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担道义,大善著散文 ——对《黄河文学》2016年2/3期的散文的解析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黄河担道义,大善著散文
——对《黄河文学》2016年2/3期的散文的解析
文/王克楠
前几日,笔者收到从遥远的大西北寄来的《黄河文学》2016年2/3期,由于常常写评论的缘故,这几年,无论是自己订阅的文学期刊,还是被赠阅的期刊,每年总会有几十本。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有的期刊只是看看题目,有的期刊读几篇作品,而这期《黄河文学》2016年2/3期却有神奇的魅力,从发在头条的随笔《文学终究有助于世道人心》读起,一发而不能收,读到要紧处,竟然热血澎湃。
在笔者的阅读中,《黄河文学》2016年2/3期是以散文为主的,散文的版块分类大致有四块,无论是哪个版块的散文,都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对世道人心的关注,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一边读,一边可以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写作者的古道热肠。下面,以分四节来对《黄河文学》2016年2/3期的散文进行解析。
一、 对世道人心的普遍关怀
《黄河文学》2016年2/3期,呈现了对世道人心的普遍关怀。文学这件事情,在现在的许多人那里,是小摆设,而来自大西北的宁夏的文学期刊《黄河文学》,却展现了对世道人心的深切关怀。发在头条的随笔《文学终究有助于世道人心》似是洪钟大吕,读来震撼。这篇随笔开头就引述了文学的“传达价值、标定底线、引领风尚、滋润心田”的四个作用,这四个作用不是来自教科书,而是来自作者梁鸿鹰的心灵体验,“以自己的方式,发出善意的声响”,引领读者真的好好想想文学在当下到底有什么作用?作者在文中强调了文学的“载道”。文学作品绝不是作家的精神迷乱,无论一篇作品的表象多么地迷幻,其内里一定蛰存着人类文明终极价值的东西,一如作者所说,“在文学构建的那些个世界里,之所以不少人相信能找到心灵安顿的地方,找到精神的绿色栖息地。”此文虽然没有明确阐述“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但是作者通过周大新长篇小说《曲终人在》,表达出该小说营造的世界对“拯救”世道人心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以成熟的心态向往世界的美好,期待人心向善,就显得更为重要。
刘洁的《青青子衿》亦是一篇文化随笔,全文21节,每节都有小题目,各节之间内容似连似断,透露出走出人生看人生的豁达,一篇篇如同珍珠,构成了独特的审美世界。作者从文学谈到社会,从社会又回到文学;还从文章学的角度谈文以及从编辑学的角度谈文学来稿,有的篇什似乎很随意,有的篇什则很沉重。有的是站在写作者(投稿者)的角度提出忠告,有的则站在编辑的角度说事。通过阅读,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在于引领,即是引领写作者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简单地理解写作到理解写作的丰富性和艰难性,从单线条地观察世界的一个片段到正视整个世界……这些引领和抵达不仅是作者多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经验结晶,也透露出了对写作活动的独到的感知和理解。
二、 当代知名散文家的人文态度
开宗明义,人的态度还不是实践,但是态度决定实践的方向。《黄河文学》近几年为中国当代散文鼓与呼,有很多的实践,其中在期刊里增设“中国当代知名散文家新作展”即是其一。《黄河文学》2016年2/3期在这个栏目刊登了周晓枫、赵晏彪、杨海蒂、张鸿的散文以及杨永康的主持人语。杨永康是以《向精神过渡》的题目发言的,在近乎是“语录”的短文里,他强调了“动词”,并且诚恳地呼唤专注,“如果找到一个真正属于作家的语词,我想那就是专注了。”在杨永康心中,一个作家的内在世界和外在的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质,不管外在的世界是如何影响和造就作家的,从作家的角度讲,一定要心怀善意地关注外在的世界。此期的四位作家无论是在边地行走,还是用文学的眼光打量古城扬州的来龙去脉;无论是哈尼族女土司生活的解读,还是对死归何处的探讨,都含着写作者的一份善良和热爱。
周晓枫的《行地边疆》一改过去写内心细节的写法,她写了天台、呼伦贝尔和植物橘树等边地景物。周晓枫采用了“移情”的审美方式,在自然景物中灌注了自己的丰富感情,抵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如果一个人关在自己的书房,也许浮想联翩,但一旦投入大自然,就成了小学生,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上帝。周晓枫的基本写作顺序是跟着风景走的,但时有放大的内心感受,比如写冷,“瞬间,把我压缩成一个薄薄的片状物”,在就是在极度的寒冷中,作者发现了人性的暖意。作者去蜜橘之乡黄岩赏花,欣赏的不是花朵的盛开,而是花瓣的凋零;花朵无论是盛开或者凋零,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此篇散文含着鲁迅先生写百草园的欢欣——生命是值得歌颂的。周晓枫在浙江台州的天台体验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心中盈着崇高的神灵,大地上的美好景物一一与肉眼看不到的神灵有关。甚至到写作,作者感悟到也是一种——俗世禅,至此,笔者想到了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印度的泰戈尔,东方人的写作状态确实与禅修有关。
杨海蒂的《大书》也是一篇关注“外物”的游走散文。杨海蒂的游走也是一个“动词”。一动就到了隋唐以及以前的时光。作者是通过扬州来展示情怀的,谈起扬州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李白、杜牧、白居易、秦观、张若虚、吴敬梓……写出了每个历史人物心中的扬州。此文除了解读古代文人,还有格物,比如杨海蒂怀着敬仰的心情写了扬州琼花,还写了“造型绝无仅有”的五亭桥。物是神奇的,人是平凡的,但人因为有所建树而显得不平凡。比如鉴真和尚从扬州出发,六次渡海,在十二年中局遭磨难,终于成功;再比如欧阳修在扬州主政时,在大明寺中建造了平山堂。当然,这些是正面人物,也有被争议的人物,比如作者写了隋炀帝,这个帝王虽然把扬州开发成了陪都,却“误了卿卿性命,被缢死并葬于扬州”。此文尽管引经据典,显得有点冗长,但经过多点“观照”,观照出了扬州之魂,亦是宁死不降!此文中列举了绝不向外侵之敌的宋将李庭芝,还有丹心抗清的史可法。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样的精神确实值得大书特书。
张鸿的“动词”抵达了云南元阳勐弄的哈尼族山寨,刻画了一位哈尼族的女土司。人的一生可以用画卷来展现(如大人物的年谱),也可以用细节来点缀,这位女土司在元阳勐弄是有名的,但是毕竟不如秦皇汉武出名。张鸿在《路那山里的女土司》着眼点放在刻画女土司的“成长”而非拉长过程,张鸿通过点穴点到了女土司的嫁人、代理土司、组织平叛、宣传和平等,勾勒出了女土司白张惠仙的成长,还有女土司白张惠仙对待苦难的态度抱以“宽容大度的气质”,确实含着一种智慧。赵晏彪的《寿宴上的“医嘱”》是写亲情的,用细节来结构文本。此文的“引子”很长,已经叙述了与文本有关的一个重要细节,即是赵晏彪母亲“写给我的第一张字条”。文中呈现的另一个重要细节,也是此文的题目——寿宴上的“医嘱”。豁达看待生死的老妈妈在自己的八十岁寿宴上向儿孙交代自己的后事,绝非常人可为,一如作者所说,“能有如此坦荡胸怀的,莫过于母亲。”此文通过“医嘱”这个细节,“阐述”的是生命文化,一个人从冥冥中来,生命结束的时候,回归自然,一大幸福也。
三、 开放情怀:宁夏之美的精神高地
宁夏是中国一块神奇的文化沃土,既有塞外边陲的雄浑壮丽,又有南国水乡的灵秀旖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有诸多时代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新景观、新景致。2014年,《黄河文学》为深入促进国内外进一步了解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展示宁夏之美,举办“《黄河文学》宁夏之美全国散文大赛”。大赛历时一年,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1000余篇,其中以“宁夏之美”为书写对象的散文作品831篇。大多来稿以黄河、黄沙、西夏文化、影视城、贺兰山、沙湖、花儿等为题材,还有部分来稿反映宁夏经济文化建设及人性人情之美,描写角度灵活丰富,既有全景式的勾勒,又有局部的细刻,宁夏的景、物、人、情甚至色彩、光线、声音等等都有细腻入微的摹写。
《黄河文学》2016年2/3期在“专栏.宁夏之美”刊登了四位获奖散文,分别是黄尧、刘汉斌、格致、王克楠,黄尧的《茶花影事》站位很高,一开头就引经据典地对中华民族的“花”的本性进行挖掘,而后对山茶花的品质进行小心翼翼的解读,其间,对山茶花没有能到认定而万分遗憾,真可谓“人得名不易,得正名尤不易,花也如此。”花如人,人如花,这样的格物,是可以说服读者的。刘汉斌的《宁夏册页》也是格物的,挖掘并以文化的名义重新命名的香水梨、枸杞、野荷、贺兰石、沙枣之性格,以及和宁夏这片土地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枸杞的火热和野荷(大黄)的奇妙;比如贺兰山石与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依的关系;比如堰塞湖是村庄的眼睛之发现……到处洋溢着生态文明之美。从这个角度说,散文可以发挥对世界的认知作用和升华人的审美情感,而非仅仅对外在世界的表面抒情。刘汉斌的《宁夏册页》的语言也很有个性,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的节奏,不时夹杂一些黄土高原方言的叠声词,就显得更接地气。
来自东北吉林的格致是“新散文阵营”的一位重量级作家。格致也参加了“《黄河文学》宁夏之美全国散文大赛”。她的参赛散文《复活的岩画》,无论是从文本叙述,还是文明的阐述上,都把读者引领到魅力无穷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是奇特的,正如让.贝西埃所说,向活物以及相反方向过渡,向精神以及相反方向过渡。格致站在了岩画面前,而读者站在了《复活的岩画》面前,心是岩画相通,经过互动而产生强大的气场。散文容易写,但不容易有气场——格致做到了。这个“气场”关乎人对自然的寻觅和理解,关乎人类对自我虚妄性的自省以及文明危机(不重视神秘性而丢失了自我)。化繁为简是这篇散文的写作策略,格致面对五千年乃至一万年以前的远古岩画,倘若使用学者的辨析方法去考证,就会失去许多生命的弹性和鲜活。格致在文中使用“一个比喻句子”“一个错别字”“复印件”来结构全篇,其中不乏通感的神奇(如听觉去欣赏岩画),并在“一个错别字”中,用错觉来讽喻自古至今的重男轻女,亦通过自由自在的岩羊的生活,展现了她的对一切生灵无等级的世界观。王克楠的《西海固的燃烧》通过一个外省人的眼光,由外而内打量西海固的精神。为了强化精神的当量,作者采用了“燃烧”的字眼。“燃烧”这个动词,也基本反映了本文存在的基本意义。由此联想到了张承志在西海固西吉县一个回族乡写的大著《心灵史》,心灵并不拒绝世界的侵染,当这种侵染产生了勃发的时候(正能量),原来的景物,已经不是原来的景物,西海固的贫瘠也不再贫瘠,西海固的山川寺院就成了文化符号,西海固的历史就成了一条丝绸带子,西海固历史上的兵戎相见就有了另外的意义——在这种意义范畴内的写作,也许是真正的写作。
四、 在现象中阐发美的基因
《黄河文学》2016年2/3期所刊登的散文随笔,除了以上三个系列外,还有正常的散文投稿刊登的六位作家的作品。六位作家各有各的叙述风格,各有各的切入角度和选材走向,可谓是百花齐放。马力的《合川初记.钓鱼城》是历史文化散文,记载了合川钓鱼城的历史闪光点——曾经在宋朝顽强地抵抗元军36年之久。因为顽强,成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元素之一;因为顽强,合川钓鱼城就成了“顽强”的代名词。顽强了36年后,有一位守城将军王立选择了投降,也成为了王立终生在“战与降”之间承受的心理折磨……面对强大的元军,是为了保护城内军民而选择投降,还是拒不投降与钓鱼城共存亡,哪种方案更合理一些?作者并未拿出答案,而是交给把解读历史的钥匙交给了读者。
作者拜学英的《县城的模样》是地理环境来逸发味道的。现代散文有很多的写法,其中一种是通过叙述来逸发味道——时空的味道。在逸发的过程中,作者并不表态,而是把味道传染给读者。拜学英写的这个县城是宁夏的泾源县,作者以朴素的叙述,叙述了记忆中的县城的电影院、县委大院、新华书店、文化馆等,这些带有老时光色泽的图像,可以感知时光中生命的存在状态。在时光的流逝中,县城里曾有自由市场赶集,县城的体育场曾经承载了大的群众集会以及公审大会,亦有现在的“城镇化运动”中住进县城的乡下农民….. 拜学英的叙述工整,不枝不蔓,并不时在历史交界点,适时地讽喻和会心一笑的莞尔。兰溪的《独特文化的光辉》亦穿越空间,把散文的笔触对准了以色列境内的耶路撒冷。文中有一个中心词——“墓”以及派生的墓碑、墓园和空坟墓等。墓,在诗人的眼睛里,是消亡的符号,而对宗教来说,是一个双重性的符号,一个生命消逝了,意味着另一个生命诞生了。人死了,就死了,而活着的人则要去想为什么活着?于是,兰溪记录下了耶路撒冷橄木山下的那些读书人,那些人是“痴心读书的犹太人”。
沉州的《茶韵来自历史深处》亦为格物散文,所格之物不是茶花,而是武夷红茶、岩茶、乌龙茶等具有鲜明武夷山特色的茶种。作者以厚实的茶文化知识,叙述了武夷山茶叶的制作过程畅销国内外的历史。杨建虎的《与诗歌相遇》是文化随笔,再现了一位70后年轻人的精神生活(亦是诗歌生活)。作者作为扎根在西海固的年轻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尊严以及表达上的多样性,对诗人的自由和生命存在之间的关系,做了内心独白式的倾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学在当下的中国呈现“弱势”,且有边缘化的倾向,但是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的文学期刊人,却执着的文学勇气去寻找当代文学的根,用文学期刊为阵地,倾听那些站在各种不同生活现场的写作人的声音,重视那些以大善的眼光打量世界的作家们的作品,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崛起而孜孜不倦,这是令笔者感动的,也是写这篇综合评论的动力。
黄河担道义,大善著散文,读者有充分的理由对《黄河文学》期待。
——对《黄河文学》2016年2/3期的散文的解析
文/王克楠
前几日,笔者收到从遥远的大西北寄来的《黄河文学》2016年2/3期,由于常常写评论的缘故,这几年,无论是自己订阅的文学期刊,还是被赠阅的期刊,每年总会有几十本。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有的期刊只是看看题目,有的期刊读几篇作品,而这期《黄河文学》2016年2/3期却有神奇的魅力,从发在头条的随笔《文学终究有助于世道人心》读起,一发而不能收,读到要紧处,竟然热血澎湃。
在笔者的阅读中,《黄河文学》2016年2/3期是以散文为主的,散文的版块分类大致有四块,无论是哪个版块的散文,都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对世道人心的关注,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一边读,一边可以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写作者的古道热肠。下面,以分四节来对《黄河文学》2016年2/3期的散文进行解析。
一、 对世道人心的普遍关怀
《黄河文学》2016年2/3期,呈现了对世道人心的普遍关怀。文学这件事情,在现在的许多人那里,是小摆设,而来自大西北的宁夏的文学期刊《黄河文学》,却展现了对世道人心的深切关怀。发在头条的随笔《文学终究有助于世道人心》似是洪钟大吕,读来震撼。这篇随笔开头就引述了文学的“传达价值、标定底线、引领风尚、滋润心田”的四个作用,这四个作用不是来自教科书,而是来自作者梁鸿鹰的心灵体验,“以自己的方式,发出善意的声响”,引领读者真的好好想想文学在当下到底有什么作用?作者在文中强调了文学的“载道”。文学作品绝不是作家的精神迷乱,无论一篇作品的表象多么地迷幻,其内里一定蛰存着人类文明终极价值的东西,一如作者所说,“在文学构建的那些个世界里,之所以不少人相信能找到心灵安顿的地方,找到精神的绿色栖息地。”此文虽然没有明确阐述“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但是作者通过周大新长篇小说《曲终人在》,表达出该小说营造的世界对“拯救”世道人心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以成熟的心态向往世界的美好,期待人心向善,就显得更为重要。
刘洁的《青青子衿》亦是一篇文化随笔,全文21节,每节都有小题目,各节之间内容似连似断,透露出走出人生看人生的豁达,一篇篇如同珍珠,构成了独特的审美世界。作者从文学谈到社会,从社会又回到文学;还从文章学的角度谈文以及从编辑学的角度谈文学来稿,有的篇什似乎很随意,有的篇什则很沉重。有的是站在写作者(投稿者)的角度提出忠告,有的则站在编辑的角度说事。通过阅读,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在于引领,即是引领写作者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简单地理解写作到理解写作的丰富性和艰难性,从单线条地观察世界的一个片段到正视整个世界……这些引领和抵达不仅是作者多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经验结晶,也透露出了对写作活动的独到的感知和理解。
二、 当代知名散文家的人文态度
开宗明义,人的态度还不是实践,但是态度决定实践的方向。《黄河文学》近几年为中国当代散文鼓与呼,有很多的实践,其中在期刊里增设“中国当代知名散文家新作展”即是其一。《黄河文学》2016年2/3期在这个栏目刊登了周晓枫、赵晏彪、杨海蒂、张鸿的散文以及杨永康的主持人语。杨永康是以《向精神过渡》的题目发言的,在近乎是“语录”的短文里,他强调了“动词”,并且诚恳地呼唤专注,“如果找到一个真正属于作家的语词,我想那就是专注了。”在杨永康心中,一个作家的内在世界和外在的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质,不管外在的世界是如何影响和造就作家的,从作家的角度讲,一定要心怀善意地关注外在的世界。此期的四位作家无论是在边地行走,还是用文学的眼光打量古城扬州的来龙去脉;无论是哈尼族女土司生活的解读,还是对死归何处的探讨,都含着写作者的一份善良和热爱。
周晓枫的《行地边疆》一改过去写内心细节的写法,她写了天台、呼伦贝尔和植物橘树等边地景物。周晓枫采用了“移情”的审美方式,在自然景物中灌注了自己的丰富感情,抵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如果一个人关在自己的书房,也许浮想联翩,但一旦投入大自然,就成了小学生,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上帝。周晓枫的基本写作顺序是跟着风景走的,但时有放大的内心感受,比如写冷,“瞬间,把我压缩成一个薄薄的片状物”,在就是在极度的寒冷中,作者发现了人性的暖意。作者去蜜橘之乡黄岩赏花,欣赏的不是花朵的盛开,而是花瓣的凋零;花朵无论是盛开或者凋零,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此篇散文含着鲁迅先生写百草园的欢欣——生命是值得歌颂的。周晓枫在浙江台州的天台体验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心中盈着崇高的神灵,大地上的美好景物一一与肉眼看不到的神灵有关。甚至到写作,作者感悟到也是一种——俗世禅,至此,笔者想到了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印度的泰戈尔,东方人的写作状态确实与禅修有关。
杨海蒂的《大书》也是一篇关注“外物”的游走散文。杨海蒂的游走也是一个“动词”。一动就到了隋唐以及以前的时光。作者是通过扬州来展示情怀的,谈起扬州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李白、杜牧、白居易、秦观、张若虚、吴敬梓……写出了每个历史人物心中的扬州。此文除了解读古代文人,还有格物,比如杨海蒂怀着敬仰的心情写了扬州琼花,还写了“造型绝无仅有”的五亭桥。物是神奇的,人是平凡的,但人因为有所建树而显得不平凡。比如鉴真和尚从扬州出发,六次渡海,在十二年中局遭磨难,终于成功;再比如欧阳修在扬州主政时,在大明寺中建造了平山堂。当然,这些是正面人物,也有被争议的人物,比如作者写了隋炀帝,这个帝王虽然把扬州开发成了陪都,却“误了卿卿性命,被缢死并葬于扬州”。此文尽管引经据典,显得有点冗长,但经过多点“观照”,观照出了扬州之魂,亦是宁死不降!此文中列举了绝不向外侵之敌的宋将李庭芝,还有丹心抗清的史可法。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样的精神确实值得大书特书。
张鸿的“动词”抵达了云南元阳勐弄的哈尼族山寨,刻画了一位哈尼族的女土司。人的一生可以用画卷来展现(如大人物的年谱),也可以用细节来点缀,这位女土司在元阳勐弄是有名的,但是毕竟不如秦皇汉武出名。张鸿在《路那山里的女土司》着眼点放在刻画女土司的“成长”而非拉长过程,张鸿通过点穴点到了女土司的嫁人、代理土司、组织平叛、宣传和平等,勾勒出了女土司白张惠仙的成长,还有女土司白张惠仙对待苦难的态度抱以“宽容大度的气质”,确实含着一种智慧。赵晏彪的《寿宴上的“医嘱”》是写亲情的,用细节来结构文本。此文的“引子”很长,已经叙述了与文本有关的一个重要细节,即是赵晏彪母亲“写给我的第一张字条”。文中呈现的另一个重要细节,也是此文的题目——寿宴上的“医嘱”。豁达看待生死的老妈妈在自己的八十岁寿宴上向儿孙交代自己的后事,绝非常人可为,一如作者所说,“能有如此坦荡胸怀的,莫过于母亲。”此文通过“医嘱”这个细节,“阐述”的是生命文化,一个人从冥冥中来,生命结束的时候,回归自然,一大幸福也。
三、 开放情怀:宁夏之美的精神高地
宁夏是中国一块神奇的文化沃土,既有塞外边陲的雄浑壮丽,又有南国水乡的灵秀旖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有诸多时代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新景观、新景致。2014年,《黄河文学》为深入促进国内外进一步了解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展示宁夏之美,举办“《黄河文学》宁夏之美全国散文大赛”。大赛历时一年,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1000余篇,其中以“宁夏之美”为书写对象的散文作品831篇。大多来稿以黄河、黄沙、西夏文化、影视城、贺兰山、沙湖、花儿等为题材,还有部分来稿反映宁夏经济文化建设及人性人情之美,描写角度灵活丰富,既有全景式的勾勒,又有局部的细刻,宁夏的景、物、人、情甚至色彩、光线、声音等等都有细腻入微的摹写。
《黄河文学》2016年2/3期在“专栏.宁夏之美”刊登了四位获奖散文,分别是黄尧、刘汉斌、格致、王克楠,黄尧的《茶花影事》站位很高,一开头就引经据典地对中华民族的“花”的本性进行挖掘,而后对山茶花的品质进行小心翼翼的解读,其间,对山茶花没有能到认定而万分遗憾,真可谓“人得名不易,得正名尤不易,花也如此。”花如人,人如花,这样的格物,是可以说服读者的。刘汉斌的《宁夏册页》也是格物的,挖掘并以文化的名义重新命名的香水梨、枸杞、野荷、贺兰石、沙枣之性格,以及和宁夏这片土地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枸杞的火热和野荷(大黄)的奇妙;比如贺兰山石与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依的关系;比如堰塞湖是村庄的眼睛之发现……到处洋溢着生态文明之美。从这个角度说,散文可以发挥对世界的认知作用和升华人的审美情感,而非仅仅对外在世界的表面抒情。刘汉斌的《宁夏册页》的语言也很有个性,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的节奏,不时夹杂一些黄土高原方言的叠声词,就显得更接地气。
来自东北吉林的格致是“新散文阵营”的一位重量级作家。格致也参加了“《黄河文学》宁夏之美全国散文大赛”。她的参赛散文《复活的岩画》,无论是从文本叙述,还是文明的阐述上,都把读者引领到魅力无穷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是奇特的,正如让.贝西埃所说,向活物以及相反方向过渡,向精神以及相反方向过渡。格致站在了岩画面前,而读者站在了《复活的岩画》面前,心是岩画相通,经过互动而产生强大的气场。散文容易写,但不容易有气场——格致做到了。这个“气场”关乎人对自然的寻觅和理解,关乎人类对自我虚妄性的自省以及文明危机(不重视神秘性而丢失了自我)。化繁为简是这篇散文的写作策略,格致面对五千年乃至一万年以前的远古岩画,倘若使用学者的辨析方法去考证,就会失去许多生命的弹性和鲜活。格致在文中使用“一个比喻句子”“一个错别字”“复印件”来结构全篇,其中不乏通感的神奇(如听觉去欣赏岩画),并在“一个错别字”中,用错觉来讽喻自古至今的重男轻女,亦通过自由自在的岩羊的生活,展现了她的对一切生灵无等级的世界观。王克楠的《西海固的燃烧》通过一个外省人的眼光,由外而内打量西海固的精神。为了强化精神的当量,作者采用了“燃烧”的字眼。“燃烧”这个动词,也基本反映了本文存在的基本意义。由此联想到了张承志在西海固西吉县一个回族乡写的大著《心灵史》,心灵并不拒绝世界的侵染,当这种侵染产生了勃发的时候(正能量),原来的景物,已经不是原来的景物,西海固的贫瘠也不再贫瘠,西海固的山川寺院就成了文化符号,西海固的历史就成了一条丝绸带子,西海固历史上的兵戎相见就有了另外的意义——在这种意义范畴内的写作,也许是真正的写作。
四、 在现象中阐发美的基因
《黄河文学》2016年2/3期所刊登的散文随笔,除了以上三个系列外,还有正常的散文投稿刊登的六位作家的作品。六位作家各有各的叙述风格,各有各的切入角度和选材走向,可谓是百花齐放。马力的《合川初记.钓鱼城》是历史文化散文,记载了合川钓鱼城的历史闪光点——曾经在宋朝顽强地抵抗元军36年之久。因为顽强,成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元素之一;因为顽强,合川钓鱼城就成了“顽强”的代名词。顽强了36年后,有一位守城将军王立选择了投降,也成为了王立终生在“战与降”之间承受的心理折磨……面对强大的元军,是为了保护城内军民而选择投降,还是拒不投降与钓鱼城共存亡,哪种方案更合理一些?作者并未拿出答案,而是交给把解读历史的钥匙交给了读者。
作者拜学英的《县城的模样》是地理环境来逸发味道的。现代散文有很多的写法,其中一种是通过叙述来逸发味道——时空的味道。在逸发的过程中,作者并不表态,而是把味道传染给读者。拜学英写的这个县城是宁夏的泾源县,作者以朴素的叙述,叙述了记忆中的县城的电影院、县委大院、新华书店、文化馆等,这些带有老时光色泽的图像,可以感知时光中生命的存在状态。在时光的流逝中,县城里曾有自由市场赶集,县城的体育场曾经承载了大的群众集会以及公审大会,亦有现在的“城镇化运动”中住进县城的乡下农民….. 拜学英的叙述工整,不枝不蔓,并不时在历史交界点,适时地讽喻和会心一笑的莞尔。兰溪的《独特文化的光辉》亦穿越空间,把散文的笔触对准了以色列境内的耶路撒冷。文中有一个中心词——“墓”以及派生的墓碑、墓园和空坟墓等。墓,在诗人的眼睛里,是消亡的符号,而对宗教来说,是一个双重性的符号,一个生命消逝了,意味着另一个生命诞生了。人死了,就死了,而活着的人则要去想为什么活着?于是,兰溪记录下了耶路撒冷橄木山下的那些读书人,那些人是“痴心读书的犹太人”。
沉州的《茶韵来自历史深处》亦为格物散文,所格之物不是茶花,而是武夷红茶、岩茶、乌龙茶等具有鲜明武夷山特色的茶种。作者以厚实的茶文化知识,叙述了武夷山茶叶的制作过程畅销国内外的历史。杨建虎的《与诗歌相遇》是文化随笔,再现了一位70后年轻人的精神生活(亦是诗歌生活)。作者作为扎根在西海固的年轻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尊严以及表达上的多样性,对诗人的自由和生命存在之间的关系,做了内心独白式的倾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学在当下的中国呈现“弱势”,且有边缘化的倾向,但是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的文学期刊人,却执着的文学勇气去寻找当代文学的根,用文学期刊为阵地,倾听那些站在各种不同生活现场的写作人的声音,重视那些以大善的眼光打量世界的作家们的作品,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崛起而孜孜不倦,这是令笔者感动的,也是写这篇综合评论的动力。
黄河担道义,大善著散文,读者有充分的理由对《黄河文学》期待。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