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散文:难以释怀与理所当然 韩小蕙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2018年的原创性散文中有一些上佳文章,这些佳作的共同点,在于其绽放在字里行间的文学花朵都闪耀着哲学的蓝光。
游记文和采风文也是极其艰苦的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更因其人人都写而难度倍增。不能走马观花就率尔操斛,而必须是有了感觉,思考透了,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而又找到了最佳的表达路径,方可动笔。
要牢记我们是作家,有责任不负文学的时代使命。
采风散文和游记散文在2018年散文原创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了,差不多已经达到60%左右。所以,另外那40%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原创作品,每一篇都分外珍贵。我这么说,并无轻慢采风和旅游散文之意,然而我确实执拗地认为,对于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评论家们来说,他们在创作之余写些游记,算是忙里偷个闲,挺风雅;可对于专门从事散文写作的诸文友来说,如果光写采风文章,当真有点对不住读者,更对不住自己。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哲学深度
在2018年的原创性散文中,是有一些上佳文章的,而且我特别欣喜地发现,这些佳作的共同点,在于其绽放在字里行间的文学花朵都闪耀着哲学的蓝光。
冯秋子的《皱褶》从题目上就很深奥,它以生活场景中有点独特的一个片段——三个舞者练习舞蹈启笔,要求用舞蹈语言表达出“两极”这个命题。题目是冯秋子出的,在她看来,人类生命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在两极中消耗掉的,比如幸福与痛苦的共生与共融等。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探索,三位舞者的思考不同,最终殊途同归,渐渐切入探索人生意义的思考中。生活中不能只耽溺于人间烟火的层次而放逐精神的自我,越是在商家大肆导入的全民娱乐、全民游戏、全民网购的狂欢中,知识分子越不能缺失了形而上的尊严。若中国只剩下了吃喝玩乐的内容和坐标,而全然忘记了人间还有高雅的诗歌、音乐、绘画、戏剧、雕塑、建筑,以及学识、境界、襟怀、抱负等等,那么空气将变得多么稀薄,世界将变得多么暗淡,人生将变得多么无趣!
南帆的《哲学与牛肉面》看似天马行空,一会儿康德一会儿宇宙空间,一会儿城市布局一会儿知识网络,一会儿女人的化妆术一会儿纳米机器人……但全文读毕,我的感觉不是“形散魂不散”,而是人生的形而下定位与形而上的魂灵缠斗。前者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活着的外在形式,后者关乎一辈子的心灵自省,南帆把这些形形色色的存在归置在一起,试图悟透它们背后的神秘关联——殊途而同归,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这是多少人的活法,也是多少大师的追寻。
孔见的《孤悬:岛屿生存叙事》讲述了一个海南岛人对海岛、海峡、海风、海啸、陆地、天空、时间、空间、永恒的种种感觉。在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坚实大陆上的人看来,这种种感觉简直是神奇的臆想,比如,“漂泊不定的海面,脚踩上去便立即塌陷,连一根抓拿的稻草都没有”;又比如“大海总是喜怒无常的,它不知从何而来的愤慨,让你觉得这世上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应该怎样解读人与海岛之间的关系,作者忽而人文,忽而地理,忽而庙堂,忽而江湖,忽而鱼虾鳖蟹,忽而弃妇逐臣。在略带忧郁的陈述中,表达出千百年来人与海、人与岛、人与大陆、人与大自然的难言之言。而又正是这古往今来的穿透,使得作者的人生之旅宛如红日跃出东海,一步步登上豁然开朗的天梯。
潘向黎的《万念》很自然地勾连起我们对“万念俱灰”这个成语的重温,但幸亏她这里的万念不是“灰”,而是“澈”,明澈的“澈”。该文由一段段接龙式的思考片段组成,细读进去,你会发现那个少年时代就闪亮登上文坛的少女今天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字里行间不再是灵秀、轻扬、朗笑的一派冰雪聪明,也不限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问情怀,而是向深沉的生活伏下身子,切肤地体会到了人生之酸甜苦辣种种。昔日只识静心与书斋为伴的女博士,如今也必须面对人人都逃不过的宿命,“终究还是要一寸寸活过今生”。也许正是这强烈的对比,使作者的体味尤其突出,思考尤其深邃,加上精练的文字表达,便格外有了打动心弦的张力。
张金凤的《空碗朝天》通过再普通不过的碗,力求悟透和说透人生,选材角度虽小,却扩展开思辨的空间,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宽阔的表达平台。人生奇谲,颇多曲折坎坷,作者经过求真的反复咀嚼之后而形成哲理,凝结为文中的这只碗。文章立意高洁,角度刁奇,结构绵密,文字利落,是一篇情动于衷而又理识理绎的佳作。
生命的激情和诗意的表达
彭程的《心的方向,无穷无尽》同时兼具澎湃的激情和诗意的表达,这是一篇好散文所应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该作是被饱含着生命激情的南国花木点燃的,越写下去,作者自己的生命之火也逐渐越燃越猛烈,思绪越来越深远,畅想越来越广阔,乃至生发出美丽的诗意,在胸中积蓄叠加,奔涌呼啸,终至破闸而奔腾直下,“心的方向,无穷无尽;在回想中沉醉,在沉醉中升起新的梦想”,也便成就了这篇诗意的美文。
施一公是我最佩服的当代科学家,世人皆知他是全球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身兼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而世人不知道的,他还是一位能写美文的文章家,2015年我就曾将其佳作《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收入散文年选,2018年我又遏制不住地推荐他的《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这本是一篇演讲稿,为我们介绍了全球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寻找暗物质、暗能量和量子纠缠的艰巨工作。整理成文发表后,不单在科学界,也在文化界引起热烈反响与追捧。细读之,吸吮之,不但被普及了科学知识,同时,也是文学(散文)的审美享受,比如最后一段《崩溃的内心世界》:“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象。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即便记述人物的散文,也可以写得激情与诗情并射,比如高晓松的《我的外婆陆士嘉先生》。这位外婆可真是不得了的人物,今天的北航士嘉学院原来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当年她边读北师大物理系,边勤工俭学,是该系惟一的女生,也是以全系第一名成绩毕业的高才生,巾帼碾压所有须眉。以后赴欧留学,考入当时世界顶级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原本选学的是物理,后听到日寇轰炸中国平民城市的暴行,决心改学航空报国,旋即投入世界空气动力学之父和现代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大师门下,成为普师的关门弟子和惟一女博士。新中国成立后,陆士嘉先生屡屡创出中国第一个流体力学实验室等数项第一。“文革”中某年,英国某公司欲趁中国急需,以大幅度抬高的天价售卖一批优质发动机,中方洽买小组数次交涉不成,请来正在遭受不公正“审查”的陆士嘉先生,她马上投入“战斗”,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侃侃而言,据理力争,很快就扫掉了英方的霸气。英国人紧急调查陆先生底细,当得知她是普朗特大师的嫡传女弟子,不由得仰天长叹,不得不以合理的价格与我国成交——原来坊间神传的某某大师的中国弟子遏制洋人讹诈我朝的故事,竟然是真的,而且,竟然就是发生在高晓松的这位深爱和奉献祖国、人品高洁的科学家外婆身上。
关于旅游散文和采风散文
大概10年前,曾有一本文学刊物搞过一次读者调查,大多数读者在“您是否喜欢当下的游记散文?”的问询中,回答都是相当否定的。10年后,这种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呢?
我个人感觉,是有了些微改变。因为毕竟有很多作家、包括名家在内,都参与到了游记文和采风文的写作中。量变决定质变,比如这几年出现的《阳光下的魅影》(王安忆)、《伦敦的兵气》(薛尔康)、《乌镇的乌托邦》(朱大可)、《初探湄公河》(张曼菱)等等,都是可圈可点的上乘之作。2018年也有耐读好作品,如《明斯克钩沉》(梅岱)、《桐花香里访攸州》(王巨才)、《文中龙凤 济南二安》(陈世旭)、《万物生长》(叶梅)、《一个南方人是如何谈论煤炭的》(马叙)、《村庄》(葛水平)、《像那块矿石一样活着》(唐朝晖)、《台湾笔记》(董玥)、《捉肥记》(徐风)等。
然而不可讳言的是,尽管游记文和采风文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让人期待的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余秋雨《文化苦旅》那样的大作品,却总是没有出现。游记文和采风文的整体创作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在:大多数作品表层化,只停留在外在景物的描摹上,缺乏震撼心灵的思考,从而浮泛浅白,缺乏感染力;缺乏真情实感,空抒情、假抒情,被动地、挤牙膏一样地往外挤,看不到创作的痛苦与欣喜;缺乏个性与新意,形成模式化套路,千篇一律;缺乏文化深度和信息含量,没有识见和思想,很多是为写而写,勉强为文;缺乏对时代的关注及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停留于游山玩水、浅读历史的层面……
那么,游记散文的出路何在呢?它的艺术性怎样提高呢?
其他种种原因本文不作探讨,我个人认为,当下最致命的症状,一言以蔽之,必须端正创作态度。游记文和采风文也是极其艰苦的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更因其人人都写而难度倍增。故此,不能走马观花就率尔操斛,而必须是有了感觉,思考透了,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而又找到了最佳的表达路径,方可动笔。
具体提几点个人建议,期望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同道的关注:1、“思想最重要”,要表达思想,要关注国家、民族、社会,要表现出深刻的时代精神。2、不要虚情、矫情,要真情,有了心灵的感动再写。3、要观察自然,拥抱自然,理解自然,不仅用眼睛,更要用全身心去捕捉、去感悟、去发现。4、增强知识的学习与积淀,力求在散文中增加科学的、文化的、历史知识的以及社会发展的信息含量。5、关注地域独特的文化、风情与特色。6、抓住大自然与人的共同点,体现出鲜明的个性。7、遵循文学写作的一切规律,比如立意、结构、语言、创新、襟怀、境界、追求。总之是必须呕心沥血,绝不能原谅自己把它们写成《旅游指南》一类的小册子。要牢记我们是作家,有责任不负文学的时代使命。
游记文和采风文也是极其艰苦的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更因其人人都写而难度倍增。不能走马观花就率尔操斛,而必须是有了感觉,思考透了,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而又找到了最佳的表达路径,方可动笔。
要牢记我们是作家,有责任不负文学的时代使命。
采风散文和游记散文在2018年散文原创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了,差不多已经达到60%左右。所以,另外那40%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原创作品,每一篇都分外珍贵。我这么说,并无轻慢采风和旅游散文之意,然而我确实执拗地认为,对于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评论家们来说,他们在创作之余写些游记,算是忙里偷个闲,挺风雅;可对于专门从事散文写作的诸文友来说,如果光写采风文章,当真有点对不住读者,更对不住自己。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哲学深度
在2018年的原创性散文中,是有一些上佳文章的,而且我特别欣喜地发现,这些佳作的共同点,在于其绽放在字里行间的文学花朵都闪耀着哲学的蓝光。
冯秋子的《皱褶》从题目上就很深奥,它以生活场景中有点独特的一个片段——三个舞者练习舞蹈启笔,要求用舞蹈语言表达出“两极”这个命题。题目是冯秋子出的,在她看来,人类生命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在两极中消耗掉的,比如幸福与痛苦的共生与共融等。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探索,三位舞者的思考不同,最终殊途同归,渐渐切入探索人生意义的思考中。生活中不能只耽溺于人间烟火的层次而放逐精神的自我,越是在商家大肆导入的全民娱乐、全民游戏、全民网购的狂欢中,知识分子越不能缺失了形而上的尊严。若中国只剩下了吃喝玩乐的内容和坐标,而全然忘记了人间还有高雅的诗歌、音乐、绘画、戏剧、雕塑、建筑,以及学识、境界、襟怀、抱负等等,那么空气将变得多么稀薄,世界将变得多么暗淡,人生将变得多么无趣!
南帆的《哲学与牛肉面》看似天马行空,一会儿康德一会儿宇宙空间,一会儿城市布局一会儿知识网络,一会儿女人的化妆术一会儿纳米机器人……但全文读毕,我的感觉不是“形散魂不散”,而是人生的形而下定位与形而上的魂灵缠斗。前者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活着的外在形式,后者关乎一辈子的心灵自省,南帆把这些形形色色的存在归置在一起,试图悟透它们背后的神秘关联——殊途而同归,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这是多少人的活法,也是多少大师的追寻。
孔见的《孤悬:岛屿生存叙事》讲述了一个海南岛人对海岛、海峡、海风、海啸、陆地、天空、时间、空间、永恒的种种感觉。在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坚实大陆上的人看来,这种种感觉简直是神奇的臆想,比如,“漂泊不定的海面,脚踩上去便立即塌陷,连一根抓拿的稻草都没有”;又比如“大海总是喜怒无常的,它不知从何而来的愤慨,让你觉得这世上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应该怎样解读人与海岛之间的关系,作者忽而人文,忽而地理,忽而庙堂,忽而江湖,忽而鱼虾鳖蟹,忽而弃妇逐臣。在略带忧郁的陈述中,表达出千百年来人与海、人与岛、人与大陆、人与大自然的难言之言。而又正是这古往今来的穿透,使得作者的人生之旅宛如红日跃出东海,一步步登上豁然开朗的天梯。
潘向黎的《万念》很自然地勾连起我们对“万念俱灰”这个成语的重温,但幸亏她这里的万念不是“灰”,而是“澈”,明澈的“澈”。该文由一段段接龙式的思考片段组成,细读进去,你会发现那个少年时代就闪亮登上文坛的少女今天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字里行间不再是灵秀、轻扬、朗笑的一派冰雪聪明,也不限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问情怀,而是向深沉的生活伏下身子,切肤地体会到了人生之酸甜苦辣种种。昔日只识静心与书斋为伴的女博士,如今也必须面对人人都逃不过的宿命,“终究还是要一寸寸活过今生”。也许正是这强烈的对比,使作者的体味尤其突出,思考尤其深邃,加上精练的文字表达,便格外有了打动心弦的张力。
张金凤的《空碗朝天》通过再普通不过的碗,力求悟透和说透人生,选材角度虽小,却扩展开思辨的空间,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宽阔的表达平台。人生奇谲,颇多曲折坎坷,作者经过求真的反复咀嚼之后而形成哲理,凝结为文中的这只碗。文章立意高洁,角度刁奇,结构绵密,文字利落,是一篇情动于衷而又理识理绎的佳作。
生命的激情和诗意的表达
彭程的《心的方向,无穷无尽》同时兼具澎湃的激情和诗意的表达,这是一篇好散文所应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该作是被饱含着生命激情的南国花木点燃的,越写下去,作者自己的生命之火也逐渐越燃越猛烈,思绪越来越深远,畅想越来越广阔,乃至生发出美丽的诗意,在胸中积蓄叠加,奔涌呼啸,终至破闸而奔腾直下,“心的方向,无穷无尽;在回想中沉醉,在沉醉中升起新的梦想”,也便成就了这篇诗意的美文。
施一公是我最佩服的当代科学家,世人皆知他是全球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身兼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而世人不知道的,他还是一位能写美文的文章家,2015年我就曾将其佳作《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收入散文年选,2018年我又遏制不住地推荐他的《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这本是一篇演讲稿,为我们介绍了全球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寻找暗物质、暗能量和量子纠缠的艰巨工作。整理成文发表后,不单在科学界,也在文化界引起热烈反响与追捧。细读之,吸吮之,不但被普及了科学知识,同时,也是文学(散文)的审美享受,比如最后一段《崩溃的内心世界》:“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象。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即便记述人物的散文,也可以写得激情与诗情并射,比如高晓松的《我的外婆陆士嘉先生》。这位外婆可真是不得了的人物,今天的北航士嘉学院原来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当年她边读北师大物理系,边勤工俭学,是该系惟一的女生,也是以全系第一名成绩毕业的高才生,巾帼碾压所有须眉。以后赴欧留学,考入当时世界顶级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原本选学的是物理,后听到日寇轰炸中国平民城市的暴行,决心改学航空报国,旋即投入世界空气动力学之父和现代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大师门下,成为普师的关门弟子和惟一女博士。新中国成立后,陆士嘉先生屡屡创出中国第一个流体力学实验室等数项第一。“文革”中某年,英国某公司欲趁中国急需,以大幅度抬高的天价售卖一批优质发动机,中方洽买小组数次交涉不成,请来正在遭受不公正“审查”的陆士嘉先生,她马上投入“战斗”,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侃侃而言,据理力争,很快就扫掉了英方的霸气。英国人紧急调查陆先生底细,当得知她是普朗特大师的嫡传女弟子,不由得仰天长叹,不得不以合理的价格与我国成交——原来坊间神传的某某大师的中国弟子遏制洋人讹诈我朝的故事,竟然是真的,而且,竟然就是发生在高晓松的这位深爱和奉献祖国、人品高洁的科学家外婆身上。
关于旅游散文和采风散文
大概10年前,曾有一本文学刊物搞过一次读者调查,大多数读者在“您是否喜欢当下的游记散文?”的问询中,回答都是相当否定的。10年后,这种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呢?
我个人感觉,是有了些微改变。因为毕竟有很多作家、包括名家在内,都参与到了游记文和采风文的写作中。量变决定质变,比如这几年出现的《阳光下的魅影》(王安忆)、《伦敦的兵气》(薛尔康)、《乌镇的乌托邦》(朱大可)、《初探湄公河》(张曼菱)等等,都是可圈可点的上乘之作。2018年也有耐读好作品,如《明斯克钩沉》(梅岱)、《桐花香里访攸州》(王巨才)、《文中龙凤 济南二安》(陈世旭)、《万物生长》(叶梅)、《一个南方人是如何谈论煤炭的》(马叙)、《村庄》(葛水平)、《像那块矿石一样活着》(唐朝晖)、《台湾笔记》(董玥)、《捉肥记》(徐风)等。
然而不可讳言的是,尽管游记文和采风文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让人期待的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余秋雨《文化苦旅》那样的大作品,却总是没有出现。游记文和采风文的整体创作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在:大多数作品表层化,只停留在外在景物的描摹上,缺乏震撼心灵的思考,从而浮泛浅白,缺乏感染力;缺乏真情实感,空抒情、假抒情,被动地、挤牙膏一样地往外挤,看不到创作的痛苦与欣喜;缺乏个性与新意,形成模式化套路,千篇一律;缺乏文化深度和信息含量,没有识见和思想,很多是为写而写,勉强为文;缺乏对时代的关注及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停留于游山玩水、浅读历史的层面……
那么,游记散文的出路何在呢?它的艺术性怎样提高呢?
其他种种原因本文不作探讨,我个人认为,当下最致命的症状,一言以蔽之,必须端正创作态度。游记文和采风文也是极其艰苦的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更因其人人都写而难度倍增。故此,不能走马观花就率尔操斛,而必须是有了感觉,思考透了,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而又找到了最佳的表达路径,方可动笔。
具体提几点个人建议,期望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同道的关注:1、“思想最重要”,要表达思想,要关注国家、民族、社会,要表现出深刻的时代精神。2、不要虚情、矫情,要真情,有了心灵的感动再写。3、要观察自然,拥抱自然,理解自然,不仅用眼睛,更要用全身心去捕捉、去感悟、去发现。4、增强知识的学习与积淀,力求在散文中增加科学的、文化的、历史知识的以及社会发展的信息含量。5、关注地域独特的文化、风情与特色。6、抓住大自然与人的共同点,体现出鲜明的个性。7、遵循文学写作的一切规律,比如立意、结构、语言、创新、襟怀、境界、追求。总之是必须呕心沥血,绝不能原谅自己把它们写成《旅游指南》一类的小册子。要牢记我们是作家,有责任不负文学的时代使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