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散文:晁错之错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原以为诸葛亮斩马谡是治军首创,昨晚看中央一台的电视剧《汉武大帝》才发现,在这之前,还有汉景帝挥泪斩晁错这一令人心酸的故事。
晁错,何许人也?西汉时,有两大书生进入朝廷幕僚,一个是贾谊,另一个就是晁错。晁错是颖川人,开始在太子家做家令,太子称他为“智囊”,可见他足智多谋。由于当时匈奴经常挑起边境战争,晁错就给文帝上书,建议选择良将屯兵戌边,安定边境。汉文帝采纳这个建议,同时招募百姓往边陲迁居。公元前165年,汉文帝亲自出马策问考试,晁错以辩才得高等,遂提拔为中大夫。晁错当了中大夫,就开始上书文帝,提出“削藩”的主张。他写了十三章文书,论述当时分封诸侯做大做强的局面,对朝廷极为不利。文帝活着的时候虽然没有采取晁错的主张,但对他的才华却很赏识。就又任命他为太子刘启的老师,即太子太傅。
文帝死后,刘启继位为汉景帝。开始任命晁错为左内史,与汉景帝形影不离,为他出谋划策。他的宠幸超过了九卿。经晁错建议修改了许多法令,引起丞相申屠嘉的不满。晁错作为内史,出入宫廷不方便,皇帝就让他在太上皇庙外围墙上开了一个门。申屠嘉就借此事上奏景帝,要求诛杀晁错。汉景帝当然认为这是小题大作,何况是自己批准的,怎么以这件小事就杀自己的老师呢?但申屠嘉却受不了,气得吐血而死。晁错愈发尊贵,汉景帝又任命他为御史大夫。
晁错是个聪明人,却被聪明误了性命。人啊,千万别聪明过了头,晁错就聪明过了头。他在御史任上如果安分守己,不多管闲事,也许会享尽荣华富贵。但他却把朝廷政权当成自己的命根子,处处为皇帝着想,为汉政权的巩固而操心。也就是说他没找准位置,那江山是刘家的江山,你晁错毕竟是外姓大臣。何况要削的都是刘姓诸侯的大权,一旦皇帝翻脸,他就会不认你这个老师。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削藩令得到各分封王的极力反对,也惹恼了众多大臣。就连他老父亲都知道他犯了众怒。从老家颖川千里迢迢跑来,劝儿子不要再削藩,不然就会诛连九族。老父亲苦口婆心,但晁错执迷不悟,顽固坚持认为这是为朝廷着想,不是为一家之私。父亲劝告无效,知道大难来临,就跳到咸阳河里自尽了。当吴王刘濞造反时,提起晁错,自然是一呼百应,于是就有人给刘濞出主意:“不反皇帝,诛晁错,清君侧”。所谓清君侧实际上就是要杀晁错。汉景帝在摇摇欲坠中不得不考虑“削藩令”是否妥当?在一片诛杀晁错的呼喊声中下了决心,杀晁错,若以一人谢天下,老师又怎么样?汉景帝终于下令腰斩晁错,那一把锋利的大斧啊!“砰”的一声,晁错就身首异处。汉景帝也痛哭流涕,“晁错啊晁错,你为什么叫错?”错、错、错,千错万错,皇帝不会错,是晁错的错!做皇帝也真难,明知杀晁错是个冤案,却又不能不杀。而这一杀晁错,汉景帝也就背了骂名,不肖之学生,却杀了他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啊!可想来想去,众怒难犯,是晁错不识时务。削藩是个好主张,但不能那么急,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还是郑板桥聪明,他发明了一个词:“难得糊涂”。人有时就得犯点糊涂,不糊涂就要吃亏。人难得的是小事糊涂,大事清楚,正象吕端那样。可惜晁错太聪明,不知道装糊涂。
实践证明晁错没有错,他对形势的分析也是对的。诸侯王已经做大,与朝廷势不两立,吴王刘濞造反就说明了这一点。那么错的是谁呢?谁又能为晁错平反的呢!那时候可还没有包拯,也没有胡耀邦的。晁错一介书生,为朝廷而死,死得好冤,死得好惨!这就是封建专制制度。无怪鲁迅说,一部中国历史,翻开每一页都是两个字:吃人!
七王之乱平定后,西汉王朝仍然固若金汤,晁错的鲜血也许没有白流。但汉王朝争权夺利的斗争一天也没停止。那些为平定七王之乱而立了大功的将军们,窦婴做了有名无实的太子太傅,周亚夫先做太罻,后又改为名存实亡的丞相。而梁王呢,几次争夺皇权未果,便派刺客去杀那十来个反对他掌权的大臣,袁盎便成了他刀下之鬼。汉景帝派人调查,知道是梁王派人干的。要治他的罪。梁王不得不去认错,到皇帝那里负荆请罪。汉景帝重演了高祖刘邦“狡兔死,良弓藏,飞鸟尽,走狗烹”的拿手好戏。
汉景帝的残暴还不仅如此,他手上还粘满他儿子的鲜血。他为了让刘彻当太子接班,先是废了长子刘荣,逼疯了刘荣的母亲,后来又贬刘荣为临江王。可恨刘荣不争气,在临江王任上,他又犯了大错,占用了太宗祖庙的土地盖行宫,被酷吏郅都关在死牢里,最后自杀而亡。一个皇帝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够可以了。然而,班固在《汉书》中却对景帝大加赞赏,说他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言文景,美矣!”就不如司马迁说真话,司马迁认为他不如文帝,孝文皇帝才是仁德的好皇帝,老百姓都十分怀念他。七王之乱,景帝是有责任的,矛盾是他激化的。这件事完全可以缓和办理,各个击破。后来主父偃提出“推恩法”不是很顺理成章地就解除诸侯王的军权吗?
演员焦愰也感到这皇帝不好演,以后再不要演皇帝了,太累了。
晁错不错,即便有小错,罪不当死,然而他却死在自己培养的学生手里,悲夫!
(原载天涯社区2005年)
晁错,何许人也?西汉时,有两大书生进入朝廷幕僚,一个是贾谊,另一个就是晁错。晁错是颖川人,开始在太子家做家令,太子称他为“智囊”,可见他足智多谋。由于当时匈奴经常挑起边境战争,晁错就给文帝上书,建议选择良将屯兵戌边,安定边境。汉文帝采纳这个建议,同时招募百姓往边陲迁居。公元前165年,汉文帝亲自出马策问考试,晁错以辩才得高等,遂提拔为中大夫。晁错当了中大夫,就开始上书文帝,提出“削藩”的主张。他写了十三章文书,论述当时分封诸侯做大做强的局面,对朝廷极为不利。文帝活着的时候虽然没有采取晁错的主张,但对他的才华却很赏识。就又任命他为太子刘启的老师,即太子太傅。
文帝死后,刘启继位为汉景帝。开始任命晁错为左内史,与汉景帝形影不离,为他出谋划策。他的宠幸超过了九卿。经晁错建议修改了许多法令,引起丞相申屠嘉的不满。晁错作为内史,出入宫廷不方便,皇帝就让他在太上皇庙外围墙上开了一个门。申屠嘉就借此事上奏景帝,要求诛杀晁错。汉景帝当然认为这是小题大作,何况是自己批准的,怎么以这件小事就杀自己的老师呢?但申屠嘉却受不了,气得吐血而死。晁错愈发尊贵,汉景帝又任命他为御史大夫。
晁错是个聪明人,却被聪明误了性命。人啊,千万别聪明过了头,晁错就聪明过了头。他在御史任上如果安分守己,不多管闲事,也许会享尽荣华富贵。但他却把朝廷政权当成自己的命根子,处处为皇帝着想,为汉政权的巩固而操心。也就是说他没找准位置,那江山是刘家的江山,你晁错毕竟是外姓大臣。何况要削的都是刘姓诸侯的大权,一旦皇帝翻脸,他就会不认你这个老师。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削藩令得到各分封王的极力反对,也惹恼了众多大臣。就连他老父亲都知道他犯了众怒。从老家颖川千里迢迢跑来,劝儿子不要再削藩,不然就会诛连九族。老父亲苦口婆心,但晁错执迷不悟,顽固坚持认为这是为朝廷着想,不是为一家之私。父亲劝告无效,知道大难来临,就跳到咸阳河里自尽了。当吴王刘濞造反时,提起晁错,自然是一呼百应,于是就有人给刘濞出主意:“不反皇帝,诛晁错,清君侧”。所谓清君侧实际上就是要杀晁错。汉景帝在摇摇欲坠中不得不考虑“削藩令”是否妥当?在一片诛杀晁错的呼喊声中下了决心,杀晁错,若以一人谢天下,老师又怎么样?汉景帝终于下令腰斩晁错,那一把锋利的大斧啊!“砰”的一声,晁错就身首异处。汉景帝也痛哭流涕,“晁错啊晁错,你为什么叫错?”错、错、错,千错万错,皇帝不会错,是晁错的错!做皇帝也真难,明知杀晁错是个冤案,却又不能不杀。而这一杀晁错,汉景帝也就背了骂名,不肖之学生,却杀了他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啊!可想来想去,众怒难犯,是晁错不识时务。削藩是个好主张,但不能那么急,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还是郑板桥聪明,他发明了一个词:“难得糊涂”。人有时就得犯点糊涂,不糊涂就要吃亏。人难得的是小事糊涂,大事清楚,正象吕端那样。可惜晁错太聪明,不知道装糊涂。
实践证明晁错没有错,他对形势的分析也是对的。诸侯王已经做大,与朝廷势不两立,吴王刘濞造反就说明了这一点。那么错的是谁呢?谁又能为晁错平反的呢!那时候可还没有包拯,也没有胡耀邦的。晁错一介书生,为朝廷而死,死得好冤,死得好惨!这就是封建专制制度。无怪鲁迅说,一部中国历史,翻开每一页都是两个字:吃人!
七王之乱平定后,西汉王朝仍然固若金汤,晁错的鲜血也许没有白流。但汉王朝争权夺利的斗争一天也没停止。那些为平定七王之乱而立了大功的将军们,窦婴做了有名无实的太子太傅,周亚夫先做太罻,后又改为名存实亡的丞相。而梁王呢,几次争夺皇权未果,便派刺客去杀那十来个反对他掌权的大臣,袁盎便成了他刀下之鬼。汉景帝派人调查,知道是梁王派人干的。要治他的罪。梁王不得不去认错,到皇帝那里负荆请罪。汉景帝重演了高祖刘邦“狡兔死,良弓藏,飞鸟尽,走狗烹”的拿手好戏。
汉景帝的残暴还不仅如此,他手上还粘满他儿子的鲜血。他为了让刘彻当太子接班,先是废了长子刘荣,逼疯了刘荣的母亲,后来又贬刘荣为临江王。可恨刘荣不争气,在临江王任上,他又犯了大错,占用了太宗祖庙的土地盖行宫,被酷吏郅都关在死牢里,最后自杀而亡。一个皇帝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够可以了。然而,班固在《汉书》中却对景帝大加赞赏,说他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言文景,美矣!”就不如司马迁说真话,司马迁认为他不如文帝,孝文皇帝才是仁德的好皇帝,老百姓都十分怀念他。七王之乱,景帝是有责任的,矛盾是他激化的。这件事完全可以缓和办理,各个击破。后来主父偃提出“推恩法”不是很顺理成章地就解除诸侯王的军权吗?
演员焦愰也感到这皇帝不好演,以后再不要演皇帝了,太累了。
晁错不错,即便有小错,罪不当死,然而他却死在自己培养的学生手里,悲夫!
(原载天涯社区2005年)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