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与国民性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写作与国民性
文/ 王克楠
身在中国必然是中国的国民,凡是国民必有国民性,可是,很久以来,国民性的话题被淡化了,说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仿佛是别个星球的事情;当下的中国散文,至少相当多的一部分是新形势下的风花雪月,很少有人顾及到新形势下的人性危机。
何为国民性?鄙人的理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畸形的发展状态下(包括太平盛世),出现的从上层到底层共同的心理阴暗。鲁迅先生写阿Q精神,不是专门指老百姓的,也是指当官的。精神“穿越了”了物质,是中国几千年积攒下来的。当下,物质又穿越了精神,仿佛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对一个区区的“钱”字,就是无法面对。
和平盛世产生颂歌,时代转型产生犀利的批判。就好像一个桃子,在烂到了不能再烂的时候,大家突然惊醒了,而在腐烂的过程中,大家视而不见。其实大家都看到了,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时代的文学特点,至少用心灵写散文的人,应该看到桃子烂了,要想办法拯救这个桃子,让它不要烂得太快,不要一烂到底。需要散文人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实话,不说套话,散文写出来,艺术性的打量各人有各人的趣味,但是,真话总是要说的吧?
笔者说的真话和假话的区别,还在于有的散文家故意说假话,而有的散文作者是意识不到自己无意中说了假话。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呢?在于人的意识,有的评论说“来自人的眼睛”,仿佛有一双好眼睛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好的眼睛归一个人的意识来支配,没有实事求是地对待本民族历史的意识,眼睛再好也是无法写出真正的散文来。我们在当下总是可以读到一些麻酥酥、软乎乎的散文,读来很舒服,读后没有任何印象,这是中国散文的悲哀。
最近,中央九台在播放鲁迅先生的专题片,看了之后,很有冲击力,鲁迅先生不是以散文见长的作家,但是写出了让当时的读者,甚至让今天的读者眼前一亮的散文、散文诗、杂文。鲁迅是一位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吃人历史很有见地的一个人,他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另类,他专心研究的中国国民性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实际上也是解决不了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先生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与黑暗进行斗争,使得自己成了投枪和解剖刀,在民族的躯体上竭力解剖,以惊醒世人。
世人不是几篇散文、几篇小说就可以惊醒的。民族总是受到文化传统的制约,受到习惯的制约。反传统、反习惯的人,总是能把自己弄得很孤立,很不舒服。不舒服是必然的,既然选择了写散文,写好散文的道路,就是一条压根不可能舒服的道路。因为你不能从众,在大家山呼舒服万岁的时候,你要选择寻找大家哪些地方其实是不舒服的;在大家山呼形式大好、不是小好的时候,你要找到一个城市、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危机,瞧瞧,这样的人谁会高兴你存在啊?
鲁迅当年物质生活能够不太拮据,在于他是教授,凭着讲课吃饭(据说那个年代的稿费比现在的高),他可以不听任何人的,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优秀的散文家,不管是哪个年代的,总是要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的,一旦和别的有势力的人握手言和了,你再有才华,也要被历史所抛弃。中国的散文不仅仅需要改革家,更需要勇士,勇士不是自封的,是一个人的独立的生存状态(包括他的文字和发言)。因为这样的人太少,刊物大都不愿意惹事,所以,打开一些刊物,打开一些散文网站,就会看到躯体上的轻,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是对他而言,我们大多数人宁愿享受生命之轻,轻轻松松地飘飘然,多幸福啊。
说到底,鲁迅是有思想的,有独立见解的,对我们的这个民族有大爱的,有了这些因素,才怒其不争。因为有思想,他才能不断发现现象下的东西,不附和任何人的声音,按照自己的发现去作文行事。细心的读者总是可以从鲁迅先生的文里读到变化,读到他不重复自我的勇气和才气。因为有独立的人格系统,他才会保护自己的才气,使得他的一生发出和其他文学家不一样的光华。鲁迅先生走了许多年了,他在1949年之前驾鹤西去的,他去世后,以专门研究他而获得吃饭资格的人大有人在,可是怎样以鲁迅人格解读当下的“现实”,解读新形势下的国民性,怎样为当下的中国散文补钙等,这样的人太少。
大家习惯于没有真鲁迅活着的存在了,更无从探究从一种文体——散文里如何呈现国民性的崇高和猥琐,中国需要睁开眼看国民性,中国需要更多的散文家从国民性入手,找到中国人的精神出路。
文/ 王克楠
身在中国必然是中国的国民,凡是国民必有国民性,可是,很久以来,国民性的话题被淡化了,说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仿佛是别个星球的事情;当下的中国散文,至少相当多的一部分是新形势下的风花雪月,很少有人顾及到新形势下的人性危机。
何为国民性?鄙人的理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畸形的发展状态下(包括太平盛世),出现的从上层到底层共同的心理阴暗。鲁迅先生写阿Q精神,不是专门指老百姓的,也是指当官的。精神“穿越了”了物质,是中国几千年积攒下来的。当下,物质又穿越了精神,仿佛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对一个区区的“钱”字,就是无法面对。
和平盛世产生颂歌,时代转型产生犀利的批判。就好像一个桃子,在烂到了不能再烂的时候,大家突然惊醒了,而在腐烂的过程中,大家视而不见。其实大家都看到了,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时代的文学特点,至少用心灵写散文的人,应该看到桃子烂了,要想办法拯救这个桃子,让它不要烂得太快,不要一烂到底。需要散文人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实话,不说套话,散文写出来,艺术性的打量各人有各人的趣味,但是,真话总是要说的吧?
笔者说的真话和假话的区别,还在于有的散文家故意说假话,而有的散文作者是意识不到自己无意中说了假话。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呢?在于人的意识,有的评论说“来自人的眼睛”,仿佛有一双好眼睛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好的眼睛归一个人的意识来支配,没有实事求是地对待本民族历史的意识,眼睛再好也是无法写出真正的散文来。我们在当下总是可以读到一些麻酥酥、软乎乎的散文,读来很舒服,读后没有任何印象,这是中国散文的悲哀。
最近,中央九台在播放鲁迅先生的专题片,看了之后,很有冲击力,鲁迅先生不是以散文见长的作家,但是写出了让当时的读者,甚至让今天的读者眼前一亮的散文、散文诗、杂文。鲁迅是一位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吃人历史很有见地的一个人,他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另类,他专心研究的中国国民性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实际上也是解决不了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先生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与黑暗进行斗争,使得自己成了投枪和解剖刀,在民族的躯体上竭力解剖,以惊醒世人。
世人不是几篇散文、几篇小说就可以惊醒的。民族总是受到文化传统的制约,受到习惯的制约。反传统、反习惯的人,总是能把自己弄得很孤立,很不舒服。不舒服是必然的,既然选择了写散文,写好散文的道路,就是一条压根不可能舒服的道路。因为你不能从众,在大家山呼舒服万岁的时候,你要选择寻找大家哪些地方其实是不舒服的;在大家山呼形式大好、不是小好的时候,你要找到一个城市、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危机,瞧瞧,这样的人谁会高兴你存在啊?
鲁迅当年物质生活能够不太拮据,在于他是教授,凭着讲课吃饭(据说那个年代的稿费比现在的高),他可以不听任何人的,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优秀的散文家,不管是哪个年代的,总是要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的,一旦和别的有势力的人握手言和了,你再有才华,也要被历史所抛弃。中国的散文不仅仅需要改革家,更需要勇士,勇士不是自封的,是一个人的独立的生存状态(包括他的文字和发言)。因为这样的人太少,刊物大都不愿意惹事,所以,打开一些刊物,打开一些散文网站,就会看到躯体上的轻,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是对他而言,我们大多数人宁愿享受生命之轻,轻轻松松地飘飘然,多幸福啊。
说到底,鲁迅是有思想的,有独立见解的,对我们的这个民族有大爱的,有了这些因素,才怒其不争。因为有思想,他才能不断发现现象下的东西,不附和任何人的声音,按照自己的发现去作文行事。细心的读者总是可以从鲁迅先生的文里读到变化,读到他不重复自我的勇气和才气。因为有独立的人格系统,他才会保护自己的才气,使得他的一生发出和其他文学家不一样的光华。鲁迅先生走了许多年了,他在1949年之前驾鹤西去的,他去世后,以专门研究他而获得吃饭资格的人大有人在,可是怎样以鲁迅人格解读当下的“现实”,解读新形势下的国民性,怎样为当下的中国散文补钙等,这样的人太少。
大家习惯于没有真鲁迅活着的存在了,更无从探究从一种文体——散文里如何呈现国民性的崇高和猥琐,中国需要睁开眼看国民性,中国需要更多的散文家从国民性入手,找到中国人的精神出路。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