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传统与当代散文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山水传统与当代散文
——在黄柏山散文论坛上的发言
刘军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中国文化的时候,就会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判断实际上并不准确。山水对于国人来说,实际上扮演了准宗教的角色,我们中国人是信山水教的。而山水教兼顾了天道信仰和中国人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天道崇拜和祖宗崇拜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代表着形而上的诉求,而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则充满着形而下的意味。 西方人在思想困顿的时候,可以寻找宗教;而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往往遁入山水,在山水里面寻找答案,所以说,山水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某一次,我发短信给几个朋友,邀约在一起吃饭,并以这两句诗为题引。饭桌上,朋友们不是通常的寒暄和玩笑,而是聚焦于诗句之上,谬赞我这个学中文的拽文拽得恰到好处。由此可见,哪怕没有实体的内容,山水以某一种意象和普通人遭遇,也会引发内心的波澜。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命题始见于《论语·雍也篇》,而在此之前,老子在《道德经》中也用山和水加以阐释世界的本源所在。老子认为大山之间能容万物的虚空,就是谷,以此比喻圣人的包容,心中不着一物,方能容纳万物;水则居于第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因此水性接近于道的呈现。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这是轴心时代东方特有的智慧。也就是说,早在先秦时期,老子与孔子在认识论层面就完成了对山水的定位,它们隶属于哲学的归纳与提升。当然,哲学的提炼也非空穴来风,文明早期,泛神论基础上的自然崇拜,山水就构成了先民信仰的重要内容,比如西南和南方地区的巨石崇拜、大树崇拜,青藏高原的圣山信仰,皆是范例。
山水信仰-哲学表达-文化奠基-文艺内核,这一路线图,展现了山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越来越精确化,越来越意象化的演绎过程。中国的山水文化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现象。这一形态的山水文化,具体包括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等等。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一次文化沙龙上,有过一次关于中国山水的发言,堪为玩味,他说:“如果我们从德国,也可以说从西欧、欧洲来看山水的话,我会发现我们德国到18世纪末,我们的文人还没有发现山水。我们的山很高、很危险。原因可能是你们(中国)的山水和我们的山水不一样,可能你们的山水比较可爱,像朋友。到18世纪末以前,欧洲人基本上没有发现山水。山水能够让人安静。山和水能够作为我们的朋友,在18世纪末以前的欧洲,是不可能的。你们的贵族发现了山水的美。反正王维最有名的诗,都跟山水有关系。”顾彬道出了实情,以欧洲文化为例,尽管早期也有着奥林匹斯山的凸显,罗马晚期也产生了田园诗的吟唱,但都无法构成欧洲文化的本源。二希文化才是欧洲文化的源头,而二希文化的主体内容则由宗教和城邦文化组成。因此,山水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构成欧洲文化审美的内容,并不稀奇。
山水文化的审美内容往往以文学、绘画、园林建筑、书法、音乐、美学、舞蹈等艺术形式为载体。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正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魏晋以降,山水审美意识觉醒。如同宗白华先生所言的那样,晋人向外发现了山水,向内发现了自我的深情。山水文章与山水诗歌由此而勃发,虽然修辞与技法不一,然而殊归同途,最后皆幻化为人格和心灵的寄托之所。就文脉而言,文以魏晋山水游记为滥觞,诗歌则以谢灵运、谢眺为发端。在此之后,这种将性情投放到山水之间的审美方式被不断强化,最终形成山水文章的古典文学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样的审美原则成为通则,也打通了各个艺术门类的阙域,此处的造化,指的就是山水。可以说,离开了山水,我们无法谈论古典的锦绣文章。
自然山水既是文化先贤参禅的外在环境,又是他们悟道的心灵桥梁。古人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出走。但不是永远的出走,而是将出走作为回来时更好的基础,远离心被奴役的状态,释放出了生命的各种可能性。如果说山水是古典诗文的主体内容的话,那么白话文以来,中国文学的写作,尤其是散文的写作有了新的转向,转到志与趣方面,志就是言志,趣就是个人趣味,总扩起来,就是强调个人性的确立。周作人,梁实秋,朱自清,林语堂,沈从文等,就是例证。如果说魏晋开启了审美的自觉,那么,新文化运动展开之际,则开启了个人的自觉。就此之后,山水由神圣的居所、敬畏的对象下落到人间万象之中,即使有些篇章涉及到咏叹和赞美自然的主题,比如《湘行散记》《白马湖》《天山景物记》《雨中登泰山》等,也属于风景美学现代建构的内容,与古典文章虚实之间的处理方式差异甚大。
新时期之后的散文写作,实际上衔接了白话新文学的志趣传统。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各种体式的繁荣,抒情散文的逐渐退场,识见与体验之深以及叙事的加重,使得山水传统进一步弱化。世界的影像化之后,即电视、电影、相机、手机等摄录设备的相继登场,无疑摧毁了人们对纯粹自然风景赞美与向往。山水依然,作家的笔力也在,然而,人们的审美方式却因图像时代的到来而悄然转向。
而另外一个普遍发生的事实却是,山水传统作为文化的内核,作为一种原点式的存在,在工业化时代里,其外化的方式不再是以文学艺术的再创造为主,而是泛化到旅游热、摄影热、户外热中去,轰轰烈烈的大众化运动打造了山水传统的另外出口。而在文学的传统中,随着生态美学及相关理论的崛起,国内仍然有一批散文作家致力于山水传统的当代书写。长白山成就了胡冬林的山地笔记,阿勒泰成就了李娟的边地写作以及王族的神性刻画,而在江西和辽宁,还有像秋其、丛晓伟这样的自然观察者,在呼伦贝尔草原,还有艾平的记录。山水能够给作家带来冥想,而冥想会带来某种超越式的存在,引领着他们进入更玄远的通道。
——在黄柏山散文论坛上的发言
刘军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中国文化的时候,就会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判断实际上并不准确。山水对于国人来说,实际上扮演了准宗教的角色,我们中国人是信山水教的。而山水教兼顾了天道信仰和中国人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天道崇拜和祖宗崇拜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代表着形而上的诉求,而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则充满着形而下的意味。 西方人在思想困顿的时候,可以寻找宗教;而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往往遁入山水,在山水里面寻找答案,所以说,山水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某一次,我发短信给几个朋友,邀约在一起吃饭,并以这两句诗为题引。饭桌上,朋友们不是通常的寒暄和玩笑,而是聚焦于诗句之上,谬赞我这个学中文的拽文拽得恰到好处。由此可见,哪怕没有实体的内容,山水以某一种意象和普通人遭遇,也会引发内心的波澜。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命题始见于《论语·雍也篇》,而在此之前,老子在《道德经》中也用山和水加以阐释世界的本源所在。老子认为大山之间能容万物的虚空,就是谷,以此比喻圣人的包容,心中不着一物,方能容纳万物;水则居于第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因此水性接近于道的呈现。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这是轴心时代东方特有的智慧。也就是说,早在先秦时期,老子与孔子在认识论层面就完成了对山水的定位,它们隶属于哲学的归纳与提升。当然,哲学的提炼也非空穴来风,文明早期,泛神论基础上的自然崇拜,山水就构成了先民信仰的重要内容,比如西南和南方地区的巨石崇拜、大树崇拜,青藏高原的圣山信仰,皆是范例。
山水信仰-哲学表达-文化奠基-文艺内核,这一路线图,展现了山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越来越精确化,越来越意象化的演绎过程。中国的山水文化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现象。这一形态的山水文化,具体包括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等等。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一次文化沙龙上,有过一次关于中国山水的发言,堪为玩味,他说:“如果我们从德国,也可以说从西欧、欧洲来看山水的话,我会发现我们德国到18世纪末,我们的文人还没有发现山水。我们的山很高、很危险。原因可能是你们(中国)的山水和我们的山水不一样,可能你们的山水比较可爱,像朋友。到18世纪末以前,欧洲人基本上没有发现山水。山水能够让人安静。山和水能够作为我们的朋友,在18世纪末以前的欧洲,是不可能的。你们的贵族发现了山水的美。反正王维最有名的诗,都跟山水有关系。”顾彬道出了实情,以欧洲文化为例,尽管早期也有着奥林匹斯山的凸显,罗马晚期也产生了田园诗的吟唱,但都无法构成欧洲文化的本源。二希文化才是欧洲文化的源头,而二希文化的主体内容则由宗教和城邦文化组成。因此,山水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构成欧洲文化审美的内容,并不稀奇。
山水文化的审美内容往往以文学、绘画、园林建筑、书法、音乐、美学、舞蹈等艺术形式为载体。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正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魏晋以降,山水审美意识觉醒。如同宗白华先生所言的那样,晋人向外发现了山水,向内发现了自我的深情。山水文章与山水诗歌由此而勃发,虽然修辞与技法不一,然而殊归同途,最后皆幻化为人格和心灵的寄托之所。就文脉而言,文以魏晋山水游记为滥觞,诗歌则以谢灵运、谢眺为发端。在此之后,这种将性情投放到山水之间的审美方式被不断强化,最终形成山水文章的古典文学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样的审美原则成为通则,也打通了各个艺术门类的阙域,此处的造化,指的就是山水。可以说,离开了山水,我们无法谈论古典的锦绣文章。
自然山水既是文化先贤参禅的外在环境,又是他们悟道的心灵桥梁。古人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出走。但不是永远的出走,而是将出走作为回来时更好的基础,远离心被奴役的状态,释放出了生命的各种可能性。如果说山水是古典诗文的主体内容的话,那么白话文以来,中国文学的写作,尤其是散文的写作有了新的转向,转到志与趣方面,志就是言志,趣就是个人趣味,总扩起来,就是强调个人性的确立。周作人,梁实秋,朱自清,林语堂,沈从文等,就是例证。如果说魏晋开启了审美的自觉,那么,新文化运动展开之际,则开启了个人的自觉。就此之后,山水由神圣的居所、敬畏的对象下落到人间万象之中,即使有些篇章涉及到咏叹和赞美自然的主题,比如《湘行散记》《白马湖》《天山景物记》《雨中登泰山》等,也属于风景美学现代建构的内容,与古典文章虚实之间的处理方式差异甚大。
新时期之后的散文写作,实际上衔接了白话新文学的志趣传统。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各种体式的繁荣,抒情散文的逐渐退场,识见与体验之深以及叙事的加重,使得山水传统进一步弱化。世界的影像化之后,即电视、电影、相机、手机等摄录设备的相继登场,无疑摧毁了人们对纯粹自然风景赞美与向往。山水依然,作家的笔力也在,然而,人们的审美方式却因图像时代的到来而悄然转向。
而另外一个普遍发生的事实却是,山水传统作为文化的内核,作为一种原点式的存在,在工业化时代里,其外化的方式不再是以文学艺术的再创造为主,而是泛化到旅游热、摄影热、户外热中去,轰轰烈烈的大众化运动打造了山水传统的另外出口。而在文学的传统中,随着生态美学及相关理论的崛起,国内仍然有一批散文作家致力于山水传统的当代书写。长白山成就了胡冬林的山地笔记,阿勒泰成就了李娟的边地写作以及王族的神性刻画,而在江西和辽宁,还有像秋其、丛晓伟这样的自然观察者,在呼伦贝尔草原,还有艾平的记录。山水能够给作家带来冥想,而冥想会带来某种超越式的存在,引领着他们进入更玄远的通道。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