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胜:游记散文的困境与出路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游记散文古已有之,《洛阳伽蓝记》和徐霞客游记可为代表。近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许多人从乡村走向都市,从国内来到国外,游记散文更是逐渐多起来,几乎每个作家都写过这一文体。然而,长期以来,游记散文却备受学界冷落,沈从文在《谈“写游记”》中感叹:“游记文学历来不列入文章正宗,只当成杂著小品看待,在旧文学史中位置并不怎么重要。近三十年很有些好游记,写现代文学史的,也不过聊备一格,有的且根本不提。”另外,当下的游记散文众多,但普遍缺乏文体的自觉意识,可谓佳作难觅。因之,在游记散文的双重困境中,应找到它的发展和提升之路。
游记散文须先有“游踪”。这似乎是常识,也是“游”之要件。然而,许多游记散文淡化了“游”,有的则有“游”无“踪”,亦无移步换景之妙,更无游之奇变。如不能很好展示“游踪”,就很难写好游记。不少现代游记过于强调社会思想意识,往往淡化了游踪。余秋雨《文化苦旅》虽有游踪,但并无“游”之波澜,过于沉重的文化思考和大发议论往往将游踪冲淡了。苏东坡、徐霞客游记常有游之奇谲,郁达夫、艾芜、沈从文的游记亦不乏“行”之曲折,但到当下游记则游踪不显,常被各种风景遮蔽和覆盖,使游记变得平淡无奇。某种程度上说,游踪不是可有可无,也非草蛇灰线,而是除了导游之功,更是故事、情绪、意趣和审美的牵引,就如小说的故事和悬念一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如苏东坡《石钟山记》以夜游之行踪统摄作品,颇得奇幻和神妙。当然,游踪除了实游,还有虚游,朱德发教授在《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中曾将后者概括为情感游历、精神游历、梦中游、忆中游等,即所谓的“神游”。
游记散文最不能无“我”。时下,游记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充斥着各种风景、人情、世态甚至乱相,但唯独无“我”,缺乏由作家眼里、心中透射出来的思想和生命之光。郁达夫曾说:现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几乎每个作家的每篇作品都包含个性,都离不开由作家生发的独特的“这一个”,即现代的人格与精神。时至今日,游记散文可谓多矣,但其中往往无“我”或“少我”,无独特的这一个“我”,缺乏由“我”呈现的时代、社会、思想、文化,更少有将现代与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融通后再造的“我”。在这些游记散文中,我们往往看不到瞿秋白《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中那种大写的“我”,也不易见到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对世道人心的体悟,更难见沈从文《湘西散记》中“我”对包括水手和妓女在内的底层人生的心领神会,更不要说对于天地道心的参悟。于是,许多游记散文没有个性、灵魂和精神。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中,沈从文写道:“望着汤汤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彻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上,新得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给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慧’。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我的感情早已融入这第二故乡一切光景声色里了。我仿佛很渺小很谦卑,对一切有生无生似乎都在伸手,且微笑的轻轻的说:‘我来了’。”这是由“我”之心底升华出的仁慈与智慧,也是进入天地大道后的感知,使沈从文游记散文独具魅力。这种由“我”获得的大道,值得当下的游记散文学习借鉴。
游记散文应树立审美高标。与小品文、抒情散文相比,游记散文往往比较枝蔓驳杂,尤其是在注入更多社会思想文化内容后,就易变得沉重呆板。如描写新疆、西藏等边地的游记散文,其思想性和文化思考往往比较突出,但审美韵致与诗性灵光受到抑制。太多的游记散文变成知识实录,沉溺于历史、风俗、文化的考察,近于考古式的探索。一般说来,这也是游记散文所需,但却不能因此堵塞了审美的气孔,更不能伤害审美的灵动。否则,就把游记散文写死了。其实,自古及今的中国游记散文都有审美诗性传统,徐霞客是如此,李大钊、冰心、郁达夫、朱自清、俞平伯、林语堂、沈从文、徐蔚南、钟敬文等也是如此,即使像瞿秋白这样社会性很强的游记散文也不例外。如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小小的院落、疏疏的闲花闲草,清早带些微霜,好像一任晓风趈扶摇移,感叹有些别意,仿佛知道,这窗中人快要离他们远去万里了。”这样的笔触就有着很高的审美品位,包含了古韵丰神,它一下子将社会焦虑、思想省察、文化追求所带来的沉重感点染了,也避免了笔调的粗率与空泛。
常言道:散文易写而难工。作为散文的门类,优秀的游记散文的写作要求往往更高。除以上所言,视“游”如命的精神恐怕是游记散文更深刻的灵魂。徐霞客曾说:“亘古人迹未到之处,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这恐怕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以游侠般的情怀,用脚步跋涉于山川江河,写出佳作的更内在原因。今天的游记散文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游玩、匆匆的草录、心不在焉的随性表达,最缺的就是徐霞客这样的生命品质与精神境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文学部主任)
游记散文须先有“游踪”。这似乎是常识,也是“游”之要件。然而,许多游记散文淡化了“游”,有的则有“游”无“踪”,亦无移步换景之妙,更无游之奇变。如不能很好展示“游踪”,就很难写好游记。不少现代游记过于强调社会思想意识,往往淡化了游踪。余秋雨《文化苦旅》虽有游踪,但并无“游”之波澜,过于沉重的文化思考和大发议论往往将游踪冲淡了。苏东坡、徐霞客游记常有游之奇谲,郁达夫、艾芜、沈从文的游记亦不乏“行”之曲折,但到当下游记则游踪不显,常被各种风景遮蔽和覆盖,使游记变得平淡无奇。某种程度上说,游踪不是可有可无,也非草蛇灰线,而是除了导游之功,更是故事、情绪、意趣和审美的牵引,就如小说的故事和悬念一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如苏东坡《石钟山记》以夜游之行踪统摄作品,颇得奇幻和神妙。当然,游踪除了实游,还有虚游,朱德发教授在《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中曾将后者概括为情感游历、精神游历、梦中游、忆中游等,即所谓的“神游”。
游记散文最不能无“我”。时下,游记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充斥着各种风景、人情、世态甚至乱相,但唯独无“我”,缺乏由作家眼里、心中透射出来的思想和生命之光。郁达夫曾说:现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几乎每个作家的每篇作品都包含个性,都离不开由作家生发的独特的“这一个”,即现代的人格与精神。时至今日,游记散文可谓多矣,但其中往往无“我”或“少我”,无独特的这一个“我”,缺乏由“我”呈现的时代、社会、思想、文化,更少有将现代与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融通后再造的“我”。在这些游记散文中,我们往往看不到瞿秋白《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中那种大写的“我”,也不易见到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对世道人心的体悟,更难见沈从文《湘西散记》中“我”对包括水手和妓女在内的底层人生的心领神会,更不要说对于天地道心的参悟。于是,许多游记散文没有个性、灵魂和精神。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中,沈从文写道:“望着汤汤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彻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上,新得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给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慧’。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我的感情早已融入这第二故乡一切光景声色里了。我仿佛很渺小很谦卑,对一切有生无生似乎都在伸手,且微笑的轻轻的说:‘我来了’。”这是由“我”之心底升华出的仁慈与智慧,也是进入天地大道后的感知,使沈从文游记散文独具魅力。这种由“我”获得的大道,值得当下的游记散文学习借鉴。
游记散文应树立审美高标。与小品文、抒情散文相比,游记散文往往比较枝蔓驳杂,尤其是在注入更多社会思想文化内容后,就易变得沉重呆板。如描写新疆、西藏等边地的游记散文,其思想性和文化思考往往比较突出,但审美韵致与诗性灵光受到抑制。太多的游记散文变成知识实录,沉溺于历史、风俗、文化的考察,近于考古式的探索。一般说来,这也是游记散文所需,但却不能因此堵塞了审美的气孔,更不能伤害审美的灵动。否则,就把游记散文写死了。其实,自古及今的中国游记散文都有审美诗性传统,徐霞客是如此,李大钊、冰心、郁达夫、朱自清、俞平伯、林语堂、沈从文、徐蔚南、钟敬文等也是如此,即使像瞿秋白这样社会性很强的游记散文也不例外。如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小小的院落、疏疏的闲花闲草,清早带些微霜,好像一任晓风趈扶摇移,感叹有些别意,仿佛知道,这窗中人快要离他们远去万里了。”这样的笔触就有着很高的审美品位,包含了古韵丰神,它一下子将社会焦虑、思想省察、文化追求所带来的沉重感点染了,也避免了笔调的粗率与空泛。
常言道:散文易写而难工。作为散文的门类,优秀的游记散文的写作要求往往更高。除以上所言,视“游”如命的精神恐怕是游记散文更深刻的灵魂。徐霞客曾说:“亘古人迹未到之处,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这恐怕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以游侠般的情怀,用脚步跋涉于山川江河,写出佳作的更内在原因。今天的游记散文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游玩、匆匆的草录、心不在焉的随性表达,最缺的就是徐霞客这样的生命品质与精神境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文学部主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