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迷境的观照——评指尖《诸林前》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文/浅蓝
  
  指尖独有的气息很容易被我从众多文章中认出来。或许是跟她太熟,太近,这些年看她的文字太多,被她丰盛的内心花园盅惑,有了幻觉。她一开口说话,我感觉字里行间就弥漫着一种氛围,像微光或是淡雾的氤氲,像功力深厚的侠者发力时带起的忽远忽近的风。弥散着的只属于她的味道。
  
  游记难写,但《诸林前》别开生面。她对山间万物的描绘,交织进了兴与衰,生与死,此在与轮回的哲学思考,加上厚重葳蕤的文字,浩大又精微的刻画,独特的风格气息,读起来令人好似亲历,又好似做梦。好似说的诸山,又好似将那世间类似的山,都说过了。好似在写游记,又好似在写人生。好似写的实景,又好似写的仙境。她不放过哪怕细微的真实,从远到近,从天到地,从植物到动物,从碑刻到建筑,一一写实展现,读起来却又仿佛游于迷境,亦真亦幻。诸山是美的,又是独特的,是真实的,又是变幻多彩的。一切只因,此笔下诸山,是进入眼底之后,又从内心流淌出来的另一个诸山。是真实诸林的镜像,是去芜存真,融入了作者精思妙想后的艺术作品。
  
  甫一开头,便不落窠臼。未如惯常记游的程式,先写何时,因何原因,与何人进的山。她直接就在山上,在林中。整篇字中,也有意隐去人之踪迹,突出心灵与万物的交织互动。写风景,也和画风景,拍风景一样,无须面面俱到。可以留白,可以密不透风,浓墨重彩,也可以疏能跑马,引人想象。切入角度的自由选择,只为能更好抵达风景之存在本身。
  
  “枝柯稀疏处,阳光透过枝叶射照到草叶尖,晶莹剔透的露珠悬垂欲滴。鸟雀婉转的歌声传来,乱中有序,此起彼落,喧闹中有安静的余味,加上阳光斑斓,洒满林间草地,使林子明暗交加,宛如陷入迷境。”
  
  很短的描写中,有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整体与细节结合。忽而仰视见到光透枝柯,忽而低头看到光洒草地。大到整座林子,小到叶尖滴露,尽收眼底。却又写出了变,写出迷境般的明暗之交加,写出了时间。鸟声此起彼落唱和的悠长,也不过是由无数“滴露悬垂欲滴”的霎那组成。
  
  这一段,她写的是在诸山林子中所见,短短几行,勾出迷境。她游的是诸山,题目却是《诸林前》。这或是一个别有意味的暗示,她身在诸山中,仿若站在一处迷境之前进行观照。她自称站在迷境的边缘,可以理解成不因之迷失,也可以理解为已走出林子从迷失中解脱出来。但她并未离开诸林太远,也未将目光移开。就像人只能经历生活,看破生活,而不能退出生活一样。也显然,正是种种风雨锻炼了我们胸怀、意志和眼光,让我们不断向前,直到站在最前面,宠辱不惊地看万物兴衰,风云来去。
  
  “秋天,山上的松树、柏树、漆树、榆树、槐树、枫树,柳树、桦树、山杨浸淫了岁月漫长的痕迹,纷乱呈现”。一一列举了秋山杂树的名字。这样的并列呈现,比用“各种各样的树木”这类抽象总括的词句要好,一是体现了树木的错杂纷纭,二是每一个名字在时间与文化长河的流变中,各自具有着独立的意象内涵。比如,说到松柏,想起浓绿,说到枫树,想起艳红,说到杨树,会联想到各种层次的黄。这不只让叙述中的对象,在作为树的共性中强调了各自的个性。看似无心的罗列,也暗示了秋山色彩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如此写法,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还可见到,如第2节中,“蝴蝶随行左右,头上肩上,身前身后,白粉蝶树粉蝶灰蝶蓝灰蝶铜色蝶燕灰蝶长尾弄蝶鸾褐弄蝶蝶蛱蝶王斑蝶们,成群结队,伸手可探,可得。”那么,诸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自不必用,读者眼前已是一片闪烁斑斓的蝶阵图。“山上的山菊花败酱草桔梗芒草胡枝子野姜花藿香蓟秋牡丹们开在任何可能的地方”。这比说漫山遍野都是秋天的野花,更具象,更繁茂,更有想象冲击力和美感。
  
  “山体变得厚,繁,杂,多,迷乱,醇厚,似七分醉意,稍不矜持,要疯颠的感觉”。这句虽短,却颇见功力。厚,写植被的体积。繁,写种类。杂,写树木生长之自由交错。多,写数量。迷乱,用拟人手法,写秋山也因拥有众多而自恋自得,如人目迷五色。醇厚,是就整座山来讲。长满树木的山,映到作者眼中,如醇厚之人,温和大气。如醇厚之酒,滋味绵长。这种形容词的并列运用,是她惯常的写法,能从不同角度描摩对象,达到既简洁又丰富的效果。读到这里,你业已被她笔下醇酒般的语言灌得接近七分醉意,正想恣纵下去,她却不肯让你过瘾。话锋一转,由刚才的热情洋溢,换成了一付宠辱不惊的脸色,理性又冷淡地告诉你,“好在山是土石构成,人的臆想再好,亦不过虚妄。万物均遵循旧有的惯常。叶子们再狂野,也不过叶子的事。”好比棒喝,兜头一桶雪水浇下。我们可以推测,她不只是棒喝读者,也是要喝醒自己的。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过于沉溺,你我,都要保持清醒啊。你想了想,说得对。可对着这大好山河,怎么也难做到看破。她自然明白,遂又娓娓劝说:
  
  “山体色彩明艳,缤纷不绝,黄、红、褐、绿,种种随便涂饰,便是如画景色。上山入林,这感觉稍稍削减,黄是枯,红是碎,褐是烂,只有绿欣喜些。秋天的美,是掺杂了衰老和死亡的,是生命极处繁华的绝望。叶子带着虫洞,若一枚小破伞。一场战役,努力到败局,杀气和意气还在,生气却没了。有些落叶依旧完整青翠如初,梦中凋落,错失的顾盼,怀着绚烂的骄傲和霸道,落,亦有三分气势撑着。更多枯败的叶,被隔夜的雨浸湿,回忆加深颜面,暗褐着,枯竭着,消败着。”
  
  远看景色如画,近处瞧来,则“黄是枯,红是碎,褐是烂,只有绿欣喜些。”这就是真相,事实。不只人向死而生,就是秋天自然界的万物,同样“是掺杂了衰老和死亡的,是生命极处繁华的绝望。”读到这里,你便只要心如死灰。她则弯腰捡起一片叶,可爱地让你看上面的虫洞,将它说成“一枚小破伞”。你觉得好玩儿,便忍不住含愁笑了。她再痴痴解读,想象这枚叶仿佛人生战场上的一个人,在生之战役中,终于失败。败给自身,败给对手,败给命运,或者败给衰老。如今,虽然心力尚强,多少不甘郁结在心,生机却已没有了。这是无奈的事,谁说追求与努力一定能成功,梦想一定能实现呢?而另一枚“完整又青翠如初的”,则像一个热烈地爱过恨过的人,虽然到底没有得到想要的。但落魄却不沮丧,放弃中有九死其犹未悔的尊严和豪气。她讲叶子,原来在给人讲人生。由两张叶子的命运,推及更多堆叠挤压着的枯败的叶。人生在世,万般精明刚强又如何,老去的人,只能含着宿夜的泪,在回忆中麻木,如夜雨后“暗褐着,枯竭着,消败着”的大堆的叶片般凄然。说到底,人与万物,载体不同,寿命不一,灵魂有别,却须面对的同样的“成,住,坏,空”的过程。
  
  “秋天的林子,虫蚁已无踪迹,狼籍不堪的枯色掩藏住一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死亡。一条小青蛇悠闲而来,拉着身下的枯叶,刺拉刺拉地响,后来,它遁到枯叶下,世界瞬忽归位,安静如初。自然界的存在都是有序的,连这遍地的死亡,都有生生不熄的支撑和陪衬,没有一丝悲怆意味。”
  
  直奔主题,谈到了生命的归宿,关于死的问题。用“小青蛇”这个意象,使死亡形象化。青,在古代多指黑色。黑色,是阴暗,地狱,罪恶等的常用色。小青蛇,就是死神的颜色,而它的阴冷,迅捷,剧毒,攻击性,倏忽来去,甚至泰然自若的高贵的悠闲,都有死神的特征。之所以是小青蛇,而非大青蛇,“小”又有可爱,灵活的喻意,冲淡了严肃,让人放松。死亡并非可怕的,只是如枯叶轻轻坠落,是一种大宁静。大家都会死,殊途同归,像沙粒紧挨着沙粒,像落叶覆盖着落叶。群体的命运如果一致,便能互相安慰,减少悲怆。
  
  让你迷狂,又让你冷静,让你看穿,又让你解脱。这正是她文字的魅力所在。她写山,并非以一个短暂的游客的身份,用轻薄的眼光,四处打量。她让自己与山不隔,将诸山尽收眼底,知道一切,又看穿一切。在其中,又在其外。她是站在高处的,用的是全知全能的神的视觉。又是在低处的,仿佛她只是生长在山坡上的一棵树,或是有时飞上云端,有时落于枝柯上的一只鸟儿。她在山中,并不打破山的静寂。
  
  她迷恋词语,想象大胆奇特,文中常有惊人语闪现。细腻深刻,又让她总能透过万物易朽的表皮,看出深藏的永恒。她敏感于万物身上叠加的时间,了然于生死兴衰。这样的眼光,丰富,庞大,深刻,是哲学的,也是禅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犀利,也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达观。这就让写景,不再只是单纯的写景,或浅层次的抒情。而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承载了更深刻的写作使命。写景,也可以是在写人生,追求,爱情,死亡,得失,破迷开悟。这样的写法,说着容易,写好难度不小。对她,则不成问题。因为这是她一向求变的写作风格中稳定的部分,是她熟稔习惯的思维方式。这一切让她的文章,于游刃有余,温婉华丽中,有着冷硬的质地。
  
  这个评论里,我重点赏析了第1小章中她对景物的精彩表现。在游记中,写景状物是重头活,成功与否的关键。分析之后,沿着这个思路,接下来的章节,并不难梳理。她又写了山中常见的风物。如幻觉一样的蝴蝶群,日渐稀少的野兔,传说的神仙洞,废掉的旧村镇,珍奇的红嘴鸟,古木群围裹的小庙,庙中生活,碑石,壁画,山桃花,乃至山里的荆棘和野草。
  
  在这一一的描述中,其风格一以贯之,既生动形象,又充满时间,历史的沧桑感。笔调冷清,精细,却入木三分,仿佛她不是在电脑上敲打,而是像先秦文人那样,用刀笔在竹简上刻画。但这并非就说她是冷淡之人,她的热烈是内敛深沉的,是惯将对万物热烈的情思,用冷色调的观照来表现。本质上的她,则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
  
  “风声穿耳过,若惊涛骇浪来。草浪沿着山体一波一波卷,波波向上,翻涌着,推进着,似要到眼前,却又齐刷刷退后了,一浪比一浪低,低到了极处。得得失失,枯枯荣荣,来来往往,欣喜之中掺搅遗憾。所谓圆满,其实也不过是无数缺憾的对接吧。”
  
  草是极低极小的植物,当亿万棵地聚集,却可以宏大如江河。当它作为草浪翻涌前进时,能将整个阔大的山体推到我们眼前。草的枯荣里有生死,但也有对圆满的顿悟。结尾处对生命终极归宿的思考,正好照应开第1章中的话题。
  
  整篇字中,我们都被作者的视觉引导,跟着她看近看远,看天看地,走上走下。结尾处,她则突然说“身边镜头,正窥着我。”让人不由一惊。原来,一直以全知全能的身份存在的她,在观照诸山的时候,也在被另一个身边的镜头所偷偷观察,打量,记录。不恰当的比喻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手法借鉴于拍电影。作为叙述者,指尖好比记录片的导演,她在拍摄诸山,诸山的各样风景是屏幕中的主题,但同时,另一抬摄影机也在记录着她的拍摄过程。这仿佛第三只眼,隐喻的既可能是跟她游山的同伴,也可能是隐在黑暗中的读者,也可能是神。所以她用了“窥”字。据说人人都有“窥视癖”,平常情况下,我们看不清自己,却很愿意用第三者的角度去偷偷观察一个与自己相当的人。指尖是聪明的。也许只是她一人在山上,身边并无手捧镜头来窥探她一举一动的伙伴。她只是扭头,对着山上的诸神,或是对着正在看这篇字的我们,心照不宣地笑一笑,告诉我们,她知道我们的存在,她知道我们眼里的她的存在。
  
  此篇游记最终发在《西湖》这本纯文学刊物“实验散文”一栏,网络上,微信上,为众多读者所喜爱和转载。也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首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全国游记征文中获过奖。读过的人都会有感触,这是一次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验。她改写了过去游记散文多年不变的庸俗套路,让人耳目一新。这篇游记,在我们的游记散文中,必将有它的地位和不一般的意义。这是指尖尝试的起点,绝不是终点。“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她之所以有这么精彩绝色的一篇游记写出,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是大自然对她的启发,山西的山水人文对她滋养的结果。
  
  2014-11-2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