集资修建的,说是村子里有座庙,可以保一方平安。意头是好的,不然不会建起来,有很多人已经不再相信迷信了,但这却可以理解为一种寄托和信仰。庙刚建起来,开光的时候,说是那点了佛像眼珠的毛笔,谁要是用了,肯定能成大器。我母亲也帮我拿了一支回来,就是商店里几毛钱一支的笔,很普通。我小时候有一次患了感冒,吃药吃不好,奶奶便带着我去了庙里,拜佛烧香,最后在庙里几个主持的询问下,他们也都是村里的老婆婆,便把刚刚上了香的香灰包在纸里,让奶奶带回家给我吃,后来奶奶还真喂我吃了下去,麻麻的难以下咽。现在想来真是有些荒唐。
每年村里办庙会的时候就非常热闹,人山人海,和上街赶集市一样。庙会的重头戏就是请秦腔戏团来村里唱大戏,三天三夜不停的唱。此外,还要搞一些仪式。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是秦腔的。戏子们身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脸都涂抹了起来,扮成戏里的各种角色,有丫环,小姐,县太爷,衙役什么的,在事先搭建好的戏台上,走着唱着,唱腔浑厚深远,吼着嗓子眼。台下坐满了看戏的人群,黑压压一片,都是些老戏迷。因为庙会,寂静的村庄也因此沸腾了起来,各家的亲戚朋友也闻风而来,挤在一起吃饭,看戏,逛庙会。这也算是庄稼人喜庆的一种方式。
竹子林
其实村庄就两片竹子林,一片大些的是二爷家的,另一片是我家的,合在一起有三亩田大小,密密麻麻的长着青色的竹子。竹子一般高两丈开外,粗细手臂般均匀,是一种韧性非常好的植物。在我不多的记忆里,我记得爷爷、二爷会用竹子编背篓,竹筐,竹篮等。这手艺我想如今已是失传了。爷爷编竹篮的时候,我在旁边看过,所以还是知道一些的,不过编法确实不清楚,因为当时没有亲自动手编过。并不是我不想动手试试,只是当时年纪太小手太嫩,力气也小,经不起竹条的磨砺,爷爷有时也要戴上手套才敢下手。编织东西前,爷爷先把砍来的竹子从中间破开,用砍刀划成一条条铁丝般粗细的竹条,然后按一定的编法编织在一起,遇到太硬的竹子,不够柔软,就放在火上烤一烤,这样就容易弯得动了。
竹林在春天的时候会长出竹笋,一个个尖尖的,破土而出,身上裹着一层一层的外衣,向上延伸着,越往上长,身上的外衣就一层层的脱落。竹笋刚长出来那段时间,很嫩很脆弱,走路不小心撞着它,都会把它撞断。竹笋可以用来炒菜吃,不过吃一根竹笋,也就相当于吃掉了一根竹子,所以一般不吃竹笋,除非是不小心弄断了。冬季的竹林煞是壮观,厚厚的积雪压在竹冠上,一根根竹子都不堪重负,一个个弯下了腰,但它就是坚韧,硬顶着雪霜,屹立不到。等到雪化了,就又伸展开身子,向高处长去。
庄稼地
围绕着村庄的是庄稼地,养育着村庄的也是庄稼地。庄稼地里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色彩。春天的碧绿,那是捂了一个冬季的麦苗展现出的生机。夏天的金黄,整个田野里都是黄灿灿的麦浪,迎着风一阵阵的泛起。秋天的灰色,沉甸甸的稻谷饱满着颗粒挂在田地里,向人们诉说着又一季的丰收。冬天的雪白,那是天上的仙女向大地撒下的圣洁。在这样四季分明的气候下,庄稼地的收成刚好一季水稻一季麦子。夏天收割完麦子后又插下稻秧,待到秋季收割水稻后又撒下麦种。年复一年,如此循环,把希望的种子撒播向明天。
夏天里,庄稼地里除了大片金黄的麦子,还有河边沙地里一排排整齐的玉米和高粱。种什么得什么,有什么因就结什么果。秋天时,收割水稻的同时,也有大豆、小米等农作物,五谷杂粮,样样俱全,一样不缺。庄稼地是庄稼人的衣食父母,命根子,是庄稼地养活了庄稼人,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繁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果园
家乡的果园以苹果园居多,早些年,不知刮得什么风,说是搞特产种植免除农业税,于是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欣喜若狂,纷纷在自家的一些田地种上了苹果、猕猴桃等果树。早期也有人种植,但少之又少,经过这次以后,几乎每家都有了果园,于是也不存在以前的偷果子事件,果园就放在哪里,也不把周围用一种带刺的植物围起来了,更不用人每晚轮流看守了。家家户户都有了,也就不稀罕了。
苹果树的树苗刚买回来时拇指粗细,运到田地里,每隔三米左右栽种一棵,一亩地有百来棵吧,品种多样,但最多的是红富士,秦冠,红香蕉,黄元帅这几个品种。苹果树苗经过三四年的成长才能挂果,在这期间要不断的上肥,使小树苗成形。成形的树已有小腿粗细,这时就开始结果,但要定期剪枝和疏果,不然会浪费果树的养份。村里的人熬了三四年,总是盼望着果树早点挂果,并能卖个好价钱,谁知道当时的苹果少有人问津,再加上庄稼人对果树的种植一知半解,种出的苹果果实偏小,形状也是形态各异,最后竟然卖不出去,好多都落在果园子里烂掉了。我还记得当时的果园边上,大都堆放着一些烂掉的苹果,可惜但没有办法,最后大多数贱价卖给了当地的一家果汁厂。我家也种植过一亩地的,我记得当时的收购价才5分钱到8分钱一斤。整个果园里的果子全部摘下,再贱也是要卖的,要不怎么处理,总不能看着烂在树上,烂在地里吧。后来,几乎是一夜之间,村子周边的苹果树都连根拔起了。人们算得来帐,种苹果不划算,还不如种回庄稼。村子周边的苹果园就像一阵风似的,吹过来又很快过去了,只有少数的种植猕猴桃的果园保留了下来。
村名
村子不大,五六十户人,一家一户的挨着,邻里的共用一堵墙把两个院子分开来,整个村庄差不多是个不规则的正方体。村名现在叫新军组,新社会初期才改成以组为单位划分村子的,早些年叫新军营,下边还有个叫胡家营,听说以前都是部队的驻地,打上面山里有个叫八亩塬的地方的土匪时,部队的营地就驻扎在这些地方。听老一辈人讲,当时在靠近村子的河边,沿着河岸都架起了大炮,朝着八亩塬那个山头。直到现在,一说起八亩塬的人家,人们都戏谑八亩塬老土匪下山来了什么的。还有关于村名更早时期的一个说法,是父亲亲口对我说起的,父亲年轻时和村里的人们修灌溉田地用的水渠时,曾经无意间挖出了一块板石,上面刻着:失火郡更名为新军营。父亲说的有板有眼,让我深信不疑。郡是秦朝时才设有的划分单位,这足以说明村庄的历史久远。
原始记忆
我能忆及最早的关于村庄的事情,是从村庄的仓库开始的。那时候,位于村口的那间房子是村子的仓库,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台黑白的14寸小电视机能让人想起。每天吃完晚饭,村里人都提个小板凳,往破旧的仓库里钻,往电视机前面挤,一大堆人围着一台电视看,那情形现在忆起,觉得辛酸的同时又感到有趣。时常有前面坐着的人挡住了后面的人看电视,后面的人就大叫起来,有的还很有幽默感的来一句,看你别钻进电视里出不来了,搞得一围的人都哄堂大笑。还有的气不过,一只手提起板凳,一只手摸着扭得发酸的脖子,说,回去了,不看了,简直是受罪。从我有了记忆开始,我能忆起的关于村庄最早的记忆就是这个地方,我曾经也去看过几次,但后来就不喜欢去了,人太多,后面的人都看不到,看不清楚,站着太累。真不是看电视,而是找罪受。对于这些片断零星的记忆,是我对村庄最直接最原始的感受。
小卖部
村口的另一边是个小卖部,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个。那时候的小卖部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卖,一般都是散装的盐,装在一个像牛槽一样的木匣子里,上面搁着一根横杆,一把小秤挂在匣子的上方。除了盐,还有菜籽油,装在一个大油桶里,当然少不了醋,这些都是每餐少不了东西。日常的生活用品也必不可少,肥皂,洗衣粉,火柴等等。副食品之类的也有些,有人走亲戚要买,最常见的就是饼干,蛋糕,罐头之类的。逢年过节时也有一些时兴的东西,比如秋收后走亲戚一般都送的挂面,中秋的月饼,过年放的烟花爆竹类。另外,还有些低档次的香烟,当时的大雁塔三毛钱一包,羊群九分钱一包。最吸引我小时候注意的就是糖果之类的,一颗洋糖一分钱,一根拉丝糖一分钱,酸梅味二分钱一小袋。上学后,我用的铅笔,最普通的一种三分钱一根,上面没有色,是木头的本色,彩色的一根是八分钱,带橡皮擦的一毛二,削铅笔的小刀一毛钱一个。我曾经没有削铅笔的小刀,每次去学校前都是父亲拿做饭用的菜刀帮我把铅笔削好带上。后来,我就偷走了爷爷的刮胡刀,可是刮胡刀不好使又太锋利,一削下去就把铅笔削断了。为此我常常没有削好的铅笔写字,每次都是削的只剩下最后一小节不能再削了,才勉强的捏着写字。
十三亩地
村庄的东面有块地,叫十三亩地,一般村人到那块地里去做农活,说到哪里去,都说去十三亩地。关于十三亩地,听父亲说起过,十三亩地曾经是我们家的祖业,那是在我爷爷的爷爷手里,爷爷的爷爷在旧社会算是个财主,十三亩地全是他的,当时叫十三亩地是因为这块地丈量起来刚好十三亩,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后来,爷爷的爷爷抽上了大烟,并染上了烟瘾,从此,家道中落,十三亩地就这样被换成抽大烟的钱散没了。解放后,爷爷的爷爷又被打成了右派,在一片批斗声中郁郁的去了。后来土改就跟着开始了,实行分田到户,至此,十三亩地就被分了。如今,一畦一畦的田地都是由分到的不同人家耕种,不过这个名称却一直叫着,并沿用了下来,直到今天,那块地还叫十三亩地。十三亩地,俨然成了地名,并记载着一段历史。
生产桥
在村子的北面,人们要去田地,都要经过一座小小的桥,这座刚好只能容得过一辆架子车的桥叫生产桥。听这名字就知道,桥那边肯定是成片的田地,过了这桥,肯定是直奔田地搞生产去了。这座桥横在马渠上面,到现在我还不能确定为什么这条渠要叫马渠,不过这渠很深,直上直下有一丈多深,两边是很大的斜面,渠底宽一米有余,是平整的石头砌的底,斜面下半部也有砌石,上口宽五米开外,横截面就是个倒放的大梯形。马渠大多时间都有水,水流湍急,扔一个头大的石块下去,一下子就被冲出几米开外,直到冲进有潭子的地方,否则在这样的急流中是不可能停下来的,这渠水流至急,因此曾经出过几次人命。生产桥就架在这条湍急的马渠上,桥面很窄,只能容一辆架子车过,两边稍显有余,这当然是按车辙看,如果按架子车的宽度,生产桥和车身宽度相差无几。桥身并不厚,用了水泥,水泥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土,所以看不出水泥板有多厚,桥面和周边的路颜色一致,土黄色,和路面高低也得当,方便拉架子车过。要是没有这座简易的桥,人们去田地,要绕行三里路,可能还不止,遇上收获的时节,还不把人累死,有了这座桥,拉着架子车可以直接到达田地深处,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桥,它对于庄稼人的意义却格外深远。
洋槐林
洋槐林在村庄的正西面100米处,从村庄望过去是看不到的,要下一个斜坡才能看到。这一片洋槐林是公社的,也就是集体所有的。整个林子有大大小小几百棵洋槐树,树并不高大,最高的也不过到两层楼房的顶,低的只有一层楼房的高度,但它们手挽手,同气连枝打成一片,颇有气势。我最喜欢洋槐林开花的时节,也是因为这才让我有了关于它的记忆。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喜欢,村里的人都喜欢,附近村子的人也都喜欢,那白色的花,一串串挤挤挨挨的挂在枝头,别提有多赏心悦目。整个林子就像是一片花的海洋,在风的涌动下,泛着白色的花浪,引来无数的蜂蝶在上面起舞,当然也引来了贪食的人们。洋槐树的花叫洋槐花,是可以吃的,味甜爽口,吃得嘴巴里花香四溢。每年花开时节,村里各家各户的人都会提着小篮子,拿着夹杆,去摘采洋槐花,一般也要的不多,一个枝的就够吃了,看林人不会多说什么,只是不让砍树,不让把太粗大的树枝给弄断。会上树的一般都会爬上树去摘吃,但树上有刺,要小心被刺到。洋槐花要是只能这样吃,也就不会吸引那么多人注意了,它是可以和米饭一起蒸来吃的,我们叫它槐花饭。和米饭蒸在一起后,米饭和着槐花变成了一团一团的,闻起来就香喷喷的,吃起来更别有一番风味,可以放在碗里用筷子夹着吃,也可以不那么斯文,用手抓起来吃,像吃手抓羊肉那样。我们那时候吃洋槐花,只图吃个稀奇,但听老人们说,在旧时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里,一顿槐花饭带来的温饱,曾经温暖了多少苦难的人们,所以就不难理解洋槐林的花开,人们是怀着一种多么特殊的期盼和希望。
石头河
村子的西面100米处有条河,也就是洋槐林下面再下一道坎,叫作石头河,整个河床都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堆砌而成,最大的石头有一头牛那么大,小的一般西瓜大小。河水长年累月的流过河床,河水清澈见底,有鱼,螃蟹,虾等等在河水里生长。在有水潭的地方,如果是夏季,整个潭子里都是人,大家都游水降暑。这条河是我童年快乐的温床,在这里,我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逮螃蟹。
学游泳时,要先学会扎猛子,也就是憋气,一般在淹不了人的浅水区,钻到水下,直到憋不住了再探出水面。这是我们那里学游泳的第一步,这样会避免溺水。接下来一般都是狗刨式,两只手在胸前不停的快速划动,一般会顺着流水练习,这样身体容易浮起来。假以时日,自我感觉不借助水的流动可以靠自己划动浮起来时,就可以找个潭子试试,这时最好有游水高手在场,你若是不行,别人可以救你上来。学会了狗刨式就等于学会了游泳,只要身体能在水里浮起来,其它的花样都是摆设,想怎么游就怎么游,蛙式,背式,仰式……随你高兴,到最后就像鱼儿一样,能在水里来去自如了。
钓鱼是个技术活,得先准备好鱼线,鱼杆,鱼饵,鱼钩,浮子,这些都算是硬件,你还得有耐心和经验。开始时没经验,要问别人,看别人,日后慢慢积累总结。鱼线一般是在商店里买来的一种和针线粗细的透明塑料线。鱼杆就是一根粗细得当有弹性的竹杆。鱼钩也是要去商店买的,一种金属制成的,特别注意的是除了往上的大弯钩,环里还有个小的钩叫倒钩,这是防止鱼脱钩的。浮子一般都是白色的泡沫,有一小块就行了,一般装电视机的箱子里都有。鱼饵有很多种,一般最好是去潮湿松软的墙角挖蚯蚓,不要大个的,很细小的那种就好,容易穿在钩上,鱼也容易吞食。还有就是和面团,不是用水和,是用油和,可以粘贴在鱼钩上。另外还可以到河边的浅水里捉一种小水虫,有毛毛虫大小粗细,去掉头尾,穿在鱼钩上,也可以钓到鱼。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去河里了,先选一个水潭,往潭子最上游走,因为鱼是逆水游动的,上游的鱼数量多。另外就是看时间和天气,下午太阳落山前鱼儿多,有时还跳出水面。还有就是下雨前,比较闷热,鱼儿也多。钓鱼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有时候坐了很久,浮子都不动一下,有时只是轻微的动一下,又一下,鱼儿就是不咬钩,实在让人干着急。但钓上一条鱼儿后,心情便会马上变得喜悦起来。钓鱼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小时候和伙伴们钓鱼,有时竟然是勾着鱼的肚子,或者尾巴提上来的,更有的感觉拉不动,好像碰到大家伙了,喊来伙伴们帮忙拉,忙活了半天,却拉着了一堆水草,更有甚者竟然破天荒的把水蛇给钓上来了,吓得扔下鱼杆就跑。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螃蟹是有十只脚的,而且它是横着走的,一般都在水底爬行。逮螃蟹也简单,只要看到了用手去抓就好了,螃蟹行动不会太快,但有一点千万要记得,螃蟹前面的两只脚是带夹子的,别看夹子不大,夹住了可是不会轻意松开的,而且坚硬的夹子会夹破手的。所以,逮螃蟹一定要手从上面下去,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掐住螃蟹的身体,这样两只夹子在前,不能伸向背后,就不会有危险,但这样往往慢些,而且不好下手,螃蟹很容易跑掉。最后还有一招就是满把手抓下去,一定要快,把螃蟹连同十只脚整个握在手中,让它动弹不得,只是切记要眼疾手快,否则会吃亏的。
石头河的水流这些年常年在东边的河床,西边的河床几近干涸。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和地球公转自转,和潮汐现象有关。西边几近干涸的河床里有一个水潭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叫它“清水潭”,因为潭里的水不是流经的河水,这水都是从东边有水流的河床经沙石层渗透过去的,所以这水至清,且清凉无比,直接饮用都没问题。“清水潭”最深处约2米深,却看得清水底的石头,水中的鱼儿更是一目了然,掉了什么东西下去,一准能捞到。清水潭是现有不多的几个清澈见底的河潭了,石头河以前也是清澈的,但后来上游办起了工厂,机器声轰鸣不断,尤其有个电解锰厂,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排入石头河,使得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水变黄变黑了,虾蟹都没影了,偶然能看到生存力强的,适应了这样水质的鱼儿在水里艰难的游着,像在诉说着什么。如今的石头河依然在呜咽的流着,不分日夜奔向远方。
公坟
坟是一个中性词,本身不带有任何意义,但说到坟,人们都清楚地知道那是埋死人的地方,心里不免诚惶诚恐,忐忑不安。是的,我现在也是这样,尤其像公坟这样的地方。在村子的西北角,临近石头河边,有一处荒地,远远望去起伏着连绵不断的黄土包,上面长着杂草等植被,也有几棵叫不上名字的小树光着枝丫站立在那里,显得无比荒凉。这些隆起的一个个黄土包,都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如今,他们倒下了,只留下了这一堆黄土,让后人有个念想。公坟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埋葬先人们的地方,坟头好几百座,一座挨着一座,杂乱无章,没有任何的秩序。旁边的一条小路经过这里,人们走过时,都忍不住要看上几眼,这么大的一片坟地,埋葬着多少勤劳质朴的村民啊!他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印证在岁月消逝的历史长河里,我无从忆及,岁月的车轮早己碾过了他们苍桑的脸颊,将他们早早的置身于这片苍凉的黄土地下。
石堆
说土堆农村人家都知道是什么,但石堆就有些让人不明白了,我说的石堆,不是哪家门前堆起的建房子打基的石堆,更不是河里的石头堆,而是星罗棋布在村子周围田地边上的石堆。这些石堆有大有小,最大的有几所房子连成一片那么大,小的也只有一条小船那么大,有的我没有看到的可能已经消亡了。一般的石堆都呈长方形,长度宽度都不等,堆在两块田地中间,高度约一米到两米之间。说是石堆,当然都是石头堆砌成的,这些石堆的年月已经非常久远了,最上面的石头表面发黑,显得很陈旧,有的表面已裸露出沙子的颗粒,几乎是要风化了。石堆上面长满了各种植物,大都是簇团的爬在上面,也许是因为根扎的不深,只是在石头间的缝隙里。这些石堆是从哪里来的,想一想就知道,那是个非常久远的年代,可能是移居到这一带最早的先民,他们要开荒种地,把地里的石头全部移走,只留下松软的适合庄稼生长的泥土。这些一块一块被开荒时挖掘出来的石头,被祖先们又一块一块的运到一起堆放起来,后人们下地刨出了石头,也往上堆,慢慢的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石堆,不得不由衷的从心里佩服我们祖先的意志。数以千万计的石头被从土里剔出来,又一块一块堆积起来,这也算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了。
鱼池
鱼池离村庄略显远,在石头河的西岸,要去鱼池,从村庄出发,越过石头河便是。鱼池总面积很大,合在一起有好几十亩,最小的鱼池长约50米,宽30米,最大的长100米开外,宽50米有余,大大小小像这样的池子约有二三十个。最上面全都是小池,下面全是大池,池深2米左右不等,边上都是平整的砌石,池与池之间的间隔都很均匀,三米宽。在放学后或者周末没事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去鱼池边转悠,心里当然想着搞几条鱼吃。鱼池有看鱼池的人和饲养鱼的人,我们得小心应付。开始时都是钓,不要鱼杆,直接拿鱼线,鱼钩,挂上钓饵。因为鱼池大,周边也有路,经常有过路的人走过来看看,要不就地坐在池边的石头上歇脚,所以看鱼池的人一般不太会注意,我们就是装作在鱼池边上歇脚,把鱼线放进池里,这个时候可以不用浮子,手上感觉得到,鱼池的鱼太多了,很容易就钓上来了,再说了用浮子,看鱼池的人可能会看到。我们钓几条后就会溜之大吉,看鱼池的人拿我们也没办法,有时发现了,等他气喘未定的从鱼池那头跑过来,我们早就提着鱼跑到河堤上去了。后来我们用笼子,或者找来网,鱼池边上经常放有喂鱼的饲料,我们把饲料大把大把的撒进鱼池里,鱼儿就成群结队的赶过来吃食,这时候下网,或者用笼子捞它一家伙,就能一下子搞定几十条,鱼儿得手,撒腿就跑路了,气得看鱼池的人望着我们只有苦笑的份。这些鱼池,是有分类的,有的是专门育鱼苗的,有的是专门给外人垂钓用的,有的就是养些外销的。鱼的品种很多,但草鱼和鲢鱼居多,四大家鱼里有这两种,四大家鱼分别是青草莲鳙,其它两种鱼可能是不适应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所以没看到过。
鱼池一般都有进水的水渠和退水的水渠,别小看退水渠,这里面的东西可真不少,鱼肯定是有的,另外螃蟹,虾,贝壳比比皆是,有时还能看到鳖。在退水渠里捞东西,鱼池的人是不管的,要管也管不着。这些退水渠流到哪里,哪里就有了螃蟹,虾,贝壳,所以退水渠所到之处,一般都长年累月的有人在乐此不疲的捕捉。捉一篮子螃蟹不算什么难事,从泥里捉出的贝壳一般手掌大小,要是在鱼池里,捉出的就有手掌两倍的大小。贝壳移动时靠斧足,走过的泥上有条线,在两条线,或者更多条线的交汇处,凹了下去,一般都是贝壳的藏身之地,这样找贝壳百试百灵。到了冬季的时候,鱼池整个面都结上了冰,厚厚的,足足有四五寸。我们就在上面滑冰玩,跑起来一滑,哧溜一下就滑出丈余开外。
村庙
在我们那地方,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座庙。我记得我们村的是座五圣庙,但里面供奉的是哪几尊佛,我却从来没有留意过。庙是村里人集资修建的,说是村子里有座庙,可以保一方平安。意头是好的,不然不会建起来,有很多人已经不再相信迷信了,但这却可以理解为一种寄托和信仰。庙刚建起来,开光的时候,说是那点了佛像眼珠的毛笔,谁要是用了,肯定能成大器。我母亲也帮我拿了一支回来,就是商店里几毛钱一支的笔,很普通。我小时候有一次患了感冒,吃药吃不好,奶奶便带着我去了庙里,拜佛烧香,最后在庙里几个主持的询问下,他们也都是村里的老婆婆,便把刚刚上了香的香灰包在纸里,让奶奶带回家给我吃,后来奶奶还真喂我吃了下去,麻麻的难以下咽。现在想来真是有些荒唐。
每年村里办庙会的时候就非常热闹,人山人海,和上街赶集市一样。庙会的重头戏就是请秦腔戏团来村里唱大戏,三天三夜不停的唱。此外,还要搞一些仪式。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是秦腔的。戏子们身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脸都涂抹了起来,扮成戏里的各种角色,有丫环,小姐,县太爷,衙役什么的,在事先搭建好的戏台上,走着唱着,唱腔浑厚深远,吼着嗓子眼。台下坐满了看戏的人群,黑压压一片,都是些老戏迷。因为庙会,寂静的村庄也因此沸腾了起来,各家的亲戚朋友也闻风而来,挤在一起吃饭,看戏,逛庙会。这也算是庄稼人喜庆的一种方式。
竹子林
其实村庄就两片竹子林,一片大些的是二爷家的,另一片是我家的,合在一起有三亩田大小,密密麻麻的长着青色的竹子。竹子一般高两丈开外,粗细手臂般均匀,是一种韧性非常好的植物。在我不多的记忆里,我记得爷爷、二爷会用竹子编背篓,竹筐,竹篮等。这手艺我想如今已是失传了。爷爷编竹篮的时候,我在旁边看过,所以还是知道一些的,不过编法确实不清楚,因为当时没有亲自动手编过。并不是我不想动手试试,只是当时年纪太小手太嫩,力气也小,经不起竹条的磨砺,爷爷有时也要戴上手套才敢下手。编织东西前,爷爷先把砍来的竹子从中间破开,用砍刀划成一条条铁丝般粗细的竹条,然后按一定的编法编织在一起,遇到太硬的竹子,不够柔软,就放在火上烤一烤,这样就容易弯得动了。
竹林在春天的时候会长出竹笋,一个个尖尖的,破土而出,身上裹着一层一层的外衣,向上延伸着,越往上长,身上的外衣就一层层的脱落。竹笋刚长出来那段时间,很嫩很脆弱,走路不小心撞着它,都会把它撞断。竹笋可以用来炒菜吃,不过吃一根竹笋,也就相当于吃掉了一根竹子,所以一般不吃竹笋,除非是不小心弄断了。冬季的竹林煞是壮观,厚厚的积雪压在竹冠上,一根根竹子都不堪重负,一个个弯下了腰,但它就是坚韧,硬顶着雪霜,屹立不到。等到雪化了,就又伸展开身子,向高处长去。
庄稼地
围绕着村庄的是庄稼地,养育着村庄的也是庄稼地。庄稼地里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色彩。春天的碧绿,那是捂了一个冬季的麦苗展现出的生机。夏天的金黄,整个田野里都是黄灿灿的麦浪,迎着风一阵阵的泛起。秋天的灰色,沉甸甸的稻谷饱满着颗粒挂在田地里,向人们诉说着又一季的丰收。冬天的雪白,那是天上的仙女向大地撒下的圣洁。在这样四季分明的气候下,庄稼地的收成刚好一季水稻一季麦子。夏天收割完麦子后又插下稻秧,待到秋季收割水稻后又撒下麦种。年复一年,如此循环,把希望的种子撒播向明天。
夏天里,庄稼地里除了大片金黄的麦子,还有河边沙地里一排排整齐的玉米和高粱。种什么得什么,有什么因就结什么果。秋天时,收割水稻的同时,也有大豆、小米等农作物,五谷杂粮,样样俱全,一样不缺。庄稼地是庄稼人的衣食父母,命根子,是庄稼地养活了庄稼人,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繁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果园
家乡的果园以苹果园居多,早些年,不知刮得什么风,说是搞特产种植免除农业税,于是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欣喜若狂,纷纷在自家的一些田地种上了苹果、猕猴桃等果树。早期也有人种植,但少之又少,经过这次以后,几乎每家都有了果园,于是也不存在以前的偷果子事件,果园就放在哪里,也不把周围用一种带刺的植物围起来了,更不用人每晚轮流看守了。家家户户都有了,也就不稀罕了。
苹果树的树苗刚买回来时拇指粗细,运到田地里,每隔三米左右栽种一棵,一亩地有百来棵吧,品种多样,但最多的是红富士,秦冠,红香蕉,黄元帅这几个品种。苹果树苗经过三四年的成长才能挂果,在这期间要不断的上肥,使小树苗成形。成形的树已有小腿粗细,这时就开始结果,但要定期剪枝和疏果,不然会浪费果树的养份。村里的人熬了三四年,总是盼望着果树早点挂果,并能卖个好价钱,谁知道当时的苹果少有人问津,再加上庄稼人对果树的种植一知半解,种出的苹果果实偏小,形状也是形态各异,最后竟然卖不出去,好多都落在果园子里烂掉了。我还记得当时的果园边上,大都堆放着一些烂掉的苹果,可惜但没有办法,最后大多数贱价卖给了当地的一家果汁厂。我家也种植过一亩地的,我记得当时的收购价才5分钱到8分钱一斤。整个果园里的果子全部摘下,再贱也是要卖的,要不怎么处理,总不能看着烂在树上,烂在地里吧。后来,几乎是一夜之间,村子周边的苹果树都连根拔起了。人们算得来帐,种苹果不划算,还不如种回庄稼。村子周边的苹果园就像一阵风似的,吹过来又很快过去了,只有少数的种植猕猴桃的果园保留了下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