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已晚》:返景深林,复照青苔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深山已晚》:返景深林,复照青苔
刘军
最近几年,傅菲以一年一本散文集的频率在散文的中流里稳步前行。继2019年推出的《河边升起炊烟》之后,今年四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他的最新散文集《深山已晚》。如果说其他散文作家的迎流向上呈现出爬坡的姿态的话,那么,对于傅菲而言,他则像是一位移步换影者,倾心于经验的拓宽以及美学风格的多样化。《深山已晚》这部集子无论从题材领域还是主题开掘以及叙述笔调上,皆离开了作家所熟悉的南方乡村生活,进入空山,转身成为一个自然的观察者、记录者。这种由世俗生活转入冥想以及更注重内心生活的通道,在红尘滚滚中当然需要勇气,但更需要机缘。如同其后记所叙,在2013年的夏末,傅菲离开了故乡,一个人进入武夷山北部山区中一个叫荣华山的地方,开启了一个人的山居生活。时间大概持续了一年多,其间,他不停地进出周围的山坡、田野、溪流,探访隶属于村落的小型庙庵,尝试种植菜蔬、草本植物,观察它们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在露台上阅读不同季节的云彩、秋雨的线条,用脚步丈量冬雪的深浅。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山气日夕佳之中种植内心的安静。在山居生活的每一个“今天”的现场,他会以简笔在随身携带的软皮本上划出线条。而《深山已晚》就是将这些文字线条加以整理的一个结果。
傅菲为何决然远离业已习惯同时也可称得上舒服的寻常生活,转入到离群索居的生活状态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可以理解,毕竟,对于现代人来说,突然换一个面目去生活,终归是无法忍受的,就像某些小说虚构的事件那样,一个拥有男性意志和灵魂的人突然有一天顶戴着女性的躯体在人间游走,各种错位和困境将会接踵而至。一句话总结,换一种活法,对于我们来说,往往是纸上的臆想。另一方面,这样的问题终归意义不大,赫尔曼·黑塞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写作之路尽管迷雾重重,但有一个本心终归不能抹去,即它能够丰富我们自己,并推动着我们在生活细节上照亮一些内容。
城市-乡野的运动轨迹,这种现实世界中极个别的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的选取,并非傅菲一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选择到京郊乡野定居的散文家苇岸先生,此后,还有停靠并皈依于长白山的散文家胡冬林先生。这两位作家尽管都已经离世,但他们为当代中国散文贡献了非同寻常的笔调和韵味。从人文的角度观之,这种主动选择乡野并建立某种生活秩序的选择明显不同于文化传统中的隐士生活,陶渊明、严子陵、王维、林和靖等人隐居生活的后面,则有着穷-达、庙堂-江湖间文化结构的支撑。晚清民国之后,传统的文化人格结构面临解体,脱离世俗生活者,基本上归因于宗教信仰的权重。而在当下社会里,对技术的依赖,高速城市化过程中愈来愈突出的原子化、网格化的生存现实,驱使着人们进入宿命般地动弹不得的生存境遇之中。因此,《深山已晚》不能仅仅视为是一部散文集子,一个散文作家的一种新尝试,它的背后还伫立着观念和实践层面对现代性的反抗,潜藏着一种现代性的自反性。
《深山已晚》计收录36篇散文,总字数16万字,汇集了作家一年多山居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书写内容可以用“身处深山、仰望星空”这八个字加以形容,身处深山指向日常、隐微甚至短暂的场景细节,比如菜蔬、饮食、植物、四季的田野、秋收冬藏等等,这里面有衰老,有死亡,有腐朽,有白日将尽的时光,也有新生,有成长,有发现的喜悦。它们星星点点地缀在一个一个日子里,构成山居生活的寻常内容。仰望星空则指向恒在、长久的事物,它们似乎灌注了某种神性,其中有星空、落日、大风、落雪、云彩、彩虹等。它们如此浩大,绝不是像志摩的诗句那样,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而是如绝对的律令一般,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言,构成一种覆盖和再造。这些恒在的事物其实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消失,它们只不过是被越来越盛大的现代性所遮蔽而已。正因为如此,出于一种完整性的考虑,山居生活使得个体有机会得以与浩大、恒久的事物形成对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方面,关于这些恒在的事物,古典时代的文人士子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书写内容,也向后来者馈赠了诸多经典的描写段落,在凝练、优美、审美张力方面,欲超过古典时代铸就的高峰,对于今天的作家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另一方面,作为古典书写的结果,人对自然的敬畏,人对自身渺小、寄居、肉身之困的浩叹,不断被强化。这两个方面构成一枚硬币,成为古典文学时空的常数。很显然,《深山已晚》在处理恒在的自然之物方面,就精神渊源而言,他没有沿着中国古典的来路,更多的则是受到美国自然主义文学诸作家的影响,梭罗、缪尔、约翰·巴勒斯等人就是傅菲的精神导师。也因此,他与星空、雨雪的对视不是为了引发感叹和哲学之思,而是试图在连绵的观察和记录中,洞见一种高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秩序。如同作家在《荒滩》一文中阐发的那样:“自然界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有生长也有死亡,任何时候,都有开花也有凋谢。枯荣是不分季节的,自然界有自己的伦理和秩序,我们是它忽略的部分,这种伦理和秩序,是神从不赐予我们的。”在勾勒这些对视的内容之际,傅菲借助软皮本上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努力还原“此时此地”的感受、情绪波动、想象空间。通感手法的运用,温和而节制的笔调,空间场景的转换,微小事物的进驻,这是作家书写浩大之物之际的四个基本特征。比如《星星缀满我的脸》这篇散文中,有“星空暂时保管在我木桶里。我从木桶里舀水上来烧。”这样的句子,也有土茶这样的微小之物,与星空之间既形成了两个端点,同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场景,一种推动作品深化叙述的情理逻辑。这样的处理方式与古典书写中的景物刻画-个人浩叹的引发式结构有着根本不同,这是一种典范的、隶属于现代性的自然书写方式。而对于“身处深山”层面的日常场景的处理,这可是傅菲的拿手好戏,集子里很多篇都涉及到与杂工、商户、邻人、山民里的各种能手的交集情况,也触及到与鸟雀、鱼类、花草、树木等亲缘关系的建立,情节的小反转,温馨与甜蜜,悲悯与宽容,这些因素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让人亲近的斑斓的颜色。
作为一位杰出的乡土散文作家,《深山已晚》的散文话语走的是一种重建之路,在建造的过程,傅菲放弃了他所熟悉的笔法,比如多层次化叙述,比如去情感化的策略,比如隐含的内在锋利。在这个集子里,他选取了记录式的宁静温和的话语,并保留了细部描绘的能力,以此搭建具有自然主义气息的散文建筑。如果说阅读傅菲其他乡土散文作品会获得某种快感和痛感的话,那么,《深山已晚》则会让你安静下来,并沉浸到某个具体的场景中去。华兹华斯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来说能唤起用眼泪也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情感!阅读这一集子的散文,常常令我跟随作家一道,进入到某一处溪流之中,然后是,想象的美好在原野上驰马。
刘军
最近几年,傅菲以一年一本散文集的频率在散文的中流里稳步前行。继2019年推出的《河边升起炊烟》之后,今年四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他的最新散文集《深山已晚》。如果说其他散文作家的迎流向上呈现出爬坡的姿态的话,那么,对于傅菲而言,他则像是一位移步换影者,倾心于经验的拓宽以及美学风格的多样化。《深山已晚》这部集子无论从题材领域还是主题开掘以及叙述笔调上,皆离开了作家所熟悉的南方乡村生活,进入空山,转身成为一个自然的观察者、记录者。这种由世俗生活转入冥想以及更注重内心生活的通道,在红尘滚滚中当然需要勇气,但更需要机缘。如同其后记所叙,在2013年的夏末,傅菲离开了故乡,一个人进入武夷山北部山区中一个叫荣华山的地方,开启了一个人的山居生活。时间大概持续了一年多,其间,他不停地进出周围的山坡、田野、溪流,探访隶属于村落的小型庙庵,尝试种植菜蔬、草本植物,观察它们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在露台上阅读不同季节的云彩、秋雨的线条,用脚步丈量冬雪的深浅。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山气日夕佳之中种植内心的安静。在山居生活的每一个“今天”的现场,他会以简笔在随身携带的软皮本上划出线条。而《深山已晚》就是将这些文字线条加以整理的一个结果。
傅菲为何决然远离业已习惯同时也可称得上舒服的寻常生活,转入到离群索居的生活状态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可以理解,毕竟,对于现代人来说,突然换一个面目去生活,终归是无法忍受的,就像某些小说虚构的事件那样,一个拥有男性意志和灵魂的人突然有一天顶戴着女性的躯体在人间游走,各种错位和困境将会接踵而至。一句话总结,换一种活法,对于我们来说,往往是纸上的臆想。另一方面,这样的问题终归意义不大,赫尔曼·黑塞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写作之路尽管迷雾重重,但有一个本心终归不能抹去,即它能够丰富我们自己,并推动着我们在生活细节上照亮一些内容。
城市-乡野的运动轨迹,这种现实世界中极个别的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的选取,并非傅菲一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选择到京郊乡野定居的散文家苇岸先生,此后,还有停靠并皈依于长白山的散文家胡冬林先生。这两位作家尽管都已经离世,但他们为当代中国散文贡献了非同寻常的笔调和韵味。从人文的角度观之,这种主动选择乡野并建立某种生活秩序的选择明显不同于文化传统中的隐士生活,陶渊明、严子陵、王维、林和靖等人隐居生活的后面,则有着穷-达、庙堂-江湖间文化结构的支撑。晚清民国之后,传统的文化人格结构面临解体,脱离世俗生活者,基本上归因于宗教信仰的权重。而在当下社会里,对技术的依赖,高速城市化过程中愈来愈突出的原子化、网格化的生存现实,驱使着人们进入宿命般地动弹不得的生存境遇之中。因此,《深山已晚》不能仅仅视为是一部散文集子,一个散文作家的一种新尝试,它的背后还伫立着观念和实践层面对现代性的反抗,潜藏着一种现代性的自反性。
《深山已晚》计收录36篇散文,总字数16万字,汇集了作家一年多山居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书写内容可以用“身处深山、仰望星空”这八个字加以形容,身处深山指向日常、隐微甚至短暂的场景细节,比如菜蔬、饮食、植物、四季的田野、秋收冬藏等等,这里面有衰老,有死亡,有腐朽,有白日将尽的时光,也有新生,有成长,有发现的喜悦。它们星星点点地缀在一个一个日子里,构成山居生活的寻常内容。仰望星空则指向恒在、长久的事物,它们似乎灌注了某种神性,其中有星空、落日、大风、落雪、云彩、彩虹等。它们如此浩大,绝不是像志摩的诗句那样,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而是如绝对的律令一般,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言,构成一种覆盖和再造。这些恒在的事物其实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消失,它们只不过是被越来越盛大的现代性所遮蔽而已。正因为如此,出于一种完整性的考虑,山居生活使得个体有机会得以与浩大、恒久的事物形成对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方面,关于这些恒在的事物,古典时代的文人士子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书写内容,也向后来者馈赠了诸多经典的描写段落,在凝练、优美、审美张力方面,欲超过古典时代铸就的高峰,对于今天的作家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另一方面,作为古典书写的结果,人对自然的敬畏,人对自身渺小、寄居、肉身之困的浩叹,不断被强化。这两个方面构成一枚硬币,成为古典文学时空的常数。很显然,《深山已晚》在处理恒在的自然之物方面,就精神渊源而言,他没有沿着中国古典的来路,更多的则是受到美国自然主义文学诸作家的影响,梭罗、缪尔、约翰·巴勒斯等人就是傅菲的精神导师。也因此,他与星空、雨雪的对视不是为了引发感叹和哲学之思,而是试图在连绵的观察和记录中,洞见一种高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秩序。如同作家在《荒滩》一文中阐发的那样:“自然界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有生长也有死亡,任何时候,都有开花也有凋谢。枯荣是不分季节的,自然界有自己的伦理和秩序,我们是它忽略的部分,这种伦理和秩序,是神从不赐予我们的。”在勾勒这些对视的内容之际,傅菲借助软皮本上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努力还原“此时此地”的感受、情绪波动、想象空间。通感手法的运用,温和而节制的笔调,空间场景的转换,微小事物的进驻,这是作家书写浩大之物之际的四个基本特征。比如《星星缀满我的脸》这篇散文中,有“星空暂时保管在我木桶里。我从木桶里舀水上来烧。”这样的句子,也有土茶这样的微小之物,与星空之间既形成了两个端点,同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场景,一种推动作品深化叙述的情理逻辑。这样的处理方式与古典书写中的景物刻画-个人浩叹的引发式结构有着根本不同,这是一种典范的、隶属于现代性的自然书写方式。而对于“身处深山”层面的日常场景的处理,这可是傅菲的拿手好戏,集子里很多篇都涉及到与杂工、商户、邻人、山民里的各种能手的交集情况,也触及到与鸟雀、鱼类、花草、树木等亲缘关系的建立,情节的小反转,温馨与甜蜜,悲悯与宽容,这些因素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让人亲近的斑斓的颜色。
作为一位杰出的乡土散文作家,《深山已晚》的散文话语走的是一种重建之路,在建造的过程,傅菲放弃了他所熟悉的笔法,比如多层次化叙述,比如去情感化的策略,比如隐含的内在锋利。在这个集子里,他选取了记录式的宁静温和的话语,并保留了细部描绘的能力,以此搭建具有自然主义气息的散文建筑。如果说阅读傅菲其他乡土散文作品会获得某种快感和痛感的话,那么,《深山已晚》则会让你安静下来,并沉浸到某个具体的场景中去。华兹华斯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来说能唤起用眼泪也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情感!阅读这一集子的散文,常常令我跟随作家一道,进入到某一处溪流之中,然后是,想象的美好在原野上驰马。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