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八散文家印象记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甘肃散文八骏印象记
楚些
19世纪的史达尔夫人及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师培,一中一西的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南北文学不同论。并分别就南欧和北欧,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因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在风格学上凸显的地域性要素,给出了相应的辨识和区分。实际上,“南”与“北”乃简约的地理概念,这一概念还可以逐级递减,形成更小的包围圈,比如甘南、陕北等地理标识。“地域性”要素对文学表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必须放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展开讨论,就今天的境况而言,我的看法是这样,经济的一体化、信息的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地方-世界的认知框架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移,文学的地域性要素必然呈现出衰减的趋势。愈是地方的就愈是全国的,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类似命题的合法性根基已经趋入松散和动摇。
当然,地域性和地理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地域性要素包括特定地理环境及由此衍生而出的饮食、语言、民风、民俗、礼法规制、信仰等,也包括人文成就、历史因袭、分封辖制、姓氏分布等。文学中的技术与思想,这两个特别关键的因素与地域性关联不大,但作品中的物质根基,却是由地域性提供的。作家的童年生活地域及方言体系,是其写作的出发点和基石所在,无疑构成了最初的母语式的深井。提及文学地域性话题,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台词在里面,即所谓的文学地域性,实际上是指小说的地域性,对于散文和诗歌这两个文体来讲,地域性要素无疑是弱化的,尤其是诗歌,几乎是一种反地域性的存在。
甘肃文学有八骏之说,此次《金城》杂志推出甘肃八位散文作家的专题,可算做对“八骏”称呼的某种回应。作为西部省份,甘肃地处西北,距离政治、经济中心甚为遥远,但地理性要素与文学影响不可同日而语,甘肃文学在全国版图中,很显然处于较强的位置。就地域性而言,河西走廊,祁连雪山,大漠云烟,甘南的丰美,构成了差异性的一种繁多之美,至于人文胜景,敦煌一地即可名世。不过,恰如上文所言,地域性样貌与地方散文之间,并无应然的因果逻辑。比如小辑中的人邻散文与杨永康的《惊喜记》,就呈现出明显的去地域性的审美特征。《艺事》二题中第一题为人邻对日本中古时期诗与画的解读,其切入路径独树一帜,与同类作品差异甚大。目之所及,湖南的凌鹰对西方现代绘画的解读趋近热烈与奔放,而安徽胡竹峰对古典绘画的解读则是多重的,其中有性情的刻画,也有交游的情状。人邻的品画记则直接从审美形态进入,贯彻了“把艺术的东西交给艺术”的写作思路,因对象的冷寂,使得行文与意境皆趋于高冷。这对于不具备专业艺术修养的读者来说,一路读下来,几乎是一种折磨。不过,《艺事》的第二则,马上有了反转,借助川端康成的小说片断,茶道与器皿,物与人的关系得以透视。常道也好,非常道也好,所寄托的物欲的东西不免覆灭,就像文中母亲的死亡与女儿的出走,但在哲学层面,精神性的因素借助另一种生命气息得以存留。杨永康的《惊喜记》持续了其一贯的文体探索,一种破坏式的,解构式的文体探索。反经验性的叙述模式,杂糅了意识流、后现代的诸种技法,《惊喜记》呈现出博而汇通的审美特征。在这个文本中,作者重置了诸事物间的关系,并以多维的视角重新照亮熟悉而又陌生的生活片断。在这里,被剥皮的树,小毛驴,唱歌的小男孩,肥胖的人类身体,铁钉穿透的蝴蝶,木桶,溪水中的石头和白云,所有的所有,皆以碎片的形式生成。而碎片自身又生长出锋利,这些锋利的因子恰恰组合成了文学作品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与瑶族、瑶山的神秘关系不大,与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生活却颇有关联。
专题中还有另一极的存在,即地域性彰显的一面。马步升的《敦煌夜行记》,赵殷的《固城山野》,铁穆尔的《五色的马群》,以上三篇文章可归属其中。而在着色方面,又有着浅深的情况。《敦煌夜行记》以人文圣地为对象,夜晚的敦煌不是白日的敦煌的隐遁或者延伸,脱离了喧闹之后,敦煌回归到神秘的本体之中,所以,它会让人惊骇,而不仅仅是赞叹和敬畏。《固城山野》则向着民间信仰和香火进发。古老的祈雨仪式,野狐传说,地下银两的崇拜和守望等等,一种混杂的原始的气息将读者拖拽到怪力乱神、阴阳风水横行的村庄现实之中。不过,城镇化的浪潮最终摧毁了它的生存根基,土地的主体在人,离开了人的规模性存在,土地只不过是一方原野所在。铁穆尔的《五色的马群》在地域性标识上无疑着色最深,理由在于这个散文作品的独特性一直折射到思维深处,确立了一种不同于中原汉化的思维模式。文本讲述了维吾尔的一支辗转迁徙,落脚于祁连深山的故事。尽管作者使用了汉文展开书写,但文本中涌动的类史诗性的思维让人真正触及到西北之北,那些未被规训的,属于另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人伦法则。从表层来看,是大量歌谣的进入,从深层来看,是超验性和经验性共同组成了某种历史真实。李城的三篇散文中,写仓央嘉措的一篇偏弱,《那个朝圣者》偏于写实,而《合掌纳木错》则是一篇颇具厚度的行走笔记,厚度的获取得益于大卫•妮尔和于式玉两位女性的藏区故事与“我”的脚印折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关西藏传奇的故事序列。敏洮舟是位比较年青的回族作家,但其多年跑长途大货车的经历为其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人与自然交换的关系层面,他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因此,三篇散文中,《冰火雀儿山》与《长途》两篇就显得尤其扎实。绝境或者困境中形成的故事反转,构成了天然的戏剧性因素,而相关人生,相关生命的张力,就内蕴于这种戏剧性情境之中。
马步升的《鸠摩罗什的法种与舌头》,习习的《血牡丹另一种镌刻》,是两篇随笔作品。鸠摩罗什,法显,玄奘,三位高僧乃佛教东传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其舌头历火焰而不灭的传奇,无法用唯物主义哲学加以解释。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相关六组慧能肉身不朽的一个篇章,同样富于传奇性。类似如此的佛性的自明,也许维特根斯坦看的更为精准,他说“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这样的!”。这篇随笔真正用力的地方在于,借助鸠摩罗什的历经波劫,思考破戒、执迷与功德自满的相反相成的关系。比较之下,习习的随笔更加凸显的则是以女性的视角看世界。毕竟,女性的贞烈仅仅是历史的副本,正本在于。那个特定的年代里行政机制的彻底朽坏。今天还在锦绣年华,明天就业已全家身灭,历史的漩涡里,掩藏了多么庞大而隐蔽的腐败与朽灭!
从可读性和散文的品格来看,习习的《流徙》无疑是这一小辑中最为突出的一篇。也只有这一篇呈现出由内而外的勃发情势。其中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一个是对生活暗涌的捕捉能力和再现能力,一个是在文本节奏和情思勃发的掌控力层面,堪称一流水准。另外,在叙事推进和结构能力上,也做到了恰到好处。
当然,这个小辑无法展现甘肃散文的全貌,就我个人的阅读范围而言,第广龙,刘梅花,李新立,孟澄海,王选等作者,近几年皆有佳作问世。散文的后面是人,个体性越分明,对人的理解越深入,相应地,散文写作抵达的台阶就愈发宽阔。
楚些
19世纪的史达尔夫人及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师培,一中一西的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南北文学不同论。并分别就南欧和北欧,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因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在风格学上凸显的地域性要素,给出了相应的辨识和区分。实际上,“南”与“北”乃简约的地理概念,这一概念还可以逐级递减,形成更小的包围圈,比如甘南、陕北等地理标识。“地域性”要素对文学表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必须放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展开讨论,就今天的境况而言,我的看法是这样,经济的一体化、信息的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地方-世界的认知框架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移,文学的地域性要素必然呈现出衰减的趋势。愈是地方的就愈是全国的,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类似命题的合法性根基已经趋入松散和动摇。
当然,地域性和地理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地域性要素包括特定地理环境及由此衍生而出的饮食、语言、民风、民俗、礼法规制、信仰等,也包括人文成就、历史因袭、分封辖制、姓氏分布等。文学中的技术与思想,这两个特别关键的因素与地域性关联不大,但作品中的物质根基,却是由地域性提供的。作家的童年生活地域及方言体系,是其写作的出发点和基石所在,无疑构成了最初的母语式的深井。提及文学地域性话题,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台词在里面,即所谓的文学地域性,实际上是指小说的地域性,对于散文和诗歌这两个文体来讲,地域性要素无疑是弱化的,尤其是诗歌,几乎是一种反地域性的存在。
甘肃文学有八骏之说,此次《金城》杂志推出甘肃八位散文作家的专题,可算做对“八骏”称呼的某种回应。作为西部省份,甘肃地处西北,距离政治、经济中心甚为遥远,但地理性要素与文学影响不可同日而语,甘肃文学在全国版图中,很显然处于较强的位置。就地域性而言,河西走廊,祁连雪山,大漠云烟,甘南的丰美,构成了差异性的一种繁多之美,至于人文胜景,敦煌一地即可名世。不过,恰如上文所言,地域性样貌与地方散文之间,并无应然的因果逻辑。比如小辑中的人邻散文与杨永康的《惊喜记》,就呈现出明显的去地域性的审美特征。《艺事》二题中第一题为人邻对日本中古时期诗与画的解读,其切入路径独树一帜,与同类作品差异甚大。目之所及,湖南的凌鹰对西方现代绘画的解读趋近热烈与奔放,而安徽胡竹峰对古典绘画的解读则是多重的,其中有性情的刻画,也有交游的情状。人邻的品画记则直接从审美形态进入,贯彻了“把艺术的东西交给艺术”的写作思路,因对象的冷寂,使得行文与意境皆趋于高冷。这对于不具备专业艺术修养的读者来说,一路读下来,几乎是一种折磨。不过,《艺事》的第二则,马上有了反转,借助川端康成的小说片断,茶道与器皿,物与人的关系得以透视。常道也好,非常道也好,所寄托的物欲的东西不免覆灭,就像文中母亲的死亡与女儿的出走,但在哲学层面,精神性的因素借助另一种生命气息得以存留。杨永康的《惊喜记》持续了其一贯的文体探索,一种破坏式的,解构式的文体探索。反经验性的叙述模式,杂糅了意识流、后现代的诸种技法,《惊喜记》呈现出博而汇通的审美特征。在这个文本中,作者重置了诸事物间的关系,并以多维的视角重新照亮熟悉而又陌生的生活片断。在这里,被剥皮的树,小毛驴,唱歌的小男孩,肥胖的人类身体,铁钉穿透的蝴蝶,木桶,溪水中的石头和白云,所有的所有,皆以碎片的形式生成。而碎片自身又生长出锋利,这些锋利的因子恰恰组合成了文学作品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与瑶族、瑶山的神秘关系不大,与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生活却颇有关联。
专题中还有另一极的存在,即地域性彰显的一面。马步升的《敦煌夜行记》,赵殷的《固城山野》,铁穆尔的《五色的马群》,以上三篇文章可归属其中。而在着色方面,又有着浅深的情况。《敦煌夜行记》以人文圣地为对象,夜晚的敦煌不是白日的敦煌的隐遁或者延伸,脱离了喧闹之后,敦煌回归到神秘的本体之中,所以,它会让人惊骇,而不仅仅是赞叹和敬畏。《固城山野》则向着民间信仰和香火进发。古老的祈雨仪式,野狐传说,地下银两的崇拜和守望等等,一种混杂的原始的气息将读者拖拽到怪力乱神、阴阳风水横行的村庄现实之中。不过,城镇化的浪潮最终摧毁了它的生存根基,土地的主体在人,离开了人的规模性存在,土地只不过是一方原野所在。铁穆尔的《五色的马群》在地域性标识上无疑着色最深,理由在于这个散文作品的独特性一直折射到思维深处,确立了一种不同于中原汉化的思维模式。文本讲述了维吾尔的一支辗转迁徙,落脚于祁连深山的故事。尽管作者使用了汉文展开书写,但文本中涌动的类史诗性的思维让人真正触及到西北之北,那些未被规训的,属于另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人伦法则。从表层来看,是大量歌谣的进入,从深层来看,是超验性和经验性共同组成了某种历史真实。李城的三篇散文中,写仓央嘉措的一篇偏弱,《那个朝圣者》偏于写实,而《合掌纳木错》则是一篇颇具厚度的行走笔记,厚度的获取得益于大卫•妮尔和于式玉两位女性的藏区故事与“我”的脚印折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关西藏传奇的故事序列。敏洮舟是位比较年青的回族作家,但其多年跑长途大货车的经历为其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人与自然交换的关系层面,他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因此,三篇散文中,《冰火雀儿山》与《长途》两篇就显得尤其扎实。绝境或者困境中形成的故事反转,构成了天然的戏剧性因素,而相关人生,相关生命的张力,就内蕴于这种戏剧性情境之中。
马步升的《鸠摩罗什的法种与舌头》,习习的《血牡丹另一种镌刻》,是两篇随笔作品。鸠摩罗什,法显,玄奘,三位高僧乃佛教东传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其舌头历火焰而不灭的传奇,无法用唯物主义哲学加以解释。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相关六组慧能肉身不朽的一个篇章,同样富于传奇性。类似如此的佛性的自明,也许维特根斯坦看的更为精准,他说“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这样的!”。这篇随笔真正用力的地方在于,借助鸠摩罗什的历经波劫,思考破戒、执迷与功德自满的相反相成的关系。比较之下,习习的随笔更加凸显的则是以女性的视角看世界。毕竟,女性的贞烈仅仅是历史的副本,正本在于。那个特定的年代里行政机制的彻底朽坏。今天还在锦绣年华,明天就业已全家身灭,历史的漩涡里,掩藏了多么庞大而隐蔽的腐败与朽灭!
从可读性和散文的品格来看,习习的《流徙》无疑是这一小辑中最为突出的一篇。也只有这一篇呈现出由内而外的勃发情势。其中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一个是对生活暗涌的捕捉能力和再现能力,一个是在文本节奏和情思勃发的掌控力层面,堪称一流水准。另外,在叙事推进和结构能力上,也做到了恰到好处。
当然,这个小辑无法展现甘肃散文的全貌,就我个人的阅读范围而言,第广龙,刘梅花,李新立,孟澄海,王选等作者,近几年皆有佳作问世。散文的后面是人,个体性越分明,对人的理解越深入,相应地,散文写作抵达的台阶就愈发宽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