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支撑起自己的审美王国 (王克楠)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用爱支撑起自己的审美王国
——阿国散文集《一地清凉》之解析
文/王克楠
我的经历里,对笔会之类的文学聚会是十分乐意参加的,每次聚会都会认识一些新朋友,他们的文学坚守总是可以深深地打动我,使得我对中国当代文学失望得不至于十分严重。当然,我新结识的文友大部分是草根作者,他们一边谋生,一边坚持文学创作,从读书和创作中得到极大的乐趣和人格提升。前不久笔者去开封赴一个民刊编辑会,见到了来自广州的邯郸籍写作者阿国,心中立即升腾几分亲近之感。
邯郸位于中原的边缘,赵文化的腹地,是“慷慨悲歌之地”,这里有一个散文沙龙,办了二十几年,一个人办点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一辈子办好事;一个地域偶尔办个笔会也不难,难得是二十几年如一日地办下去,每月活动一次,品散文和写散文是这个城市里的一部分文化人的精神大餐。过去,我一直关注的是居住在邯郸本地作家的成长,自2012年后,我关注的重点逐渐放在从邯郸走到外地的作者,品味邯郸这块热土对一个写作人究竟产生多么深重的影响,邯郸作者阿国即是在这个时候走进我的视野的。
阿国已经出版了三部散文集,《一地清凉》是他的第四部散文集,笔者在开封民刊编辑会上,有幸得到他的《一地清凉》这部散文集。会议议程和参观开封的节奏是紧张的,在从开封回邯郸的列车上,我打开了《一地清凉》,熟悉的故乡场景和相似的人生阅历,使得我一鼓作气读毕此书,下面分四个部分对此书进行解读。
一、与故乡的血肉之情以及母爱主题开掘
故乡对于每个人都是难于忘怀的,对于阿国也是挥之不去的情愫。作者说“我认为的故乡,就是在那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出生地,是眼镜第一次接触感知世界生动细节并永远留存的灵魂之源。”河北魏县曾经是全国贫困县,虽然贫穷,也是阿国写作的重要资源。其它的写作资源可能用一阵子就用完了,故乡的写作资源是永远用不完的,因为作者心中有对故乡的拳拳之爱,他对故乡的爱,是爱到骨头里的爱。凡是作家,无论大作家,还是小作家,大部分对故乡的有热爱之情,如鲁迅先生对故乡的热爱,从他的散文里一一凸显;当代的莫言因为热爱故乡,竟然形成了写作惯性,凡是他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都要放到他的家乡——山东省高密县去过滤一番。
阿国热爱故乡,热爱朴实的农耕劳动,认为农耕劳动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的热爱故乡和热爱农耕劳动的情结不仅在此书的第一辑专门呈现,也在《一地清凉》思辨性的“浮生碎笔”(第三辑)进行了审美描述,“父亲一袋粑粑、一壶凉茶就是一天的伙食,牛儿一边耕地一边咀嚼着嫩草,和父亲佝偻的背影相映成趣……我和妻在一旁用撅头刨着葛根,胳膊一样粗的葛根洋溢着泥土的恩宠,让人欣喜不已。”还有作者对乡村月夜的回忆,“乡村的夜是静谧的。星却是一颗颗亮晶晶的,和偶尔的狗吠相映成趣。田地里的玉米苗绿油油的,几场雨就把空气过滤得万分清爽,树木站在田边,就像站在油画里。”这样的描写有点像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里的诗意描写,生活里有很多丑,但又不乏美,全看当事人怎样抉择。
阿国对故乡的热爱是通过热爱亲人和乡情来呈现的。在这个方面的散文,笔者认为《念娘亲》和《姐娘》是阿国的代表作。作者对自己母亲的刻画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是写母亲活着的点点滴滴,后半部分是写母亲去世后,作者对母亲的殷殷怀念。当然,写母爱,作者没有放开铺陈,而是写细节:写母亲在织布机前的忙碌,写戴着老花镜学汉字,写母亲对抗日时期的文化干部的向往,写“母亲用硕大的剪刀极其仔细地捉住我脏而黑的小手,轻轻地帮我剪指甲,还不时习惯性地吹一下”。母爱渗透在作者的心灵里,成为作者的营养,因此他才说:“我出了三部书,似乎都是来源于母亲。”没有母亲,不仅没有作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就没有作者丰富的心灵。
母爱的片片断断是阿国幸福的根源,即使是他的母亲已仙逝,他的脑海里依然保存着母爱的温馨,尤其小时候的情景,历历在目,“小时候,家中只有母亲的一把蒲扇,把炎热的夏天扇走。晚上,我们七姐弟在香椿树的草杉上一字排开,母亲那把扇子从大姐摇到我,驱赶走肆虐的蚊虫。每次在星光中醒来,见母亲倚着椿树睡着了,手里的扇子偶尔机械地摇几下,那情那景,给了我一世的清爽。”母亲把母爱给了自己的每个孩子,阿国也把孝心回报给母亲,“三十年前,母亲给我过儿童节;三十年后,我给母亲过儿童节。”因为人老了,就成了老小孩。
阿国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妇,但也是有思想的人,比如在作者的职业选择上,母亲不赞成阿国追逐功名,用“千里居官,无非吃穿”观念来教育儿子。阿国年轻时不太理解母亲的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商海里远游,渐渐地理解到了母亲的深意,“10万元和10亿元有何区别?钱财多,潜伏的风险即多,奢华会腐蚀人的心灵。”对于恋母情结,作者是这样认为的“有几个男人不渴望释放童心偶尔也做次调皮的孩子?母亲的味道会荡平你浮躁不安的功利心,母亲的嘱托会让你的梦境充满田园牧歌的安详。”是啊,这样的恋母情结有何不好呢?
除了写母亲,阿国还写了自己的姐姐们。作者是一个幸运的人,他有五个姐姐,五个姐姐都在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使他充分体会到来自姐姐们的亲情,他的散文《姐娘》就是抒发对姐姐们的情感的。阿国姐姐们对他这个小弟疼爱有加,付出了母爱一般的关爱,所以作者称呼姐姐们为“姐娘”。阿国的最小的姐姐为了培养他上大学,坚持在家种地,推迟了几年出嫁。大姐“说话最少,干活最多。”当年大姐出嫁的时候,坐的是牛车,因为阿国年纪小,哭闹,“大姐没有办法就把我一起捎带着娶走了。”阿国的母亲去世后,他“每天都给大姐二姐三街四姐五姐打电话。”只有和亲人们说说话,才能平复他无比悲伤的心情,才能摒弃孤独和辛酸。作者的姐姐们的生活很简朴,但是过得很踏实。对于姐姐们的幸福,阿国也感到幸福,比如四姐的一对儿女生活和工作很好,阿国能体会到“四姐分享着果实的甜蜜,感受着岁月的慷慨馈赠。”
歌谣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作者正是由于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才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和文格。阿国从考学、上大学以及只身到广州打拼,全由母爱呵护着,“在母亲的声音里,一种庞大的安全感密密麻麻地包裹着我。”母亲的去世,对阿国是悲痛的,也对碌碌红尘有了更多的理解,“母亲去世后,我仿佛一下把生命的真谛悟透,功名利禄视作鸿毛。”其他人写母爱,仅仅停留在温暖的层面上,而阿国写母爱,则提升到如何做人的层面上,这是作者的优秀之处。写到故乡,写到亲人,阿国就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细节,他能记忆起亲人们的细节,牵挂亲人们的生活困顿,知道大姐牵挂自己,找“明眼人”为自己算命,知道四姐在做生意时候丢了一笔钱,“她奋斗了几年才还清债务,至今姐夫浑然不知。”
作者热爱故乡,认为家乡是他“落叶归根的地方。”对于家乡的老房子,也是“记忆完整如初”。“在娘面前,我永葆童心;在老屋面前,我却似婴儿。”因为热爱家乡,对家乡的乡亲们的生活状态丝丝在心,他记着村里的村公所,记着老房子对门邻居名字叫——磨子。记着隔开河南河北的家乡的河流。作者在电话里听大姐讲述了故乡发生一件一家六口人溺水死亡的事,让作者彻夜难眠,他在想着“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残酷,因为这一对老人领着三个孙女和一个孙子过河渠,先是小孙子掉进了河渠,十几岁的孙女跳进水里去救弟弟,淹没了,另外两个孙女去救姐姐,也淹没了,慌了手脚的爷爷奶奶也跳进河渠救孙女孙子,也淹没了……一家六口人都淹死的悲剧,就顷刻间发生了。“这是我今天夏天听到的最沉重的事情吗,心窝痛!”
阿国因为工作和其它原因,去的地方比较多,在这些地方,他始终保持一种“异乡人”的角色,即使是对他所生活地广州,他也自我定位在“异乡人”角色。他自己这样描写“即使是天降祥瑞,皇恩浩荡而落户广州,在骨子里,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乡人。”异乡人的角色有助于站在圈子以外观察南国的生活。虽然是异乡人,但是无法阻止他成为义工和志愿者,2003年,他刚到开发区,就已经是一名义工。义工意味着付出,阿国不怕付出,但是他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农民工”。
二、 对当代文人生态所进行的思考
阿国的散文是抒情的,更是思索的,他的思索的当量不亚于当代著名随笔家。阿国在大学学习的是中文,他曾有过一个作家梦。梦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在现实生活里,为了生计,阿国不得不经商。因为作者带着真诚去经商,在广州萝岗区取得了成功。经商成功后的阿国,并没有陷入物质主义的花天酒地,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农民的本色,对那些物质主义的泡沫,保持足够远的距离。
阿国在经商之余,坚持写作,用文学使自己不受物质主义的污染。他对于现代文人的生存尴尬和“后文学时代”也有自己的思索。阿国在《后文学时代》一文里,他借一位领导的话,对文学家进行讴歌和定位,“文人的灵魂是清高、自恋,即使是全世界的人都说他是一粒尘埃,他依然带着钻石的璀璨建造文字的金字塔。”可见,阿国所理解的文人不仅是感性的,而且是心灵的、崇高的。这样的文人自古有之,屈原、司马迁、阮籍……近代的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心传承,像是接力棒,一代代传下来,一直传到了今天,今天的中国和历史的中国有所不同,商品经济蔓延到每一个角落,如同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初期,拜金主义淹没了一切,而人性中最闪光的,恰恰被忽略。
阿国人在商海,心在天国。他把亲情当作生命图腾来供奉,对家乡的老母亲、姐姐们,村里的相邻们,阿国时刻挂在心上。要知道,亲情在商品经济的熏染下也会变质的,但是在阿国的视野里,不仅没有变质,而且成为他的生命港湾。阿国本人对文学的态度,即是他的生命观的一部分。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可以没有良心;人可以生活困顿,但不可以没有诚信。中国的封建历史太长,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来的太晚,没有来得及建设诚信为上的商品经济道德(只是存在清末民初的来自山西或者安徽的少数商人那里),缺少全民族的商品经济道德规范,因此,才出现了许多丑恶,包括官商勾结狼狈为奸…..对商品经济的丑恶那一面,阿国保持足够的警惕。
阿国与一般的商人不一样的地方,他喜欢读书,“远离灯红酒绿,远离金钱帝国,远离人世喧嚣。”阿国读书的范围很宽,读中国的,也读外国的(其中包括日本作家写的书)。他读沈从文的文字,感到“字里行间沁透出悲悯天下苍生的情怀。”他读完莫言的《十三步》,心中有相识之感。他利用坐飞机的闲暇,读毕余华的《第七天》,感到“文学偶尔会像黑蚁,尖叫着撕咬我的心脏。”总之,阿国是一个敬畏文字的人,正因为敬畏文字,才不随便写字,而对那些有分量的作家们给予一份崇高的敬意。对于读书,尽管当代已经进入“图文年代”,阿国还是对纸质图书给予无比的珍重。现在出版图书是容易的,很多人把索取图书当作一个礼节,其实从内心并不尊重,阿国用“王蒙再送著作”的事,对不珍惜别人劳动果实的人,给予鞭笞。
阿国是广州萝岗区的作协副主席,参加了广州市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见到了著名作家张欣,很赞同张主席的话“在文学日益边缘化、快餐化、网络化、娱乐化的今天……一位作家朴实生命的真正延续方式只有一个字:写。只有用文笔勾画出生活的内涵、人生的真谛,才不枉来世一遭。”阿国在实际行动上,也是这样做的,他为文有感而发,热情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索,从来不做无病呻吟。他希冀自己能有“真正铭刻时代烙印的有思想的纯文学作品”出世,只不过他的主业是经商,人在商海,在商言商,只能在工作间隙,写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杂感。对于那些有前途、有深度的民刊,阿国也用行动给予支持“因为缘走进《知觉》,认识酸枣小孩。愿《知觉》好运,长寿,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向前。”民刊《知觉》也有阿国的心血。
对于写作,阿国对自己要求很高,有分量的作品发表了,是一种欣慰,应酬之作发表了,就产生一种自责,比如他的《春至心灵》是一篇应景之作,居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作者立即进行了自我批评“年岁逐增,对文字的推敲愈加严谨,这篇文字,真诚不够,激情干瘪,我自嘲为伪真情。”对于自己的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他不希冀收获掌声,有一份认知和感动,足矣。阿国通过文字无情地解剖世界,也解剖自己。“是我堕落了,还是这个世界堕落了?”对于写字,阿国没有当作宣泄,而是怀着敬畏之心,从不随便写字“思想的火花呢喃、匹配、默契,甚至可一字千金,掷地有声。”
在开封见面的时候,我说“阿国,你是一个儒商。”这并非恭维,是对阿国生命状态的刻画。他确实是一边经商,一边写作,通过写作来解剖自己,检点自己,他说过,“远离文字的世界,自己变得面目可憎。”“说我是生意人吧,却那么感性,带着一颗悲悯的心灵。”“人到中年,已经习惯把悲伤深深储藏在心底,而把最仁和的一面留给身边的人。”可见,阿国热爱文字之深。
三、对他乡他景的文化考量
阿国虽然主业经商,却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有着深透的理解。比如“农民工”现象,他是从文化层面上思索“农民工”这个标签的。农民进城打工,并不是来和城市人抢饭碗,而是来为城市建设做贡献的。农民不是一个永恒的字眼,现在的城镇居民,往前查数几代,有几个不是农民?农民进城,不是永恒的农民,是可以转为市民的,因此,作者喜欢“外来工”这个称谓,阿国对称呼的“抠字眼”,也是反映了作者的文化态度。阿国认为“2.7亿的外来工,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先锋队,是国家建设的脊梁。忘记和忽略这个群落,都将是实现中国梦的硬伤。”
虽然人在大都市,阿国依然对城市文明浮夸的那一面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他发现“越是往物质世界的深处走,身子越是悬浮,精神的内核便扔了一路。”城市遍布欲望和阴谋,存在无数看不见的陷阱,而乡村文明则要朴实得多“乡村被古老文明庇护,朴实和真诚是土地的最后的财富。”当然,有的城市虽然有名气,但因为作者再此地遇到“劫难”,也会失去了光泽,如郑州,本来是中原地区不可或缺的城市,但是作者在这里差点被抢包,于是对这个城市不再有深入探究的耐心。
作者喜欢去文化沉淀厚重的地方去采风,比如到了曲阜,作者“特意换了一套西装,以示对孔圣的敬重。”他写了曲阜内的环境的诗意盎,也写了在孔林的感受,那里有孔子大女儿的贞节牌坊,孔子是大学问家,也是被时代熏陶的人,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圣人也不可能现代意识,也只能牺牲女儿的幸福,让女儿以“贞节”为荣。作为春秋战国年代的平凡人,如果时代继承香火,不知可以有多少后代,孔林里有孔子第77代传人的坟墓,孔林里竟然埋葬孔子十万余后人,这是令人惊讶的。作者到了扬州后,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江南风景,更感受到了一种精神,扬州人在满清帝国的军队大军压境的时候,坚决不投降,与之激战,造成对方的伤亡……江南的秀丽山水的后面,也有血性和骨质。因为想到了扬州的骨气,因此,作者格外欣赏扬州的竹子“竹子是个园的灵魂,郁郁葱葱的竹林,与迷宫似的庭院比邻。”还有,作者对扬州瘦西湖的“瘦”也进行了个性化解读:一面湖突然瘦了,那是思想的含量所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所致。
有些城市虽然没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掌故,但很有影响,也是作者爱去的地方。比如威海市,作者到了这里,给威海画了一幅精神画像——铁骨铮铮。威海确实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海城,110年的那场中日甲午海战,由于多种原因,战争的结果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海战的硝烟消散,中国人抗击侵略的民心并没有沉寂,海战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灵依在,呼唤后人抗击外敌的侵略,所以,1931年之后日寇又一次全面侵略中国的时候,以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发出了最后的吼声”,用简单的枪炮,用原始的大刀、红缨枪,用拳头和牙齿,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让日寇领教了什么叫中国,什么是中国人!作者在甲午战争博物馆里感慨万千,走出博物馆“见到一枚太阳正悬在黄海上,一艘艘军舰在翻腾的浪花中逶迤而过。”这样的描写是对比描写,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外化感应,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谁小瞧了中国人,谁认为中国人是好欺负的,必定会痛饮苦果。作者去了中国最北面的满洲里,立即想到了爱新觉罗的末代皇帝,他用了通感的写作手法,把皇帝的鼾声和老式火车的嘶鸣糅合到了一起……作者在满洲里看到了俄罗斯风情,看到了满清傀儡皇帝“心中抹不去的痛。”满洲里不仅有皇帝的痛,更有新中国的阳光,当作者站在国门,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时,心中为之一振,历史的进程尽管曲折,最后总是会充满阳光的。.
阿国喜欢旅行,通过旅行解读陌生的惊喜。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两者是互补的,作者理解的旅行,“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出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未知地方的新奇猜想和期望值,构成了旅游地的人文风景。”对于阿国来说,不仅是外出游玩,而是把自己“陌生化”后对自己进行再观照,静思对自己有过影响的各种人,有的人是自己的恩人,有的人则有些不屑,但是“生活旅程中你总会忽略或忽视一些人,这些人是造物主派来的使者,或某个时刻,甚至以分秒计算,但他们毫不吝啬地给你温暖。”在阿国的记忆里,大多是世界的善,所以,他感恩生活,他的心灵生活很阳光。
对于国家放长假的旅游,阿国也有自己的思考,本来旅游是一件修心养性的事情,但是大家一鼓脑地集中到放长假进行旅游活动,使得游玩成了赶集,熙熙攘攘,不仅给交通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也降低了旅游的文化质量。国家是不是应该全面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放长假按照各个省市的分布,分解到全年不同的月份,让旅游真正成为甘美的文化大餐,提升整个民族的旅游素质。
阿国虽然人在商界,却没有许多生意人的恶俗,甚至对频繁的应酬,都有反感和无奈,“骨子里反感酒精的辛辣,却有时不得不端起酒杯。”对于自己的企业,虽然小,也施行人性化管理,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要给女同事们略表寸心。对于人的尊严,阿国有更多的思考,比如说得到救助,是好事,但是,被救助者不能作为“商品”进行展览,因此,他对被捐助者抱着被捐助物品任人拍照的事情,非常反感。,当尊严没有被当作尊严来尊重,那就是作秀,就是对尊严的践踏。
四、用笔记体散文穿越当下现实生活
阿国是一位儒商,他从经商的角度,阐释了人的性格决定命运。对于经商而言,“生产力不是逼出来的。”他看到有些老板稍微有成绩,就贸然跨行经营,而真正作出成绩的寥寥无几。一个人,如果专注于某一个行业,才能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因此,阿国带领自己的团队,专注于本行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取得了成绩。事不同,理相通,阿国说的是经商,其实为文也都是需要有这样的专注精神。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阿国有自己的行业道德,做事谨慎小心,“成功了,鞠躬拜谢求职者;推荐砸,诚惶诚恐不能眠。”无论做什么行业,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同,创业者的素质不同,均会产生成功和失败,对于从事工商业成功者,局外人总是看到他们宝车洋房,看到他们一掷千金,看不到他们创业的艰辛和辛酸,“每一位成功人士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血泪史。”对于创业成功而不骄不躁的同行,阿国给予了尊重,如作者的朋友龙是最早出去创业的同事,经过八年奋斗,已经家产千万元,但是,“他永远是黑西裤白衬衣,只是多了一幅眼镜。他解释道,有客户说他的眼神过于犀利,一副眼镜多少让眼神变得柔和。”阿国还认识一位精明而朴实的创业者,这位创业者当过兵,学历不高,吃饭的时候一一给人敬酒,谦卑有加,“在茫茫人海中看不到任何老板的特质。”但是这位创业者的实业做得很大,并且富裕后不忘记社会角色,不事张扬地到河南艾滋病村捐助,对故乡本村的老人发红包等,然而,他还保持着农民简朴的习惯,“吃饭时,看到餐桌上有遗漏的花生米,便不动声色的夹起来房间嘴巴”,这样的老板是作者从内心敬佩的老板,因为这样的老板是老板,更是具有优秀品格的大写的人。
阿国崇尚阳春白雪,却无意于粉饰生活现实。在他的《浮生碎笔》里,有许多直面现实的描写。如写到广州一线记者曾经暗访并发表过负面文字,“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神经。”于是,官员们紧张了,“之所以如临大敌,也许怕记者卷土重来,跟踪报道,伤了职能部门领导晋升的元气。”对于广州对大学生的待遇问题,阿国也有自己的思索,“广州缺工十二万,有七成大学生因为户口房子问题逃离广州。”阿国作为外来工,一直关注外来工的命运,当一年一度的国家“两会”上,看不见外来工的脸庞,阿国是伤感的。“我坐在南方的春天里,看农民工再没有往日的春潮滚滚,为了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为了家园不再荒芜,他们大都选择留在故土。”城市建设,离开了外来工的参与,是不是也缺少了一份活力呢?
阿国作品有诗意,有浪漫主义的想象,更有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的犀利。阿国从来没有故意不看真实的人生。对于底层劳动者人生幸福,阿国给予更多的思考和关注,“在中国梦风起云涌的今天,在援非几百亿的背后,还有一些人,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旧在简易的工棚里,寄居在废品堆边,用仅有的一点收入维持生计,供养自家孩子上学。”是啊。同样是长在红旗下,为什么遭遇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对于中国城镇化的泛滥,中国每天有近百个村落消失,作者存有一份忧虑,“现在乡下六成以上村庄已沦为空巢村,村落正在依次向公路两边靠拢,政府一味推坟还耕,却忽略了一大片土地资源的在规划利用。”还有北方大面积的雾霾,“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农耕文明被破坏,阴霾重叠,厚德载雾,不见天日,便是片面追求GDP的一大败笔。”敢说真话,也是阿国散文的一个特点。
对于中国社会的瞒与骗,阿国也有自己的见解,对“有的骗局早就过时了,但有些骗子依然屡试不爽”很无奈,其实,他对中国社会的公民素质的不尽意是忧虑的,因为忧虑,他正话反说,“办一个傻子学习班的计划呼之欲出,也算是位卑未敢忘忧国,间接地拉动一下GDP吧。”对于某些政府的部门的不作为,阿国是清醒的,也是忧虑的,比如地震,地震当然是自然灾害,但是地震局的人干什么去啦?地震以后,万民救灾,并且在救灾中出现了很多民族英雄,这是感人的,但并不能忽略对地震局无作为的问责。对于政府基层部门不作为,作者是有看法的,比如“深圳飙车案”发生后,既看到了“网络时代的网民智慧,已经成为推动健康社会的一股轻旋风。”也是看到了“再次昭示了已陷入社会底层的政府公共部门的信任危机。”政府有的部门的不作为还是好的,有的部门是乱作为,尤其是公检法机关,乱作为会草菅人命的。作者看到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浙江奸杀冤案当事人:拒绝减刑从不唱感恩的心》,“竟一气看完了,中间自己几次流泪。”作者的流泪不是仅仅为一次错判的案件和当事人,而是为某些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下而揪心啊。对于中国的等级制度深入到细微之处,作者也有察觉,比如机票和火车票,“细想华夏上下五千年也未削平的三六九等……如果有那么一天,国家削除了屁股下的三六九等,也许真的实现了世界大同的中国梦。”
阿国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非常关注。国民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其中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一环,但是“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阿国看到了来自全国全民族的整体“腐败”,不仅官僚腐败,各个阶层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在“腐败”,路边有倒在路边的人,没有人敢上前营救,高速公路上的运载苹果的大卡车不幸翻车了,附近的村民不是救助,而是来哄抢……我们的国民究竟怎么啦?传统道德里的朴实、厚道哪里去了?阿国更深层地看到了当代教育的失败:大连理工学院的学生以火灾为背景照毕业照,归国留学生因不满母亲的训斥愤而拔刀,部分女毕业生为了有个好前程不惜牺牲自己的色相,更不要说有的大学生为了金钱而参与卖淫……人没有了廉耻,谁能挽救?实用主义的恶魔在中国横行无阻,中国的未来令人担忧!阿国无比忧虑地说,“教育体制出了问题,不提前预防遏制,腐败将年轻化并向纵深方向发展。”阿国是做人力资源工作的,他看到找工作的人群中,90后占主流,但是“他们纹身、打耳洞、染头发、抽烟泡吧……十年后,他们逐渐成为社会主体人员,很难想象祖国未来和他们紧密结合后,将遭遇什么命运。”因为教育体制出了问题,才造成了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现象,这些人一旦成为社会主体人员,未来的中国令人堪忧。
虽然阿国自己说自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蝼蚁一般的平民百姓”,但他确实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他站在民族未来的高度,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忧虑,其中最大的忧虑是对国民素质的忧虑,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人的素质却低下了,这是一个民族的失败。作者忧虑地看到,国民缺乏舍己为人的美德,更缺乏慷慨悲歌的血性。作者的老家是燕赵之地,自古以来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从战国时代的抗击强秦,到近代抗日战争中的揭竿而起,英雄辈出,可歌可泣。阿国向往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他崇拜英勇杀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崇拜近代与倭寇在黄海激战而献身的民族英雄邓世昌,但是他对当代中国的“只把杭州做汴州”的歌舞升平是充满忧虑的。作者在《浮生碎笔二》中疾呼,“呼唤血性中国吧!凝聚时代逐渐沉沦的民族地气吧,长歌当哭!”阿国的忧虑是有远见的,如果不聚拢民心,将来能让中国更加落后的,不是物质贫乏,而是精神崩溃!
阿国是一位用笔记录时代的写作者,也是一位用爱去思考、用思考做事的人。他对世界的思考不仅停留在书面文字上,更落实在行动上,他是一个身体力行自己审美理想的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是少数,虽然是少数,毕竟存在,这样的存在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辉,蕴含着对中华文明优秀素质的继承,笔者在遥远的邯郸望着燕赵的游子,在岭南好好地做事,好好地写作,继续活出自我来,仅以为盼也。
2015年8月于开封归来
——阿国散文集《一地清凉》之解析
文/王克楠
我的经历里,对笔会之类的文学聚会是十分乐意参加的,每次聚会都会认识一些新朋友,他们的文学坚守总是可以深深地打动我,使得我对中国当代文学失望得不至于十分严重。当然,我新结识的文友大部分是草根作者,他们一边谋生,一边坚持文学创作,从读书和创作中得到极大的乐趣和人格提升。前不久笔者去开封赴一个民刊编辑会,见到了来自广州的邯郸籍写作者阿国,心中立即升腾几分亲近之感。
邯郸位于中原的边缘,赵文化的腹地,是“慷慨悲歌之地”,这里有一个散文沙龙,办了二十几年,一个人办点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一辈子办好事;一个地域偶尔办个笔会也不难,难得是二十几年如一日地办下去,每月活动一次,品散文和写散文是这个城市里的一部分文化人的精神大餐。过去,我一直关注的是居住在邯郸本地作家的成长,自2012年后,我关注的重点逐渐放在从邯郸走到外地的作者,品味邯郸这块热土对一个写作人究竟产生多么深重的影响,邯郸作者阿国即是在这个时候走进我的视野的。
阿国已经出版了三部散文集,《一地清凉》是他的第四部散文集,笔者在开封民刊编辑会上,有幸得到他的《一地清凉》这部散文集。会议议程和参观开封的节奏是紧张的,在从开封回邯郸的列车上,我打开了《一地清凉》,熟悉的故乡场景和相似的人生阅历,使得我一鼓作气读毕此书,下面分四个部分对此书进行解读。
一、与故乡的血肉之情以及母爱主题开掘
故乡对于每个人都是难于忘怀的,对于阿国也是挥之不去的情愫。作者说“我认为的故乡,就是在那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出生地,是眼镜第一次接触感知世界生动细节并永远留存的灵魂之源。”河北魏县曾经是全国贫困县,虽然贫穷,也是阿国写作的重要资源。其它的写作资源可能用一阵子就用完了,故乡的写作资源是永远用不完的,因为作者心中有对故乡的拳拳之爱,他对故乡的爱,是爱到骨头里的爱。凡是作家,无论大作家,还是小作家,大部分对故乡的有热爱之情,如鲁迅先生对故乡的热爱,从他的散文里一一凸显;当代的莫言因为热爱故乡,竟然形成了写作惯性,凡是他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都要放到他的家乡——山东省高密县去过滤一番。
阿国热爱故乡,热爱朴实的农耕劳动,认为农耕劳动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的热爱故乡和热爱农耕劳动的情结不仅在此书的第一辑专门呈现,也在《一地清凉》思辨性的“浮生碎笔”(第三辑)进行了审美描述,“父亲一袋粑粑、一壶凉茶就是一天的伙食,牛儿一边耕地一边咀嚼着嫩草,和父亲佝偻的背影相映成趣……我和妻在一旁用撅头刨着葛根,胳膊一样粗的葛根洋溢着泥土的恩宠,让人欣喜不已。”还有作者对乡村月夜的回忆,“乡村的夜是静谧的。星却是一颗颗亮晶晶的,和偶尔的狗吠相映成趣。田地里的玉米苗绿油油的,几场雨就把空气过滤得万分清爽,树木站在田边,就像站在油画里。”这样的描写有点像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里的诗意描写,生活里有很多丑,但又不乏美,全看当事人怎样抉择。
阿国对故乡的热爱是通过热爱亲人和乡情来呈现的。在这个方面的散文,笔者认为《念娘亲》和《姐娘》是阿国的代表作。作者对自己母亲的刻画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是写母亲活着的点点滴滴,后半部分是写母亲去世后,作者对母亲的殷殷怀念。当然,写母爱,作者没有放开铺陈,而是写细节:写母亲在织布机前的忙碌,写戴着老花镜学汉字,写母亲对抗日时期的文化干部的向往,写“母亲用硕大的剪刀极其仔细地捉住我脏而黑的小手,轻轻地帮我剪指甲,还不时习惯性地吹一下”。母爱渗透在作者的心灵里,成为作者的营养,因此他才说:“我出了三部书,似乎都是来源于母亲。”没有母亲,不仅没有作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就没有作者丰富的心灵。
母爱的片片断断是阿国幸福的根源,即使是他的母亲已仙逝,他的脑海里依然保存着母爱的温馨,尤其小时候的情景,历历在目,“小时候,家中只有母亲的一把蒲扇,把炎热的夏天扇走。晚上,我们七姐弟在香椿树的草杉上一字排开,母亲那把扇子从大姐摇到我,驱赶走肆虐的蚊虫。每次在星光中醒来,见母亲倚着椿树睡着了,手里的扇子偶尔机械地摇几下,那情那景,给了我一世的清爽。”母亲把母爱给了自己的每个孩子,阿国也把孝心回报给母亲,“三十年前,母亲给我过儿童节;三十年后,我给母亲过儿童节。”因为人老了,就成了老小孩。
阿国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妇,但也是有思想的人,比如在作者的职业选择上,母亲不赞成阿国追逐功名,用“千里居官,无非吃穿”观念来教育儿子。阿国年轻时不太理解母亲的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商海里远游,渐渐地理解到了母亲的深意,“10万元和10亿元有何区别?钱财多,潜伏的风险即多,奢华会腐蚀人的心灵。”对于恋母情结,作者是这样认为的“有几个男人不渴望释放童心偶尔也做次调皮的孩子?母亲的味道会荡平你浮躁不安的功利心,母亲的嘱托会让你的梦境充满田园牧歌的安详。”是啊,这样的恋母情结有何不好呢?
除了写母亲,阿国还写了自己的姐姐们。作者是一个幸运的人,他有五个姐姐,五个姐姐都在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使他充分体会到来自姐姐们的亲情,他的散文《姐娘》就是抒发对姐姐们的情感的。阿国姐姐们对他这个小弟疼爱有加,付出了母爱一般的关爱,所以作者称呼姐姐们为“姐娘”。阿国的最小的姐姐为了培养他上大学,坚持在家种地,推迟了几年出嫁。大姐“说话最少,干活最多。”当年大姐出嫁的时候,坐的是牛车,因为阿国年纪小,哭闹,“大姐没有办法就把我一起捎带着娶走了。”阿国的母亲去世后,他“每天都给大姐二姐三街四姐五姐打电话。”只有和亲人们说说话,才能平复他无比悲伤的心情,才能摒弃孤独和辛酸。作者的姐姐们的生活很简朴,但是过得很踏实。对于姐姐们的幸福,阿国也感到幸福,比如四姐的一对儿女生活和工作很好,阿国能体会到“四姐分享着果实的甜蜜,感受着岁月的慷慨馈赠。”
歌谣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作者正是由于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才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和文格。阿国从考学、上大学以及只身到广州打拼,全由母爱呵护着,“在母亲的声音里,一种庞大的安全感密密麻麻地包裹着我。”母亲的去世,对阿国是悲痛的,也对碌碌红尘有了更多的理解,“母亲去世后,我仿佛一下把生命的真谛悟透,功名利禄视作鸿毛。”其他人写母爱,仅仅停留在温暖的层面上,而阿国写母爱,则提升到如何做人的层面上,这是作者的优秀之处。写到故乡,写到亲人,阿国就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细节,他能记忆起亲人们的细节,牵挂亲人们的生活困顿,知道大姐牵挂自己,找“明眼人”为自己算命,知道四姐在做生意时候丢了一笔钱,“她奋斗了几年才还清债务,至今姐夫浑然不知。”
作者热爱故乡,认为家乡是他“落叶归根的地方。”对于家乡的老房子,也是“记忆完整如初”。“在娘面前,我永葆童心;在老屋面前,我却似婴儿。”因为热爱家乡,对家乡的乡亲们的生活状态丝丝在心,他记着村里的村公所,记着老房子对门邻居名字叫——磨子。记着隔开河南河北的家乡的河流。作者在电话里听大姐讲述了故乡发生一件一家六口人溺水死亡的事,让作者彻夜难眠,他在想着“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残酷,因为这一对老人领着三个孙女和一个孙子过河渠,先是小孙子掉进了河渠,十几岁的孙女跳进水里去救弟弟,淹没了,另外两个孙女去救姐姐,也淹没了,慌了手脚的爷爷奶奶也跳进河渠救孙女孙子,也淹没了……一家六口人都淹死的悲剧,就顷刻间发生了。“这是我今天夏天听到的最沉重的事情吗,心窝痛!”
阿国因为工作和其它原因,去的地方比较多,在这些地方,他始终保持一种“异乡人”的角色,即使是对他所生活地广州,他也自我定位在“异乡人”角色。他自己这样描写“即使是天降祥瑞,皇恩浩荡而落户广州,在骨子里,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乡人。”异乡人的角色有助于站在圈子以外观察南国的生活。虽然是异乡人,但是无法阻止他成为义工和志愿者,2003年,他刚到开发区,就已经是一名义工。义工意味着付出,阿国不怕付出,但是他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农民工”。
二、 对当代文人生态所进行的思考
阿国的散文是抒情的,更是思索的,他的思索的当量不亚于当代著名随笔家。阿国在大学学习的是中文,他曾有过一个作家梦。梦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在现实生活里,为了生计,阿国不得不经商。因为作者带着真诚去经商,在广州萝岗区取得了成功。经商成功后的阿国,并没有陷入物质主义的花天酒地,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农民的本色,对那些物质主义的泡沫,保持足够远的距离。
阿国在经商之余,坚持写作,用文学使自己不受物质主义的污染。他对于现代文人的生存尴尬和“后文学时代”也有自己的思索。阿国在《后文学时代》一文里,他借一位领导的话,对文学家进行讴歌和定位,“文人的灵魂是清高、自恋,即使是全世界的人都说他是一粒尘埃,他依然带着钻石的璀璨建造文字的金字塔。”可见,阿国所理解的文人不仅是感性的,而且是心灵的、崇高的。这样的文人自古有之,屈原、司马迁、阮籍……近代的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心传承,像是接力棒,一代代传下来,一直传到了今天,今天的中国和历史的中国有所不同,商品经济蔓延到每一个角落,如同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初期,拜金主义淹没了一切,而人性中最闪光的,恰恰被忽略。
阿国人在商海,心在天国。他把亲情当作生命图腾来供奉,对家乡的老母亲、姐姐们,村里的相邻们,阿国时刻挂在心上。要知道,亲情在商品经济的熏染下也会变质的,但是在阿国的视野里,不仅没有变质,而且成为他的生命港湾。阿国本人对文学的态度,即是他的生命观的一部分。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可以没有良心;人可以生活困顿,但不可以没有诚信。中国的封建历史太长,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来的太晚,没有来得及建设诚信为上的商品经济道德(只是存在清末民初的来自山西或者安徽的少数商人那里),缺少全民族的商品经济道德规范,因此,才出现了许多丑恶,包括官商勾结狼狈为奸…..对商品经济的丑恶那一面,阿国保持足够的警惕。
阿国与一般的商人不一样的地方,他喜欢读书,“远离灯红酒绿,远离金钱帝国,远离人世喧嚣。”阿国读书的范围很宽,读中国的,也读外国的(其中包括日本作家写的书)。他读沈从文的文字,感到“字里行间沁透出悲悯天下苍生的情怀。”他读完莫言的《十三步》,心中有相识之感。他利用坐飞机的闲暇,读毕余华的《第七天》,感到“文学偶尔会像黑蚁,尖叫着撕咬我的心脏。”总之,阿国是一个敬畏文字的人,正因为敬畏文字,才不随便写字,而对那些有分量的作家们给予一份崇高的敬意。对于读书,尽管当代已经进入“图文年代”,阿国还是对纸质图书给予无比的珍重。现在出版图书是容易的,很多人把索取图书当作一个礼节,其实从内心并不尊重,阿国用“王蒙再送著作”的事,对不珍惜别人劳动果实的人,给予鞭笞。
阿国是广州萝岗区的作协副主席,参加了广州市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见到了著名作家张欣,很赞同张主席的话“在文学日益边缘化、快餐化、网络化、娱乐化的今天……一位作家朴实生命的真正延续方式只有一个字:写。只有用文笔勾画出生活的内涵、人生的真谛,才不枉来世一遭。”阿国在实际行动上,也是这样做的,他为文有感而发,热情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索,从来不做无病呻吟。他希冀自己能有“真正铭刻时代烙印的有思想的纯文学作品”出世,只不过他的主业是经商,人在商海,在商言商,只能在工作间隙,写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杂感。对于那些有前途、有深度的民刊,阿国也用行动给予支持“因为缘走进《知觉》,认识酸枣小孩。愿《知觉》好运,长寿,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向前。”民刊《知觉》也有阿国的心血。
对于写作,阿国对自己要求很高,有分量的作品发表了,是一种欣慰,应酬之作发表了,就产生一种自责,比如他的《春至心灵》是一篇应景之作,居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作者立即进行了自我批评“年岁逐增,对文字的推敲愈加严谨,这篇文字,真诚不够,激情干瘪,我自嘲为伪真情。”对于自己的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他不希冀收获掌声,有一份认知和感动,足矣。阿国通过文字无情地解剖世界,也解剖自己。“是我堕落了,还是这个世界堕落了?”对于写字,阿国没有当作宣泄,而是怀着敬畏之心,从不随便写字“思想的火花呢喃、匹配、默契,甚至可一字千金,掷地有声。”
在开封见面的时候,我说“阿国,你是一个儒商。”这并非恭维,是对阿国生命状态的刻画。他确实是一边经商,一边写作,通过写作来解剖自己,检点自己,他说过,“远离文字的世界,自己变得面目可憎。”“说我是生意人吧,却那么感性,带着一颗悲悯的心灵。”“人到中年,已经习惯把悲伤深深储藏在心底,而把最仁和的一面留给身边的人。”可见,阿国热爱文字之深。
三、对他乡他景的文化考量
阿国虽然主业经商,却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有着深透的理解。比如“农民工”现象,他是从文化层面上思索“农民工”这个标签的。农民进城打工,并不是来和城市人抢饭碗,而是来为城市建设做贡献的。农民不是一个永恒的字眼,现在的城镇居民,往前查数几代,有几个不是农民?农民进城,不是永恒的农民,是可以转为市民的,因此,作者喜欢“外来工”这个称谓,阿国对称呼的“抠字眼”,也是反映了作者的文化态度。阿国认为“2.7亿的外来工,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先锋队,是国家建设的脊梁。忘记和忽略这个群落,都将是实现中国梦的硬伤。”
虽然人在大都市,阿国依然对城市文明浮夸的那一面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他发现“越是往物质世界的深处走,身子越是悬浮,精神的内核便扔了一路。”城市遍布欲望和阴谋,存在无数看不见的陷阱,而乡村文明则要朴实得多“乡村被古老文明庇护,朴实和真诚是土地的最后的财富。”当然,有的城市虽然有名气,但因为作者再此地遇到“劫难”,也会失去了光泽,如郑州,本来是中原地区不可或缺的城市,但是作者在这里差点被抢包,于是对这个城市不再有深入探究的耐心。
作者喜欢去文化沉淀厚重的地方去采风,比如到了曲阜,作者“特意换了一套西装,以示对孔圣的敬重。”他写了曲阜内的环境的诗意盎,也写了在孔林的感受,那里有孔子大女儿的贞节牌坊,孔子是大学问家,也是被时代熏陶的人,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圣人也不可能现代意识,也只能牺牲女儿的幸福,让女儿以“贞节”为荣。作为春秋战国年代的平凡人,如果时代继承香火,不知可以有多少后代,孔林里有孔子第77代传人的坟墓,孔林里竟然埋葬孔子十万余后人,这是令人惊讶的。作者到了扬州后,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江南风景,更感受到了一种精神,扬州人在满清帝国的军队大军压境的时候,坚决不投降,与之激战,造成对方的伤亡……江南的秀丽山水的后面,也有血性和骨质。因为想到了扬州的骨气,因此,作者格外欣赏扬州的竹子“竹子是个园的灵魂,郁郁葱葱的竹林,与迷宫似的庭院比邻。”还有,作者对扬州瘦西湖的“瘦”也进行了个性化解读:一面湖突然瘦了,那是思想的含量所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所致。
有些城市虽然没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掌故,但很有影响,也是作者爱去的地方。比如威海市,作者到了这里,给威海画了一幅精神画像——铁骨铮铮。威海确实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海城,110年的那场中日甲午海战,由于多种原因,战争的结果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海战的硝烟消散,中国人抗击侵略的民心并没有沉寂,海战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灵依在,呼唤后人抗击外敌的侵略,所以,1931年之后日寇又一次全面侵略中国的时候,以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发出了最后的吼声”,用简单的枪炮,用原始的大刀、红缨枪,用拳头和牙齿,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让日寇领教了什么叫中国,什么是中国人!作者在甲午战争博物馆里感慨万千,走出博物馆“见到一枚太阳正悬在黄海上,一艘艘军舰在翻腾的浪花中逶迤而过。”这样的描写是对比描写,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外化感应,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谁小瞧了中国人,谁认为中国人是好欺负的,必定会痛饮苦果。作者去了中国最北面的满洲里,立即想到了爱新觉罗的末代皇帝,他用了通感的写作手法,把皇帝的鼾声和老式火车的嘶鸣糅合到了一起……作者在满洲里看到了俄罗斯风情,看到了满清傀儡皇帝“心中抹不去的痛。”满洲里不仅有皇帝的痛,更有新中国的阳光,当作者站在国门,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时,心中为之一振,历史的进程尽管曲折,最后总是会充满阳光的。.
阿国喜欢旅行,通过旅行解读陌生的惊喜。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两者是互补的,作者理解的旅行,“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出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未知地方的新奇猜想和期望值,构成了旅游地的人文风景。”对于阿国来说,不仅是外出游玩,而是把自己“陌生化”后对自己进行再观照,静思对自己有过影响的各种人,有的人是自己的恩人,有的人则有些不屑,但是“生活旅程中你总会忽略或忽视一些人,这些人是造物主派来的使者,或某个时刻,甚至以分秒计算,但他们毫不吝啬地给你温暖。”在阿国的记忆里,大多是世界的善,所以,他感恩生活,他的心灵生活很阳光。
对于国家放长假的旅游,阿国也有自己的思考,本来旅游是一件修心养性的事情,但是大家一鼓脑地集中到放长假进行旅游活动,使得游玩成了赶集,熙熙攘攘,不仅给交通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也降低了旅游的文化质量。国家是不是应该全面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放长假按照各个省市的分布,分解到全年不同的月份,让旅游真正成为甘美的文化大餐,提升整个民族的旅游素质。
阿国虽然人在商界,却没有许多生意人的恶俗,甚至对频繁的应酬,都有反感和无奈,“骨子里反感酒精的辛辣,却有时不得不端起酒杯。”对于自己的企业,虽然小,也施行人性化管理,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要给女同事们略表寸心。对于人的尊严,阿国有更多的思考,比如说得到救助,是好事,但是,被救助者不能作为“商品”进行展览,因此,他对被捐助者抱着被捐助物品任人拍照的事情,非常反感。,当尊严没有被当作尊严来尊重,那就是作秀,就是对尊严的践踏。
四、用笔记体散文穿越当下现实生活
阿国是一位儒商,他从经商的角度,阐释了人的性格决定命运。对于经商而言,“生产力不是逼出来的。”他看到有些老板稍微有成绩,就贸然跨行经营,而真正作出成绩的寥寥无几。一个人,如果专注于某一个行业,才能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因此,阿国带领自己的团队,专注于本行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取得了成绩。事不同,理相通,阿国说的是经商,其实为文也都是需要有这样的专注精神。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阿国有自己的行业道德,做事谨慎小心,“成功了,鞠躬拜谢求职者;推荐砸,诚惶诚恐不能眠。”无论做什么行业,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同,创业者的素质不同,均会产生成功和失败,对于从事工商业成功者,局外人总是看到他们宝车洋房,看到他们一掷千金,看不到他们创业的艰辛和辛酸,“每一位成功人士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血泪史。”对于创业成功而不骄不躁的同行,阿国给予了尊重,如作者的朋友龙是最早出去创业的同事,经过八年奋斗,已经家产千万元,但是,“他永远是黑西裤白衬衣,只是多了一幅眼镜。他解释道,有客户说他的眼神过于犀利,一副眼镜多少让眼神变得柔和。”阿国还认识一位精明而朴实的创业者,这位创业者当过兵,学历不高,吃饭的时候一一给人敬酒,谦卑有加,“在茫茫人海中看不到任何老板的特质。”但是这位创业者的实业做得很大,并且富裕后不忘记社会角色,不事张扬地到河南艾滋病村捐助,对故乡本村的老人发红包等,然而,他还保持着农民简朴的习惯,“吃饭时,看到餐桌上有遗漏的花生米,便不动声色的夹起来房间嘴巴”,这样的老板是作者从内心敬佩的老板,因为这样的老板是老板,更是具有优秀品格的大写的人。
阿国崇尚阳春白雪,却无意于粉饰生活现实。在他的《浮生碎笔》里,有许多直面现实的描写。如写到广州一线记者曾经暗访并发表过负面文字,“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神经。”于是,官员们紧张了,“之所以如临大敌,也许怕记者卷土重来,跟踪报道,伤了职能部门领导晋升的元气。”对于广州对大学生的待遇问题,阿国也有自己的思索,“广州缺工十二万,有七成大学生因为户口房子问题逃离广州。”阿国作为外来工,一直关注外来工的命运,当一年一度的国家“两会”上,看不见外来工的脸庞,阿国是伤感的。“我坐在南方的春天里,看农民工再没有往日的春潮滚滚,为了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为了家园不再荒芜,他们大都选择留在故土。”城市建设,离开了外来工的参与,是不是也缺少了一份活力呢?
阿国作品有诗意,有浪漫主义的想象,更有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的犀利。阿国从来没有故意不看真实的人生。对于底层劳动者人生幸福,阿国给予更多的思考和关注,“在中国梦风起云涌的今天,在援非几百亿的背后,还有一些人,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旧在简易的工棚里,寄居在废品堆边,用仅有的一点收入维持生计,供养自家孩子上学。”是啊。同样是长在红旗下,为什么遭遇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对于中国城镇化的泛滥,中国每天有近百个村落消失,作者存有一份忧虑,“现在乡下六成以上村庄已沦为空巢村,村落正在依次向公路两边靠拢,政府一味推坟还耕,却忽略了一大片土地资源的在规划利用。”还有北方大面积的雾霾,“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农耕文明被破坏,阴霾重叠,厚德载雾,不见天日,便是片面追求GDP的一大败笔。”敢说真话,也是阿国散文的一个特点。
对于中国社会的瞒与骗,阿国也有自己的见解,对“有的骗局早就过时了,但有些骗子依然屡试不爽”很无奈,其实,他对中国社会的公民素质的不尽意是忧虑的,因为忧虑,他正话反说,“办一个傻子学习班的计划呼之欲出,也算是位卑未敢忘忧国,间接地拉动一下GDP吧。”对于某些政府的部门的不作为,阿国是清醒的,也是忧虑的,比如地震,地震当然是自然灾害,但是地震局的人干什么去啦?地震以后,万民救灾,并且在救灾中出现了很多民族英雄,这是感人的,但并不能忽略对地震局无作为的问责。对于政府基层部门不作为,作者是有看法的,比如“深圳飙车案”发生后,既看到了“网络时代的网民智慧,已经成为推动健康社会的一股轻旋风。”也是看到了“再次昭示了已陷入社会底层的政府公共部门的信任危机。”政府有的部门的不作为还是好的,有的部门是乱作为,尤其是公检法机关,乱作为会草菅人命的。作者看到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浙江奸杀冤案当事人:拒绝减刑从不唱感恩的心》,“竟一气看完了,中间自己几次流泪。”作者的流泪不是仅仅为一次错判的案件和当事人,而是为某些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下而揪心啊。对于中国的等级制度深入到细微之处,作者也有察觉,比如机票和火车票,“细想华夏上下五千年也未削平的三六九等……如果有那么一天,国家削除了屁股下的三六九等,也许真的实现了世界大同的中国梦。”
阿国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非常关注。国民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其中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一环,但是“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阿国看到了来自全国全民族的整体“腐败”,不仅官僚腐败,各个阶层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在“腐败”,路边有倒在路边的人,没有人敢上前营救,高速公路上的运载苹果的大卡车不幸翻车了,附近的村民不是救助,而是来哄抢……我们的国民究竟怎么啦?传统道德里的朴实、厚道哪里去了?阿国更深层地看到了当代教育的失败:大连理工学院的学生以火灾为背景照毕业照,归国留学生因不满母亲的训斥愤而拔刀,部分女毕业生为了有个好前程不惜牺牲自己的色相,更不要说有的大学生为了金钱而参与卖淫……人没有了廉耻,谁能挽救?实用主义的恶魔在中国横行无阻,中国的未来令人担忧!阿国无比忧虑地说,“教育体制出了问题,不提前预防遏制,腐败将年轻化并向纵深方向发展。”阿国是做人力资源工作的,他看到找工作的人群中,90后占主流,但是“他们纹身、打耳洞、染头发、抽烟泡吧……十年后,他们逐渐成为社会主体人员,很难想象祖国未来和他们紧密结合后,将遭遇什么命运。”因为教育体制出了问题,才造成了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现象,这些人一旦成为社会主体人员,未来的中国令人堪忧。
虽然阿国自己说自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蝼蚁一般的平民百姓”,但他确实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他站在民族未来的高度,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忧虑,其中最大的忧虑是对国民素质的忧虑,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人的素质却低下了,这是一个民族的失败。作者忧虑地看到,国民缺乏舍己为人的美德,更缺乏慷慨悲歌的血性。作者的老家是燕赵之地,自古以来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从战国时代的抗击强秦,到近代抗日战争中的揭竿而起,英雄辈出,可歌可泣。阿国向往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他崇拜英勇杀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崇拜近代与倭寇在黄海激战而献身的民族英雄邓世昌,但是他对当代中国的“只把杭州做汴州”的歌舞升平是充满忧虑的。作者在《浮生碎笔二》中疾呼,“呼唤血性中国吧!凝聚时代逐渐沉沦的民族地气吧,长歌当哭!”阿国的忧虑是有远见的,如果不聚拢民心,将来能让中国更加落后的,不是物质贫乏,而是精神崩溃!
阿国是一位用笔记录时代的写作者,也是一位用爱去思考、用思考做事的人。他对世界的思考不仅停留在书面文字上,更落实在行动上,他是一个身体力行自己审美理想的人——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是少数,虽然是少数,毕竟存在,这样的存在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辉,蕴含着对中华文明优秀素质的继承,笔者在遥远的邯郸望着燕赵的游子,在岭南好好地做事,好好地写作,继续活出自我来,仅以为盼也。
2015年8月于开封归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