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散文之开栏语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中国新散文栏目开栏语:
新世纪以来的散文界,持续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潮,热潮发酵的过程中,媒介和信息载体的变化深刻地制约了散文的生态和面目呈现。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在于新概念的标举及后续的空疏。“新城市散文也好”,“新媒体散文也好”,皆是这样的产物,不仅在理论自洽上出现了问题,就是在创作上,也不见与概念衔接紧密的作品。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充分展现了散文理论探索和文体建设的尴尬局面。即使对于“新散文”、“在场主义”两个相对成熟的散文概念,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只是问题程度没有那么明显而已。查缺补漏,完善其间的理论疏漏,创作导向的指正等,皆需要极高的理论自觉和倡导者极好的耐心。这些问题能否细化并得到有效的解决,也许,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时至今日,新散文的落潮已经成为共识,具体表现在,丛书的停滞,刊物及主题研究性会议后续的缺失,理论倡导的无力等方面。但在创作场域,新散文的文体实验在更年青的散文作者那里,依然在涌现。其实,最早的一批实验者,即1998年《大家》杂志所推出的那批作者——格致、周晓枫、钟鸣、庞培、于坚、宁肯等,在后续的文本写作过程中,文体之新,仍然作为一个凸出部而存在。后来的杨永康、塞壬等,写出了更具文本冲击力的作品。在主持新散文观察论坛期间,我注意到一批青年作者,对于散文的写法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既有的写作秩序和散文传统则反叛性更突出,想象力、虚构性、心理流的因素甚至不再作为配料而出现,在确立自我写作个性的道路上,在传达自我对外在世界的理解上,他们自觉选择了碎片化的叙事方式,解构的背后,文本具备了更深层的隐喻功能。当然,在于不同散文圈子的朋友的交集过程中,何谓新散文的问题,一直作为问题而存在,对此,我曾写过系列学术性文章,探讨新散文的来源、现状与特性所在。学院性的陈述难以将此问题明晰化,因此,在此处特以简化的方式回答何谓新散文的问题。摘要点来说,新散文的文体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其一是重建文本与读者间的审美关系;其二是作者身份的去群体化,回归到差异性个体之上;其三是话语秩序的重建,文学性成为第一选择;其四是叙述的转向,描写、抒情退出处理方式的主体地位;其五为结构上的并置与多元,打破了散文结构长期扁平的现状;其六是文体自觉与个性话语的拼接。
本期推出了三篇新散文作品。后叙事的《欢乐颂》在题目设置上本身就具备了某种反讽特性,而在格式安排上,直接去除了段落。这篇作品其实就是三个碎片的拼接,碎片化叙事比之当下流行的小叙事则更锋利,力量也更直接。碎片化,隐喻性,场景性,为此篇作品的三大特性。慕眺的《感觉章鱼》则注入了诸多异质性的要素,内向性和心理化的描述替代了常见的抒情、叙事、思辨的因素,使得作品如同感觉的复合体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白歧的《当我只能成为一只兔子》,剪掉了散文和童话间的界限,实现了自由的跳跃,其中想象力的鲜艳性,在散文诸作中,是罕见的。
刘军 散文评论家
新世纪以来的散文界,持续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潮,热潮发酵的过程中,媒介和信息载体的变化深刻地制约了散文的生态和面目呈现。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在于新概念的标举及后续的空疏。“新城市散文也好”,“新媒体散文也好”,皆是这样的产物,不仅在理论自洽上出现了问题,就是在创作上,也不见与概念衔接紧密的作品。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充分展现了散文理论探索和文体建设的尴尬局面。即使对于“新散文”、“在场主义”两个相对成熟的散文概念,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只是问题程度没有那么明显而已。查缺补漏,完善其间的理论疏漏,创作导向的指正等,皆需要极高的理论自觉和倡导者极好的耐心。这些问题能否细化并得到有效的解决,也许,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时至今日,新散文的落潮已经成为共识,具体表现在,丛书的停滞,刊物及主题研究性会议后续的缺失,理论倡导的无力等方面。但在创作场域,新散文的文体实验在更年青的散文作者那里,依然在涌现。其实,最早的一批实验者,即1998年《大家》杂志所推出的那批作者——格致、周晓枫、钟鸣、庞培、于坚、宁肯等,在后续的文本写作过程中,文体之新,仍然作为一个凸出部而存在。后来的杨永康、塞壬等,写出了更具文本冲击力的作品。在主持新散文观察论坛期间,我注意到一批青年作者,对于散文的写法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既有的写作秩序和散文传统则反叛性更突出,想象力、虚构性、心理流的因素甚至不再作为配料而出现,在确立自我写作个性的道路上,在传达自我对外在世界的理解上,他们自觉选择了碎片化的叙事方式,解构的背后,文本具备了更深层的隐喻功能。当然,在于不同散文圈子的朋友的交集过程中,何谓新散文的问题,一直作为问题而存在,对此,我曾写过系列学术性文章,探讨新散文的来源、现状与特性所在。学院性的陈述难以将此问题明晰化,因此,在此处特以简化的方式回答何谓新散文的问题。摘要点来说,新散文的文体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其一是重建文本与读者间的审美关系;其二是作者身份的去群体化,回归到差异性个体之上;其三是话语秩序的重建,文学性成为第一选择;其四是叙述的转向,描写、抒情退出处理方式的主体地位;其五为结构上的并置与多元,打破了散文结构长期扁平的现状;其六是文体自觉与个性话语的拼接。
本期推出了三篇新散文作品。后叙事的《欢乐颂》在题目设置上本身就具备了某种反讽特性,而在格式安排上,直接去除了段落。这篇作品其实就是三个碎片的拼接,碎片化叙事比之当下流行的小叙事则更锋利,力量也更直接。碎片化,隐喻性,场景性,为此篇作品的三大特性。慕眺的《感觉章鱼》则注入了诸多异质性的要素,内向性和心理化的描述替代了常见的抒情、叙事、思辨的因素,使得作品如同感觉的复合体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白歧的《当我只能成为一只兔子》,剪掉了散文和童话间的界限,实现了自由的跳跃,其中想象力的鲜艳性,在散文诸作中,是罕见的。
刘军 散文评论家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