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新观察之李存刚篇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新观察之李存刚篇
刘军
生老病死作为人的基本身体属性,因其苦与痛的相伴,固然在日常状态中常常被悬置,但在精神属性上始终扮演着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角色,进而高耸于人的心理结构之中。早期宗教、哲学的重要理念大多由此人本问题而衍生,佛教、道家哲学对身体的否定,希腊化时期犬儒派对身体的推高,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文学对生老病死的观察与体验,则迁延不绝,常读常新。
单就疾病而言,物理性层面的繁多差异并不影响精神属性的归纳与同一,苏姗.桑塔格就曾指出:“疾病是人性的阴面”。即使是作为个案,一旦通过媒介的形式与大众遭遇,必然激发人们心底既敏感又柔弱的那根心弦。1997年,《相约星期二》在北美地区掀起的阅读风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年逾七旬罹患重疾的社会学教授莫里,历经苍茫而身处价值迷惘期的得意门生米奇,因为疾病与死亡的推门而入,相约星期二,在最后的十四周里,他们谈道德的确立,谈生命的意义,叙人生的向度。这些舌头上绽开的思考与语言,汇聚成书,成为师生间“最后的合作论文”。这部书在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三十一种文字,累计销量大一千一百万册,同名电影两年后在美国上映。2007年,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后的2011年,陆幼青《死亡日记》在天涯连载,其他重症患者也相继通过个人博客、论坛、电视直播等载体,传达自我对生死的思考。这股疾病书写的潮流也影响到散文场域,形成一个病患散文写作的单独序列。这其中,有两位作者以其书写的系列性,引起同仁之侧目。一个是来自黑龙江的女性作者窦宪君,作为红斑狼疮的曾经患者,其《没心草》一书完整记录了自我与疾病、与死亡抗争的全过程。这部散文集子也因其本真性与深入性,获得了在场主义散文奖;另一个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李存刚,一位来自四川的一位骨科医生,同时肩负着观察者、思考者、记录者的多重角色。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喊疼》以及业已完成的《住院部日记》系列、《一病区杂记》系列,皆以代入的方式深入疾病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
透视人性的阴面、暗面,直面生活的曲线与张力,再现生命的极端经验,医生这个职业无疑拥有天然的优势。而文字是他们另外的手术刀,一旦举起,人性剖面的锋利度就会跃出水面。《身体病》一文因为疾病的视角而远远超出普通亲情叙事的范畴。或者可以这样表述,这篇文章有着内外两种视角。外在视角基于亲情、亲族的描述,表姐夫因为重疾而死于壮年,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主体倒下了,这对尚在求学的儿子,对于主内角色的表姐来说,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在这个叙事框架内,作者兼容了非病患的因素,其中有表姐与表姐夫的结合,呈现了乡土婚姻的基本逻辑,遵循于传宗接代、地缘、门当户对等基本原则;有表姐与表姐夫的土里刨食的苦干精神;有太阳山伐树背后现实利益对乡土人伦秩序的冲毁。这些因素或繁或简,无疑充实了文本的容量,拓展了叙事的向度。而对这篇文章产生本质影响的则为内视角的确立,这个内视角基于疾病和身体,直接朝向众多农民对待身体和疾病的基本观念和行为习惯。表姐夫与其父亲同样因癌症离开人世,他们对待身体的态度带有某种文化遗传性。一方面,基于穷困的现实与文化的贫乏使得他们难以顾及身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潜意识中轻视身体的倾向,使得他们一向以“强硬”的姿态对待身体与病痛,不撞南墙头不回。在他们的思维深处,觉得只要能吃下饭,就会有力气,有力气则百病不侵。于是,很多时候,小病积累以至大病,一旦大病到来,便宿命般地轰然倒下。
抛开病理的层面,《身体病》如同社会学的样本,所展现的,恰是中国式农民与疾病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凸起部在医院,惨烈度集中于病床,而在日常生活的隐微之中,这场战争业已全面展开,并浩浩荡荡。
刘军
生老病死作为人的基本身体属性,因其苦与痛的相伴,固然在日常状态中常常被悬置,但在精神属性上始终扮演着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角色,进而高耸于人的心理结构之中。早期宗教、哲学的重要理念大多由此人本问题而衍生,佛教、道家哲学对身体的否定,希腊化时期犬儒派对身体的推高,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文学对生老病死的观察与体验,则迁延不绝,常读常新。
单就疾病而言,物理性层面的繁多差异并不影响精神属性的归纳与同一,苏姗.桑塔格就曾指出:“疾病是人性的阴面”。即使是作为个案,一旦通过媒介的形式与大众遭遇,必然激发人们心底既敏感又柔弱的那根心弦。1997年,《相约星期二》在北美地区掀起的阅读风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年逾七旬罹患重疾的社会学教授莫里,历经苍茫而身处价值迷惘期的得意门生米奇,因为疾病与死亡的推门而入,相约星期二,在最后的十四周里,他们谈道德的确立,谈生命的意义,叙人生的向度。这些舌头上绽开的思考与语言,汇聚成书,成为师生间“最后的合作论文”。这部书在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三十一种文字,累计销量大一千一百万册,同名电影两年后在美国上映。2007年,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后的2011年,陆幼青《死亡日记》在天涯连载,其他重症患者也相继通过个人博客、论坛、电视直播等载体,传达自我对生死的思考。这股疾病书写的潮流也影响到散文场域,形成一个病患散文写作的单独序列。这其中,有两位作者以其书写的系列性,引起同仁之侧目。一个是来自黑龙江的女性作者窦宪君,作为红斑狼疮的曾经患者,其《没心草》一书完整记录了自我与疾病、与死亡抗争的全过程。这部散文集子也因其本真性与深入性,获得了在场主义散文奖;另一个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李存刚,一位来自四川的一位骨科医生,同时肩负着观察者、思考者、记录者的多重角色。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喊疼》以及业已完成的《住院部日记》系列、《一病区杂记》系列,皆以代入的方式深入疾病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
透视人性的阴面、暗面,直面生活的曲线与张力,再现生命的极端经验,医生这个职业无疑拥有天然的优势。而文字是他们另外的手术刀,一旦举起,人性剖面的锋利度就会跃出水面。《身体病》一文因为疾病的视角而远远超出普通亲情叙事的范畴。或者可以这样表述,这篇文章有着内外两种视角。外在视角基于亲情、亲族的描述,表姐夫因为重疾而死于壮年,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主体倒下了,这对尚在求学的儿子,对于主内角色的表姐来说,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在这个叙事框架内,作者兼容了非病患的因素,其中有表姐与表姐夫的结合,呈现了乡土婚姻的基本逻辑,遵循于传宗接代、地缘、门当户对等基本原则;有表姐与表姐夫的土里刨食的苦干精神;有太阳山伐树背后现实利益对乡土人伦秩序的冲毁。这些因素或繁或简,无疑充实了文本的容量,拓展了叙事的向度。而对这篇文章产生本质影响的则为内视角的确立,这个内视角基于疾病和身体,直接朝向众多农民对待身体和疾病的基本观念和行为习惯。表姐夫与其父亲同样因癌症离开人世,他们对待身体的态度带有某种文化遗传性。一方面,基于穷困的现实与文化的贫乏使得他们难以顾及身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潜意识中轻视身体的倾向,使得他们一向以“强硬”的姿态对待身体与病痛,不撞南墙头不回。在他们的思维深处,觉得只要能吃下饭,就会有力气,有力气则百病不侵。于是,很多时候,小病积累以至大病,一旦大病到来,便宿命般地轰然倒下。
抛开病理的层面,《身体病》如同社会学的样本,所展现的,恰是中国式农民与疾病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凸起部在医院,惨烈度集中于病床,而在日常生活的隐微之中,这场战争业已全面展开,并浩浩荡荡。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