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上的笑声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 问苍生
邺城不远,不多时就到铜雀台的。台也不大,连人迹都缺稀的,于是心情颇不平静。夕阳西下,铜雀台上,静悄悄的,生怕一声轻响,便打扰了他。这台是不是一如夕阳呢?斜斜余晖闪入我这后生眼里,一阵热气袭来,泪水也模糊着。其实我多想闭上双眼,去感受铜雀台上那久久不息的笑声。可我这后生终究晚了千年。也许,也许是这晚来的脚步,使我竟看到了她的荒芜。
铜雀台荒芜着,荒芜的铜雀台也落寞着。而我又能为她做些什么?是驱散她的荒芜?还是陪着他走出落寞?
可我,可我终究也无能为力。是否我的脚下,丈余深的土层内,也有一双脚印呢?应是坚毅而厚重的脚印吧。
这是曹公足迹。其实,我无法想象。曹公那夜梦见铜雀,次日竟自金光地里,也挖了出来一对铜雀。这是一种怎样的巧合呢?我宁愿把这铜雀入梦,唤作巧合。大抵王者,下臣多附会一些神彩,渲染王者顺应天意。曹公应也不例外的。
好吧,姑且不论真假如何。那日曹公梦入铜雀。次日召集谋士,在邺城开了个梦铜雀会。谋士大多是人精,眼珠一转,便附会一些上古遗事。果不其然,一名谋士就道,"远古,舜母梦入铜雀,生而有舜。此吉兆,公不可畏惧。"
笑话,曹公岂能畏惧呢?不管这舜母是否梦到铜雀,也不管这谋士怎么安慰曹公。反正曹公信了,不但信了,还大张旗鼓,集数万民工,建了这铜雀台。
邺城三台,终于在曹公授意下建成了。夜幕下,高数十丈,台上数百间宫殿显得颇为巍峨。两道横空长阁牵连着金虎冰井二台,四下由九曲走廊围了个圈。殿外,数千盏西瓜灯,被晚风一吹,竟摇曳着滚圆身姿。
站在台上,看着铜雀台上昏黄色灯光,我这后生竟有些后怕。我怕,我真怕铜雀台也世俗的,我更怕,怕曹公把铜雀台据为己有,使我没能感受到她的气息。幸好,幸好铜雀台上还有几个孤独的身影,默默看着邺城百姓。
到底是怎样的身影,才有这种气息呢?也许是缺稀的文人气息。
二 向来痴
这应是一种文人气息,我这后生静静感受着。感受着铜雀台上那几个孤独身影的气息。停下脚步,我隐约听到一串又一串笑声,传入耳畔,是清楚的。似乎带着魔力,我跌跌撞撞闯入一片竹林。天是瓦蓝的,竹子也青翠欲滴。青竹下,几处身影越发清晰的。
笑声,人语,曲音,酒香。我竟恍恍忽忽进入竹林深处?莫非是邺城一处竹园。穿过竹林,犹闻水声。小桥流水旁,一名颇有素王面容男子,仰天大笑。这笑声透着豁达,是无拘无束的。笑声未毕,叹了口气,这人是孔文举吧。文举之旁,长葱指尖轻拨着焦尾琴弦,阮元喻长身玉立,颇好音律,这音竟有些凄然。琴音缓缓,王仲宣本已眉毛簌簌而下,不禁面容露出苦色。刘公干一身素服,拿着酒杯,吟道:"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徐伟长早已醉了,嘴上含糊着道:"为何不是簌簌?"刘公干一怔,奇道:"簌簌谷中风?"陈孔璋年岁不少,是七人中最年长者,他抬头看看铜雀台,叹道:"如今乱世,百姓饥苦,我辈文人应以苍生为本,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话音未落,应德链嘻嘻哈哈,连着三声驴叫。其实王仲宣最爱听驴叫,陡闻这声,连骨头也酥了。孔文举叹道:"天下苍生,流离失所。燕赵之士,大多慷慨悲歌。遥想荆轲刺秦,易水河畔,风萧萧,壮士去。我辈文人应以乱世为题,写出百姓困苦之文。如今整日守着竹林,饮酒铜雀,岂不是颓废的?"话音一落,其余众人默然不语。
看着七子孤独背影,我竟也有些落寞。蓦然地,一阵笑声传来,声音透着悲戚。"苍天仁兮,百姓不苦,。五德聚兮,众生陶陶。易水寒兮,壮士一去。"声音渐行渐远,我这后生竟听得痴了。建安七子到底有这怎样的风骨呢?铜雀台上的笑声依然缠绵。
三 从此醉
自仪狄把酒造了出来,文人便离不开酒的。邺城酒也颇多,曹公胁了献帝,占了邺城,位居魏王,便与众多文士饮酒作乐,游玩漳水。尤其铜雀台横空巍峨。曹公老了,又越发性急,他挥鞭江水,走马蜀道。他的心里有一种欲望。欲望越来越深,深入骨髓,这亦是一种病。曹公病了,显然病入膏肓。孔文举偏偏撞了进来,顷刻被曹公斩首。文举一走,建安再无七子的。
其实,我这后生应对曹公有些敬意,毕竟,文士大多被其聘入邺城,这才有了后世传颂的建安文化。抬头看着曹公矮短背影,念及这名独裁者视人命为草木,杀之弃之。我竟不想去瞻仰曹公容貌。
诚然,中国文人大多是有傲骨的。这种傲骨也使文人性命朝不保夕,文字狱"流传百世"。这应也是文人宿命。自然,曹公亦是俗人。王仲宣眉毛越来越少,光秃秃的,甚是吓人。从此也忧郁不堪,渐渐心情不畅而死。不过曹丕与仲宣友善,领着一干文士在其坟头齐声驴叫。阮元喻厌倦了歌舞升平,悄悄逃出邺城。余下刘公干四人,整日陪着曹公登铜雀,游漳水。数年后邺城瘟疫大乱,四人也惨死疫下。
建安七子走的匆忙,使我这后生晚了千年。可铜雀台上依然宴舞交错着,是否,已把建安七子忘了呢?走在台上,四下光秃秃的。只剩下一片遗迹。透过这片遗迹,我这后生感受着,感受着铜雀台繁华后的衰落,衰落的背后,是又一处繁华的延续,延续着精神的笑声。
四 又轮回
在"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邺城,我又一次登上铜雀台,可台已非台,只余下荒芜,荒芜的连我的心也荒芜着。我茫然看着台上,那些建安时代器具上锈迹斑斑,这些器具静静地向我诉说着,我也静静听着。
是的,铜雀台的时代已经去了。诚然,铜雀台的时代衰落,才有魏晋潇洒豁达,风度翩翩。
也许,在我脚下,我感受到建安七子款款上台,悄悄地坐在台上,谦逊的看着台下,可心情是磅礴的,像有种张力,意图把这个时代临摹出来。在我这后生试图去读懂铜雀台之时,却已被她深深圈入,犹如坠入迷雾,四下是白茫茫一片,我默默感受着,像极了昆虫跌入蛛网,挣扎也是徒劳。那就去承受吧,去承受这片地域带给我的笑声。到底是怎样的笑声呢?我这后生静静想着。应是精神的笑声,才会有这种文人气息吧,这种文人气息应也是轮回的吧。
我在静静走着,当下文人缺稀的到底是什么?又应该有怎样的精神笑声呢?
――铜雀台上的笑声――孔亮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