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新散文观察丛书(第一辑)序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地方性写作与散文的见与识
                                                       楚些
    社科院的钱中文先生曾以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并存来描述当下中国的基本境况。以此类比文学界的基本态势,似乎也存在着体制写作、学院写作、民间写作、网络文学四者并存的局面。体制写作拥有更多的资源以及相应的专业精神,学院写作恪守知识主义的传统,网络文学则充斥着自由与冒险的精神。上述三种范式,竞相于话语场上厮杀,唯民间写作漂浮如萍,聚散多无踪。毋庸置疑,近二十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商业因素的渗透,在文学话语层面,主流意识形态、知识精英、媒介力量三分天下,而民间立场愈发边缘和退化,其话语权力全面遭受压制。民间写作虽然在其他话语的挤压下,空间愈发逼仄,但因其自身具备的自发性诉求、至上性信念,有效维护了文学存在的纯粹性,而纯粹性因素恰恰构成了文学合法性的根基。
   所谓民间写作,指向一种写作状态和价值立场,同时也是一种写作经历。诸多成名成家的作家,皆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偏安小城的路遥是如此,饱受退稿烦扰的贾平凹也是如此。说经历是一种财富这样的话,也许有点矫情,而不管怎样,走过的路多了,遭遇的人事丰富了,再返诸内心,相关自我的兴趣、影像、心理投射等,就会得到明晰和确证。禅宗阐发的第三重境界——看山依然是山,与上述道理大概相通。
就散文领域而言,所潜藏的民间写作者可谓汹涌,毕竟,散文写作容易上手,虽然难以工之,却如王国维所言,易学而。与诗歌、小说、戏剧这些文体相比,散文话语对于语言的突出不设置过高的门槛,家常话就足以营造有温度的、湿润的话语现场。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的媒介之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生态。自媒体载体的多元与方便为民间写作提供了难以想象的自由空间,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载体推波助澜,诸多无心之作乍暖还寒间进入文学书写的阵营。边缘-中心,底层-体制,类似这样的传统式写作秩序正大规模地解体,“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松散性文学江湖正规模化生成。江湖无所谓远近,自发性为统一的着色,自由度则构成了各自的标签。2001年,美国学者米勒曾提出了“文学是否面临终结”之问,因为文学江湖的自由性存在,我对文学的未来并不悲观。一位农场主的女儿,作为家庭主妇的艾丽丝•门罗,能够步入文学殿堂的深远之境。那么,补鞋匠、盲人、采矿工人、按摩师、推销员等等,一旦拥有了言说的冲动,洞见了人性的幽微,同样可以在文学的江湖里畅游。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人类并不仅仅由我们同代人代表,但同代人能够我们带来震动。”
    本次组成专辑的新散文观察丛书中的绝大部分作者皆可归类于民间写作的范畴。无论年龄层次、职业特性,抑或区域分布、写作风格,皆有着巨大差异性。他们中有高校教师、中学教师、记者编辑、医生、公用事业单位人员等,且分布性广泛,涉及多个省份。他们各自的写作历程紧贴新媒体的各种单元,与传统写作体制形成一种游离关系。这批来自天南海北的作者,汇聚于一个专业的散文论坛——新散文观察论坛,不言写作历史的短长,艺术处理上的不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对写作的热爱。博尔赫斯曾指出:“之所以写作,是为了在川流而逝的时间中寻找安慰”!我同样也认同史铁生的理解,写作和存在的重量环环相扣。
    民间写作的范式无疑极大地充实了散文地方性写作的内容。而地方性写作恰恰构成了散文当下性的巨大根系。就全国范围而言,散文的多元化写作局面已经形成。风格上,情感类、哲理类、历史类、乡土类、闲适类、鸡汤类等各有自己的创作主体及读者市场;体式上,思想随笔、纪实散文、美文、性灵小品、历史散文、游记等花开一朵各表一枝;作家地理层面,北上广可以说成小说、诗歌、戏剧影视的中心所在,却难以说成是优秀散文作家的集聚地。提及散文的地方性问题,其实质为一个外在的问题,而非内在的问题,原因在于散文的立身之处是自我,收拢的却是世界的倒影。即使一位作家终其一生写他曾生活的一个村庄、一个街道或者熟识的器物,但这些事物的属性与小说笔下的事物的始终有着根本的区别。散文作家笔下的事物往往会越过经验的层面,越过个别性和差异性,进入到一种敞开性的生活方式的通道之中。就如同黑塞笔下的堤契诺山谷,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汪曾祺笔下的高邮,地理和器物的后面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诸多人认可并参与其中的文化共同体。作为外在因素的散文地方性问题,这里主要指向以具体区域为考察对象,以大文学框架下各种文体的此消彼长为考察内容,以理论争鸣为导向的基本话语场建构,以上三个问题,构成散文地方性问题的基本内容。全国范围内,大部分省份普遍存在小说强散文弱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小说大省,散文的弱化现象尤其严重。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江西,无疑以散文创作为主,一方面散文队伍建设层次分明,作家年龄方面结构合理;另一方面,省级文学主管单位对散文非常重视,且次一级的地方散文群落比较活跃;再一方面,理论争鸣以及平台建设及时跟进。而同样作为散文大省的新疆,仅仅是创作队伍比较突出,拥有刘亮程、周涛、李娟、帕蒂古丽、王族这些优秀作家,但是理论建设及地方散文群落的培育方面,却难以与江西相提并论。另一方面,散文的地方性问题又呈现出逐级垂降的结构,由省及市,由县及乡镇。小到乡镇的地理单元,只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散文作者,就可以形成浓郁的地方性写作的症候。
    散文作为恪守生活真实、生活情理的文体,其对经验的依赖远超诗歌和小说。所谓散文的“见”,乃写作主体经历、经验的再现。此类作品强调对记忆的忠实,对细节的忠实,对特殊性生活片断的敏感度。这实际上涉及散文文体的真实度问题,不虚美不隐恶,方为散文真实的允执厥中之道。小说讲情理逻辑,实际上散文亦然。记录与观察的真实还原,奠定了散文情理的物质基础。就审美接受而言,散文的“见”的因素所确证的是作品感染力,而感染力的丰沛程度与作者的艺术处理(文辞、结构、手法)能力密切相关。丰子恺散文走的就是这条道路,他能够归入名家散文的行列,概在于其在逼真再现之外,所拥有的清澈、透亮的笔力。平淡和朴素乃处理散文之“见”的基本准则,朴素是一种生活态度,情思的过度飞扬很容易伤害散文的肌体,也很容易滑入刘勰所言的“为文而造情”的泥淖。散文写作的分寸感,不在于技法,不在于结构的处理,而在于情思的把握。未及自然天成的境界之前,自然朴素的写法和态度则是必要的。另外,散文写作过程中仅仅处理“见”的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见”标举了真气,而“识”的因素则支撑起散文的厚度和深度。无识则不立,“夫学诗者以识为主”(严羽语)。人们往往将“学”与“识”并提,两者之间虽然大有渊源,却并非一码事。“识”为主体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识”的养成,“学”为充分条件,却非必要条件。六祖慧能北上黄梅之前,乃岭南一位不通文字的樵夫,后从于弘忍门下,依然布衣,而其智慧的辉光却光照禅宗的历史。古典时代,诸多诗人、学者对“识”的因素极为重视,从刘勰的才气学识说,到叶燮的才胆识力说,以及刘熙载“识为尤重”的论调,可谓一以贯之。
    散文即人,也是写作者紧贴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何在喧嚣的话语场中去伪存真,如何在身体力行中确立自我的认知水平,这对每一个写作来说,皆意味着考验。
                                楚些(本名刘军 散文评论家)      

作者简介:楚些,本名刘军,男,1973- 河南省商城县人。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七届中国文联中青年评论家高研班成员,河南作协会员。主持新散文观察论坛及散文新观察微信公众号,参与河南省文联刊物《奔流》编辑工作,任职副主编,参与民刊《向度》的编辑工作,任职副主编。有文学评论刊于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国艺术报、中华读书报、都市文化报、读书、小说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河南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艺术广角、文讯(台湾)、创作与评论、文艺评论、扬子江评论、名作欣赏、飞天、文学界、莽原、都市等报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