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创新、开放、包容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继承、创新、开放、包容
——《山东文学》(上)1——4期散文综述
文/王克楠
当下中国的散文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面对当下散文的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山东文学》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进行普遍的关注,既关注传统散文的写法,也关注先锋散文作家的创作。笔者打开《山东文学》1——4期散文栏目,一种清新之风迎面扑来,各种散文流派均有一席之地,各自焕发光彩,读之欣喜不已。
文化散文的高地
打开《山东文学》(上)2016年1期,头条便是王开林写的《苏门四学士》,这篇散文是历史文化散文的写法。既然是历史文化散文就离不开历史人物,没有人物,就无法表达历史文化散文的厚重感,王开林在文中再现文坛巨擘苏东坡和同代文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之间的友情,且说苏轼和黄庭坚,“苏东坡与黄庭坚均为文艺全才,他们走得近,除了惺惺相惜,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极富幽默感。”与黄庭坚如此,与秦观、晁补之、张耒亦如此,因为有同样的情怀,才可成为好友。历史文化散文有多种写法,比如余秋雨喜欢直逼历史现场进行感喟,而王开林此篇历史文化散文,亦叙述为主,轻易不发表个人评说,但是他的文化态度已经融化在文中了。王开林写苏门四学士,写的是文人和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而非人们说的“文人相轻”,笔者猜度这才是作者写作的本意吧。雍也写的《夫子其实很可爱》亦是一篇历史文化散文。孔夫子是中国的文神,早就被读书人所熟悉,能否写出新意来,是对作者的考验。这篇散文从整体上是幽默的,一边写孔夫子的事,一边穿插现代生活的实际,许多段落令读者忍俊不禁。雍也写孔夫子,他的写作策略是从侧面入手,写孔夫子的生活化的那一面,作者写了孔夫子的幽默,“他会和学生开玩笑”,写了孔夫子的“小资”和“燥辣”,得出结论,孔夫子“不是一个虚伪做作、老练深沉的人,而是一个真诚坦率、可信可亲的人。”
熊卫民的《不绝的殷商铜鼓声》放在今年第二期的头条。这篇历史文化散文用的远景素描,中国的殷商年代还没有太多的文字记叙,但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文物甚多。作者借助想象来对殷商年代古人的生活进行素描,着重写的是古人和平生活的那一面,可以说生活既原始,又愉快。然而,人类社会自从产生的那一刻,就充满了陷阱和战争,充满了争斗和流血,古代是,如今亦是。“丰庶总是会与祸连在一起,凶险已像暗潮汹涌。”在作者描绘的图画里,有抗击侵略的强悍正气,有寡妇跳江的坚贞……殷商之战,长江北岸不断向长江以南侵占,促使南方的原始社会加速进入奴隶制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征服部落是不屈的,“刚毅,血性,不屈,明知寡不敌众,以身殉义。”历史文化散文,说到底,不是对文物的考证,而是呈现一种精神。在这篇散文里,呈现的是什么精神呢?笔者以为即是面对外地侵略绝不屈服的精神,由此联想到中国近代抵御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可见民族精神的源头早在几千年前的殷商年代就存在了。
葛取兵的《一个村庄的静时光》从题目上看,是写一个村庄的,其实还是写历史的。作者“拜谒一个原本有点古老的村庄”,写一个村庄的静,是写历史里的静。作者用了很长的铺垫,才走进一个人,这个人叫杨一鹏,是历史上的一位官员(官至户部尚书)。作者写了“过程”,写从一个山村男孩到户部尚书的过程,在过程中呈现出文化的意义。什么文化呢?即是“静”,静,可以以静制动,静,亦因为为静而被佞臣诬陷。宋长征的《乡村游戏谱》不是写历史的(虽然有历史的内容),而是写风俗的,是另一种文化散文。在宋长征的笔下,有近似寓言的桃符和钟馗的纠结,有通过物化的心灵来看世界的走向,有对《聊斋志异》里的斗蟋蟀而对人生世故的观察,有对于木偶剧的体察,有对小孩子游戏翻花绳的引申等等。文化散文有多种写法,有的直逼文化理念,有的则是传达一种文化味道,宋长征这篇散文是后者。从一定程度说,写出文化的味道比直逼文化理念的写法,更难一些,因为后者要把文化融化之,物化到景物,或者融到风俗和心境,非常难。日本的川端康成是善于把文化物化进物象上的,这样的写法比拟人写法难,因为是“反方向”走的,倘若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很难驾驭。
帕蒂古丽是近几年涌现出来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家。她来自遥远的新疆,工作在浙江的余姚,她身上有维族和回族的血脉,又长期生活汉族生活地生活经验,对不同民族的风俗心理有着细致的体察。《山东文学》第三期采用了她的散文《乌什,那场历史性的大雪》,显然与她早年写的“隐秘的村庄”系列明显不同,不是写家族的,是写外在世界的,这个世界便是乌什历史上的一次流血事件,亦是挖掘出平民与皇帝的生命不对等关系。准确地说,文本记叙的是发生在1765年2月14日新疆发生的“乌什事变”,帕蒂古丽是后人,只能间接来到“现场”作为一位采访者,向当地老人详细问询当年事变的来龙去脉。帕蒂古丽详细地对乾隆皇帝为了自己的私欲而造成一场小规模的战争,进行了解读和讽喻,皇帝的生命是命,平民的生命也是命,为什么不平等,令人深思。来自山西的作家指尖的散文是有个性的,常常会令人想到世界的不可知。事物是有两个方面组成的,人性也有正反两个方面,这在指尖的散文里均有“揭示”。她的散文《变脸术》写的是变脸,她笔下的变脸,不是川剧里的变脸,而是人在不同境况下的不同情态,这样的“不同”,在指尖的笔下有着特殊的命运意义。
面对大自然的顿悟
在散文物化到景物方面,第一期的刘梅花写的《白露成霜入梦中》可以说是一个经典。这篇散文物象参差,意境高古,与其说是审图,不如说是审人,只见
探梅、枯藤、梧桐、竹炉,山房,以古对古,以人品物,颇有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之风韵,又比马致远多了几分现代意味。文本有时候是线状排列,有的是点状散开,远景朦胧,近景清晰,文字凝练,以字进心,“禅心如雪,恬静自然。”此篇散文与其说是品画品出了文化,不如说是品景品出了文化。项丽敏的《乡村食味记》写的大自然的馈赠:野菜宴,腰子芋,神仙汤,汆汤肉等,野菜宴,腰子芋是直接从土地长出来的,神仙汤和汆汤肉也间接地来自大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文本里充满了欣喜和感恩。祖克慰是当代散文写作者中独特的一位,他这次写了《狐》,一个孤独的青年遇到了一只狐狸悠闲地散步,后来又看见两只狐狸——狐狸夫妻,再和狐狸见面时,已是一只暮年狐狸,作者经历了没有结果的恋爱,人和狐狸都孤独,孤独的狐狸,孤独的人生。杨春的《猎狐》亦是写狐,文中人物众多,都凝聚到了对狐狸的态度上。借鉴了小说的叙述,用写实的写法写一个叫老马的人抓狐狸,此人变态,打老婆,杀黄羊杀狐狸杀狼……但从文本的整个气场来,有寓言的意味。
敬一兵是笔者熟悉的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作家,他对中国边睡动植物细腻入微的体察,对音乐有着奇特的感觉,总是给文字带来新的惊喜。他在《山东文学》(上)第三期的《风从河西走廊掠过》,亦是对河西走廊大自然的体察,这里地势奇崛,狂风暴烈,粗狂、力量、坦荡、激情、豪迈,凝集到一起,从歌曲到人的生活,都是这样。地理含着地气,地气传达人文气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作者是南方人,在文中却彰显了北方汉子的大气。高鹏程的《白海岛笔记》是笔记体,不温不火,娓娓道来,写景抒情,诗歌和散文并行不悖,象征和写实平行,非常沉稳,既有历史的由来,也有现实的观感。陈元武是笔者熟悉的作家,他的《被风忽略的事物》也是写景的,写是小区里的风景,然而小区的位置在东南边陲,时而台风大作。文本用词节俭,言简意赅。文分两部分,上半部是心感,后半部对台风细腻之观察,观之有物,是风中那些容易“忽略的事物”,谓是事物,其实人物亦然,历史大潮浩荡,平民百姓总是容易被忽略,是为同理。一篇短文能惹人深思,已显厚重。
直面现实的时代进行曲
来自东北吉林的作家格致,是笔者一直关注的一位“新散文”作家。在“新散文”作家群里,格致习惯用画面来表达梦幻、潜意识、解构等,她的那种不动声色地隐喻和象征,总是能对读者的心灵形成强烈震撼。发在《山东文学》第三期头条的格致散文《在乡村葬礼上哭泣和思想》,分为三节,前两节较短,第三节长一些(含着两个真实发生过的“事件”)。第一节是参加叔叔的葬礼,第二个参加婶子的葬礼,参加亲人的葬礼,是司空见惯的,而格致却不动声色地批判了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的坏风气。子弹上膛,一定要击中目标,现象出来了,一定要“揭示”现象的意义,敏感的格致在第三节对两个葬礼进行“总结”,从哭丧中悟出了“那么我们都习惯虚伪,并在虚伪中长大。”也就是说,从哭丧这个社会生活的末梢,挖掘出了一种陈腐的国民性。在“总结”的时候,格致着意写了两个“事件”,这两个事件都涉及到水,即使格致在火车遇到一个男人浪费水,再就是在公共浴池遇到一位老女人不爱惜水,而自己又十分珍惜水,二者之间由反差而矛盾,甚至发生“隐形冲突”。这两个事件和参加以及葬礼的总结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新散文经常使用的方法——让本来没有关系的事物“发生关系”,这样的“关系”在不同读者那里有不同的解读,在笔者读来,女人如水,水的品质是高尚的,高尚的品质需要爱护,只有爱护了,社会才能进步,文明才会发展。
写历史题材,可以直逼文化,写现实生活,可以现代人的命运,也可以呈现生活的另一种美学意味。程耀东的《1985年的秋天》是写现实的,1985年,特定的历史阶段。作者显然是写命运的,“1985年的秋天,刺痛了生活留给一个少年无所不在伤痕。”作者不断的抒写风景的痛和人物心理的痛,而对于“事件”则用笔墨较少,这也符合作者1985年的年龄特征,一个孩子对悲剧命运的理解还很混沌,远不如风景的感受来的直接。作者不仅写风景的迷茫,还写动物的安静,可以说力透纸背。作品里的现实“事件”是零零碎碎的,如写作者自己在女教师面前的羞涩,写了患有白血病的37岁的母亲英年早逝,写了舅太爷失去儿女的疼痛……这些事件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引起联想的由头。文本的大部分空间是——感觉,这些感觉极有感染力,可以打通读者的想象管道。作者的思维是发散的,是磅礴的,这一点很像莫言的散文。作者善于用景物烘托氛围,文中多处景物描写把心理活动渲染得非常动人。
程耀东的《1985年的秋天》是用心灵感觉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而莫景春的《黑白生活》则是直接面对现实生活的。作者是用“对话体”的第二人称来完成这篇散文的。表述了农民工在地底深处采煤的艰辛:环境潮湿,巷道狭窄,出事故的危险随时存在。这篇散文虽然是写给某一位矿工的,也表达了在小煤矿所有的矿工的艰难处境。微紫的《苹果花呐喊》也是写命运的,写的是家族的命运,作者自己的亲人,爷爷和奶奶,两位亲人一生都在吵架,奶奶“悲叹这一辈子跟着爷爷没享一点福,只受够了他的折磨。”这就是中国老式婚姻的结果。然后描写作者父亲、母亲、姑姑的命运……作者并没有因为写自己的亲人而刻意褒美,从写真实的角度说,值得其他散文写作者借鉴。
《山东文学》在当下全国的文学期刊中,是一家以开放姿态办刊而受到读者欢迎的期刊。开放、创新、包容,这些办刊理念不仅在理念里,而且落实在行动上。《山东文学》用稿方向是唯质量为采用依据,只要散文稿件的质量高,不管作者有无名气的,一概采用,在此,向《山东文学》致以敬意。
2016年3月于西山书院
——《山东文学》(上)1——4期散文综述
文/王克楠
当下中国的散文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面对当下散文的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山东文学》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进行普遍的关注,既关注传统散文的写法,也关注先锋散文作家的创作。笔者打开《山东文学》1——4期散文栏目,一种清新之风迎面扑来,各种散文流派均有一席之地,各自焕发光彩,读之欣喜不已。
文化散文的高地
打开《山东文学》(上)2016年1期,头条便是王开林写的《苏门四学士》,这篇散文是历史文化散文的写法。既然是历史文化散文就离不开历史人物,没有人物,就无法表达历史文化散文的厚重感,王开林在文中再现文坛巨擘苏东坡和同代文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之间的友情,且说苏轼和黄庭坚,“苏东坡与黄庭坚均为文艺全才,他们走得近,除了惺惺相惜,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极富幽默感。”与黄庭坚如此,与秦观、晁补之、张耒亦如此,因为有同样的情怀,才可成为好友。历史文化散文有多种写法,比如余秋雨喜欢直逼历史现场进行感喟,而王开林此篇历史文化散文,亦叙述为主,轻易不发表个人评说,但是他的文化态度已经融化在文中了。王开林写苏门四学士,写的是文人和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而非人们说的“文人相轻”,笔者猜度这才是作者写作的本意吧。雍也写的《夫子其实很可爱》亦是一篇历史文化散文。孔夫子是中国的文神,早就被读书人所熟悉,能否写出新意来,是对作者的考验。这篇散文从整体上是幽默的,一边写孔夫子的事,一边穿插现代生活的实际,许多段落令读者忍俊不禁。雍也写孔夫子,他的写作策略是从侧面入手,写孔夫子的生活化的那一面,作者写了孔夫子的幽默,“他会和学生开玩笑”,写了孔夫子的“小资”和“燥辣”,得出结论,孔夫子“不是一个虚伪做作、老练深沉的人,而是一个真诚坦率、可信可亲的人。”
熊卫民的《不绝的殷商铜鼓声》放在今年第二期的头条。这篇历史文化散文用的远景素描,中国的殷商年代还没有太多的文字记叙,但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文物甚多。作者借助想象来对殷商年代古人的生活进行素描,着重写的是古人和平生活的那一面,可以说生活既原始,又愉快。然而,人类社会自从产生的那一刻,就充满了陷阱和战争,充满了争斗和流血,古代是,如今亦是。“丰庶总是会与祸连在一起,凶险已像暗潮汹涌。”在作者描绘的图画里,有抗击侵略的强悍正气,有寡妇跳江的坚贞……殷商之战,长江北岸不断向长江以南侵占,促使南方的原始社会加速进入奴隶制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征服部落是不屈的,“刚毅,血性,不屈,明知寡不敌众,以身殉义。”历史文化散文,说到底,不是对文物的考证,而是呈现一种精神。在这篇散文里,呈现的是什么精神呢?笔者以为即是面对外地侵略绝不屈服的精神,由此联想到中国近代抵御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可见民族精神的源头早在几千年前的殷商年代就存在了。
葛取兵的《一个村庄的静时光》从题目上看,是写一个村庄的,其实还是写历史的。作者“拜谒一个原本有点古老的村庄”,写一个村庄的静,是写历史里的静。作者用了很长的铺垫,才走进一个人,这个人叫杨一鹏,是历史上的一位官员(官至户部尚书)。作者写了“过程”,写从一个山村男孩到户部尚书的过程,在过程中呈现出文化的意义。什么文化呢?即是“静”,静,可以以静制动,静,亦因为为静而被佞臣诬陷。宋长征的《乡村游戏谱》不是写历史的(虽然有历史的内容),而是写风俗的,是另一种文化散文。在宋长征的笔下,有近似寓言的桃符和钟馗的纠结,有通过物化的心灵来看世界的走向,有对《聊斋志异》里的斗蟋蟀而对人生世故的观察,有对于木偶剧的体察,有对小孩子游戏翻花绳的引申等等。文化散文有多种写法,有的直逼文化理念,有的则是传达一种文化味道,宋长征这篇散文是后者。从一定程度说,写出文化的味道比直逼文化理念的写法,更难一些,因为后者要把文化融化之,物化到景物,或者融到风俗和心境,非常难。日本的川端康成是善于把文化物化进物象上的,这样的写法比拟人写法难,因为是“反方向”走的,倘若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很难驾驭。
帕蒂古丽是近几年涌现出来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家。她来自遥远的新疆,工作在浙江的余姚,她身上有维族和回族的血脉,又长期生活汉族生活地生活经验,对不同民族的风俗心理有着细致的体察。《山东文学》第三期采用了她的散文《乌什,那场历史性的大雪》,显然与她早年写的“隐秘的村庄”系列明显不同,不是写家族的,是写外在世界的,这个世界便是乌什历史上的一次流血事件,亦是挖掘出平民与皇帝的生命不对等关系。准确地说,文本记叙的是发生在1765年2月14日新疆发生的“乌什事变”,帕蒂古丽是后人,只能间接来到“现场”作为一位采访者,向当地老人详细问询当年事变的来龙去脉。帕蒂古丽详细地对乾隆皇帝为了自己的私欲而造成一场小规模的战争,进行了解读和讽喻,皇帝的生命是命,平民的生命也是命,为什么不平等,令人深思。来自山西的作家指尖的散文是有个性的,常常会令人想到世界的不可知。事物是有两个方面组成的,人性也有正反两个方面,这在指尖的散文里均有“揭示”。她的散文《变脸术》写的是变脸,她笔下的变脸,不是川剧里的变脸,而是人在不同境况下的不同情态,这样的“不同”,在指尖的笔下有着特殊的命运意义。
面对大自然的顿悟
在散文物化到景物方面,第一期的刘梅花写的《白露成霜入梦中》可以说是一个经典。这篇散文物象参差,意境高古,与其说是审图,不如说是审人,只见
探梅、枯藤、梧桐、竹炉,山房,以古对古,以人品物,颇有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之风韵,又比马致远多了几分现代意味。文本有时候是线状排列,有的是点状散开,远景朦胧,近景清晰,文字凝练,以字进心,“禅心如雪,恬静自然。”此篇散文与其说是品画品出了文化,不如说是品景品出了文化。项丽敏的《乡村食味记》写的大自然的馈赠:野菜宴,腰子芋,神仙汤,汆汤肉等,野菜宴,腰子芋是直接从土地长出来的,神仙汤和汆汤肉也间接地来自大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文本里充满了欣喜和感恩。祖克慰是当代散文写作者中独特的一位,他这次写了《狐》,一个孤独的青年遇到了一只狐狸悠闲地散步,后来又看见两只狐狸——狐狸夫妻,再和狐狸见面时,已是一只暮年狐狸,作者经历了没有结果的恋爱,人和狐狸都孤独,孤独的狐狸,孤独的人生。杨春的《猎狐》亦是写狐,文中人物众多,都凝聚到了对狐狸的态度上。借鉴了小说的叙述,用写实的写法写一个叫老马的人抓狐狸,此人变态,打老婆,杀黄羊杀狐狸杀狼……但从文本的整个气场来,有寓言的意味。
敬一兵是笔者熟悉的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作家,他对中国边睡动植物细腻入微的体察,对音乐有着奇特的感觉,总是给文字带来新的惊喜。他在《山东文学》(上)第三期的《风从河西走廊掠过》,亦是对河西走廊大自然的体察,这里地势奇崛,狂风暴烈,粗狂、力量、坦荡、激情、豪迈,凝集到一起,从歌曲到人的生活,都是这样。地理含着地气,地气传达人文气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作者是南方人,在文中却彰显了北方汉子的大气。高鹏程的《白海岛笔记》是笔记体,不温不火,娓娓道来,写景抒情,诗歌和散文并行不悖,象征和写实平行,非常沉稳,既有历史的由来,也有现实的观感。陈元武是笔者熟悉的作家,他的《被风忽略的事物》也是写景的,写是小区里的风景,然而小区的位置在东南边陲,时而台风大作。文本用词节俭,言简意赅。文分两部分,上半部是心感,后半部对台风细腻之观察,观之有物,是风中那些容易“忽略的事物”,谓是事物,其实人物亦然,历史大潮浩荡,平民百姓总是容易被忽略,是为同理。一篇短文能惹人深思,已显厚重。
直面现实的时代进行曲
来自东北吉林的作家格致,是笔者一直关注的一位“新散文”作家。在“新散文”作家群里,格致习惯用画面来表达梦幻、潜意识、解构等,她的那种不动声色地隐喻和象征,总是能对读者的心灵形成强烈震撼。发在《山东文学》第三期头条的格致散文《在乡村葬礼上哭泣和思想》,分为三节,前两节较短,第三节长一些(含着两个真实发生过的“事件”)。第一节是参加叔叔的葬礼,第二个参加婶子的葬礼,参加亲人的葬礼,是司空见惯的,而格致却不动声色地批判了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的坏风气。子弹上膛,一定要击中目标,现象出来了,一定要“揭示”现象的意义,敏感的格致在第三节对两个葬礼进行“总结”,从哭丧中悟出了“那么我们都习惯虚伪,并在虚伪中长大。”也就是说,从哭丧这个社会生活的末梢,挖掘出了一种陈腐的国民性。在“总结”的时候,格致着意写了两个“事件”,这两个事件都涉及到水,即使格致在火车遇到一个男人浪费水,再就是在公共浴池遇到一位老女人不爱惜水,而自己又十分珍惜水,二者之间由反差而矛盾,甚至发生“隐形冲突”。这两个事件和参加以及葬礼的总结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新散文经常使用的方法——让本来没有关系的事物“发生关系”,这样的“关系”在不同读者那里有不同的解读,在笔者读来,女人如水,水的品质是高尚的,高尚的品质需要爱护,只有爱护了,社会才能进步,文明才会发展。
写历史题材,可以直逼文化,写现实生活,可以现代人的命运,也可以呈现生活的另一种美学意味。程耀东的《1985年的秋天》是写现实的,1985年,特定的历史阶段。作者显然是写命运的,“1985年的秋天,刺痛了生活留给一个少年无所不在伤痕。”作者不断的抒写风景的痛和人物心理的痛,而对于“事件”则用笔墨较少,这也符合作者1985年的年龄特征,一个孩子对悲剧命运的理解还很混沌,远不如风景的感受来的直接。作者不仅写风景的迷茫,还写动物的安静,可以说力透纸背。作品里的现实“事件”是零零碎碎的,如写作者自己在女教师面前的羞涩,写了患有白血病的37岁的母亲英年早逝,写了舅太爷失去儿女的疼痛……这些事件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引起联想的由头。文本的大部分空间是——感觉,这些感觉极有感染力,可以打通读者的想象管道。作者的思维是发散的,是磅礴的,这一点很像莫言的散文。作者善于用景物烘托氛围,文中多处景物描写把心理活动渲染得非常动人。
程耀东的《1985年的秋天》是用心灵感觉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而莫景春的《黑白生活》则是直接面对现实生活的。作者是用“对话体”的第二人称来完成这篇散文的。表述了农民工在地底深处采煤的艰辛:环境潮湿,巷道狭窄,出事故的危险随时存在。这篇散文虽然是写给某一位矿工的,也表达了在小煤矿所有的矿工的艰难处境。微紫的《苹果花呐喊》也是写命运的,写的是家族的命运,作者自己的亲人,爷爷和奶奶,两位亲人一生都在吵架,奶奶“悲叹这一辈子跟着爷爷没享一点福,只受够了他的折磨。”这就是中国老式婚姻的结果。然后描写作者父亲、母亲、姑姑的命运……作者并没有因为写自己的亲人而刻意褒美,从写真实的角度说,值得其他散文写作者借鉴。
《山东文学》在当下全国的文学期刊中,是一家以开放姿态办刊而受到读者欢迎的期刊。开放、创新、包容,这些办刊理念不仅在理念里,而且落实在行动上。《山东文学》用稿方向是唯质量为采用依据,只要散文稿件的质量高,不管作者有无名气的,一概采用,在此,向《山东文学》致以敬意。
2016年3月于西山书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