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平:自然文学中的人类精神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人是自然之子,大自然是母亲,大自然满足我们衣食住行的需求,破坏大自然就是伤害我们自己……这个观点并没有脱离以人类为主导的立场。因此我们的某些自然文学,眼光往往停留在物态的表层,或简单地科普自然常识,或低吟风花雪月,或“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在我看来,自然文学的自然二字,只是个有关创作题材的定语,最根本的主语,依然是文学。文学即人学,没有对人类精神的穷究,没有探讨被自然孕育、哺育、生成、更改、异化、制服、回望,不断思考,历经挣扎而后达到升华的人类精神活动,文学就失去了生命。
生态变化对人类精神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探讨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个性,先要从文化属性研究起来,而文化属性都是由地域生态决定的,这是我们的自然文学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近来从国外翻译进来的自然文学作品很多。我的阅读量不大,最喜欢的是俄罗斯地理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的《在乌苏里江的莽林中》和法国作家让·齐奥诺的《人世之歌》。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江以东的海岸、山林、荒野中长途跋涉四十万平方公里,《在乌苏里江的莽林中》一书起初就是他的个人旅行日记。事实上,好的自然文学往往都不是刻意而为之的。作者首先要是个对大自然全身心投入的观察体验者,阿尔谢尼耶夫写到海洋、山脉、河流、树木、动物,但是最终使这本书成为文学经典的,并不是这些描写,而是因为他的笔下呈现了一个鲜活而独特的人物——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这个人物仿佛天降的通灵者,魅力无穷,是一个在我们熟知的社会生活里很难见到的形象。他的世界很大,所有他留下脚印的森林、山地、海岸、河畔、荒野,都可以成为他的憩居之所,他的行为往往让我们觉得奇异而神秘,但是沉思之后,我们会恍然大悟,并深深感动。德尔苏的举止行为,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科书——当俄罗斯士兵开枪扫射野鸭群的时候,他不用语言劝阻,而是也拿起枪射击,故意把子弹射到野鸭群下面的水底下,一次两次,直到把野鸭群轰赶到俄罗斯士兵的射程之外;他是猎人,却只向大自然索取生存所需的那一点点,比谁都懂得珍惜身边的生态;他认为深山一定要有老虎,海里一定要有海豹,面对老虎的咆哮,他开枪驱赶,当老虎转身之际,他为了让老虎快点走,冲老虎离去的方向开了一枪,后来发现老虎竟然死了,为此他有了一辈子没能摆脱的犯罪感……遇到一个林中的异教徒,他没有隔阂,一声不吭就出去打猎了,他狩猎的理由只是那个人有六个孩子;每一次打到野兽,他都要送给附近的住户,由于历史的原因,那时乌苏里以东地域上有汉族人、俄罗斯人、乌德海人、索伦人居住,他所获的猎物,往往要分成好几份,送给不同国籍的邻居;他在林地上发现了野山参,赶紧深挖出来,不是为了卖钱,而是送到密林深处栽种保留。他觉得大森林从来不是谁的,猎物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不容掠夺……有意思的是,他也不自觉地被所谓文明世界异化着,他相信大自然神法无边,万物有灵,平等对待森林里的每一个动植物,敬畏每一个自然现象,却往往竭力地用外来人的语言来解释这一切。比如说他认为海市蜃楼就是死人的灵魂在走,认为海水经常会发脾气,说雾是坏人是骗子。至于他的生存经验,堪称集飞鸟的眼睛、豺狼的嗅觉、驼鹿的强壮于一身。他在森林里洞察秋毫,顺势而为,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他锐利的目光和敏捷的行动与他质朴善良的心态融合于一身,自然天成,不可解构。然而,这个神灵般的德尔苏·乌拉扎,离开山林便举步维艰,手足无措,他不愿意待在温暖的室内,不会在床上睡觉,常常被骗走财富,最后死于强盗之手。人类将森林变成了利益的绞杀场,无情地撕碎了自己最后的襁褓,夺去了德尔苏·乌扎拉安宁的家园。他没有子孙,也没有继承者,万幸的是,他的故事没有消失在潮湿的林地里。阿尔谢尼耶夫通过自己的审美眼力和笔力,写出了德尔苏·乌扎拉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在乌苏里江的莽林中》之所以饱满、立体、深刻、完美,乃至成为世界自然文学的巅峰,最重要的因素是成功塑造了这个实实在在光辉夺目的生态中人。
让·齐奥诺的《人世之歌》对自然的描写比重很大,很透彻。无边的黑夜,河中暗藏的汹涌,黎明的迷茫,河岸的絮语,小山村静谧的杀机,作者电子脉冲一般的描写,径直让我们感受到清澈,凛冽,温度以及潜在的坠落感,这些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理上的冲击,还制造了让人一点点苏醒的效果,是的,文明往往让人忘却自己本是自然的产物,身体感应自然的能力也随之衰退,我们应该意识到那些冬眠在生命深处的基因记忆,这就是我们必须经常回到大自然中去的理由。《人世之歌》一书的主人公,为了寻找儿子出行,成了自然王国的闯入者,这时他“寻找儿子”这个可以强化小说动势的出发点,在高山大河面前立马被弱化了,人不由自主地变得安静而渺小,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融入了这个陌生的境遇。他看见了自然生态中的人,也看到了大自然中人的精神生命——像巨蛙一般的泳行者,河流是泳行者的道路,激流险滩,倒伏在河道中的树木,对泳行者来说如履平地;他还遇见了一个盲女孩,见证了她的爱情和生育,原来她是一个大自然的聆听者,风在河边穿行,动物在远方吵架,甚至连星星和云朵的行动,她都可以用听到的声音认知;巨大的山,小小的山村,至暗之夜吞没了一切,黑幕后谁在密谋,星星点灯,强盗和好人突然现身,在这里,万物的诉求都通过独特的方式显现出来……让·齐奥诺说:“以我观之,现时的全部作品,给予平平庸庸的人类的位置太过突出,要创作没有人的小说是不大可能的,既然世间存在着人。问题是,应该给予人以恰当的地位,而不应将之作为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不应当睥睨一切。须知,一座山不仅是以其高和大而存在着,他也有重量,有气味,有动作,有魅力,有语言,有感情;一条河也是一个人,自有其爱情、力量、灵魂和病痛,并且渴求冒险的经历。溪涧、山泉都是人,也会恋爱,会骗人,会撒谎,会背信弃义;她们袅娜多姿,以水草和苔藓为裳。森林会呼吸。田园、荒野、丘陵、海洋、山谷,常常受雷电轰击的峭拔山峰、自创世纪以来山风就在其面前撞得粉身碎骨的傲岸的悬崖峭壁,凡此一切,绝非仅仅是可以令我们一饱眼福的景致。他们是聚族而居的活生生的人。这些千姿百态,生气勃勃,与我们一样具有人性的景物,我们却只了解其外貌。而至今我们之所以被种种神秘的东西所包围,恰恰是因为我们从来都不重视土地、植物、河流和海洋的心理状态。”
将人作为自然中的一个物种,让·齐奥诺从这个角度坚持认为自然文学不抛弃人,人和万物应该平等:“作家们应该洞悉、热爱、理解或憎恶人类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揭示人的本来面貌,即塑造出被客观世界的芬芳、魅力和歌声所渗透、所熏陶,因而实实在在、光辉夺目的人物。只要你在一座小山村短暂逗留过,你就会知道山在山民的日常谈话中占有何等地位。对于一座渔村来说,重要的是大海;对于平原上的村庄来说,重要的则是田野、禾稼和草地。我们不应把人物孤立起来。人不是孤立的,大地的面貌锲刻在人的心里。”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正被无情地割裂,人类过着高傲的生活,为了利益不停地战天斗地,在利欲的膨胀中无法自拔。归根结底,人类面临的生存发展乃至衣食住行诸多问题,无一不与生态的变化有关。文学必须有深刻的洞见,必须告诉读者,人类不要忘记最根本的财富是氧气和阳光,对大自然的破坏,生态的被异化,完全可能把人由一棵树变成一柱塑料。文学更要告诉人们,客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生态的变化正日益影响着人类的心灵,它不仅从人类学生物学角度影响人,更是从精神层面影响人。一个放牧过大马群的牧人,一旦到了沙化的绝境,他会万念俱灰,如果你给予他安逸的生活,让他拿着漂亮的紫砂壶喝茶,他会选择去纵酒,因为他心里空;森林过度开发后,林业工人被安排到城市的边缘居住,不能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心灵的孤独也照样不可避免。为什么最尊重自然、关注生态的永远是原住民?正因为他们一辈辈与自然建立了和谐的共生关系。我常常想,自己为什么眷恋呼伦贝尔,因为草、雪、马、羊、开阔的视野、深远的森林、独特的食物养育了我,所谓故乡情,是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故乡的生态就是你生命的摇篮,一辈子的念想,最高级的境界是我们像雪鸮一样依偎自然,像松鸡、像鱼、像鹿那样率性天然,同时具有一双观察万物的眼睛,具有慈悲、包容、澄明、开阔、科学的思维,这也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完全吻合——在优秀的自然文学作品中,主角在换位,思考在换位,更有醒目的揭示——人如此渺小,不过是自然王国的一粒种子,切不可追求指点江山的凌绝,切不可幻想如日中天的永恒,人类必须敬畏自然,顺势而生。
比较而言,我们立足的地域更贴近大自然,文化和生态保持着比较鲜活的状态。从地域和文化的视角看内蒙古,辽阔的草原和浩瀚的森林,就是活生生的自然博物馆,而与之不可分割的游牧文化和狩猎文化,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硕果,这块土地上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宗教观念,审美理想,无不吸纳了由来已久的,还没有被哪个作家清晰地写出来的人文与生态观。在这里,一个有准备的写作者会有目不暇接的收获。
从个人写作的角度看自然文学,我主张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去书写自然,反对想当然的拟人化,也反对大而无当的臆想。我们对自然的理解到底有多深,我们自己也是说不清的。我们只知道我们看见的情形,不知道动物、植物、山河诸多的隐秘,它们在怎样生长?或者在想什么?巨大的不可知,是不能用无知来解读的。我也不知道,我的拙作《马拉沁的儿马子》一文中被卡玛斯撞死的儿马子,为什么会冲上公路英勇赴死?《黄羊子跳、跳、跳》中的公黄羊集体用躯体搭成火中通道,让怀孕的母黄羊过境逃生,它们是用什么密码组织起来的?《阿巴嘎的狼岛》中的母狼为何活吞自己的狼崽,而后又仰天哀号?《我是马鞍巴特尔》中,海骝马追狼时十分英勇,可当狼被打死了,它为什么吓得哆哆嗦嗦,就是不让牧人把狼皮放在自己背上?我们都是千古之谜,动物也是千古之谜,自然和宇宙更是千古之谜。如果说,阿尔谢尼耶夫、让·齐奥诺、梭罗们,无心插柳成就了自然文学的经典,那么远离生态现场的文人,无疑很难成为一个自然或生态文学家,没有哪个天才可以成功书写格局之外的东西。
我深以为然的是,我的写作,一开始就是和草原森林的生态融为一体的,也可以说就是自然文学。我的人物身上,血液中,气质里,都带着草原的风,森林的雪,他们的敬天爱人,善良智慧,都是草原和森林给予的。对大自然和故乡的爱,是我自然写作的发动机,也是我理解生态中人的钥匙。我感觉深入生活要有感情投入,要心在其境,才能找到好细节。我的《我是马鞍巴特尔》,并不是轻而易举地一对一采访的结果,而是得益于我父亲和巴特尔哥哥几十年前的相识,我在此基础上努力地和巴特尔哥哥加深感情,到后来他的话匣子便自然而然打开了,几年中他多次领我在草原上行走,访问了多位有故事的牧人,他在路途中经常想起一些埋藏在岁月里的故事,便讲给我听。写《额布格的秋天》,我曾几次到鄂温克草原找老牧民聊天,走访牧羊人,后来与几个鄂温克和布里亚特姑娘保持长期友谊;写《守候黑嘴松鸡的爱情》,真的在寒冷的四月林地守候了一夜,遭遇了好几个刚复苏的草爬子。我的生态写作不是海绵里挤水,而是大海捞针,我总是观察得多,写出来的少,没有找到诗意的好细节,我宁可不写。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曾经删掉过大段游离于细节之外的文字,明知道不删除也会被采用,依然还要删,没有谁要求我这样做,只为彰显好细节的魅力。我常常想,到底什么东西可以余音绕梁?我认为好细节正如走遍山林后从泥土中淘出的老山参,有血有肉,有如真谛,最能体现世上万物包括人的本质,是作品的支点,没有鲜活生动的细节,作品就不可能体现形象思维的魅力。自然文学作品要吸引人来读,之所以吸引人来读,不可放弃对好细节的追求。除了坚持在场的原则,还要培育自己的情怀,积累审美经验与表现技巧,万万不可急功近利。
我认为,自然文学可以有不同体裁形式,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也可以非虚构叙述,也可以是儿童文学等等,但是我认为一个有厚重感的文本,非生态二字可以了得,历史、文化、人类命运应该尽在其中。《瓦尔登湖》和《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沙乡年鉴》等力作,都具有科学勘察的特点,非专业化的中国作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其水准。生态和人类文明是一个共同体,自然文学创作永远都不会像科普那么单纯,应该是多维的、厚重的、繁复的、丰富的、博大精深的,当然也是扑朔迷离、稍纵即逝的。让我们回到原生态的大地上,静静地、慢慢地呼吸吧,做一个具有腐殖层湿度和花草幽香的写作者。
生态变化对人类精神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探讨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个性,先要从文化属性研究起来,而文化属性都是由地域生态决定的,这是我们的自然文学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近来从国外翻译进来的自然文学作品很多。我的阅读量不大,最喜欢的是俄罗斯地理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的《在乌苏里江的莽林中》和法国作家让·齐奥诺的《人世之歌》。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江以东的海岸、山林、荒野中长途跋涉四十万平方公里,《在乌苏里江的莽林中》一书起初就是他的个人旅行日记。事实上,好的自然文学往往都不是刻意而为之的。作者首先要是个对大自然全身心投入的观察体验者,阿尔谢尼耶夫写到海洋、山脉、河流、树木、动物,但是最终使这本书成为文学经典的,并不是这些描写,而是因为他的笔下呈现了一个鲜活而独特的人物——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这个人物仿佛天降的通灵者,魅力无穷,是一个在我们熟知的社会生活里很难见到的形象。他的世界很大,所有他留下脚印的森林、山地、海岸、河畔、荒野,都可以成为他的憩居之所,他的行为往往让我们觉得奇异而神秘,但是沉思之后,我们会恍然大悟,并深深感动。德尔苏的举止行为,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科书——当俄罗斯士兵开枪扫射野鸭群的时候,他不用语言劝阻,而是也拿起枪射击,故意把子弹射到野鸭群下面的水底下,一次两次,直到把野鸭群轰赶到俄罗斯士兵的射程之外;他是猎人,却只向大自然索取生存所需的那一点点,比谁都懂得珍惜身边的生态;他认为深山一定要有老虎,海里一定要有海豹,面对老虎的咆哮,他开枪驱赶,当老虎转身之际,他为了让老虎快点走,冲老虎离去的方向开了一枪,后来发现老虎竟然死了,为此他有了一辈子没能摆脱的犯罪感……遇到一个林中的异教徒,他没有隔阂,一声不吭就出去打猎了,他狩猎的理由只是那个人有六个孩子;每一次打到野兽,他都要送给附近的住户,由于历史的原因,那时乌苏里以东地域上有汉族人、俄罗斯人、乌德海人、索伦人居住,他所获的猎物,往往要分成好几份,送给不同国籍的邻居;他在林地上发现了野山参,赶紧深挖出来,不是为了卖钱,而是送到密林深处栽种保留。他觉得大森林从来不是谁的,猎物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不容掠夺……有意思的是,他也不自觉地被所谓文明世界异化着,他相信大自然神法无边,万物有灵,平等对待森林里的每一个动植物,敬畏每一个自然现象,却往往竭力地用外来人的语言来解释这一切。比如说他认为海市蜃楼就是死人的灵魂在走,认为海水经常会发脾气,说雾是坏人是骗子。至于他的生存经验,堪称集飞鸟的眼睛、豺狼的嗅觉、驼鹿的强壮于一身。他在森林里洞察秋毫,顺势而为,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他锐利的目光和敏捷的行动与他质朴善良的心态融合于一身,自然天成,不可解构。然而,这个神灵般的德尔苏·乌拉扎,离开山林便举步维艰,手足无措,他不愿意待在温暖的室内,不会在床上睡觉,常常被骗走财富,最后死于强盗之手。人类将森林变成了利益的绞杀场,无情地撕碎了自己最后的襁褓,夺去了德尔苏·乌扎拉安宁的家园。他没有子孙,也没有继承者,万幸的是,他的故事没有消失在潮湿的林地里。阿尔谢尼耶夫通过自己的审美眼力和笔力,写出了德尔苏·乌扎拉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在乌苏里江的莽林中》之所以饱满、立体、深刻、完美,乃至成为世界自然文学的巅峰,最重要的因素是成功塑造了这个实实在在光辉夺目的生态中人。
让·齐奥诺的《人世之歌》对自然的描写比重很大,很透彻。无边的黑夜,河中暗藏的汹涌,黎明的迷茫,河岸的絮语,小山村静谧的杀机,作者电子脉冲一般的描写,径直让我们感受到清澈,凛冽,温度以及潜在的坠落感,这些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理上的冲击,还制造了让人一点点苏醒的效果,是的,文明往往让人忘却自己本是自然的产物,身体感应自然的能力也随之衰退,我们应该意识到那些冬眠在生命深处的基因记忆,这就是我们必须经常回到大自然中去的理由。《人世之歌》一书的主人公,为了寻找儿子出行,成了自然王国的闯入者,这时他“寻找儿子”这个可以强化小说动势的出发点,在高山大河面前立马被弱化了,人不由自主地变得安静而渺小,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融入了这个陌生的境遇。他看见了自然生态中的人,也看到了大自然中人的精神生命——像巨蛙一般的泳行者,河流是泳行者的道路,激流险滩,倒伏在河道中的树木,对泳行者来说如履平地;他还遇见了一个盲女孩,见证了她的爱情和生育,原来她是一个大自然的聆听者,风在河边穿行,动物在远方吵架,甚至连星星和云朵的行动,她都可以用听到的声音认知;巨大的山,小小的山村,至暗之夜吞没了一切,黑幕后谁在密谋,星星点灯,强盗和好人突然现身,在这里,万物的诉求都通过独特的方式显现出来……让·齐奥诺说:“以我观之,现时的全部作品,给予平平庸庸的人类的位置太过突出,要创作没有人的小说是不大可能的,既然世间存在着人。问题是,应该给予人以恰当的地位,而不应将之作为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不应当睥睨一切。须知,一座山不仅是以其高和大而存在着,他也有重量,有气味,有动作,有魅力,有语言,有感情;一条河也是一个人,自有其爱情、力量、灵魂和病痛,并且渴求冒险的经历。溪涧、山泉都是人,也会恋爱,会骗人,会撒谎,会背信弃义;她们袅娜多姿,以水草和苔藓为裳。森林会呼吸。田园、荒野、丘陵、海洋、山谷,常常受雷电轰击的峭拔山峰、自创世纪以来山风就在其面前撞得粉身碎骨的傲岸的悬崖峭壁,凡此一切,绝非仅仅是可以令我们一饱眼福的景致。他们是聚族而居的活生生的人。这些千姿百态,生气勃勃,与我们一样具有人性的景物,我们却只了解其外貌。而至今我们之所以被种种神秘的东西所包围,恰恰是因为我们从来都不重视土地、植物、河流和海洋的心理状态。”
将人作为自然中的一个物种,让·齐奥诺从这个角度坚持认为自然文学不抛弃人,人和万物应该平等:“作家们应该洞悉、热爱、理解或憎恶人类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揭示人的本来面貌,即塑造出被客观世界的芬芳、魅力和歌声所渗透、所熏陶,因而实实在在、光辉夺目的人物。只要你在一座小山村短暂逗留过,你就会知道山在山民的日常谈话中占有何等地位。对于一座渔村来说,重要的是大海;对于平原上的村庄来说,重要的则是田野、禾稼和草地。我们不应把人物孤立起来。人不是孤立的,大地的面貌锲刻在人的心里。”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正被无情地割裂,人类过着高傲的生活,为了利益不停地战天斗地,在利欲的膨胀中无法自拔。归根结底,人类面临的生存发展乃至衣食住行诸多问题,无一不与生态的变化有关。文学必须有深刻的洞见,必须告诉读者,人类不要忘记最根本的财富是氧气和阳光,对大自然的破坏,生态的被异化,完全可能把人由一棵树变成一柱塑料。文学更要告诉人们,客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生态的变化正日益影响着人类的心灵,它不仅从人类学生物学角度影响人,更是从精神层面影响人。一个放牧过大马群的牧人,一旦到了沙化的绝境,他会万念俱灰,如果你给予他安逸的生活,让他拿着漂亮的紫砂壶喝茶,他会选择去纵酒,因为他心里空;森林过度开发后,林业工人被安排到城市的边缘居住,不能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心灵的孤独也照样不可避免。为什么最尊重自然、关注生态的永远是原住民?正因为他们一辈辈与自然建立了和谐的共生关系。我常常想,自己为什么眷恋呼伦贝尔,因为草、雪、马、羊、开阔的视野、深远的森林、独特的食物养育了我,所谓故乡情,是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故乡的生态就是你生命的摇篮,一辈子的念想,最高级的境界是我们像雪鸮一样依偎自然,像松鸡、像鱼、像鹿那样率性天然,同时具有一双观察万物的眼睛,具有慈悲、包容、澄明、开阔、科学的思维,这也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完全吻合——在优秀的自然文学作品中,主角在换位,思考在换位,更有醒目的揭示——人如此渺小,不过是自然王国的一粒种子,切不可追求指点江山的凌绝,切不可幻想如日中天的永恒,人类必须敬畏自然,顺势而生。
比较而言,我们立足的地域更贴近大自然,文化和生态保持着比较鲜活的状态。从地域和文化的视角看内蒙古,辽阔的草原和浩瀚的森林,就是活生生的自然博物馆,而与之不可分割的游牧文化和狩猎文化,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硕果,这块土地上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宗教观念,审美理想,无不吸纳了由来已久的,还没有被哪个作家清晰地写出来的人文与生态观。在这里,一个有准备的写作者会有目不暇接的收获。
从个人写作的角度看自然文学,我主张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去书写自然,反对想当然的拟人化,也反对大而无当的臆想。我们对自然的理解到底有多深,我们自己也是说不清的。我们只知道我们看见的情形,不知道动物、植物、山河诸多的隐秘,它们在怎样生长?或者在想什么?巨大的不可知,是不能用无知来解读的。我也不知道,我的拙作《马拉沁的儿马子》一文中被卡玛斯撞死的儿马子,为什么会冲上公路英勇赴死?《黄羊子跳、跳、跳》中的公黄羊集体用躯体搭成火中通道,让怀孕的母黄羊过境逃生,它们是用什么密码组织起来的?《阿巴嘎的狼岛》中的母狼为何活吞自己的狼崽,而后又仰天哀号?《我是马鞍巴特尔》中,海骝马追狼时十分英勇,可当狼被打死了,它为什么吓得哆哆嗦嗦,就是不让牧人把狼皮放在自己背上?我们都是千古之谜,动物也是千古之谜,自然和宇宙更是千古之谜。如果说,阿尔谢尼耶夫、让·齐奥诺、梭罗们,无心插柳成就了自然文学的经典,那么远离生态现场的文人,无疑很难成为一个自然或生态文学家,没有哪个天才可以成功书写格局之外的东西。
我深以为然的是,我的写作,一开始就是和草原森林的生态融为一体的,也可以说就是自然文学。我的人物身上,血液中,气质里,都带着草原的风,森林的雪,他们的敬天爱人,善良智慧,都是草原和森林给予的。对大自然和故乡的爱,是我自然写作的发动机,也是我理解生态中人的钥匙。我感觉深入生活要有感情投入,要心在其境,才能找到好细节。我的《我是马鞍巴特尔》,并不是轻而易举地一对一采访的结果,而是得益于我父亲和巴特尔哥哥几十年前的相识,我在此基础上努力地和巴特尔哥哥加深感情,到后来他的话匣子便自然而然打开了,几年中他多次领我在草原上行走,访问了多位有故事的牧人,他在路途中经常想起一些埋藏在岁月里的故事,便讲给我听。写《额布格的秋天》,我曾几次到鄂温克草原找老牧民聊天,走访牧羊人,后来与几个鄂温克和布里亚特姑娘保持长期友谊;写《守候黑嘴松鸡的爱情》,真的在寒冷的四月林地守候了一夜,遭遇了好几个刚复苏的草爬子。我的生态写作不是海绵里挤水,而是大海捞针,我总是观察得多,写出来的少,没有找到诗意的好细节,我宁可不写。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曾经删掉过大段游离于细节之外的文字,明知道不删除也会被采用,依然还要删,没有谁要求我这样做,只为彰显好细节的魅力。我常常想,到底什么东西可以余音绕梁?我认为好细节正如走遍山林后从泥土中淘出的老山参,有血有肉,有如真谛,最能体现世上万物包括人的本质,是作品的支点,没有鲜活生动的细节,作品就不可能体现形象思维的魅力。自然文学作品要吸引人来读,之所以吸引人来读,不可放弃对好细节的追求。除了坚持在场的原则,还要培育自己的情怀,积累审美经验与表现技巧,万万不可急功近利。
我认为,自然文学可以有不同体裁形式,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也可以非虚构叙述,也可以是儿童文学等等,但是我认为一个有厚重感的文本,非生态二字可以了得,历史、文化、人类命运应该尽在其中。《瓦尔登湖》和《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沙乡年鉴》等力作,都具有科学勘察的特点,非专业化的中国作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其水准。生态和人类文明是一个共同体,自然文学创作永远都不会像科普那么单纯,应该是多维的、厚重的、繁复的、丰富的、博大精深的,当然也是扑朔迷离、稍纵即逝的。让我们回到原生态的大地上,静静地、慢慢地呼吸吧,做一个具有腐殖层湿度和花草幽香的写作者。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