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双周评之86:跌宕起伏的潜艇 ——对王克楠版主2014年写作的观摩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跌宕起伏的潜艇
                                                                        ——对王克楠版主2014年写作的观摩
                                                                    文/幽谷幽兰
  
  观察一个写手是艰难的,尤其是像王克楠这样在网络和纸质刊物双栖的写作人,更难。近年来,他登陆多个论坛,但能看出来,他最热爱的还是新散文观察论坛。他把新散文观察论坛当作散文的精神家园,孜孜不倦地写作。一年过去了,在论坛打开他的2014年“主题”,大体上可以描摹出的他在过去一年的写作轨迹。
使笔者惊讶的是,2014年,用“跌宕起伏”来形容王克楠的写作是合适的。他作为一位奔六的中年人,这一年大幅度“转身”,不断地尝试并且不断地否定自己。从童年时代的“文革记忆”到千字短文,从疑似小说的叙事散文以及充满个人印记的长篇散文写作;从貌似日记体的日常散文到形而上的意识流散文写作…我想,像他这样的自由写作者,不会受到禁锢,2015年依然可以对他的写作存有期待,下面就新散文观察论坛他“发表”的作品进行一番分类点评分析。

一、        童年时代的“文革记忆”的散文

     2014年,王克楠写了几篇“文革印象”散文。这些散文有鲜明的童年视角以及审美意象。如《水中少年》,写的是作者少年时代与水的“关系”,对水的热爱,构成了包容的意象,与当时的大革命格格不入。水是作者的“家”,水中有无数温暖的东西,当时的人和人之间是冷冰的“阶级关系”,这些在当时是找不到的。河水的颜色是绿色的,河流的颜色也是可以有意义。《水中少年》这篇散文里有很多细节:游泳、河中的事物,它们都是孤独的事物。更为孤独的是人。散文里的人物有:作者、外婆和珍姐姐。外婆这个人物是陪衬人物,珍姐姐则是承载了作者爱的“初萌”。文里的珍姐姐的命运是悲惨的。面对命运的曲折,一个孩子能怎么办?一个孩子只能用直觉让珍姐姐逃。作者写对珍姐姐的孩子初萌的想念也很精彩。山东作家房子说:“这篇散文饱满、空阔、充满了冲击力。”太行风说,“写苦难竟然写的如此温情。”
     《风筝.红》也是王克楠一篇“文革记忆”散文,这篇散文不是写感觉的,是写“现实”的。当然,背景还是童年——还是童年时代的印象。扎风筝,本来是孩子的游戏,但由于扎风筝的人物的身份特殊性,风筝就有了“时代意义”。这篇散文也有败笔,笔者认为作者刻意把德国拉进文本,显得不自然,尤其是德国的哲学和中国的哲学有着巨大的差别,在一篇散文里硬性拉到一起,出力不讨好。但文里摆出的文革现象,还是刻骨铭心的。还有结尾“女儿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好奇地问我,爸爸,天最高的地方有什么呢?我随口答道:有红。”这样的结尾太刻意,应该改为“我随口答道:什么也没有”(斗胆为老师修改)。
《白石》是王克楠发在新散文观察论坛的一篇“文革”散文,争议也比较大。这篇散文语言也更光滑了一些(不像《风筝.红》干瘪),散文里的一切是围绕着作者的白色情结,结构有流线型。这篇散文还有一个特点,是用对话表达人物的心理和对环境的感觉,尤其是对环境的感觉。文本通过对话来表达,就有了不同的韵味。孩子的对话很有童心,不同于大人的对话含着心机。对这篇有创意的散文,jian对“白石头"的“沁河”很是向往。帕蒂古丽点赞道“克楠老师终于喷发啦,火山一样厉害。”可惜,王克楠像是游行侠,在这个路子上走了一段时间,又在别的攻击点开始进攻了。当然,也有不同的善良的声音,比如绳子劝他写“写写现在进行时,好不好?” 庄辜笑声说:“先生的文字基本上是朝后看的,偶尔也不妨关注下当下。”太行风对关注当下,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当下”,并非专指现在,而是用现在的眼光、理念,去解读评价旧时旧事。有人如此说:以当下之心去照见过去事物,再古老的情节,也会让人觉得是新的,是当下的。反之,关于底层、苦难、留守儿童、坐台,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所见的事情,只是用当下之景去应现,当下之心缺位,也会让人觉得陈旧。”是啊,历史是现实之母,能写好历史已经不易,况且“文革”并不远,很多现实问题正是由于文革这个毒胞没有彻底割掉而造成的,王克楠因此而罢笔与写文革,是在是一种损失。

    二、王克楠的千字短文尝试

      受新散文观察倡导的短散文影响,王克楠2014年元月就写了《2013.圣诞》的千字文。这篇散文其实是一篇日记,文字不长,但是有一种处乱不惊的老年情怀,让人放不下的还有其中的宗教情结。宗教是人类深层次的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名言,“人类的不幸是什么呢?是失去了爱和失去了爱的能力。”平淡里有着深刻,当下社会还有多少不计名利地位的爱呢?文中特意强调去爱“素不相识的人”,更进一步增加了爱的难度。文字的结尾是虚写,却那么自然贴切。围庭说:“此文虽直直白白,可思想的力量却不容小视。”帖中,深之海的回帖也是深刻的,“很喜欢老师缓缓的笔调,对“博爱”精神进行的诠释,有批判意味,让人惊醒。在中华文明中有“仁义”对之对应,“仁”为人们内心软的部分。“义”则为公共道德,但华人的仁义是以“血缘(宗亲)”为纽带的,围绕这个仁义,从内到外依次是亲人、朋友,最后才是其它芸芸众生,类似一个个同心圆,但相对西人的博爱,中华文化中的仁义则有些偏狭。对内讲仁义,对外则比较冷漠,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加上近代儒家的起伏,原来的仁义也成了“表演”,大家都在监督别人是否仁义,却忘记了自已也要仁义起来,着实搞笑。”这样的写作和回帖,提升了论坛的层次。
    《蝉》是一篇有哲学意义的短文。这篇散文有童心,也有青年时代的烦恼。笔者不知道作者年轻时代经过了怎样的困境(文中未有写),文本里的自裁,这个决绝的氛围一下子把气氛弄紧张了。与主人公决定自裁并行的是窗台上的一直蝉从死境中苏醒,对景物敏感的作者心有所感(当然拯救了他拒绝死亡的是他的母亲寄来的书),这是转折点,也是要点,蝉和作者差一点自杀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真的有那么大影响?有没有溢美夸大?是不是有编造嫌疑?值得商榷(福建王清铭先生也对此文的真实性进行了严厉批评)。文字中“不仅不再吃油炸蝉,还为河北师大的校报写了一篇被教授称为“杰作”的散文《我生命里的蝉》。”因为既然是千字短文,应该惜墨如金的。还有结尾那段,是可以删除的。Jian是一个性情中人,说的实在,“这篇文章我觉得节奏似乎快了一点。大凡人若有放弃生存念头时,往往会因困于找不到出路而踯躅于生或死的边界,这种彷徨感在文章中我没有感受到。还有对救了自己一命的蝉的描写似乎也落笔不够。总之略微显得牵强、文章也稍显干涩。” 《一只有尊严的麻雀》其实是通过写麻雀而写母爱,这是一篇记录一件事情的过程的短文。事件的过程条理,而且有层次。更为关键的是彰显了一种生命的尊严不容侵犯的精神。后主留言道,“整篇语言将老师还原成一个孩子,也将我带到一个孩子的世界里。对动物既好奇也充满怜悯,矛盾而兴趣。毫不费力的看完,轻松之感跃然心头。而结尾的“剜”字也将我重新带回,面对那个年少的孩子多年来的愧疚。”笔者想,为什么后主可以流畅地读毕呢?因为作者和读者没有那么多的“隔”,也没有那么多故作神秘地讲道理架子。
    《墙》是先生的旧文,但是真挚贴切,关键是真实。生活里的真实的墙,真实的感想。“直竖的铁条之间的缝隙很宽,小孩子可以钻过来,更不要说那些活蹦乱跳的宠物狗。”还有了几分幽默,“比女教师更加轻盈的是风。风遇到这道这道铁栅栏墙,根本没有理会到它是一道墙,不管是东风,西风,北风,南风,风是根本不会理会铁栅栏存在的。”可以说,幽默风趣充满了全文。一篇短文,如果没有理,为文而文,终是没有意趣。先生是有意趣的,点了一句“我则觉这是风的形态,还不是风的品质。风可以独立成风,也可以成为人的工具,为正人君子所用,则善;为奸佞小人所用,则恶。”足令人想到了很多。“立一道墙的时候要谨慎,既然立起来,大家都不要去翻墙头。”这令人想到了什么呢?想到了法律,如果有了法律,大家不遵法,或者一部分特殊人物可以不遵法,这样的法律不是一纸空文吗?然而,作者对于“表意”还不满足,进一步说“对于心来说,不能对世界保持戒备森严、风雨不透的状态,需要的不是建墙,而是拆墙,拆掉我们的老祖宗有意无意给我们建造的许多影响和世界沟通的墙”。这篇真的是一篇自然深刻、内涵无限的千字文。jian可以说是先生的知音,回帖里说到“拆掉我们的老祖宗有意无意给我们建造的许多影响和世界沟通的墙,让更多的清新的风吹进来,从而享受到更多自由。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一种价值观,所以大哥会倡议尝试用意识流进行散文创作,也会采用古文进行写作。应该说对于每一种挑战,在我们这个缺乏创新意识的国度都会充满风险,随时都会把自己置于难堪的境地。但是,您还是去尝试了,这是我对您最大的敬佩之处。”


三、        貌似日记体的日常散文写作

      这样的写作命名也许不准确,但是王克楠在2014年的一段时间,确实是把现实生活里的点滴感想,移植到了散文。这样的散文自然坦诚,厚朴真诚。不事雕琢,却能走心。此类散文比较典型的是《挤公交》,挤公交本来是生活中大家见怪不怪的现象,但是到了他的笔下,却成了一种文化行为,直逼民族的“国民性”。“挤公交,也可以考量一个民族的德行,到车前睁眼看看就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细枝末节。”“挤,挤,形成了中国特色。”这篇散文开门见山,一步到位进入角色,决没有弄不完的铺垫和暗示。幽默的笔调,形象的比喻,比比皆是。这篇散文里出现了人物形象,不是一个人,而是群人形象(某一类人)——挤公交者。当然,“挤”不是正常的挤,而是狂挤。里面还有一个人物,即健康老人——老李。“前几年做一个不算太大的手术,医生居然把纱布留在了伤口里,又重新做了一次手术。”由此可见国人的敬业精神之一斑,确实是一篇记录日常生活的好散文。羽说新语评论说“本文从挤公交入题,揭秘社会秩序的混乱,人心的叵测,进而提及当下医疗事故的荒唐,却做蜻蜓点水式,正如大医生给患者看病,病情严重时则好言相慰,小病时则出语严肃,此为避重就轻之法。”
    《吃豆花》是作者另一篇有分量的日记体散文,不过不是记录当下的,而是记录若干年前的一次探亲经历。全文是写南方的豆腐脑,把北方的豆腐脑和南方的作比较,写出了南方的豆腐脑的精致,“你问佐料有什么?有猪肉沫、水豆豉、油辣椒、酱油、盐、味精、姜末、葱花,还有一颗颗喜笑颜开的南方的小花生米,不消说吃,就是看一眼,红红绿绿的,就勾出来无数条馋虫子。”还强调吆喝卖豆花的音调好听,“隐约地听到了唱歌一般的男人的吆喝声“卖~~~~~豆花,卖~~~~~豆花”,第一个“卖”字是重音,“豆花”则喊得轻巧,恐怕被“卖”字淹没似的。”同样是吃豆花,南方和北方不用,北方的在于吃,南方的在于品,一字之差,就把南北的差别比出来了。吃豆花是这篇散文的明线,还有一条隐线——表姨爹被打成右派的悲剧,因为有了悲剧,吃豆花就有了痛的意味——这是艺术性所在。马半丁说:“本来是一篇温暖的回忆文字,不知何故,我还是读到了某种说不上来的伤感。”红泥留言道:“不赘述的文字并不代表是浅字,缓缓地讲,豆花以及与豆花相连接的的东西便活跃起来,惹人馋,且叫人一并走回追忆时的美好中。”
     《买书》也是标准的日记体。这篇散文在简单中复杂着,写冰雪,很透彻;写雾霾,很纠结。写买书,很幸福。“我不相信书缘,但相信读书可以淡化和放松生活里的杂七杂八的纠结”。还有,作者所云读书分阶段的说法,也有新意。作品里的人物有妻子和妈妈,两位女人都是伟大的,她们支持作者的读书和写作。作者夹叙夹议地写这类文字,幽默感就有了,“买回书和买回豪华家具是不一样的,豪华家具可以招摇,可以兴高采烈地通知好友前来参观。书买回来后,就像从大街上领回了几位在案逃跑的犯人,需要极为小心地把每本书安置到书橱里,再用绿色的幔子遮挡住,恐怕外人看到了猫腻。”对于当今世相,不时进行讽喻一下,“人的物质生活享受追求并没有尽头,也没有打折,打折的只是精神领域的这些东西。”但有的讽喻或者插语就显得画蛇添足,如“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念头也许需要长期积累,但打消的这个念头却是瞬间的事。”
       这样的日记体散文里,还有王克楠别样的尝试(具备命名的意义和实力),如《印象》,从题目看是写心理感觉的,却是真实的际遇。文中写了由于从小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造成的亲情隔阂,写了邯郸古城的优势和无奈,写了邯郸的文化老人王琴堂,邯郸新街街头上的狂人,王琴堂的老宅子,“这些年这条街道里也生死过不少物事,贫协、土改、公私合营、镇反、大饥馑、四清、文革武斗、样板戏.......轰轰烈烈,你下台了我登场,可是现在也只能成为印象了。”这样场景是略写和虚写的,因为采取了虚写的手法,反而显得耐读。整篇散文在追忆着亲情和捕捉着亲情,也有作者对自我性格的剖析,“弟弟喜欢读我的文字,但是对我的做事总是不客气地批评,他说我半生几乎一直弱,对人对事用情太重,反而显得拖泥带水。”文字的题目是“印象”,骨子里的写人的孤独感,“一个人,或悲或喜,或大悟或混沌,最亲的人都无法代替,这些都得自己去面对。”人来到世界上本来是孤独的,是任何人也无法代替的。这篇散文的从走向来说,是从内向外写的,是倾诉式的,是通过作者自己的遭遇来讲人生哲理的。木语评价说,“读完了,虽长但有味,没有做作,技术娴熟所以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读起来还是很自然,很温暖的,且引人遐想。” Admin说:“作者的体验、思考似乎已超出日常生活之上。” 白岐说:“舒缓自然,举重若轻。多好的心态呀,写出那终将逝去的一切,又不为它所累。” 楚山孤说;“不仅古语好,当代文功夫也是自成一家。魅力十足。” 周苇杭说:“有一种彻悟后的苍凉……不疾不徐的叙述,却力透纸背。”
      王克楠的这类散文,如果虚写,就感人,如果实写,就有了折扣。如同样写人生况味的《一天,接着一天》,写了具体的两天,采风,喝酒,文友住院,医院陪床,演诗剧…..非常热闹,尽管文尾点题“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场让人捉摸不透的阴差阳错。”依然与读者有着“隔”,无法深刻打动读者,也就是说,写者繁琐的生活和读者的繁琐的生活是一致的,读者无法从中吸取什么,更谈不上感动,因此,这篇日记体散文发到论坛,反映平平。再就是《活着》,题目很大,写的是一群同学的生存状态,也许,这样的意念用小说表达更好一些,用散文表达,只是谈到了三四位同学的生活概况,无法展开细节,就影响了“可读性”。你写的,读者都知道,你要谈的,读者或多或少也知道,人物不用放在良知的三角带上去挤榨,而且DFGH之类的同学代号也令人烦。这篇散文的失败在于遍地开花,不如打一口深井。文字是表面的,下面有文思连接着,表面可以热闹非常,文思是绝对不可以断开的。与文友们的批评建议形成对比的是,JIAN从洒脱的层面鼓励了老夫子一把,“理应建立起更多的自信和洒脱。高谈阔论就高谈阔论好了,有谁可以怀疑他们谈论的资格呢?荒唐就荒唐好了,这个世界都是你的,这个世界都是空的,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能悟得的豁达,我想可以看成是命运之神给这些风尘仆仆一路走来的旅人们授予的最高奖励。丢掉了仕途这一包袱,又丢掉了养育这一重任,一身轻装的他们真的可以抛开一切、狂欢一把。”“渡边淳一或者村上春树,这些熟年们活得真的很自我,不仅不介意别人看他们的目光,而且还侃侃而谈他们对人生的认识,我觉得那是一种需要时间累积起来的霸气。”读着这样的对话,对新散文观察的魅力更加坚信不疑了。

四、直逼当下的社会关注散文  

      王克楠的散文,给人的印象是停驻在历史的空间的,他很少关注当下,尤其是当下“血淋淋的现实”,这有点像是孙犁先生,即使是写战争,也选择战争年代那些人性美好的瞬间。甚至有人怀疑王克楠不会写关注现实的作品。王克楠好像在“赌气”,2014年5月5日在新散文观察贴出了《空房子》,一篇写拆迁的关注现实的作品。
这篇纪实散文首先好在角度好。没有写拆迁过程,也没有写暴力拆迁中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而是用了“闲笔”,写的是一群等待拆迁的空房子。房子和人生活久了,也是有温度,有生命的,作者就写了这样的生命——空洞洞的生命。作者写的是西山脚下的空房子,一个化工厂的家属院,“我走到一个单元前,墙壁上除了用油漆写的那个“拆”字外,还有拆迁的编号:229号,这时的我想起去火化场送葬的时候,去世的人要事先装进大冰柜里,每个冰柜大抽屉都有编号。”人搬走了,麻雀进来了,一动一静,有无限的意味。作者喜欢写梦,写当下的“现场”,也是把梦想中的城堡和眼前的空房子进行对比,对比出了苦涩。人类怎样居住为好,是住楼房好,还是平房好,是住城市好,还是乡下好,当下的标准,一律把旧房子称作“棚户区”,不知道是不是有失公允?作者在文中的角度是一个采访者也探究者,不是探究活人,而是探究死人,“出了一个单元,进了另一个单元,空房子,空房子,眼前全是黑洞洞的空房子。我进了这间空房子,又进了那间空房子,眼前除了黑影还是黑影。”在人去楼空的房间去寻找原来住户的信息。为了表达空房子里的死寂,作者写到了老鼠,“我很奇怪进了这么多的空房子,竟让没有见到一只老鼠,老鼠是有灵性的,老鼠是害怕暴力的,老鼠不愿意陪着这一栋竖着的老棺材一起死掉,逃到它们认为是安全的地方了。”有这样的点染,空房子更加恐怖了。
      当然,王克楠的探究是有选择的,在空房子现场,不是每间房子都做记录,他只记录有“特点”的,如在一个文艺人士的“遗留下的”房间,就激发了他对曾经的“文艺沙龙”的想象。如在这个单元顶部人家的诗意生活的想象,“一家房顶上竟然垒砌了水池,汪上了水,水波荡漾,看来房主人搬走的时候,未来得及把水放掉。”有的人家地上扔满了遗弃的体育彩票,看来是一个梦想发财者。有的人家像是酒仙,“还在一个单元的一间房子里两箱子空酒瓶,一箱子白酒瓶,一箱子红酒瓶,看来这位搬走的仁兄是酒仙了。”这些生活随着拆迁,都将成为过去时,读者先生的文字,感到了恐怖和惊悚(读契科夫短篇小说的时候曾经有这样的感觉),写美好的东西令人感到惬意,写丑恶的东西令人感到压抑,然而,丑恶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回避的。“真正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写生活里的丑,正是勇气的表现,也是人性的强大。作者自己回答自己“还不够强大”,说自己仅仅是“面对这一切,我是一个见证者,一个五内俱焚的见证者。”
      也许这样的角度是“新颖”和有“冲击力”的,在新散文观察激起了涟漪,浅月依然是共鸣的,“焦灼感与深切流露的悲悯情怀,在文章中交织转换,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但这些,却又是引而不发的,凝聚厚重乃至沉重。” 羽说新语说“以游刃有余的笔力在空房子中走来走去,穿插描写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笔者矛盾的心理撞击之声。历史滚滚向前,将一切文明以及蒙昧同时遗弃,百废待兴的呼喊声中展示的却是恶之花,恶之花。” 单保伟说“这伤感不是喊出来的,是文字里渗出来的。”很发言的石凌先生说,“强烈的现场感,隐密的疼痛感……欲说还休。没有停留于表面的叙述,而是揭示了空房子所承载的历史与现实隐密,通过空房子的拆迁反应的是世态人情,更是一个个被拆迁改变生命规迹的个体的生命体验。纵与横都很深。” 张灵均对这篇散文的高度是持保留态度的,“此文给作者有先入为主,起笔就给全文定了调,有评判之嫌。而事实上,是与非并非我们能判断的。如果换一种方式,作者是中间人,采取以事实说话(把现场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无论是拆迁户(钉子户)和拆迁公司的人),使现场感表现出来,使人性呈现出来,相信读者能读得懂,也能够读出是非来。”对生活事件不评判,不表态,只写现象,把态度留给读者,也不失一种写作方式。绳子老师评判说,“犹疑的成分比较大,造成这种后果就是评判不够彻底,否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王爱虽然年轻,文学观却成熟,写作也充满了灵性和激情,她写道“文字中“我”的过多介入,使人轻易看出作者是带着锋芒来的,定好基调,批判先行,导致主题人为强化,使整篇文字稍有生硬之感,部分衔接也有硬拽之嫌疑。即形式控制了一切,文本主体通过形式提升,而无法自我彰显,读文时没有感受到我前面所说的‘平易近人’。”诤友的发言总是直来直去,值得王克楠深思,把此作为财富。还有一点必须反思,激情写作和反复修改不矛盾,从发在新散文观察的文本看,错别字和病句不少,这是值得严格注意的。一定要把错别字和病句压缩到最少乃至零,这是为文的严谨和对读者的尊重,您说对不?
      王克楠写“黑暗”的散文,使得我想到了文学的功用:文学是不是一味歌颂光明呢?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优点自然要表扬,有缺点难道不该去批评吗?黑暗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身上都有黑暗,难道是可以躲避的吗?难道可以“拔着自己头发升天”吗?鲁迅的作品很少轻松的调子,面对人性的、社会的黑暗,一次次发出不妥协的声音,使得他的人格和作品像金子一般闪光。我们的作家呢?和“真实的生活”站在一起到底有多少呢?一说写黑暗,就容易让人想到了政治,其实文学和政治完全是两回事,完全和政治贴到了一起的“文学家”,到头来一定从文学的车子上摔下来。人活在社会上常常有一种“折磨感”,把这样的感觉表达出来,常常是最文学的。在如何加强文本的批判意识方面,王爱在思想意识上走在了前面,她说“使劲拽回那根远离的线,它晃荡、漂浮、游离,始终无法确定一个基本点。因分离而无法带来真切,因犹疑而无法带来笃定,这需要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打开缺口,与所处的时代融入,全心全意、平易近人。由呈现客观完成文本内部自动批判化。”
     王克楠的拆拆作品还有《钳房机》,这是一篇短散文,写的是拆迁的现场,具体地说,是写机器的劳作。这篇作品依然有“先入为主”的嫌疑,对机器的操作是否定的,甚至是愤懑的。这篇散文的现场性很强,看来作者是在现场进行过实地“采访”的。对这篇短散文,楚些教授联系到了未来主义,端木赐是从“家”的角度是思量的,帕蒂古丽是从物体的生命感方面欣赏的,浅月依然则读出了冷血和疯狂,王爱读出了内敛,绳子先生发言说,“不要浪费笔墨,不要比喻,不要联想,单刀直入,让读者嗅到刀子的腥味。”单刀直入的写法是美国的海明威的写法,而王克楠惯于进行多情的联想,要彻底抛掉这个不好的习惯,也难。建议先生在各种文体实验中不要“用力过度”,徐缓一些,本真一些,窃以为是大家的写法。
作者的《广场》是写维权的,小区里的业主们不是面对商家,而是面对政府。这个散文的弱点在于写过程,而不是写事件和事件里的人生百相。不管怎样,这个散文还是有意义的,意义的方面不在于写作艺术,而在于对到底“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的思考。南方叶城留言说“这种太实的东西,除了直面当下的尖锐总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东东。”是啊,散文就是散文,不是通讯报道,也不是所谓的报告文学。

    五、回眸个人经历的“历史黑暗”散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优势,而对王克楠这样的年龄来说,他的优势之一就是——回忆。他这个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了太多的“事件”,一出生不久,就经历了中国历史有名的大饥馑,全国饿死了几千万人,上了小学就经历了那场古今中外所未有的“文革”,又死了很多人,而后是“教育革命”,是武斗,是打砸抢,是革命名义下的夫妻反目,是阶级斗争为纲,是全民皆兵解放全人类,是反对资产阶级人性论,是反对温良恭俭让,是用错误的观点对孔家学说批判,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是最高指示一旦发表就全民上街敲锣打鼓,是用阶级感情代替个人感情,是不许乱想不许乱说不许乱动…….在这样的炼狱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需要怎样的文化定力和爆发力才能做到成功转身和脱胎换骨呢?通过作者的散文作品可以看出来,作者是坚韧不拔地做着这个方面努力的。
      如果说青年时代的印记难于磨灭,中年时期的“存在”又充满了尴尬。整个民族的呼唤文化,其实无文化,一心朝钱看,造成了拜金主义风潮比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厉害得多,“权”字还没有摆正位置,“钱”字又在挑战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几千年的农耕封建文化,面对“钱”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仅官吏们纷纷拜倒,百姓们也无法安逸。因而就出现了全面经商,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出现了文化上的剽窃,出现了把实用主义当做葵花宝典,出现了官商勾结鱼肉百姓,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出现了无限放大人的肉体欲望的纵欲主义,出现了各行各业的骗子和反骗工程,出现了逼供信,出现了只讲政绩不讲实效的大多数,出现了数字化的浮夸,官商勾结,环境污染河流断流,出现了泡沫经济…….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现象,而是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层的。
       创作中的王克楠想做一个清醒者,因此有了他2013年的清醒散文《苟活者》《十万汉奸》《竹颂》后,2014年写了《白昼节》,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属于他本人的转折点作品。这个作品对他的意义在于,彻底地为他青少年时期的梦靥定性和“告别”,黑暗也许会再来,但是该在阳光下做一些事情了。这篇作品从艺术上没有太多的元素,题目和内容具有“命名性”,白昼是自然现象,把白昼命名为“节日”是需要充分铺垫的,但从作者的成长的特殊性来说,白昼确实是一个节日。笔者不知道是否可以为这篇散文定性为“自传体”,是倾诉式的,是平铺直叙的,这篇散文开头三段还是发散的。作者故意用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插叙,为了证明个体的“生存”。作者在青年时代的痛苦是缺乏“身份认定”(这个痛苦如今在许多人身上依然存在)。作者被迫退学后,从邯郸街道街邻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边缘人。如果说这篇作品失败,就因为像是“忆苦思甜”,缺乏艺术的提升,当然,提升太难了。当然,文里有动人的细节,比如一个少年走夜路在惧怕的同时,会有一些趣味,“你看看,夜的鼻梁高高的,夜的耳朵长长的,夜的眉毛浓浓的……谁能像我一样和暗夜这样零距离亲热呢。”虽然有点阿Q精神,但毕竟是一种自我安慰。结尾很动人,“7月18日,是属于我自己的解放日,那天,我没有哭,只是悄悄地走着,走着,品尝着在白亮的白昼在城市的大马路上走路的无声的幸福。”作者为什么躲避“上山下乡”?因为作者的父母看到了无数的知青在农村的境遇不好,家长用了这个“缓兵之计”,忽视了这个躲避的过程对于子女却是一个遭受炼狱的过程。对此文,帕蒂古丽是共鸣的,说“类似的感觉和经历,那个时代的我们都有过,被兄说出来了”。张国太说“很充实很饱满,个人的成长史折射时代的荒诞史”。吴其华说,“我是读得懂这个作品的。苦难就是苦难,绝不是财富。”(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难)。王爱说,“一个在黑夜里潜行的少年,对痛苦的体悟和叩问达到了极致。读的时候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少年人对夜的恐惧和对白昼的向往。”
      王克楠的另一篇自传体散文是《河流边的生活》,这一篇的内涵依然是漂泊、个人身份的无定位。因为是“传记体”所以就显得絮絮叨叨,这篇散文有个特点,就是人物众多,不仅有作者的亲人,朦胧中的“恋人”,还有小伙伴、街邻等。文中的“疯二哥”这个形象耐人寻味,就是新时代的狂人。遭受迫害而疯掉,不只是旧社会发生的事情,任何社会形态下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文本里生活场景很多,很有活力(不像《白昼节》是单线条的),生活画面也在不断转换,使得可读性增加了。作品里的生活画面是重要的,有了画面,会增加读者的阅读快感,不然的话,作者一个人絮絮叨叨,会形成自言自语的“说话体”。一个人独自说话时间短了,读者尚可以听下去,说的时间长了,像是祥林嫂一般,读者就烦了。从艺术上讲,这篇散文对王克楠的突破意义在于,他是一边发散。一边纪实。梦想和现实互相缠绕,互相纠缠,其中不乏个人生活的神秘性,家庭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纠结(笔者不知如果作品里没有直接和间接的命运纠结,文字会变得怎样)。这个散文还用了意识流手法,“晚上做梦,尽梦到大风大雨,还梦到了曾经在我们家住过的姐姐,她个子小小的,穿着白色的裙子,住进了一朵花里,花,也是惨白惨白的,像是一块白布。烟雨把露珠散在她的长发上。哦,姐姐已经不梳长辫子了,长长的头发柔软地披在她的肩膀上,刘海齐刷刷的,很整齐。”这样的梦语在散文里很多。但是作者的意识流是“表层的意识流”,作者用的是第一人称,并不需要做“夸张”的事件剖析。从文本上,作者是按照散文的路子写的,给笔者的感觉是一篇“特殊的小说”,文本的整体叙述已经不是散文叙述,而是小说叙述了。必须说,作品里“不断死人”的阴戾氛围是表达得成功的,那种白色的死亡气息,对读者的阅读感觉形成了“侵略”。
       这篇散文首发到新散文观察以后,是有反响的。草长鹰飞对文本里的“这样的篇幅,一股情绪从始至终一以贯之,大不易。”是赞叹的。道一先生也之赞叹的,“人情、世事和时代都浓缩在文字里,长河一样流淌,如此深厚雄浑!运用的手法多变,打破文体之界限,蕴藉顿生。”围庭先生看到了作者创作的初衷,“文中很多故事,实际上也算是克楠兄的心路历程,这对人格形成,或者叫人生修炼都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红泥也是善解人意的,“说出来,暂不论语言是否精道,单一个真实,单一种心底流淌的情愫,足够称得上释放。写下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人的命运,依托这么一种心灵独语,展现,无论别人懂或者不懂,你搁笔,定先舒一口气。”是啊,写一篇就要成一篇名作,就要“覆盖”同类作品,太难了。如果当作家,当一个一流作家足足够了,千万别谋求当一个超一流作家,太累。宁雨读到了“距离”,说“气贯始终,并且与叙述事件保持着合适的距离。”王爱读出了不饱满,“觉得后面的节奏弱了很多,有点不能维持之感,读到后面,恰似力竭。”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有不同的感受,赞叹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白岐是从文本的仓促感评的,“仓促、跌撞,情感过溢,极力捏塑飞翔却只是一地羽毛。这河流般的生活纵然有其绵厚的根脉,但叙述的泡沫削弱了本该呈现出的静水流深的精神力度。” 羽说新语还是推荐进行当下写作,说“当下的现实同样具有疼痛感,或者更甚。”后叙述是从实用性方面解读的,他说“王老师要是接着把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写一写,没准让哪个编剧看到了,能整出一套大型电视剧来。” 后叙述还提出了一个“覆盖”原则,确实很难,一个人想覆盖住历史的一些东西,不能仅仅是愿望,还要凭实力,凭高度,凭角度,凭生活经验和履历,纵观在热闹的中国文坛获奖的人群,哪些人做到了覆盖呢?还说“要是能从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段中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或者经验,比如王小波的小说,那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样的话是中肯的,值得永久借鉴,新散文观察之所以有生命力,在于这里有一批诤友。

六、在现代散文理论上的探讨

      中国当代的散文作者很多,写的好的也很多,但是像王克楠这样一边写,一边研究“为什么这样写”的人不多。笔者不知道作者是一种怎样的情结?为什么要刻意研究“为什么这样写”呢?很多作家,包括大作家根本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太累),想怎样写就这样写,由着自己的心性自由自在地写。至于评论家写出了评论,作者瞄两眼就过去了,根本不用理会评论家对自己的作品的发言,或者说,按照评论家描述的“道路”去写,反而写不出东西了。
      王克楠是一个较真的人,他在研究别人,也在研究自己为什么这样写?研究散文有多少种写法?研究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的区别?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散文和当下散文的区别以及关系?他在研究如何从外国散文里借鉴有用的东西?他在研究“著名”散文家的失败之处和研究民间散文家的成功之处。2014年,他对散文文本做了很多的书面发言(用理论发言的形式),分别有《散文和写散文的人》《散文的审美和审丑》《散文不妨狂放一些》《散文和散文批评》等。这些带有“体会”性质的论文,表达了他现阶段十分有个性的散文观。
      王克楠是对一个对“汉语美感”重视的人,出于近几十年汉语魅力的消失,他写了《要把现代汉语引导到正确的路上》首发在新散文观察论坛,对现代汉语的15个方面的错误趋向进行了“批判”,不少方面是振聋发聩的。但可能很多写手对汉语的纯洁性并不关心,也可能写手想不到汉语纯洁的必要性(也是作者本人的人微言轻),发到了论坛,并无多大反响。石凌先生是肯定的,“当下社会有被网络绑架之势,语言的干净与清新如何维护确实是个问题。” 黄叶斌老师对网络语言混乱是担忧的,“白话文市场,的确是鱼目混珠,尤其是当今的网络语言太乱杂”。楚些教授结合新文化运动谈了一些想法,“几年前读到郑敏老先生的一篇长文,反思白话文运动中过于欧化的语言实践,所造成的对典雅、含蓄的语言传统的破坏。” 深之海老师谈了相反的意见,“汉语要想成为世界语言,就必须开放和包容,不要怕改变。很多学者的“纯洁度”担心,是多余的,属农耕心态,反而要更加吸收和更新。”但笔者认真阅读原文,发现王克楠并不否定对外的拿来主义,他刻意反对的是“党八股”,反对以政治语言代替文学语言。
      对于散文的浮躁和快餐化,王克楠是抵制的,2014年5月31日,他在新散文观察首发《谈千字文需要注意的十个方面》,用“八字口诀”的方式简明扼要地谈了他所认识的千字文需要注意的十个方面。此文虽然是针对千字文说的,却适合一切散文。大多数读者认为说的到位,收藏并且告诫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是写作的常识,但人往往忽略常识,因此会犯些很初级的错误。”楚些教授说,“前四点,对于普通作者来说,相当普遍。”同时很宽容地说,“散文写作,肯定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自我的文体意识”。石广田是新体会,补充说,“千人一面的故事,个人觉得不是不能写,关键是找准角度,写出新意来”。2014年11月14日,王克楠又一次在新散文观察发表《再谈当前散文十个方面的弊端》,很多文友读来受益,红秋叶是喜欢散文的美感的,“喜欢散文美感,喜欢电影式的陈述和布局,那样的意境真让我难忘,是艺术的享受。”可以说,散文借助于电影的表现方法,是对话中的有分量的。散文集杨永康也做了留言,“好,很有水准”。楚些教授对此文也是肯定的,说“很有针对性,对于新人来说有指导意义”。
      鉴于新散文观察论坛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千字文运动”,王克楠作为评论版主,对这个现象也很关注,并做了理论思索,有《千字文写作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解读窦宪君散文兼谈千字文的写法》理论文字,楚些教授说,“赞同克楠兄的意见,尤其是第五点,一针见血”。蔡先进的感受是“散文评论感性和理性结合得非常好。读后让人回味无穷。”另外,王克楠还对新散文论坛的“新散文运动”集中进行了两次解读,袁道一说,“ 散文创作的繁荣离不开有力的散文评论。” 风中离人开玩笑说,“再忙碌的日子,总想着上论坛来读读王老师的指示,否则,写着写着,就迷路了。” 杨柳小调说,“让我对千字文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很受益。” 围庭先生说的比较客观,“有话就长,无话则短。千字文一成“运动”,就怕大家都刻意来写,这也未为是好了。”

      综上所述,笔者对王克楠在2014年创作的整体感受是:他是文学上的文化寻根者,他在需找拯救中华文化的根,寻找振兴民族文化的药方,并以“奔六之人”的勇气不再担心揪辫子,扣帽子。绵延几千年的文化不能断流,当代的文学需要真正的作品,他朝着这个目标勤勉地奋进,无所顾忌地批判,高屋建瓴地进行解剖,并为作为一个民间写手而幸运(尽管2014年加入了国字号协会)。他无发表之期盼,无游说之拖累,无理念之遏制,充分吸收国内外一切文学营养,不去诋毁人,也不去奉承人(尽管写了一些提携基层作者的评论),真正进入自己的精神领地进行耕耘……尽管如此,熟悉他的文友们还是为他担忧:
     一是担忧他会不设防“政治”。二是担忧王克楠的创作是激情创作,缺乏这个年龄段的人应有的回转余地,不给自己留余地,而且一用力就过,显得意念在先,才华不足(相比较大家而说)。期待他在2015年不要再“四面出击”,围绕一口井或者两口井打下去(不要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写出超一流的作品,数量未必多,但必须有特点,有高度,有建树。总之,写作还是要留着余地,不要在一篇作品里把力气用尽,中年就是中年,不要把自己当作小青年……也许笔者说的不对,反正是一片热心,先生莫怪为是。
      此文贴到新散文论坛,希望文友们批评,当然更希望文友们受益。
                                                                                                   于2015年年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