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写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楚些
散文作为恪守生活真实、生活情理的文体,其对经验的依赖远超诗歌和小说。散文一度也曾被认为是最能够直抒胸臆的文体,时至今日,各种教科书上,真实性、情感的真挚度、题材自由依然作为散文文体的三大特征而被强调。这种文体观念虽然在今天遭受了散文边界不断被拓宽的冲击,但是若将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这些传统文体比较的话,在言说的个人化、情感的直抒性、审美判断的直接性方面无疑是最突出的。
从实际操作性层面,我想谈谈散文写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体式选择上,有两种体式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触碰,一种是游记,目前来看,大部分游记已经步入死胡同,正如旅游热之于大众一样,演化成了这样一个后果,重要的我曾到过哪里,而不是我在行旅过程中有多少风景深深地驻扎在心头。旅游的目的是放松,是看风景,是欣赏自然的景观美学,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走到了反面,旅游热当中出现的扎堆现象,物质消费现象,等等,皆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当下的旅游还处于大众旅游的层面,个性化的旅游,回归旅游本体的旅游目前来看,还没有形成主流。游记与之类似,很多游记皆是景区宣传栏文字内容的翻版,游记文章中,只要出现对景点历史的介绍,出现相关民间传说的由来,或者以优美的词汇叠加的形式来介绍风景,这样的文章基本就可判死刑。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缺乏深刻的体验的凝结,很多游记作者只能在历史知识背景上下功夫,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体验不到家,怎么补救也无济于事。华兹华斯曾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而言,可以唤起用眼泪也表达不出的那么深的情感。他的所言,指的就是情感体验的深刻性,真实的体验,写到文章中,是一种自动涌出来的状态,像泉水一般,而不是词语的堆积,相反,太多的词语堆积,只会伤害那些本真的情感,本真的情感体验带有唯一性、此时此地性的特征,词语太繁杂,情感指向就容易混乱。另外,现在很多景区都在做征文大赛,诸多未到过此景区的外地作者,仅仅依靠百度,就能写出一篇游记来,且还能获奖,拿到一份奖金。这种举国行为,加剧了游记体死亡的速度。我曾经做过我们省一个景区做的征文大赛的终审评委,而最终十篇获奖作品中,我知道有六位作者其实从未到过这个景区,其中还包括一个特等奖获得者,为何我敢这么肯定呢?一方面,通过文字可觅踪迹,另外,这六位作者我都熟悉,我当然知道他们没有来过景区。近几年,在为一些刊物写年度综述的时候,也注意到有多篇游记出现,我个人的判断是,个别作者除了写点游记充实自我散文作家的名号之外,已经远离散文写作的现场,已经丧失了散文写作的能力。坦诚地说,在我大量的散文阅读经历中,极少能够有一篇游记能够打动我,极少有切实而深入的体验在里面。生命气息的通道是相通的,美的发现和体验里面,有鲜艳的色泽在里面,来不得任何的虚假和作伪。当然,任何事也没有绝对,如果你确实拥有了丰沛的体验,且又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游记也不是不可写。另外,还可在游记的模式里学会转弯,注入自我的某种独特发现。或者说,借助游记这个体式,来浇注自我的酒杯,(海滨之地八大关,深痕两篇游记)。作为备注的是,人们常常把游记和行走地理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之间有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类似于普通旅游者和野外背包客的区别一样,行走地理类别中,《中国国家地理》上的文章可归入这个类别,但是,其典型性还不够,典范的行走地理文字,里面有着充沛的体验,里面有着个体与自然间交互感应,交互感应来自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他认为不同感官之间存在着交互感应,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着交互感应,诗人心灵和隐秘世界之间也存在着交互感应,诗人可以感受到这种神秘的交互感应。人的身体是一个生命的容器,在城市化、工业化不断深入的当下,我们的身体容器看上去和很多事物发生接触,实际上,在内在生命机制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这种封闭是一种自觉规训的结果,规训的力量来自道德、人伦、法律、国家意志、文化意识等等。行走地理文章中,作为对象的风景的完整性不是其发现和体验的重点,而是其中的片断性,从个别的神秘的景观中,得到自然的暗示,自我生命进入一个交感共振的频道,因此,获得了大量的鲜活的特别的生命体验。河南作家鱼禾曾有一篇写柴达木盆地盐湖的散文,中间有一段写德令哈的夜晚,奇特的景观中,她和海子的诗歌产生了真正的共鸣,她用文字记录了自己在德令哈夜晚的奇特感受。这样的文章,就是好的行走地理的散文。
第二种是亲情散文体式,这种体式特别容易上手,毕竟,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积累了大量的亲情素材,也积累了相关的体验。亲情散文和游记一样,非常泛滥,结果也都是精品极少。极少的原因在于,个人的情感沉陷其中,拉不开距离。作者写完后,自我感觉往往深情如许,能够像牡丹亭一样,震撼世人,而实际结果,却不尽理想。亲情散文同样来不得一点的作伪,更关键的问题是,写作者太急于表达情感,往往过犹不及。华兹华斯说,诗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鲁迅也讲过,愤怒的时候,不宜做诗,皆是一样的道理。此外,亲情散文的作者,千人一面,皆是往情深处用力,其实亲情之间远远不止爱和温暖那么简单,情感样式同样是姿态万千的。若没有彻骨的情感体验和高深的笔力,我不建议普通的作者触碰亲情题材。这个体式中,也有优秀的篇章,如北岛的《父亲》汪曾祺《父子多年成兄弟》,湖南李颖的《虚幻的鱼骨》,等。这一次广西文学做的专题改稿班,有十几位学员提前给了我他们的作品,我注意到亲情散文或者家族叙事占据了较高的比重,我能够理解大家的写作出发点,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或者事物,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散文作者,总是沉浸到这个题材中,自我限制就太大了。散文作品的优秀程度,虽然和题材的关联度不大,但是,题材越自由,那么,就意味着作者对于怎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解决的比较好。山东作家王月鹏有一个作品《切口》,以微小的生活细节为端点,通达个体灵魂深处的悸动。几只喜鹊的陡然莅临,女儿碎纸成花的举动,城市闲置的荒地,十字路口,大槐树下的碑刻等,它们混合着时代的杂乱、生活的匆匆,当然,还有新鲜如初的异质性存在,一起向着我们汹涌而来,触发人们的上升路和下降路,或者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上升路和下降路是同一条路。作品语言流利畅达,细节钩沉准确有力,哲思宽阔,向着现代人变动不居的生活体验而敞开。吉林作家格致在今年的山东文学上有一篇散文,《在乡村葬礼上哭泣和思想》(3期),为两篇文章的组合,一个是写葬礼上的哭礼,一个是写对身边水的浪费情况的严重心理排斥。这位新散文写作的代表人物,与众多的散文作者相比较,自有一套独特的神经感觉系统。若亚里斯多德的说法言之有理,那么,她的黑胆汁明显比常人要多。这篇作品实际上两个短文的组合件,有两个因素尤其值得说道,一个是格致的语言传达。她的行文结合了两种行路方式,形成了缓步前行的蚂蚁阵列与斜刺里杀出个程咬金的合成体。家常、简单、平易的语言传达占据八九成的样子,而陡然的反转之语,至多一两成,却如天空垂落下的几朵乌云,迅即给人带来雨意。令人不得不感叹,格致是手持语言魔杖之人,硬生生地将诗人的专利给抢夺过来,据为己有。另外一个就是其作品中鲜明的主体性的确立,由葬礼上的女性专属的哭泣而切入东亚文化体系中女性的角色、地位与自我规训;由身边哗哗流淌的水线而生发自我心理深处严重的罪感意识,这一切的一切,皆离不开作品后面的那个业已明确的主体。
所以,对于王月鹏和格致来说,我的阅读感觉是,他们已经解决了怎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这就是一个成熟作家的基本标志。
亲情散文和游记之外,乡土写作这块,我的建议是应该开拓出新的生长点,我注意一些作者,依然持续了过去的田园牧歌或者乡土哲理的开掘,而且为数众多。这个路数现在非常单薄,想写出一番新天地,实在是太难了。还有许多作者,喜欢写乡土人物,乡土人物同样好下笔,毕竟有故事,可读性强,但乡土人物的写作大多停留在没有难度的写作态势上,整体上格局太小,不客气地说,写乡土人物,散文怎么能写的过小说呢?当下的乡土写作,根据我的个人观察,目前有两个热点,一个是乡土沦陷主题的散文,表现乡土凋零的现状,表达自我的困惑和伤痛,价值观方面,避免二元对立,即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与传统乡土的对立,文学不能挽救时代,但可以表现他的失落。一个是乡土的植物和器物,河南冯杰的散文,有不少就触及了乡土植物和器物,也有一些作者,专门写乡土植物或者乡土器物,如舒飞廉,刘学刚,朱千华等。除了这两个焦点之外,我觉得乡土题材还有几个地方可以开掘,一个是乡土民间信仰,一个是乡土人伦关系以及道德观念的迅速更迭。这两个地方,皆需要扎实的田野调查的功夫,功夫下到了,材料本身就能足够说明问题。
另外,副刊美文也是从者甚多,过去,陈泽来在郑州晚报的时候,聚集了一帮文友,专门写副刊文章,更早的大河报河之洲版,我不知是在商都信息港还是在哪个网站,也是云集了全省的诸多副刊作者。目前,好像比较热闹的是大河论坛中的鹰城副刊版块。我只是大致了解这个信息,具体文章,都没有读。对于副刊写作,我本人并不是严重抵制,我觉得一个基层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家庭主妇,等等职业角色,没事的时候,写写副刊美文小品,挣点稿费,结识一些文友,寻找一份心灵和情感的寄托,总比将时间浪费在麻将桌和练歌房要好的太多。因为我本人做的是严肃文学的评论和跟踪,所以,对于写作,我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一个作者,无论门槛多么底,年龄多么小,身份多么低微,但对于写作,要有一份敬畏之心,要虔诚和执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野心。而副刊写作和写作野心之间相互无法并存,副刊写的太多,就只会写副刊了,就把心思全部用在了报纸的风格要求以及读者受众的心理接受层面,就会在写作中彻底抹掉个人的底色,而离开了个性的发现,散文这个文体就没法成立。一句话,副刊写作,若是以此为主体,那么,之后就只能钻小胡同了,基本无法看见墙外的田野和森林。
散文写作实践中的体式诸多,还有闲适小品,有学术随笔,有思想随笔,有历史文化散文,有纪实性散文,有趣味性强的书话,等等。每一种体式后面,皆有自身的要求,皆需要对症下药。结合广西散文的现状,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即随笔写作比较匮乏。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随笔体式贡献诸多(学术随笔、思想随笔、文史随笔的繁荣即为其例),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新潮散文势头纷纷减弱,而随笔依然高歌猛进。就笔者的个人看法而言,表征新世纪以来散文的最高成就,还是随笔。孙郁、李零、南帆、朱大可等人的学术随笔,林贤治、耿占春、艾云、筱敏、费振钟、北岛、高尔泰等人的思想随笔,王开岭、耿立、王开林、李国文等人的文史随笔,李皖的音乐随笔,诉诸散文界,在学识、洞见、厚度、深度,甚至才气方面,皆呈现出高耸之势。随笔体式,考验的是作者的见识,学识能力,我记得有人曾总结过:诗歌是一个时代情感水平的标志,而散文是一个时代智慧水平的标志。我个人比较认同这个判断,希望大家摆脱散文必须写情感的认识误区,有这方面储备的作者,不妨多写一写随笔。
楚些
散文作为恪守生活真实、生活情理的文体,其对经验的依赖远超诗歌和小说。散文一度也曾被认为是最能够直抒胸臆的文体,时至今日,各种教科书上,真实性、情感的真挚度、题材自由依然作为散文文体的三大特征而被强调。这种文体观念虽然在今天遭受了散文边界不断被拓宽的冲击,但是若将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这些传统文体比较的话,在言说的个人化、情感的直抒性、审美判断的直接性方面无疑是最突出的。
从实际操作性层面,我想谈谈散文写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体式选择上,有两种体式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触碰,一种是游记,目前来看,大部分游记已经步入死胡同,正如旅游热之于大众一样,演化成了这样一个后果,重要的我曾到过哪里,而不是我在行旅过程中有多少风景深深地驻扎在心头。旅游的目的是放松,是看风景,是欣赏自然的景观美学,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走到了反面,旅游热当中出现的扎堆现象,物质消费现象,等等,皆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当下的旅游还处于大众旅游的层面,个性化的旅游,回归旅游本体的旅游目前来看,还没有形成主流。游记与之类似,很多游记皆是景区宣传栏文字内容的翻版,游记文章中,只要出现对景点历史的介绍,出现相关民间传说的由来,或者以优美的词汇叠加的形式来介绍风景,这样的文章基本就可判死刑。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缺乏深刻的体验的凝结,很多游记作者只能在历史知识背景上下功夫,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体验不到家,怎么补救也无济于事。华兹华斯曾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而言,可以唤起用眼泪也表达不出的那么深的情感。他的所言,指的就是情感体验的深刻性,真实的体验,写到文章中,是一种自动涌出来的状态,像泉水一般,而不是词语的堆积,相反,太多的词语堆积,只会伤害那些本真的情感,本真的情感体验带有唯一性、此时此地性的特征,词语太繁杂,情感指向就容易混乱。另外,现在很多景区都在做征文大赛,诸多未到过此景区的外地作者,仅仅依靠百度,就能写出一篇游记来,且还能获奖,拿到一份奖金。这种举国行为,加剧了游记体死亡的速度。我曾经做过我们省一个景区做的征文大赛的终审评委,而最终十篇获奖作品中,我知道有六位作者其实从未到过这个景区,其中还包括一个特等奖获得者,为何我敢这么肯定呢?一方面,通过文字可觅踪迹,另外,这六位作者我都熟悉,我当然知道他们没有来过景区。近几年,在为一些刊物写年度综述的时候,也注意到有多篇游记出现,我个人的判断是,个别作者除了写点游记充实自我散文作家的名号之外,已经远离散文写作的现场,已经丧失了散文写作的能力。坦诚地说,在我大量的散文阅读经历中,极少能够有一篇游记能够打动我,极少有切实而深入的体验在里面。生命气息的通道是相通的,美的发现和体验里面,有鲜艳的色泽在里面,来不得任何的虚假和作伪。当然,任何事也没有绝对,如果你确实拥有了丰沛的体验,且又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游记也不是不可写。另外,还可在游记的模式里学会转弯,注入自我的某种独特发现。或者说,借助游记这个体式,来浇注自我的酒杯,(海滨之地八大关,深痕两篇游记)。作为备注的是,人们常常把游记和行走地理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之间有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类似于普通旅游者和野外背包客的区别一样,行走地理类别中,《中国国家地理》上的文章可归入这个类别,但是,其典型性还不够,典范的行走地理文字,里面有着充沛的体验,里面有着个体与自然间交互感应,交互感应来自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他认为不同感官之间存在着交互感应,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着交互感应,诗人心灵和隐秘世界之间也存在着交互感应,诗人可以感受到这种神秘的交互感应。人的身体是一个生命的容器,在城市化、工业化不断深入的当下,我们的身体容器看上去和很多事物发生接触,实际上,在内在生命机制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这种封闭是一种自觉规训的结果,规训的力量来自道德、人伦、法律、国家意志、文化意识等等。行走地理文章中,作为对象的风景的完整性不是其发现和体验的重点,而是其中的片断性,从个别的神秘的景观中,得到自然的暗示,自我生命进入一个交感共振的频道,因此,获得了大量的鲜活的特别的生命体验。河南作家鱼禾曾有一篇写柴达木盆地盐湖的散文,中间有一段写德令哈的夜晚,奇特的景观中,她和海子的诗歌产生了真正的共鸣,她用文字记录了自己在德令哈夜晚的奇特感受。这样的文章,就是好的行走地理的散文。
第二种是亲情散文体式,这种体式特别容易上手,毕竟,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积累了大量的亲情素材,也积累了相关的体验。亲情散文和游记一样,非常泛滥,结果也都是精品极少。极少的原因在于,个人的情感沉陷其中,拉不开距离。作者写完后,自我感觉往往深情如许,能够像牡丹亭一样,震撼世人,而实际结果,却不尽理想。亲情散文同样来不得一点的作伪,更关键的问题是,写作者太急于表达情感,往往过犹不及。华兹华斯说,诗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鲁迅也讲过,愤怒的时候,不宜做诗,皆是一样的道理。此外,亲情散文的作者,千人一面,皆是往情深处用力,其实亲情之间远远不止爱和温暖那么简单,情感样式同样是姿态万千的。若没有彻骨的情感体验和高深的笔力,我不建议普通的作者触碰亲情题材。这个体式中,也有优秀的篇章,如北岛的《父亲》汪曾祺《父子多年成兄弟》,湖南李颖的《虚幻的鱼骨》,等。这一次广西文学做的专题改稿班,有十几位学员提前给了我他们的作品,我注意到亲情散文或者家族叙事占据了较高的比重,我能够理解大家的写作出发点,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或者事物,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散文作者,总是沉浸到这个题材中,自我限制就太大了。散文作品的优秀程度,虽然和题材的关联度不大,但是,题材越自由,那么,就意味着作者对于怎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解决的比较好。山东作家王月鹏有一个作品《切口》,以微小的生活细节为端点,通达个体灵魂深处的悸动。几只喜鹊的陡然莅临,女儿碎纸成花的举动,城市闲置的荒地,十字路口,大槐树下的碑刻等,它们混合着时代的杂乱、生活的匆匆,当然,还有新鲜如初的异质性存在,一起向着我们汹涌而来,触发人们的上升路和下降路,或者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上升路和下降路是同一条路。作品语言流利畅达,细节钩沉准确有力,哲思宽阔,向着现代人变动不居的生活体验而敞开。吉林作家格致在今年的山东文学上有一篇散文,《在乡村葬礼上哭泣和思想》(3期),为两篇文章的组合,一个是写葬礼上的哭礼,一个是写对身边水的浪费情况的严重心理排斥。这位新散文写作的代表人物,与众多的散文作者相比较,自有一套独特的神经感觉系统。若亚里斯多德的说法言之有理,那么,她的黑胆汁明显比常人要多。这篇作品实际上两个短文的组合件,有两个因素尤其值得说道,一个是格致的语言传达。她的行文结合了两种行路方式,形成了缓步前行的蚂蚁阵列与斜刺里杀出个程咬金的合成体。家常、简单、平易的语言传达占据八九成的样子,而陡然的反转之语,至多一两成,却如天空垂落下的几朵乌云,迅即给人带来雨意。令人不得不感叹,格致是手持语言魔杖之人,硬生生地将诗人的专利给抢夺过来,据为己有。另外一个就是其作品中鲜明的主体性的确立,由葬礼上的女性专属的哭泣而切入东亚文化体系中女性的角色、地位与自我规训;由身边哗哗流淌的水线而生发自我心理深处严重的罪感意识,这一切的一切,皆离不开作品后面的那个业已明确的主体。
所以,对于王月鹏和格致来说,我的阅读感觉是,他们已经解决了怎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这就是一个成熟作家的基本标志。
亲情散文和游记之外,乡土写作这块,我的建议是应该开拓出新的生长点,我注意一些作者,依然持续了过去的田园牧歌或者乡土哲理的开掘,而且为数众多。这个路数现在非常单薄,想写出一番新天地,实在是太难了。还有许多作者,喜欢写乡土人物,乡土人物同样好下笔,毕竟有故事,可读性强,但乡土人物的写作大多停留在没有难度的写作态势上,整体上格局太小,不客气地说,写乡土人物,散文怎么能写的过小说呢?当下的乡土写作,根据我的个人观察,目前有两个热点,一个是乡土沦陷主题的散文,表现乡土凋零的现状,表达自我的困惑和伤痛,价值观方面,避免二元对立,即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与传统乡土的对立,文学不能挽救时代,但可以表现他的失落。一个是乡土的植物和器物,河南冯杰的散文,有不少就触及了乡土植物和器物,也有一些作者,专门写乡土植物或者乡土器物,如舒飞廉,刘学刚,朱千华等。除了这两个焦点之外,我觉得乡土题材还有几个地方可以开掘,一个是乡土民间信仰,一个是乡土人伦关系以及道德观念的迅速更迭。这两个地方,皆需要扎实的田野调查的功夫,功夫下到了,材料本身就能足够说明问题。
另外,副刊美文也是从者甚多,过去,陈泽来在郑州晚报的时候,聚集了一帮文友,专门写副刊文章,更早的大河报河之洲版,我不知是在商都信息港还是在哪个网站,也是云集了全省的诸多副刊作者。目前,好像比较热闹的是大河论坛中的鹰城副刊版块。我只是大致了解这个信息,具体文章,都没有读。对于副刊写作,我本人并不是严重抵制,我觉得一个基层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家庭主妇,等等职业角色,没事的时候,写写副刊美文小品,挣点稿费,结识一些文友,寻找一份心灵和情感的寄托,总比将时间浪费在麻将桌和练歌房要好的太多。因为我本人做的是严肃文学的评论和跟踪,所以,对于写作,我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一个作者,无论门槛多么底,年龄多么小,身份多么低微,但对于写作,要有一份敬畏之心,要虔诚和执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野心。而副刊写作和写作野心之间相互无法并存,副刊写的太多,就只会写副刊了,就把心思全部用在了报纸的风格要求以及读者受众的心理接受层面,就会在写作中彻底抹掉个人的底色,而离开了个性的发现,散文这个文体就没法成立。一句话,副刊写作,若是以此为主体,那么,之后就只能钻小胡同了,基本无法看见墙外的田野和森林。
散文写作实践中的体式诸多,还有闲适小品,有学术随笔,有思想随笔,有历史文化散文,有纪实性散文,有趣味性强的书话,等等。每一种体式后面,皆有自身的要求,皆需要对症下药。结合广西散文的现状,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即随笔写作比较匮乏。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随笔体式贡献诸多(学术随笔、思想随笔、文史随笔的繁荣即为其例),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新潮散文势头纷纷减弱,而随笔依然高歌猛进。就笔者的个人看法而言,表征新世纪以来散文的最高成就,还是随笔。孙郁、李零、南帆、朱大可等人的学术随笔,林贤治、耿占春、艾云、筱敏、费振钟、北岛、高尔泰等人的思想随笔,王开岭、耿立、王开林、李国文等人的文史随笔,李皖的音乐随笔,诉诸散文界,在学识、洞见、厚度、深度,甚至才气方面,皆呈现出高耸之势。随笔体式,考验的是作者的见识,学识能力,我记得有人曾总结过:诗歌是一个时代情感水平的标志,而散文是一个时代智慧水平的标志。我个人比较认同这个判断,希望大家摆脱散文必须写情感的认识误区,有这方面储备的作者,不妨多写一写随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