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散文新观察之梁晓阳篇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新观察之梁晓阳篇
                                                           刘军
    提及广西文坛,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想起三剑客的冠名。最近两年,广西文学又迎来了后三剑客的命名,如此,形成一个文脉接续的良好局面。与其他省份的文学生态结构相似的是,小说文体的光焰极大地掩盖了其他文体的明亮度,这种文体的落差很容易带来评述的偏颇。实际上,就散文而言,广西地方新锐散文通过专号、研讨班等形式,业已具备了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拿代际构成来说,广西70后散文创作梯队及成果已经足够可观,黄土路、梁晓阳、陶丽群、宋先周、罗南、寒云、杨仕芳、颜晓丹等人,纷纷迎来了各自写作的丰收期。
    本期散文新观察栏目刊发的就是梁晓阳的最新篇章《一个人的马场》。作为广西70后散文写作的代表人物,值得称道的不仅是他作为北流作家群中散文的一极而存在,或者其散文作品早已被《花城》《天涯》等重要文学刊物所认可,尤为关键的地方在于,作为中国南方版图近海的人士,却与西北之北新疆产生了深度的生命关联,不同的生命体验交汇在一起,不同的地域性经验相互碰撞、撕扯,使得其笔下的艺术传达趋于某种斑驳性。比如其作品集《吉尔尕郎河两岸》,为伊犁生活的结晶,所收纳的种植、收割、漫步、眺望的内容,可归入典范性自然主义写作的范式。这种暂时远离人间,将自然生活确立为主体性存在的写作方式,自我的灵魂往往被定格在卑微、谦逊之处,灵魂固然谦卑,但绝不封闭,而是处于一种洞开的状态。梭罗也好,蒲宁也好,这些自然主义流派的文学大家皆是高处的声音,而在我们这里,也有其回声。上世纪90年代的苇岸是一个,伊犁河谷中的梁晓阳也是一个,辽宁的丛晓伟,江西的秋其,他们的林间笔记系列也可归入其中。概言之,他们文本中所含蕴的自然气味和个人气质与当下盛行的草木书写截然有别。
    《一个人的马场》这个长篇叙事散文,则呈现出不同于自然主义写作风貌的一面,作为个人生活史的追述,整部作品的关键词即为归属感的问题。当新疆这个无比遥远的地方,从想象开始,逐渐过渡到安居,再到亲人血脉的养育,故土的概念也由出生地延伸到自我人生锤炼之地。这里的归宿感,实际上指涉两个层面,其一为人伦关系的确立,明月、伊丽、岳父岳母、明月兄弟等,他们都是因为某种特殊机缘闯入到“我”的生命世界中的人等,从一个节点开始,即恋爱的挫败、陡转开始,如同水中涟漪,层层泛开,使得自我的生活轨道突然进入另一个空间,其间的转换是地理的,衣食住行的,也是情感关系的。其二为生命意识的确立,以安居为标志,作者进入到一种与牧场和原野相互谛听的生活状态之中,日常所及,皆为异质性的存在。远离喧嚣日常,新的自然景观和日常景观如同沧浪之水,不断洗濯和冲刷遗留的生活经验,只到一种新的经验确立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新的写作观的确立。仿佛许多条大河的源头,原本不称此大河的名字,因为另外支流的汇入,大河的名称由此而确立。另外,这篇散文在结构上呈现出极大的跨度,时间、空间地理、人物关系的转换皆是大开大合,好在作者的语言传达率真坦然,读来并不费周折。

                                    刘军  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