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波纹(一)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不独是艺术形为、女儿韵事、痴人情深,亦蕴含着一种深刻执著的入世精神。灯火阑珊时,山河破碎后,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收拾残局。虽然,花事已尽,季节早换。那把事知不可而为之的锄头,仍要掘地三尺。

  ○女性化

  苹果和梨子都是女性化的。
  《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也是女性化的。但《红楼梦》的内部有一个宏大的男性化的空间。《源氏物语》的内部溢满过于细腻敏感的汁水,以至于没有了空间。

  ○清晨

  清晨的窗帘,有一种初雪的幽凉。
  第一辆红色公交车,迟缓钝挫。
  一个人可以不喜欢苏东坡,但他就可以通过不喜欢苏东坡来标榜自己吗?而读一部古老的小说,比如《红楼梦》或《安娜•卡列尼娜》,则等于轻微的死了一次。

  ○心灵

  清人宋荦《筠廊偶笔》载:“春花落瓣,秋花落朵。盖气使然也,前人无道及者。”此君善于观察,然非真爱花者。爱,不是眼睛的观察,而是心灵的感受。

  ○感受

  读书、随读随忘,颇怅恨。读薛雪《一瓢诗话》,其中有一则云:“读书不在记,记是村学里儿童怕打法。临帖不在多,多是抄帖过日子生活。”不禁一笑。亦是一乐。读书读到一种或复杂或单纯、或清晰或朦胧的感受,便已足够了。这种感受,也许比纯粹的知识更重要。

  ○一首诗

  一首诗有“自己的位置”(宇文所安)。它是出类拔萃的,参天独立的。但它决不是孤立的。在其周围,有许多次生物,有其它花叶的映衬和补充。一句话,它有自己的文化语境。
  一首诗是一口清脆的铜钟,当你在清晨扣击(阅读)它时,它会从时间深处发出声音。一首诗的声音穿越世世代代,不绝如缕。
一首诗永远十八岁。
  一首诗不提供任何答案或意义。有人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云门禅师答:“春来草自青”。一首诗只给你带来生命的生机和感受。

  ○有所思

  在中国文化最腐烂、肮脏、冷利、庸俗之中,始终潜藏着一种柔媚、细腻、空灵、清澈的东西。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然而,即便置身其中,仍永远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仍让人感觉——摸不着,抓不住。最终,一场空。
  这种东西,如此真实,又如此虚幻,如此近,又如此远。让人如此疼惜,又如此无奈。一颗心太飘忽,不足以来爱;一生太短暂,不足以来爱。
  乱红如雨,悲欣交集。绿杨如画。

  ○黄昏感

  数年前,我曾在一篇小文中说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灵中,黄昏的意义要大于清晨的意义。现在仍坚持这个看法。读唐诗宋词,犹有这种感觉。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传统文学(尤其中晚唐以降),就是一种黄昏文学。静静的沉思中夹杂绵绵的抒情。
  《红楼梦》给人一种黄昏般的感觉。而《聊斋》,则由黄昏过度到暮晚和黑夜。

  ○味道

  疏雨。地皮儿刚湿时的泥土味。
  文字里应该有泥土味(自然气息)和炊烟味(生活气息)。炊烟静静浮在小屋顶上,囤积成一大团。仿佛小屋子在人间呆得太久了,想出去散散心,一下子跑到了天上。
  白云深处,恍惚已是千年。

  ○草稿

  草稿——
  必须是浅绿色的,必须有露珠,必须微微被风吹动。风里必须有泥土的气息。少女走上去,必须变得更加明亮。

  ○敬意

  我对这类作家充满更多的理解和更高的敬意:狄金森,卡夫卡,史蒂文斯,《杜伊诺哀歌》之后的里尔克,后期的顾城。表达之于他们,如同呼吸,简单而纯粹。他们时刻都在表达,然而,又不以表达为意。陶潜也应该属于这一谱系。他卓越的名声是从北宋开始的。写作变成永恒的精神的子宫。在诞生之前,隐匿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快乐。

  ○形式

  写作时,柯勒律治喜欢从小路的一侧转向另一侧,华兹华斯则喜欢走在平直的道路上。也可以说,一个人不经意间所走的道路,决定了作品的形式。


  ○影响

  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对马尔克斯的影响是巨大的。马尔克斯对此感激不尽。“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大家早已熟悉《百年孤独》一书开头的这句话,这句话仿佛一枚精美的时光回形环,镶满装饰性的修辞花纹。
  在读《佩德罗•巴拉莫》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句子的出处,“雷德里亚神父多年后会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情景。”

  ○归宿

  《歌德谈话录》中的场合多发生于歌德的书房或其他私人领地。《卡夫卡谈话录》中的场合则多发生于卡夫卡的办公室或其他共公场所。这是一个隐喻:现代知识分子已无立足之处。平稳坚实的心灵基础慢慢出现裂缝,直到走向漫长的崩溃。
  卡夫卡说:“今天穿得最暖和的只有那些穿着羊皮的狼”。
  陶渊明的田园和王摩诘的山水早已丧失殆尽。精神和情感上的大观园也已坍塌荒芜,不复存在。正应了《红楼梦》中那帮小儿女谈禅时所言,“无立足境,方是干净”。故而现代精神的实质——对归宿的寻找即是归宿。

  ○转化

  逆来顺受,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如果足够顽强,便会转化成一种宗教(基督教)情感。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力量催生出的人物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倒不易找到这种形象。可能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心灵空间来不及或者不需要转化,稍一超脱,便成乐天知命的达观态度。

  ○河流

  一条河流,布满波纹却毫无声息,拐了一个弯儿,又拐了一个弯儿,它走进——一种苍茫的未知、一片虚构的大地、一本还未写就的书。

  ○懂得太多

  他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一流作者?因为他懂得太多。
  当然,懂得太多,也不是坏事,这让他远远好于那些二流作者。

  ○改变

  很长时间,我服膺于沃尔科特的这一说法:“要改变语言,必须先改变生活”。现在,我突然觉得,这一说法还不到位。更直接、更根本的说法应该是:要改变语言,必须先改变内心。语言是内心世界的镜像,或者说言为心声。要不断修心。只有内心世界改变了,语言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而我希望自己的内心变得朴素、温暖、柔软……

  ○哑弦

  素琴挂壁,其实是悲怆的。连暗夜据案而坐的姿势也显得多余。
  弦断处,大雪纷飞。
  多么漫长的寂静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却没有一种清肃的声音来校正、指引、修补、调试那些千疮百孔的心灵。

  ○梦想

  在对梦想的追求中,如果你感受不到精神深处那种深沉而充实的孤独,那么,你的梦想就没有永恒的终极性的价值。

  ○遗憾

  追求完美的人注定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遗憾。
  要接受这个遗憾。
  不留遗憾的人,当然是幸福的——也许,压根就没有这样的人。但留有遗憾,也仍是幸福的。
上帝为什么要造人?是因为自身的寂寞吗?但《旧约》中,上帝造人不久,就不满意了。因为这个“作品”是不完美的,出乎他的意料。
  而幸福是否压根就是一个永恒的乌托邦?
  任何一个人理直气壮地宣称,“我是幸福的!”我都感觉有点轻率和肤浅。

  ○观念

  这个世界被各种观念绑架、左右得太久了。
  然而,世界还是观念性的。
  我想到《尚书》上的一个比喻,“若朽索之驭六马”。绳子糟了,朽了。六马奔腾,向“无数个方向飞奔”(福克纳小说中的一个奇妙句子)。
  观念即是朽索。
  然而,观念却不会“断”。永远不会。从人类诞生那一刻起,观念就产生了。
  观念更新,更新的观念仍是观念。
  说到底,这个世界还是离不开绳子。

  ○典型性

  有的人,他本身具有典型性、风格化,因而变成一个文学化的形象。比如嵇康。有的人他本身并不具有什么审美色彩,但他的作品则是典型性的、风格化的。比如杜甫。
  还有的人兼而有之,比如李白,其次苏轼。


  ○想象

  以前不赞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要做就做到极致。现在想想,这个粗犷的花花公子还是对的。——让别人了解你的大,不如让别人想象你的大(写过后,我才想到,这句话其实很色情)。

  ○整体感

  不错,文学的所有可能性早已被穷尽。我们所能拥有的,只有碎片。吉光片羽。
  但也许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开始,就意味着人类内心世界的整体感已被现实生活彻底瓦解了。

  ○解脱

  为了向古典主义告别,他又重读了一遍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有一种从一个厌倦的怀抱中终于解脱的感觉。

  ○最大的奇迹

  最大的奇迹蕴藏于平凡。《红楼梦》就像从生活的绸缎上直接剪下来一块似的。其实,它有一种最独特永恒的芬芳,“出自天竺葵和未曾闻过的花(华莱士•史蒂文斯)”。
  就像干将铸剑,身入冶炉。写出这种完美作品的人,心血以徇,无论是谁,必然早逝。

  ○真正的奇迹

  真正的奇迹是钉上十字架的那一刻,而不是复活的那一刻。

  ○语气词

  刚刚绽开的花朵,那么美丽,那么鲜艳,对世界充满惊讶和喜悦,怎么形容呢,那种感觉是在所有语言形成之前的一刹那,就像创世的第一天,日出前那抹惊心动魄的曙色。它还不是一个名词,更不是一个形容词。如果非要形诸语言,那么,它只一个略带羞涩的语气词——“哦”或者“啊”。

  ○鸡蛋

  如果你是一枚鸡蛋,那么,尽量不要去碰石头。你脆弱,因为你蕴含着生命。要忍耐,要珍惜自己。要把自己修炼成一只雄鸡,啼声喔喔。你超越了自身,就已经战胜了石头。
  只有那种足够坚硬的事物,比如铁,在与世界的碰撞中,才会发出激越美丽的火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