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align=center][size=16pt]最后一抹温暖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t] [/size][/align][size=16pt]      已是仲春,昨天还朗照的暖阳,今日居然变了脸色。隔着738年光阴,料峭春寒中,北固山下,和“文天祥镇江脱险渡口遗址” 纪念碑相遇。远去的那个春日,一代忠良,一代贤臣,九死一生,从这里逃脱,杀回抗金疆场。[/size]
[size=16pt]      南宋烟雨,每一次回望,总有一丝悲怆。我憎恨纯粹的民族情结,但直面两宋文人在政治上的那份旷世少有的大起大落,总是一次次的惊心。文人治政,祸福两倚。总以为大宋是文人的盛世,是家国盛世。拥有GDP占当世60%的大宋,拥有那么多精忠报国将帅的大宋,拥有如此发达先进科技的两宋,怎么会转瞬间灰飞烟灭。[/size]
[size=16pt]      带着太多的困惑,站在碑前。抬眼,目光所及处,江山如练,江水一片澄澈,红男绿女正徜徉在春日融融中。[/size]
[size=16pt]      738[/size][size=16pt]年的岁月,淹没在这如潮的烟雨中,叹惋,绵长。[/size]
[size=16pt]      无法真实地还原当时的险境。唯有一块冷硬的石碑,在安静的提醒着那一段无法挽回的悲歌。[/size]
[size=16pt]      乱世出英雄。正因为南宋末期的那份离乱,才愈显文人丞相的那份忠诚之悲壮。一个状元,凭着对朝廷的忠贞,倾家荡产,招募兵士,就那样“不自量力”义无反顾地去勤王。他不会想到,这样的行为在当时那些手握重兵的南宋大臣看来是那样的幼稚可笑。他更不会料到,当他费尽劫难,历经镇江,仪征,扬州,南通,回到南方那个小朝廷身边时,他的执着换来的居然是冷遇和再一次边缘。隔着模糊的岁月,我无法揣度文天祥当时的心境。[/size]
[size=16pt]      那个乍暖还寒的夜晚,镇江城给了深陷绝境的文天祥一行最后一抹温暖。就在押解元都途中,一干人,一条船,一盏官灯,一个向导。杜浒,余元庆,沈颐,还有那个没留姓名的小官兵。这一场接力赛式的逃脱,与其说是给文天祥爱国报国生涯的最后一抹温暖,不如说是镇江人给南宋小朝廷的最后一抹温暖。[/size]
[size=16pt]      但,滚滚长江水,没有给南宋带来好运。历史总是以惊人的相似演绎着红尘中向前的浩瀚。就像当年赵匡胤从后周的幼子手中夺得江山一样,纵横捭阖的两宋,最终也以年仅8岁的小皇帝末帝赵昺的投海自尽谱了一个朝代终结的挽歌。1279年,国祚319年的南宋以20余万生命的集体殉葬在崖山画上了一个悲情的句号。[/size]
[size=16pt]      不,还没有终止。[/size]
[size=16pt]      在元朝大都,亲眼目睹崖山惨状的文天祥,还在遭受着生命和人格,义仁和精忠炼狱般的摧残。他悲怆写下:“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size]
[size=16pt]      那个寒冬,文天祥的囚禁处喧嚣纷繁。南宋降臣左丞相留梦炎来了。南宋的“前”皇帝宋恭帝来了。文天祥家人也给他捎来了书函。甚至,不可一世的忽必烈也屈尊来了。[/size]
[size=16pt]      都不奏效。[/size]
[size=16pt]      最终,汪元亮来了。一个自愿请求随伺被降皇上北上的琴师,来到了文天祥的面前。没有寒暄,没有悲天悯人的发泄。他带了酒,带了诗词,带了那把旷世绝音的古琴。[/size]
[size=16pt]      这是大宋两个末世文人内心气节的相惜。这是这个世界给两个崇高生命的最后蕴藉。一曲弹罢,一个,成了冤死异国他乡的忠君精魂。一个,成了南归不知所踪的云游道士。在生命的最后那些日子里,他们隔着牢笼,隔着镣铐,指点江山,谈诗论文。[/size]
[size=16pt]      我不知道,《胡笳十八拍》的音律在狭窄地牢中缭绕的时候,手脚都有镣铐的文天祥有没有抚胸叹惋,仰天长啸。但我知道,牢狱之前,栅栏相隔,汪、文相约:“必以忠孝白天下,予将归死江南。”汪元亮,这个同是南宋的罹官,在人世,给了文天祥最后一抹温暖。[/size]
[size=16pt]      春寒里,石碑犹在。没有立碑说明,也没有立碑时日。手抚石碑,没有一丝温度。如果说,文天祥的脱险南归,曾经给这个濒临灭亡的大宋带来重整山河的希望,那么注定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文人治政,怎敌皇权犀利,直到南宋逃走崖山海上苟延残喘之际,垂帘听政的杨太妃国舅还因私利生生剥夺了文天祥护驾圣上的资格。一心抗金的文天祥只能[/size][size=16pt]转战于福建、江西,重振抗元大旗。想当初,一路难逃之际,为了保护文天祥的生命,无数大宋子民死在元军的刀枪之下。与其说他们誓死保卫的是皇帝和大臣,不如说他是那个黑暗时局的最后一面旗帜,一丝温暖。他们以为,只要皇帝在,只要大臣在,大宋就有希望,家园就能回去。[/size]
[size=16pt]      但,真的回不去了。[/size]
[size=16pt]      事实上,历代史家对文天祥的“仁和义”褒贬不一,精忠占多,但愚忠之说也不在少数。[/size]
[size=16pt]作为一个文化后人,每一次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诗句的时候,无法释去的依旧是一连串的追问。[/size]
[size=16pt]      南宋没了,文天祥在忠于谁?南宋皇帝也投诚甚至来劝降,文天祥还能忠于谁?可怜,一片精忠,一片铮骨,迎来的依旧家国破碎。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道德崇高下一贯对生命的冷漠,更是中国文人的宿命。其实,一生刚直的文天祥并不被皇室正统“[/size][size=16pt]主流们”接纳,文氏一生为宦,几度沉浮。[/size]
[size=16pt]      史书记载,文天祥被俘之时,忽必烈曾问询朝中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答曰:“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忽必烈给了文天祥最后的尊严。他到狱中,没有要求下跪,最后一劝,以“中书省”之任相托。但最终的若言依旧是,“我是大宋的宰相,大宋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但愿一死足矣”。[/size]
[size=16pt]      同样国破家亡,金人之后的耶律楚材选择了入世,用自己的智慧影响甚至驾驭了元世祖的治国方针,让骄横的马背民族渐渐的汉化,避免了多少生灵涂炭悲剧的上演,促进了历史车轮滚滚前行。汉人之后的文天祥则选择了以死效忠,以身殉国,杀身成仁。[/size]
[size=16pt]      我不是历史学家。我喜欢揣测历史。常常在想,倘若文天祥改了心意,效仿耶律楚材,假以时日,中国历史会不会因此而改写?还会有清一代一次又一次被列强蹂躏的悲剧吗?但,历史不靠揣测。[/size]
[size=16pt]      石碑远处,桃红柳绿,江山依旧。石碑近处,江水浩渺,苇叶静立,袅娜的身姿随风的摇曳而起伏,瞬间但又挺直。苍茫的苇叶该记得那晚的惊险一幕吧。黯寂的江面,轻舟快发,终于,“在晨光里望见了真州的蜿蜒的城墙”。那一夜,有雪吗?有风吗?史书没有描述。但我想,至少,船击水面的声韵,一定会有,如同文天祥留给世人的那首凛然的《正气歌》,伴着岁月,绵延,永传。[/siz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