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即寻找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阅读即寻找
刘军
2016年6月,70后作家赵瑜最新散文集《那么彷徨,那么孤单》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发行面世。在相送的图书里,他将“阅读即寻找”这句题辞写于侧页之上,觉得甚好,于是直接搬迁,将此作为评论的题目。
1992年,寓居西北的贾平凹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意欲开拓散文的边界,打破文体分化的壁垒,补救日益窄化的所谓的“艺术散文”。稍后,《美文》杂志创刊,集中刊发了诸多小说家散文,诗人写出的散文,以及编辑、媒体人等文化学者的散文,甚至是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者,也在网罗的范围之内。散文走到今天,职业性、专业性色彩越来越淡化,呈现出开放性的文体边界特征。非散文专业作家与散文专业作家,谁能写出更好的散文作品?类似这样的问题业已被悬置。毕竟,散文对写作功力和火候的依赖不像其他文体那么明显,换一种说法,散文的写作还是需要一些因缘巧合的,人格的真切,情感的真挚浓郁,表达的深切,只要具备了这三个因素,即使是个别业余作者,依然可以写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好作品。当然,在好作品之上,还有优秀的作品,不过,诉诸历史行进的大部分段落,优秀作品总是稀缺品。很显然,优秀作品自不会拘囿于一己之情感,而是进入境界、情怀、见识兼备的通道之中,如艾略特指出的那样——打开那扇不曾打开的门。如果离开时代土壤和天才之间的相互激发,优秀作品的诞生几无可能。
70后作家群体中,在写作姿态上可谓杂花生树。有以闲笔写诗歌的,也有以闲笔写散文的,而后者无疑居多。本身,小说家散文就构成了当代文学的一个景观,70后小说家不过是接续前贤而已。赵瑜的这本新书无意于在散文的场域内怒海争锋,而是整理、记录个人生活史的踪迹,给予自我一个交代,也算是个人记忆文字镜像式的固定。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一方面基于所呈现出的自身记忆段落的跨度,从中学时代的求学经历,一直到省城生活的片断,再到渡海到海口居住的日常段落,横跨了少年到中年的不同时段;另一方面则基于写作上所呈现出的跨度,集子里的作品,显然写于不同的时候,其间,笔力、行文风格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据我所知,第三辑中的《切片》一章,应该完成于2009年,这个文章曾入选2010年度的散文年选。之所以记忆犹新,概在于就在于我对2010年度的几个年选选本曾做过一次系统跟踪,六部年选选本阅读下来,失望之态,如破岩石之泉水,不可抑制。几百篇作品中,唯独对其中极少数散文篇章赞赏有加,其中就有《切片》一章。时间已经走过了7年,再回头看这篇作品,其调和小说笔法的新颖性,写作主体自身获取的自由度,洞见之深,皆无过时的痕迹。由此可以生发出一个观点,一篇作品如果不能够常读常新,不能够给与读者以欣赏的困难,不能够带来想象的可能性,那么,这样的作品必然归属于此时此地的性质,很大程度上会演变为一次性消费的对象。
黑格尔曾将人的精神特质定义为担负矛盾同时在矛盾中忠实于自我本色的个体。而对于成熟个体而言,每个人的存在状态几乎皆是个幽深的洞穴,他者所能观察到的本相非常有限,比方说,医生只能够触摸到我们肉体的本相,警察只能侦查到某些人的洞穴深处。在心理医生普遍缺位的情况下,审查自我的幽深,洞见自我的本色,是每一个精神自省者的必由之路。好在人类还有作家这个行当,他们实际上是一群洞穴探险者,既勘察自我的本色,又勘察他者的幽深。散文这个文体,其基点就在于自我的敞开状态,从某种意义而言,散文是最不应该作伪但往往流于作伪的文学体式,何也?原因只有一个,本色的样子一般都不大好看。
《那么彷徨,那么孤单》贯穿着本色之语,集子的第一辑生活史体现得尤其充分。这一部分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使得同样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我有着强烈的共鸣,更重要的是,赵瑜求学的地方,也曾是我工作过的地方,其中涉及相关人等的指称,彼此有过很深的交集。作者并未有掩饰自我的想法,其中有诸多去道德化色彩的细节,比如对大学老师的暗恋,工作后喜欢去政府机关厕所方便的细节,诸如此类,读来轻松而好玩。伪语和饰语之所以大行其道,在于高强度的道德化语境下,对所有人皆有强大的规训能力。冲破禁区,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作家的写作自觉。这种写作自觉会形成一个习惯,使得其笔端流泻而出的汉字,充溢着一种真气。本色化的话语之下,必有诸多真实的生活气息的涌来。像生活史中的第一篇文章,《记忆碎片:旧光阴之中学时代》,题目虽然显得古旧点,但内容却是密密麻麻的真实细节,其中有带饭带菜上学的情景,有大通铺睡觉的无私密性,有洗脸行为下的众生相,有情爱意识的懵懂,有自我意识的初发芙蓉,诸如此类。对于场景的处理,一路下来,几乎全部是白描,而在每个场景叙述的最后,往往突然转折,形成了不一样的节奏起伏,如洗脸场景的结尾是这样的一句话:是啊,洗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恋爱问题的结尾则是两个字:好玩;带麦子上学的结尾则是生活充满了比喻。其后写大学校园生活和杂志社生活的两篇作品,在笔法和行文节奏上,与第一篇类似。而到了《海口三叠》中,书写城市生活的经历,在气韵上有所转折。虽然还是以白描为主,但融入了一些思辨的因素,使得文本呈现出某种复杂性。
集子的第二辑为行走史,包括五篇作品。所抵达的地方景观差异甚大,而其行走积累的核心不在于外在的景色和风情,而在于身处陌生之所,如何窥探自我内心的起伏。第三辑为生活史,除了前面所述及的《切片》之外,尤喜《公交车》一章。公交车是城市众生相集聚的载体,观察和解读城市,再没有比公交车上更合适的场所了!赵瑜在这一篇中不仅充分描摹了城市面貌的变动不居,也表达了他对这一载体的钟情。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种钟情,不如说是一种对生活的拥抱和喜爱。因为,热爱公交车的人,一定是一个愿意拆除藩篱让各色人等进入的胸有大器的人。
小说家黑塞曾言及,这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可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会悄悄地让你成为自己。他者的生活史,何尝不是另一种镜像,在摩挲中所触发的生存经验,自然生成培育自我精神的泥土,当然,这也是“阅读即寻找”的题中应有之意。
刘军
2016年6月,70后作家赵瑜最新散文集《那么彷徨,那么孤单》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发行面世。在相送的图书里,他将“阅读即寻找”这句题辞写于侧页之上,觉得甚好,于是直接搬迁,将此作为评论的题目。
1992年,寓居西北的贾平凹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意欲开拓散文的边界,打破文体分化的壁垒,补救日益窄化的所谓的“艺术散文”。稍后,《美文》杂志创刊,集中刊发了诸多小说家散文,诗人写出的散文,以及编辑、媒体人等文化学者的散文,甚至是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者,也在网罗的范围之内。散文走到今天,职业性、专业性色彩越来越淡化,呈现出开放性的文体边界特征。非散文专业作家与散文专业作家,谁能写出更好的散文作品?类似这样的问题业已被悬置。毕竟,散文对写作功力和火候的依赖不像其他文体那么明显,换一种说法,散文的写作还是需要一些因缘巧合的,人格的真切,情感的真挚浓郁,表达的深切,只要具备了这三个因素,即使是个别业余作者,依然可以写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好作品。当然,在好作品之上,还有优秀的作品,不过,诉诸历史行进的大部分段落,优秀作品总是稀缺品。很显然,优秀作品自不会拘囿于一己之情感,而是进入境界、情怀、见识兼备的通道之中,如艾略特指出的那样——打开那扇不曾打开的门。如果离开时代土壤和天才之间的相互激发,优秀作品的诞生几无可能。
70后作家群体中,在写作姿态上可谓杂花生树。有以闲笔写诗歌的,也有以闲笔写散文的,而后者无疑居多。本身,小说家散文就构成了当代文学的一个景观,70后小说家不过是接续前贤而已。赵瑜的这本新书无意于在散文的场域内怒海争锋,而是整理、记录个人生活史的踪迹,给予自我一个交代,也算是个人记忆文字镜像式的固定。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一方面基于所呈现出的自身记忆段落的跨度,从中学时代的求学经历,一直到省城生活的片断,再到渡海到海口居住的日常段落,横跨了少年到中年的不同时段;另一方面则基于写作上所呈现出的跨度,集子里的作品,显然写于不同的时候,其间,笔力、行文风格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据我所知,第三辑中的《切片》一章,应该完成于2009年,这个文章曾入选2010年度的散文年选。之所以记忆犹新,概在于就在于我对2010年度的几个年选选本曾做过一次系统跟踪,六部年选选本阅读下来,失望之态,如破岩石之泉水,不可抑制。几百篇作品中,唯独对其中极少数散文篇章赞赏有加,其中就有《切片》一章。时间已经走过了7年,再回头看这篇作品,其调和小说笔法的新颖性,写作主体自身获取的自由度,洞见之深,皆无过时的痕迹。由此可以生发出一个观点,一篇作品如果不能够常读常新,不能够给与读者以欣赏的困难,不能够带来想象的可能性,那么,这样的作品必然归属于此时此地的性质,很大程度上会演变为一次性消费的对象。
黑格尔曾将人的精神特质定义为担负矛盾同时在矛盾中忠实于自我本色的个体。而对于成熟个体而言,每个人的存在状态几乎皆是个幽深的洞穴,他者所能观察到的本相非常有限,比方说,医生只能够触摸到我们肉体的本相,警察只能侦查到某些人的洞穴深处。在心理医生普遍缺位的情况下,审查自我的幽深,洞见自我的本色,是每一个精神自省者的必由之路。好在人类还有作家这个行当,他们实际上是一群洞穴探险者,既勘察自我的本色,又勘察他者的幽深。散文这个文体,其基点就在于自我的敞开状态,从某种意义而言,散文是最不应该作伪但往往流于作伪的文学体式,何也?原因只有一个,本色的样子一般都不大好看。
《那么彷徨,那么孤单》贯穿着本色之语,集子的第一辑生活史体现得尤其充分。这一部分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使得同样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我有着强烈的共鸣,更重要的是,赵瑜求学的地方,也曾是我工作过的地方,其中涉及相关人等的指称,彼此有过很深的交集。作者并未有掩饰自我的想法,其中有诸多去道德化色彩的细节,比如对大学老师的暗恋,工作后喜欢去政府机关厕所方便的细节,诸如此类,读来轻松而好玩。伪语和饰语之所以大行其道,在于高强度的道德化语境下,对所有人皆有强大的规训能力。冲破禁区,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作家的写作自觉。这种写作自觉会形成一个习惯,使得其笔端流泻而出的汉字,充溢着一种真气。本色化的话语之下,必有诸多真实的生活气息的涌来。像生活史中的第一篇文章,《记忆碎片:旧光阴之中学时代》,题目虽然显得古旧点,但内容却是密密麻麻的真实细节,其中有带饭带菜上学的情景,有大通铺睡觉的无私密性,有洗脸行为下的众生相,有情爱意识的懵懂,有自我意识的初发芙蓉,诸如此类。对于场景的处理,一路下来,几乎全部是白描,而在每个场景叙述的最后,往往突然转折,形成了不一样的节奏起伏,如洗脸场景的结尾是这样的一句话:是啊,洗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恋爱问题的结尾则是两个字:好玩;带麦子上学的结尾则是生活充满了比喻。其后写大学校园生活和杂志社生活的两篇作品,在笔法和行文节奏上,与第一篇类似。而到了《海口三叠》中,书写城市生活的经历,在气韵上有所转折。虽然还是以白描为主,但融入了一些思辨的因素,使得文本呈现出某种复杂性。
集子的第二辑为行走史,包括五篇作品。所抵达的地方景观差异甚大,而其行走积累的核心不在于外在的景色和风情,而在于身处陌生之所,如何窥探自我内心的起伏。第三辑为生活史,除了前面所述及的《切片》之外,尤喜《公交车》一章。公交车是城市众生相集聚的载体,观察和解读城市,再没有比公交车上更合适的场所了!赵瑜在这一篇中不仅充分描摹了城市面貌的变动不居,也表达了他对这一载体的钟情。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种钟情,不如说是一种对生活的拥抱和喜爱。因为,热爱公交车的人,一定是一个愿意拆除藩篱让各色人等进入的胸有大器的人。
小说家黑塞曾言及,这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可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会悄悄地让你成为自己。他者的生活史,何尝不是另一种镜像,在摩挲中所触发的生存经验,自然生成培育自我精神的泥土,当然,这也是“阅读即寻找”的题中应有之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