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评之二十九篇:薄暮散文评论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薄暮散文:乡土情愫与温软心结
楚些
田园牧歌渐行渐远,打上消费主义标签的灯红酒绿占据了各种视听媒介,知白守黑,表面越是喧嚣,内心的游走往往逆向而行。在那些隐秘的角落里,大量的怀乡病患者浅斟低吟,民谣歌曲、散文诗歌、老照片等物事,恰是这批人情怀寄居的地方。
海德格尔曾经指出:“诗歌以对抗时代的进步来获取自身的进步。”社会生活诸领域,文学往往就是这样的奇峰一座,这种书写形式如果紧跟社会步点,到头来沙丘都不是。文学体裁中,偏于沉静的散文文体,其游离性愈发显明。也因此,诸多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写作者进入城市生活后,居留的时间愈长,怀乡的情结愈深,他们的文字因缘回溯,直达童年这片水草茂盛的区域。
作为一位女性散文作者,薄暮(本名王茵芬,来自江苏常熟)既是一位怀乡者,又是一位心思温软、才情渐入佳境的江南女子,其出色的感觉触角如四月的柳絮,飘落在近期作品之中。她的怀乡的旅程并非一路蜿蜒,而是相对集中,集中于童年经验,集中于此经验中明亮闪烁的部分。《醒来的麦子》、《追赶河流的方向》、《我的父亲,我的土豆》、《一只白鹭飞过的田野》等篇章,通过劳作、友谊、亲情以及对土地的认识,从而剥开笼盖在自我成长历程之上的茧子,照见那些曾经落入灵魂的种子,还原那些动人的经验瞬间。这些文章读下来,收到的礼物不是启悟或冲击或沉思,而是春风徐来、温软入怀的感觉,换个特别简单的说法就是,其散文读来特别舒服。在我看来舒服的原因有二:其一如上述所言,主题思路上她叙述的是自我童年经验中明亮的部分;其二是其如歌的行板般的文笔所致。
对于怀乡者来说,乡愁几乎成了深入骨髓的病菌,故乡饮食、民俗、民居等风物,一旦回想起来,不自觉地就会沾染愁绪的调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童年》,诗歌《乡愁》,散文《故乡的榕树》等,皆为其例。这样的愁绪深入地再远一些,那种彻底的悲情便会露出水面,完成从婉约之美到文化之殇的转换,比如海子笔下绝望的麦子,怀抱昨天的大雪明天的粮食和灰烬,最终化成一种永远之痛。社会生活语境中,还有浮上来的乡愁一种,它们是乡愁的衍生品,是消费化的乡愁,在当下,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中,广告文字以及风景名胜处随地可见,还有一部分,附着于副刊散文之中,挂着文学的羊头到处贩卖。薄暮所写的这些乡土文字中,不能说一点乡愁都没有,只是这种乡愁太淡了,如浅眉,如背景音乐,按照我的理解,是行人更在春山外。这样的处理很显然非常聪明,避免了消费化的陷阱,使得散文回归到散文自身上。
若从总体风格来把握,她的系列怀乡散文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性,一为明亮,一为单纯,两种特色在文本中形成有效的互补。其中的明亮对应了作品中主题的开掘,自我成长,童年经验,明亮色彩、舒缓语调等因素的组合,形成一种深情于自我的话语特色,这里的自我是一口深井,周围的泥土使用乡情和亲情来夯实。这种真正朝向自我的文字,建立在自省和自我意识独立的基础之上,所以,走到了这个地步,同样作为心灵文字,在渗入感悟因素之时,作者拥有了自制和自为的素养,也因此远离了常见的矫情和过度抒情。而单纯这个因素,则来自作者自身的气质和人格结构。如上所论,其文字中明亮的色泽并非来自单纯,两者之间是种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仔细阅读其作品,积极、向上、明亮的调子对单纯来说,形成内在的掣肘,好在薄暮很好地守护住了向善向美的天性,她所书写的是她看到的,感悟到的真实欲念,而非是别人想看到的,想听到的,一句话总结,对于她本人来说,固然历经世事,还是没有变得复杂,映射到文字中,因而是一种单纯,如此真实,又如此自然。
对照薄暮前些年所写就的散文,她在语言上的进步非常突出。整体的节制和沉静之外,常见诗性跳脱的文字段落。我注意到,她的每个篇章中,皆会有两三处波光粼粼的段落,如《醒来的麦子》中的这一段“麦子在轻轻摆动,伸出它的芒,尖利地刺向我的面颊,又疼又痒,我像一只奄奄一息的蝴蝶无力抗衡”,以及“夏风自大河的口子上赶过来,河水动荡,仿佛一个摇晃着的容器,各种声音纷至沓来,落了进去”(见《追赶河流的方向》一文),还有“田野是一张平铺开的绿纸,芳姐的三间白墙黑瓦的房屋和场地边的三棵高高的水杉树,像是画上去的,而那只白鹭是飞上去的”(见《一只白鹭飞过的田野》一文)等等。如此语言呈现,很容易让人想到散文诗式的语言这个定性,而我却不愿这样认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先天具备某种主观性,多停留在外部层面。而上面这些段落,其呈现过程是从内到外,是在深入对象内部,经过灵感触碰后自然生发出的结果,这些对象本身本来就是如此,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准确、细腻、灵动地再现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张爱玲,萧红,这两位现代史上的杰出女作家,还有格致,这位当下散文界非常有锐度的写作者,她们的笔触也大量地开掘了童年经验,不过,她们从人性之恶,生活之沉的层面走向某种锐利和疼痛,当然也走向必然的深刻。对于薄暮来说,在童年经验的处理上,她走上另外的路子,向善与向美驱动着她走向必然的温软。深刻与温软,是耶非耶,且留待读者去评说。
楚些
田园牧歌渐行渐远,打上消费主义标签的灯红酒绿占据了各种视听媒介,知白守黑,表面越是喧嚣,内心的游走往往逆向而行。在那些隐秘的角落里,大量的怀乡病患者浅斟低吟,民谣歌曲、散文诗歌、老照片等物事,恰是这批人情怀寄居的地方。
海德格尔曾经指出:“诗歌以对抗时代的进步来获取自身的进步。”社会生活诸领域,文学往往就是这样的奇峰一座,这种书写形式如果紧跟社会步点,到头来沙丘都不是。文学体裁中,偏于沉静的散文文体,其游离性愈发显明。也因此,诸多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写作者进入城市生活后,居留的时间愈长,怀乡的情结愈深,他们的文字因缘回溯,直达童年这片水草茂盛的区域。
作为一位女性散文作者,薄暮(本名王茵芬,来自江苏常熟)既是一位怀乡者,又是一位心思温软、才情渐入佳境的江南女子,其出色的感觉触角如四月的柳絮,飘落在近期作品之中。她的怀乡的旅程并非一路蜿蜒,而是相对集中,集中于童年经验,集中于此经验中明亮闪烁的部分。《醒来的麦子》、《追赶河流的方向》、《我的父亲,我的土豆》、《一只白鹭飞过的田野》等篇章,通过劳作、友谊、亲情以及对土地的认识,从而剥开笼盖在自我成长历程之上的茧子,照见那些曾经落入灵魂的种子,还原那些动人的经验瞬间。这些文章读下来,收到的礼物不是启悟或冲击或沉思,而是春风徐来、温软入怀的感觉,换个特别简单的说法就是,其散文读来特别舒服。在我看来舒服的原因有二:其一如上述所言,主题思路上她叙述的是自我童年经验中明亮的部分;其二是其如歌的行板般的文笔所致。
对于怀乡者来说,乡愁几乎成了深入骨髓的病菌,故乡饮食、民俗、民居等风物,一旦回想起来,不自觉地就会沾染愁绪的调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童年》,诗歌《乡愁》,散文《故乡的榕树》等,皆为其例。这样的愁绪深入地再远一些,那种彻底的悲情便会露出水面,完成从婉约之美到文化之殇的转换,比如海子笔下绝望的麦子,怀抱昨天的大雪明天的粮食和灰烬,最终化成一种永远之痛。社会生活语境中,还有浮上来的乡愁一种,它们是乡愁的衍生品,是消费化的乡愁,在当下,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中,广告文字以及风景名胜处随地可见,还有一部分,附着于副刊散文之中,挂着文学的羊头到处贩卖。薄暮所写的这些乡土文字中,不能说一点乡愁都没有,只是这种乡愁太淡了,如浅眉,如背景音乐,按照我的理解,是行人更在春山外。这样的处理很显然非常聪明,避免了消费化的陷阱,使得散文回归到散文自身上。
若从总体风格来把握,她的系列怀乡散文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性,一为明亮,一为单纯,两种特色在文本中形成有效的互补。其中的明亮对应了作品中主题的开掘,自我成长,童年经验,明亮色彩、舒缓语调等因素的组合,形成一种深情于自我的话语特色,这里的自我是一口深井,周围的泥土使用乡情和亲情来夯实。这种真正朝向自我的文字,建立在自省和自我意识独立的基础之上,所以,走到了这个地步,同样作为心灵文字,在渗入感悟因素之时,作者拥有了自制和自为的素养,也因此远离了常见的矫情和过度抒情。而单纯这个因素,则来自作者自身的气质和人格结构。如上所论,其文字中明亮的色泽并非来自单纯,两者之间是种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仔细阅读其作品,积极、向上、明亮的调子对单纯来说,形成内在的掣肘,好在薄暮很好地守护住了向善向美的天性,她所书写的是她看到的,感悟到的真实欲念,而非是别人想看到的,想听到的,一句话总结,对于她本人来说,固然历经世事,还是没有变得复杂,映射到文字中,因而是一种单纯,如此真实,又如此自然。
对照薄暮前些年所写就的散文,她在语言上的进步非常突出。整体的节制和沉静之外,常见诗性跳脱的文字段落。我注意到,她的每个篇章中,皆会有两三处波光粼粼的段落,如《醒来的麦子》中的这一段“麦子在轻轻摆动,伸出它的芒,尖利地刺向我的面颊,又疼又痒,我像一只奄奄一息的蝴蝶无力抗衡”,以及“夏风自大河的口子上赶过来,河水动荡,仿佛一个摇晃着的容器,各种声音纷至沓来,落了进去”(见《追赶河流的方向》一文),还有“田野是一张平铺开的绿纸,芳姐的三间白墙黑瓦的房屋和场地边的三棵高高的水杉树,像是画上去的,而那只白鹭是飞上去的”(见《一只白鹭飞过的田野》一文)等等。如此语言呈现,很容易让人想到散文诗式的语言这个定性,而我却不愿这样认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先天具备某种主观性,多停留在外部层面。而上面这些段落,其呈现过程是从内到外,是在深入对象内部,经过灵感触碰后自然生发出的结果,这些对象本身本来就是如此,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准确、细腻、灵动地再现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张爱玲,萧红,这两位现代史上的杰出女作家,还有格致,这位当下散文界非常有锐度的写作者,她们的笔触也大量地开掘了童年经验,不过,她们从人性之恶,生活之沉的层面走向某种锐利和疼痛,当然也走向必然的深刻。对于薄暮来说,在童年经验的处理上,她走上另外的路子,向善与向美驱动着她走向必然的温软。深刻与温软,是耶非耶,且留待读者去评说。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