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朝阳和落日的美学比较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朝阳和落日的美学比较

  最近几年,他一直致力于比较各个季节朝阳和落日的美学差异。但是,他却无法得出一个具体的结论。这种结论如此主观。春天的朝阳仿佛是液态的。落日呢,也饱含水意。春天的朝阳和落日,让他莫名其妙的想到江南。当然是古典的江南,魏晋六朝、唐宋和晚明的江南,谢灵运、姜白石和李香君的江南。诗歌和岁月中的江南。盛夏,朝阳和落日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一块块、一摊摊重叠拥挤的光影。只是,哦,那夕阳,如此硕大,如此漫长,仿佛永远也不会结束,也永远不知该如何才能结束。盛夏的黄昏,就像一条寂寥的高速公路,迢迢通向某种难以预测的未知。晴朗的早晨,他静静看着东方那片红意,越来越浓,然后,朝阳初起。如今,他已经学会喜欢和热爱早晨了。一种平和而清朗的喜悦感。他甚至觉得,在秋天,朝阳要美于落日。有时,在秋天无边无际的落日中,面对一河秋水,他若有所思,又若无所思,就那么长时间静静坐着,只到暮色渐起。和盛夏的黄昏不同,秋天的黄昏却像一条布满尘埃的小路,通向微微泛黄的宁静的过去。那么,冬天呢,冬天的朝阳和春天的没有什么区别。而落日几乎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类似于儿时的暗夜里拥有一盏灯的感觉。天空如此凛冽,大地空旷,寒风阵阵。有时,这种感觉几乎让人流泪。


  秋天的肺(杜甫之一)

  黄昏,起了浓雾。到处是湿湿的。树叶落得差不多了,树的骨架变得清晰。再过一段时间,树的枝条就历历可数了。
  感冒,咳嗽,秋天的肺。
  想到老杜的诗,“卧病数秋天”。这个“数”,是数个的意思,一连几个秋天都在害病。开始,我以为这个“数”是屈指可数的“数”,在病中,盘点一个个曾经的秋天,或者说,躺在破木床上,穷极无聊,一天天过着,度日如年(其实,这样理解,也蛮有意思的)。
  蜀地潮湿。老杜晚年在船上,吃不好,喝不好,肚子里整天灌满江峡的风。他的肺变得极坏。杜甫晚年的诗歌,骨节发硬,气貌有萧索之感,节奏急促,好像一个人呼吸不太畅快的样子。这些,当与此有关。在冷湿的大风中说话、喘气、写作,是不容易的。
  生活中的境遇虽各各不同,但烦恼却大致相同的(嗯嗯,这让人想到《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个著名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杜甫是诗人,写诗。但对于大多数平常人来说,唯有无言。
  “无言”,是一幅画的巨大的留白。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接受我们的“病”,并且不能抱怨。


  秋天的诗人(杜甫之二)

  伟大的诗人,与水有关。屈原徒劳无功地搜集国家错综复杂的涟漪。李白背道而驰地捕捉美学的动态的月亮。杜甫晚年的诗歌,沉郁悲壮中夹杂些许凄厉,宛若秋风贯林。——秋风的衰飒,对于肺病患者来说,感应尤其强烈。杜甫属于秋天的诗人。韵脚时而密如鼓点,却又略显拗执,顿,挫,像一个人家里有急事的人,没法奈住性子,只好深一脚浅一脚、磕磕绊绊往前跑,荒山野岭,月黑风高。这种韵脚,应该也与他的肺病有关系。
  大地上,他失去一切物质上的依凭。只有一条小船,漂泊在湘江之上。眼花,耳聋,肺病,风湿,消渴疾(糖尿病),右臂偏枯,满头萧疏冷寂的白发,破衣烂衫,容颜衰老丑陋。但他的心气儿却始终不衰。即便他在诗里嗟老叹穷,却仍给人一种秋老虎般的热切感觉。这个老人间或在渔市摆摊卖药(他精通药理,沦落长安时就曾操过这等活计),借以裹腹。
  最后,他就死在这条小船上。
  这条小船,成了他生活中一个层层叠叠的隐喻。也可以说,几乎是所有诗人的生活归宿的一个隐喻。
  他的儿子无钱安葬他,只好把他的棺材厝放在岳州。后来,他的孙子杜嗣业借贷乞讨,辗转努力,终于把他移葬在首阳山下,与他崇敬的远祖杜预、引以为豪的祖父杜审言安葬在一起。灵柩路过荆州时,杜嗣业遇到遭到贬谪的诗人元稹(大才子兼著名的勾引家,著有影响极为深远的“勾引家日记”——《莺莺传》)。杜嗣业请元稹为祖父写篇墓志铭,元稹把杜甫置于李白之上,称其为古今诗人之集大成者。
  而这已是杜甫死去四十年之后的事了。也就是说,这个伟大的诗人,被他的时代孤伶伶的“悬置”了近乎半个世纪,才算真正回归大地,入土为安。


  埙

  埙是泥土的声音,憨憨的、郁郁的声音。哪一小片土地,寂寞了,想飞一下,但飞不起。眨巴眨巴眼睛,又深深的伏下去。“呜呜——呜呜——”,想说些什么。想说的太多,结果说不清。就只能发出这么一种声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呜呜——”,“呜呜——”

  温暖

  高大的白杨,“空间的惊叹号”。其它的树呢?——一个个问号。在它们的疑问中,包括这样一个问题:最后,它们将会变成什么?——是的,也许是几把椅子,旧的,布满伤口,静静环列在一盆冬天的炭火旁。木格棂的纸窗外,有呼呼的深远的风声……哦,那种被反复传递下去的古老而朴素的温暖。
在青少年时代,我曾想用一个笔名:树呈青。


  枯藤

  你搞书法,署名枯藤是对的。明朝的徐渭号称青藤,这个你当然知道。我不知你这个称号是否与青藤有联系。同样是藤,徐渭拥有深厚的艺术土壤。但我们这个时代则是贫瘠的、干旱的。立足之地狭小,生根发芽极难。要想长得更好,注定得向更黑暗的地方挺进。退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的秋风里,即便要做青藤,也是不易做得成的。如此,枯藤亦好。
  “枯”,不仅是一种美学趣味,也是一种生存况味。禅宗里有“枯木龙吟销未干”的话,其实我喜欢这种状态,凡事太绝对,这本身即是一种“执”。枯木销未干,仍有生命存在,这样才能在风里发出某种奇异的声音——龙吟。枯藤虽枯,但枯状之下,仍有千回百转、顽强不息的脉动。
  枯了的藤更劲,更拙,更奇。《世说新语》里称赞一个人的出众,称其为“百人亦现,千人亦现”。做人要低调,和光同尘,做艺术则要出众。枯的藤繁华落尽,线条和精神反而更鲜明的凸显了出来。


  枯荷

  在豆瓣网见过一个人的摄影,印象很深。——清水一湾,枯荷零乱,残叶凋零殆尽,唯有茎梗存在,硬,瘦,涩,劲,根根倾侧入水。让我不由得联想到颜真卿《争座位贴》中一些字的线条。
  八大山人的鸟儿,木呆呆的站在横斜的荷梗上,白眼向天,生死无足挂怀。那荷是夏荷,有花有叶。等到大雪来临,叶残梗断,那鸟儿该飞到哪儿去呢?世界枝荣叶茂,可以对繁华无动于衷,但当其空空如也之时,总得觅个立足之处的。八大的鸟儿没想到这个,但我得替它想到。八大山人画过很多荷花,我好像没见过他画的枯荷。我觉得他最适合画枯荷的。
  中国男人——尤其是文人——担荷太多,胸中满是块垒,厚重深沉有余,清朗爽拔不足。魏晋的文人(主要是《世说新语》中那些述而不作的人)比较优秀,但又让人感觉稍稍有些风格化。唐朝的文人,王摩诘虚静,李太白清朗,杜牧之俊爽。李商隐则郁结凝滞,林黛玉不喜其诗,却独赏“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枯荷听雨,其实听的是自己的孤寂。雨滴落在枯荷上,声音响亮、急促、繁碎。一个摇摇欲坠的空洞的世界,又脆又薄,被风吹得张过去,倒过来,极不稳定。虽像一把伞,却是破伞,什么也遮挡不住。许仙初遇白娘子的那把伞,后来挂在哪儿了呢?慢慢也像荷叶一样——破了吧?生活中,那一个一个看不见的洞,补都没法补。
  不知林黛玉读没读过南宋诗人周密的这两句诗,“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周密这两句诗的艺术构思显然脱胎于李商隐,变清寂为明丽。有动态,有光影。只是相对而言,少了几分悠远的情韵。
  大雪纷纷,银塘冰封,枯荷也凋败殆尽了。但残山剩水中,泥藕又把一痕新绿默默孕育。


  废名(之一)

  废名相貌奇矍,鹤目螳形,声音沙哑,长着两个卡夫卡一样的招风耳。
  废名喜欢看女人。逛北海,水果铺门口看见一个年轻少妇坦怀喂孩子奶,废名想走慢些,看看那个女人的乳房。有一天在大路上走,远远望见一个最好看的女人,因为鞋子破,只得肃然回避,极其遗憾。有个相识的长相欠佳的女人,废名一天碰到两次,微愠。
  废名爱女人,却并不太想和哪一个真正结识。
  废名原名冯文炳,二十五岁那年,六月九日那天,正式改名。
废名喜欢看树,却从不会爬树。
  有个朋友舍不得让他烟抽,废名就偷他一支。
  废名写作时要窗明几净,衣服要穿得整齐,鞋袜要自己满意。
  废名有一阵子很喜欢鲁迅,想象如果鲁迅枪毙了,他一定去看护鲁迅的尸体,因而他也被枪毙。
废名和熊十力论辩时双方有时大打出手,尔后即和好如初,在学界已经很著名了。
  一九四九年,废名写出《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自己装订成册,扉页题字:“献给中国共产党”。然后请董必武交给中央。
  周作人南京出狱后,只有废名时时赒济看望他。
  一九六七年,废名病逝于长春,由其子约一同学,用小板车将其送往火葬场。


  废名(之二)

  废名原名冯文炳,取“文章焕然,彪炳可法”之意。果然,名副其实。
  废名外婆家名为岳家湾,《桥》中的史家庄,即以此为地理背景。废名曾赋诗曰:“小桥城外走沙滩,至今犹当画桥看。最喜高底过河堰,一里半路岳家湾。”“高底河”,系筑坝靠近堰的一段河流,非指地名。
  废名母亲修佛,法名还春。这让人想到王维之母,亦修佛。
废名手稿字体有童贞味,率真,像第一天的入学儿童,很认真的排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课。其书信字体,是上课前的儿童,有点任性,想乱跑一通,但又不太敢。
  废名就学于北大英文系,以最后一名成绩毕业。
废名诗集《镜》,奇艳幽深。有一位署名文星的作者在《文坛怪人的怪事•废名的方城三人战》一文中披露,此诗集原出于废名对一个好友新婚妻子的单恋情思。这位好友即语言学家、翻译家袁家骅,其妻钱晋华亦为英语翻译家。有段时间,三人常在一起打麻将。
  诗集《镜》中有些情思和玄想亦隐约通于《桥》的下半部。废名心致一以贯之,即曲径通幽,其文字亦如梦雨飘瓦,扑朔迷离。
  抗战期间,废名隐居故乡,为其子冯思纯编启蒙读物,写道:“早上起来,打开后门,看看山还在不在那里。”山在夜里跑了,打开后门,山刚刚回到原处,站稳。但山在夜里跑到了哪儿,却没有人知道。
  众所周知,废名因思想分歧,在北平曾和熊十力大打出手。而隐居黄梅期间,据说废名和前清进士于甘侯亦因文字之争而大打出手。
  在柳林乡南山,废名与一个和尚关系密切。
  废名在故乡教学,常把学生带出户外,于绿树浓荫下席地而坐,随意讲授。清风徐来,好鸟时鸣。
  废名追随周作人,景仰之情溢之于文,鲁迅极其反感,在信中骂其为周作人之狗。1949年1月,周作人因附逆,被保释出狱,生活无着,废名解囊相助,奉助2万元。1950年,政治高压下,仍至周家贺岁。周作人遭红卫兵殴打,奄奄一息,苟延残喘,于1967年5月6日死去。废名此时,亦生命垂危,抄家之后,喃喃自问:文化大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同年9月4日,废名亦离世。
  (此则文字中的资料皆引自《废名先生》一书,眉睫著,金城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