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关于社团的迎新晚会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在写作方面,灵感是十分重要的,感情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想要把他记录下来,就有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事情结束的第一时间(或者尚未结束之时),跟着这时的第一知觉去自然的书写,如徐志摩,如郁达夫,都有着这种提倡。这时候去写东西,是有着某种自然的灵性以及饱满的感情的。还有一种就是在事情结束一段时间之后,在自己或者别人几乎就要将此事遗忘的时候去回忆,如鲁迅,如闻一多。这时候的写作,是沉淀之后的感情,更加充满理性的光辉,也有着更深层次的铭记色彩。
  社团的迎新晚会是11月3号晚上举办的,已然过去2周有余。一般我写东西都是更倾向于跟着灵感和身边残余着的温度走的,但这次的迎新晚会我却推到今天才写。是一种文学上的新尝试,也是出于对这场晚会特殊性的考虑。
  从9月末的社联巡礼结束到11月初,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结束之后,有人对我说,节目很好,学妹很漂亮。我当时听到这句话之后笑了,很骄傲。骄傲中带着点点的伤痛。有个新词叫做明媚的忧伤,大概说的就是我对迎新晚会的感觉吧。
  明媚,说的是满意。忧伤,说的是隐痛。
  某些节目每天晚上9点到11点的两个小时的彩排,天气从不太冷到非常冷的转换,加上开封的一年四季、二十四小时不断的风,部长到部员一个多月的坚持,简直让我这个不怎么去陪他们的“社长大人”汗颜。加上每晚仁和公寓那个特定草坪上我大书评学社的包场,那时心中的骄傲与自豪真可谓令言语与文字黯然失色。
  节目审核到晚会结束的整个过程,文艺部部长们的负责与辛勤,更是让我在感动之余彻底冰释了对他们之前不负责的误解。想起前任社长说的一句话:靠行动获得别人的认可(大意),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
  但世间事哪能十全十美?阳光之下的角落总有阴影。六个部门,十几位部长,又怎能奢望全部都那么负责。人才,需要的太多。伙伴,几个就足够了。人才是拿来用的,伙伴是一起努力的。简单说来,应该就是合作与合伙的区别吧。
  自然,也不能奢求每个节目以及晚会的每个环节都格外出色。我向来不掩饰对某人或者某事的喜欢与厌恶。就事论事,我自然喜欢办好的事,特别是不太容易办好却办好;厌恶搞砸的事,特别是本来很容易办好却搞砸的事。就人论人,我自然喜欢负责的人;说不上厌恶,但也决不至于喜欢不负责的人。看在眼里的一切,已然不想诉诸言语亦或文字。
  狭小的环境,流通的信息,偶尔加上相互的比较与竞争。分辨一个事情,了解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
  差劲的节目,辛苦的大部分部长,参与度并不高的小部员。这就是我对迎新晚会的直接而不规避的定义。或许在此处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把部长与部员归位为师生不太合适,但总归能做一个大概的感知。所以,我已经足够满意,哪怕晚会或我自己惹人非议。
                                                                                                                                                2013.11.19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