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谢宗玉 传统散文的思路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们已经把散文写死了。

我说的“我们”,是指传统纯文学作家。我说的“写死”,一是指在现有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已经没有了新的创作领域,或者说新的创作题材。二是曾经繁荣蓬勃的散文园地已经冷清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我们几乎失去了所有读者。

为什么会这样?是该我们反省的时候了。也许我们会说,现在的娱乐方式五花八门、多不胜举,谁还有那份闲心静气读散文呢?可是,很多以自媒体为生的写手,却偏偏把另类散文玩得风生水起,高潮迭出。文章才推出一个晚上,就有十万加的浏览量了。而跟帖更是看得人心潮澎湃、唏嘘不已。被文字征服的人们,何曾吝惜过他们如海涛般汹涌的情感啊?何曾吝惜过他们似火焰般炽热的赞词啊?生活在以十四亿人民群众作为阅读基数的国度,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可我们的传统散文,为什么会有置身于荒漠般的感觉呢?

自白话文以来,我们把西方的文艺理论捧为圭臬,反对文以载道,追求个性自由,抒写日常私密,挖掘嬗变人性,崇尚人文精神。这错了没有?这并没有错啊!

“两眼下视黄泉,看天便是傲慢;满脸一副死相,说笑便是放肆。”对长期压迫在封建礼教下的国民来说,的确需要新文化、新文学给他们打开一扇窗户,让文学里的人事,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做他们立身的榜样和前行的灯塔,唤醒他们追求个性解放的热情,挖掘他们打造美好生活的潜力。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作家们得心应手,大杀四方,风光无限。写什么,红什么。同时在报刊开几个专栏,就可以足够养活一家子人。如果不是战乱对他们的诸多制约,很多人依靠写作,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可转眼已是百年,时代的巨轮飞速向前,现有的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与一百年前已迥然不同,如果我们仍守着百年前的创作理念不变,仍想着“一招鲜吃遍天”,那等待我们的,当然就是“众叛亲离”。

百年前,你抒写那些私生活中的隐蔽体验和随想,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可现在是数字时代,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透明的。地球已经成村了,社会已经同化了,所有人的日常琐碎都差不多。如果这时候你再写自己的私生活、小感慨,人们就是不读你的文章,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传媒时代,似乎所有的私人体验,都是共有的。

有评论家说,是我们的作品中没有了“鸟语花香”和“泥土芬芳”,才失去读者的。我认为恰恰相反。我们失去读者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已经发展到光怪陆离的科技时代,而我们的灵魂依然停留在农耕时代。我们只会写“鸟语花香和泥土芬芳”,才让读者望而生厌的。

警醒的散文家已摆脱对个人私生活的抒写,开始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世界。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可惜的是,传统散文创作似乎已陷入了某种玄乎的心学陷阱。作家们已习惯了那种轻物质、重精神的创作。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这批作家,基本上都是重文艺阅读,而轻哲学阅读,学养颇为欠缺。“人文主义”是他们思维的天花板上限。尽管创作素材已经从私生活换成了外部事物,但本质上却是换汤不换药,因为指引他们写作的动力源,依然是人文精神。所以他们根本没心思去真正了解外部世界的本质,而是用人文主义玄幻的袈裟往万事万物上一套,然后以文学的名义,炮制出一篇又一篇人文主义心学。

比如说,他们写村庄,所有的农具、牲畜、庄稼,在人文精神的笼罩下,都具有了人的思维和情感。他们写森林,所有的树木、飞禽、走兽,自浸染了人文精神,便都有了人的悲欢离合。他们写海洋,所有的鱼类,甚至与人类没有丝毫关系的深海生物,都可以被他们解剖出人文主义的哲思玄理来。这真是太有才华了,可人民群众却莫名其妙。因为这些文章对火热的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关照意义。只配拿来获奖。

传统散文所有的路,就这样被我们写死了。我们的文章虽然越写越精致,我们的心路历程虽然越剖越细微、越明晰、越深刻,可读者依然还是舍我们而去。正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最近因需要长时间散步,我下载了一个软件,叫“懒人听书”。看看那些新兴作家群体动辄数千万的阅读量,再看看那些经典作品几个零星的阅读者,我就知道,再牛的文学,一旦失去了属于它的那个时代,注定要门庭冷落,只能束之高阁。比如唐诗,比如宋词,再不会成为全民的文化消费品了。新的时代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新的文学内容、新的文字表达、新的思想架构。

不单是中国百年来的“纯文学”已成末路,几乎所有的西方经典文学著作都将遭遇“冰封”的结局。至于这个时代的人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散文,我得单独作文以述。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