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虞兮虞兮奈若何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霸王别姬——绝世英雄与绝代美人的末路情殇。如此多悲情与绝美的因素叠加对照,所以即使过了千年,这个故事仍旧令人唏嘘不已。单从字面看,这个典故是从霸王的角度,来概述霸王和一个妃子离别的故事,而“姬”应当是来陪衬“霸王”的。但故事的实质却是,虞姬用生命演义的一场爱情悲剧,她所表现出来的忠贞和刚烈,反倒让霸王在这一场离别里成了一个悲伤的陪衬。所以“霸王别姬”其实准确的来讲,应该叫做虞姬别霸王或虞姬的最后离别。但无论这场离别叫什么,都还的要从两个当事人说起。

  首先霸王项羽,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大概被定位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而真实的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论英勇, 项羽年少时便力能扛鼎,二十四岁时跟随项梁在吴中起事,用一己之力就斩杀当时的会稽郡守殷通的近百名近身侍卫;更在此后的雍丘之战中,于万军之中斩杀镇守三川的秦军主帅李由,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垓下之围里,仅剩二十八骑兵的项羽还演义了"东城快战"这样的军事传奇,三次冲出重围,斩杀主将砍倒帅旗。所以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天下无二”的论断。而在谋略上,项羽是中国军事思想中兵家四势之一“兵形势”代表人物,是能和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神孙武并列的一代军事家。他能在二十多岁时,只凭借起初带领的八千吴中子弟成就霸业,更有破釜沉舟这样以少胜多的实例,岂会是个没有智慧没有谋略的人?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并不意味着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统治者,项羽显然缺少作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必备素质。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虽然到他时家族已经没落,但他的血液和人格中已经烙印进了贵族的那种特质,所以他成年后展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号召力,但也是这样的身世背景,致使他的性格中不仅有豪迈刚直、坦诚守信等好的品质,也夹杂了太多的残忍、傲慢、浮夸和自以为是。我们不妨在楚汉相争的几个关键点上来看项羽的性格。项羽政治生涯的转折出现在占领咸阳之后。第一个进入咸阳的是刘邦的队伍,但贪财好色的刘邦这一次却严令步卒扰民,并对来降的秦王子婴加以礼遇并未过度为难他。而等刘邦还军霸上后,项羽一入咸阳立即杀死子婴,并进行了残暴的屠城,秦朝历代积聚被付之一炬,从而使各路诸侯胆寒而民心尽失。而当有人建议项羽建都咸阳这样一个易守难攻,扼要战局的军事重地时,项羽却以锦衣夜行这样的理由而否定了占尽地利的咸阳。所谓锦衣夜行,意思是说如果不能荣归故里犹如锦衣夜行,这从侧面说明项羽是个恋家而虚荣的人。而由于自出生到成功一路的有如神助的顺利,由于他本身的高大全,所以项羽对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能力高度自信。而一个虚荣又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人,哪里还能兼听良言,善用良才呢?所以天真自负的项羽在鸿门宴上错失了灭杀威胁的良机,还在划定楚河汉界是放归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而也正是他的傲慢浮夸和天真自负,最终就成为了他和虞姬悲剧的根源。

    说了这么多的霸王,自然是为了说虞姬。虞姬作为天下第一英雄的女人,在正史的描述中只是霸王的陪衬,形象单薄而苍白。人们只知道这是个姓虞的美人而已,再多一点渲染也不过就是她容颜秀丽身窈窕,双剑善舞起歌声罢了。这样的描述与一般的歌姬舞女之流也并无不同之处,但这样一个千古传奇的美人,就真的仅仅局限于此吗?所以我们不妨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找寻一些不一样的虞姬。

    项羽与微末之中时与虞姬相识,二人也算的上是患难夫妻。当时的项羽还是个因杀人避祸而四处流窜的流浪汉,而家境殷实的虞姬却能慧眼如炬相中项羽并委身下嫁,由此便可见其见识和眼界了。

    虞姬除了见识和眼界,也应该是个御夫有术的女子吧?司马迁在《 垓下之围》中记载霸王别姬的故事时首先说项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而各种野史也并不见项羽贪花好色的记载,可见项羽对虞姬一直是钟爱珍视的。也许有人会说,项羽是忙于战争,无暇女色,但是项羽的敌人刘邦却是个最好的反证。一般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而贵为汉高祖的刘邦,即便得了天下,而关于他的背信宵小,孚浪好色的各种记载却从不鲜见。由此便能看出项羽的情感世界确实简单得多。而虞姬如何能一直俘获项羽的心呢?除了美貌,如果没有一个善解人意和温柔贤良的心性,那恩宠喜爱又会有多长呢?所以虞姬对这个有些天真有点孩子气的项羽,不但是非常的了解而且也非常的驾驭有术。

    当然所谓的御夫术,只是从小女子的个人层面来说。其实要一个男人永远爱一个女人,除了要用色来惑、声来迷、情以动外,更重要的是有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追求。所以虞姬长随项羽左右,也就不单单只是爱情而已了。虞姬应该在政治和理想上也与项羽有着高度的一致,和共同的追求。与项羽共同征战的岁月里,虞姬除了是个温床暖被的妻子,也必是个能出谋划策,畅谈天下的政治伙伴。而关于虞姬戎装巡营的描写,想必也就不是空穴来风了。所以虞姬的形象不应只是个柔弱的美人,而也应该有几分英姿飒爽巾帼英雄的成分。

    《垓下之围》里并没有描写虞姬的死,但在哪四面楚歌的入髓乡愁里,那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却使得虞姬不得不死。我一直试图通过自己的一些人生经验,来从新想象下当时的虞姬。想来这时的虞姬也已经是个三十来岁的徐娘了,虽然风韵犹存,但经年的戎马峥嵘使得她眼角也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细纹,一头的青丝也偶生了华发。而三十岁的项羽仍旧乃是那么的英挺伟岸,听说那汉王刘邦已经有了一群的姬妾。而自己的男人若是成了天下的王,那么必然也会有众多的女人来分享他的爱吧?而自己到时还会是他目光注视的身影吗?而如今四面楚歌,这乡愁入骨入髓也毒杀心肠,八千江东子弟一个个归心似箭,只这一缕的乡愁,楚军已经溃不成军。

  此时的虞姬已然明了,自己和项羽的政治抱负在今夜将要成为泡影,而自己青春已逝的身体还能带给这个自己深爱的男人什么呢?而她也从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凉歌声里,听出了霸王的几许软弱和迷茫。而面对灾难和诀别,虞姬从容挥剑作舞,并吟出那决绝的词句“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然后挥剑自刎,以期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和鲜血,能鼓起霸王已经颓然的士气。但是项羽太义气了,只为了无颜回江东,而自刎乌江畔。他只是让虞姬的血将他最后的悲壮渲染的更加凄艳,到底他还是辜负了她!

    对于项羽的悲歌总是令人唏嘘,而项羽其人比之刘邦的猥琐和阴险也更加容易赢得人们的同情,但我始终对于他哪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耿耿于怀。虽然在垓下之围中或许虞姬的死将是必然,但总是觉得项羽如此的诘问,分明是在逼迫虞姬以死明志。而我也常想,如果虞姬不肯自愿的去死呢?项羽会如何对待她,会像后世的刘备那样丢下老婆逃之夭夭吗?当然以项羽这样的性格决然不会那样落荒而逃,否则也不会在乌江自刎了。那么最大的可能是他效仿战国时的那些灭国的诸侯那样,焚宝器杀美人做殊死的抵抗。而在看资料时还真看见了这么一条,在《太平寰宇记》里记载说:“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若然如此,那么虞姬岂不更是堪怜?人总是感性的动物,想到此节心我中更是沉郁,而以个人情感而言,抛却以死殉夫,节义双全等等可笑的道德牌坊等因素,只为了那爱情的纯净和真挚,我便愿意相信虞姬是自刎而死。当然历史的真实已经在时间的长河里泯不可寻了,但这却无妨虞姬的爱情千古流传,而虞姬若是有知,怕是她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形象和影响甚至已然超过了霸王项羽了吧!

  写虞美人的诗歌颇多,但我尤爱清朝诗人何浦的那一句“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将虞姬的风骨描摹的入木三分,而这也是对于虞姬最好的注解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