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评85:提携与探究 ——简析黄叶斌文学评论集《为文学生长鼓与呼》特色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今年夏天,我最大收获之一是收到了黄叶斌的文学评论集《为文学生长鼓与呼》,打开评论集,满目葱郁,恣肆汪洋,令我迷醉。我在写作的同时,也是写评论的,但是面对叶斌的评论集,我感到了自己的气度微薄。叶斌的评论集,不仅评散文,也评诗歌和小说,这是我所欠缺的,因此,只能就他的散文评论谈一点印象。
我以为叶斌评论集的第一个特点是气象博大。许多评论家评论文学作品,不是站位太“高”,即是站位太低,很难站在平行的位置,而黄叶斌的评论因为对文学有着实践意义上的透彻理解,所以,他的评论比较容易就进入精神层面,他结合作者所营造的语境而不为其俘虏,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和作者的作品进行良性碰撞,不仅令作者受益,更让读者受益。
在我的阅读里,黄叶斌是凭着自己的冷静眼光去看世界,看作品的,他没有“评霸”派头,不会“指点江山,激扬评论”,他没有以势压人的气势,只有和作者为朋友的自觉。黄叶斌是具有小中看大,大中看细本事的。因为叶斌心中有大境,才可以对余秋雨这样的大家淡定地进行评读,他分析了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符号性,历史在场性,事物隐秘性,诚实的理性,大众人格的可析性等,评判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比教科书生动,比学术著作愉悦,比理论文章深刻,比诗歌畅快。”
令笔者读之难忘的黄叶斌评读金道行文艺随笔集《我看香草美人》。《我看香草美人》是一部对对屈原人格进行精神还原的书。屈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伟人,同时也是凡人,具有普通人的人格矛盾、精神痛苦、婚恋失败和人生悲剧。屈原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不是偶然的,他的身上有巴楚文化的沁洇,有忠君和自恋情结,有“美的思想体系”,有完整的象征系统。黄叶斌通过对金道行文艺随笔的再阅读,指出“屈原诗歌内容表达出的一个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和精神症候,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和情感共鸣。”屈原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的胜利,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是中国文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改变者、记录者的证明。”叶斌随着作者的笔触再次分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结构,尖锐地指出,“任何人治社会或者动乱年代,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和实现人生价值,几乎都是乌托邦式的自慰,除非确立了健全的民主法治社会制度。”
叶斌赞赏《我看香草美人》勾画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人格结构和人格矛盾。实际上屈原的生活和精神,构成了后代知识分子的出世和入世大致轮廓叫。“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和灵魂深处,总是在清醒和糊涂、孤寂之中煎熬,在希望和失望、绝望之间徘徊,在和自恋、忠君和超我的选择中挣扎,并在其人格烙印上打上时代、制度、社会、环境和性格的胎记。”评述得多么深刻啊。
叶斌评论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把被评论文本放在中外文学背景下进行比较,定位准确。一个作者写出了文学作品,并不知道自己的走向,有的作者在写作前和写作后可以拒绝读同类作品,但评论家不能拒绝阅读,阅读的狭窄是评论家的大敌。毫无疑问,黄叶斌是在做了大量阅读后,才去为作者作品的文学价值进行定位的,不贬低,也不拔高,实事求是地定位。他尤其对作者具有创造性的元素进行提携,提醒作者珍重之。
比如黄叶斌为东北作家窦宪君写的评《寻找岁月里的星辰和标签》,指出了作者的作品是“建立在一种往事回忆与自我对话的人文框架特定氛围里”,她的散文的空间是比较辽阔的,是丰富的,具有从此岸到彼岸的禅性。“她像一名太史公记录着家族的变迁史、辛酸事、幸福味,似一个小说家描述着个人、家族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历史沧桑和恩怨情仇,像一位思想家深刻剖析反省着家族兴衰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运行轨迹和机理渊源。”指出了窦宪君散文的境遇性、物象性和心语交流的特征。同时指出不足,“作者的文学理解大多数还囬与于小我的圈子里,因而制约和影响了文本内容的拓展和主题内涵的挖掘。”这样的评述对读者和作者都是良师益友。
叶斌评论的第三个特点是不说套话,不玩概念,尽量在操作层面为作者“指出”改进方向。换个角度说,在中国,腐败是全方位的,不仅有政治的腐败,而且文坛文风的腐败。有的人写评论,动不动把文学理论书过滤和宣讲一遍,最后才落到文本,三言两语敷衍了一下,就告结束。黄叶斌的文学评论是贴着文本走的,他的视角宽阔,无论阐述得远近都能在被评论的文本里找到归处。
如果说当下中国的文学评论有“草根派”和“学院派”之分,黄叶斌的文学评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写文学原创是创作,优秀的文学评论也是创作,也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个”。黄叶斌是文学评论在原创性方面做了功夫。在黄叶斌的评论集里,无论是对名家进行的评判,还是对路途中的作者进行褒奖,他从来不用“玄学”去忽悠作者,而是扎扎实实地挖掘作者散文文本的内涵和外,如他对张灵均散文的欣赏和批评,即是从“山水文化”的高度进行评判的。在现实社会里,经济的发展以破坏山水和谐为代价,是公共悲剧。张灵均的山水散文是有激情的,是有思想担当的,是有巴蜀文化沁浸的,是无畏的,是不妥协的,是有文字杀伤力的。叶斌赞扬张灵均散文“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展示,而离殇则是一种知识分子良知的诠释。清醒而深刻的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使得作者的散文立意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赞扬的同时,也指出“如果在议论抒情的成分上,与叙事和描述更加吻合贴近一些,在节奏和力度上更加掌控一些,可能会获得更加理想的审美效果。”
叶斌评论的第四个特点是敬畏文字,眼睛向下,热情为尚未出名但是具有巨大创作潜力的作者鼓与呼。纵观中外文学,文学作品的被关注度一直呈梯级结构,那些已享文学盛名的作家尽管已经不需要浇水,总是有那么多的人为他们浇水和上肥,依然有很多人拥挤地去为他们的作品说好话,好像不说几句自己就不够水平。这样的结果,名家的作品处于营养剩余状态,而更大多数的作者则处在梯级结构的中下层,鲜有大评论家关顾和点拨,处在关照严重不足状态。必须看到这样的文坛现实,评论家对尚未出名的作者写评论,无法得到既定的回报,甚至发表都很难…..对这样的尴尬,叶斌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依然无怨无悔地为尚未出名的作者鼓与呼,这样的为文境界,令人肃然起敬也。
黄叶斌评读的作者和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我熟悉的,自己也曾经为他们写过一些“评论”,但是与叶斌的评论比较,我的评论则属于“阅读手记”,离文本离得太近,无法对原作进行空间和深度的探索。比如对山西作家太行风的评读,我对太行风对本文本身贴的太厉害,反而影响了对太行风散文位置的准确打量。黄叶斌不是这样,首先从题目上给太行风的散文进行定位“精神还乡的文学叙事”。对于太行风来说,这样的精神还乡是被动的,也是自觉的,他做过多种职业,年近花甲,突然感到农耕文明完全被工业文明代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叶斌像是一位高段位的棋手,冷静地分析了太行风散文的反刍性、批判性和暴露性,指出“敢于自嘲和敢于检讨自己的人格缺陷以及世俗疾病,也是一种难得的真正的文心雕龙写照。”
叶斌评论的第五个特点是他的评论不盲目“表扬”,文本里有什么就点拨什么,文本里的缺点和不足,一定不会绕过去。中国当下的评论,大多数评论是表扬信,一篇评论从头到尾是褒扬之词,褒扬得甚至过头,令人无法卒读。黄叶斌的文学评论从来不写“表扬信”,好就是好,有缺点就是有缺点。他会鼓励被评论对象卧薪尝胆,再次提升,但从来不去捧杀作者。
从文本的解读效果来看,一个人作者写作品的初衷往往和“阅读效果”有差距,甚至是相反的(这是特有的文学现象)。比如我写散文《河流边的生活》,写之前是有很多想法的,进入了写作状态后,“初衷”就淡化了,只有一个心思,即是把自己经历里那些对刺骨的记忆表达出来。这篇散文发到了新散文观察网站,受到了黄叶斌的关注。常言道,旁观者清,叶斌看到了《河流边的生活》反刍性和反刍的局限性,看到了儿童视角的清新和不易深入地进行彼时的“现实“,看到了个人遭遇与时代“遭遇”磨合的艰巨性,看到了痛苦和深入“痛苦意义”的复杂性……他尖锐指出“回望不要沉溺其中,并且大肆渲染人物的悲情挣扎一面。”尤其黄叶斌对生活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拿捏,表达得很到位,“这种距离是很难把握的,太远了,只能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太近了,或者零距离地深入其中,往往又会被许多假象乱像所迷惑,得不到真正全面辩证的评判。”相信读者会从他的认知中得到启发和收获。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文学作品也是有遗憾的艺术。一篇作品写出了,发表了,就钉到了遗憾的柱子上的了,关于这点,文学大师都无法幸免(只是遗憾少一些),处于文学呈梯级结构中下层的作者更难免。难免怎样办?就要指出来,在基本肯定“大方向”的基础上,指出缺点,是对作者的最大负责,叶斌就是抱着为作者负责的态度进行评论的,他的评论里,虽然没有玄而又玄的“理论体系”,但有他评论的鲜明特点和性格,他的评论性格在当下的中国文学评论界,也是自成一体的。
一个人写点文字并不难的,难的是写出个人的特点,黄叶斌的评论是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评论,相信黄叶斌会在当下年富力强的黄金段,写出更新更好的文学来,是笔者之所盼也。
我以为叶斌评论集的第一个特点是气象博大。许多评论家评论文学作品,不是站位太“高”,即是站位太低,很难站在平行的位置,而黄叶斌的评论因为对文学有着实践意义上的透彻理解,所以,他的评论比较容易就进入精神层面,他结合作者所营造的语境而不为其俘虏,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和作者的作品进行良性碰撞,不仅令作者受益,更让读者受益。
在我的阅读里,黄叶斌是凭着自己的冷静眼光去看世界,看作品的,他没有“评霸”派头,不会“指点江山,激扬评论”,他没有以势压人的气势,只有和作者为朋友的自觉。黄叶斌是具有小中看大,大中看细本事的。因为叶斌心中有大境,才可以对余秋雨这样的大家淡定地进行评读,他分析了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符号性,历史在场性,事物隐秘性,诚实的理性,大众人格的可析性等,评判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比教科书生动,比学术著作愉悦,比理论文章深刻,比诗歌畅快。”
令笔者读之难忘的黄叶斌评读金道行文艺随笔集《我看香草美人》。《我看香草美人》是一部对对屈原人格进行精神还原的书。屈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伟人,同时也是凡人,具有普通人的人格矛盾、精神痛苦、婚恋失败和人生悲剧。屈原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不是偶然的,他的身上有巴楚文化的沁洇,有忠君和自恋情结,有“美的思想体系”,有完整的象征系统。黄叶斌通过对金道行文艺随笔的再阅读,指出“屈原诗歌内容表达出的一个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和精神症候,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和情感共鸣。”屈原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的胜利,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是中国文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改变者、记录者的证明。”叶斌随着作者的笔触再次分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结构,尖锐地指出,“任何人治社会或者动乱年代,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和实现人生价值,几乎都是乌托邦式的自慰,除非确立了健全的民主法治社会制度。”
叶斌赞赏《我看香草美人》勾画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人格结构和人格矛盾。实际上屈原的生活和精神,构成了后代知识分子的出世和入世大致轮廓叫。“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和灵魂深处,总是在清醒和糊涂、孤寂之中煎熬,在希望和失望、绝望之间徘徊,在和自恋、忠君和超我的选择中挣扎,并在其人格烙印上打上时代、制度、社会、环境和性格的胎记。”评述得多么深刻啊。
叶斌评论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把被评论文本放在中外文学背景下进行比较,定位准确。一个作者写出了文学作品,并不知道自己的走向,有的作者在写作前和写作后可以拒绝读同类作品,但评论家不能拒绝阅读,阅读的狭窄是评论家的大敌。毫无疑问,黄叶斌是在做了大量阅读后,才去为作者作品的文学价值进行定位的,不贬低,也不拔高,实事求是地定位。他尤其对作者具有创造性的元素进行提携,提醒作者珍重之。
比如黄叶斌为东北作家窦宪君写的评《寻找岁月里的星辰和标签》,指出了作者的作品是“建立在一种往事回忆与自我对话的人文框架特定氛围里”,她的散文的空间是比较辽阔的,是丰富的,具有从此岸到彼岸的禅性。“她像一名太史公记录着家族的变迁史、辛酸事、幸福味,似一个小说家描述着个人、家族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历史沧桑和恩怨情仇,像一位思想家深刻剖析反省着家族兴衰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运行轨迹和机理渊源。”指出了窦宪君散文的境遇性、物象性和心语交流的特征。同时指出不足,“作者的文学理解大多数还囬与于小我的圈子里,因而制约和影响了文本内容的拓展和主题内涵的挖掘。”这样的评述对读者和作者都是良师益友。
叶斌评论的第三个特点是不说套话,不玩概念,尽量在操作层面为作者“指出”改进方向。换个角度说,在中国,腐败是全方位的,不仅有政治的腐败,而且文坛文风的腐败。有的人写评论,动不动把文学理论书过滤和宣讲一遍,最后才落到文本,三言两语敷衍了一下,就告结束。黄叶斌的文学评论是贴着文本走的,他的视角宽阔,无论阐述得远近都能在被评论的文本里找到归处。
如果说当下中国的文学评论有“草根派”和“学院派”之分,黄叶斌的文学评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写文学原创是创作,优秀的文学评论也是创作,也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个”。黄叶斌是文学评论在原创性方面做了功夫。在黄叶斌的评论集里,无论是对名家进行的评判,还是对路途中的作者进行褒奖,他从来不用“玄学”去忽悠作者,而是扎扎实实地挖掘作者散文文本的内涵和外,如他对张灵均散文的欣赏和批评,即是从“山水文化”的高度进行评判的。在现实社会里,经济的发展以破坏山水和谐为代价,是公共悲剧。张灵均的山水散文是有激情的,是有思想担当的,是有巴蜀文化沁浸的,是无畏的,是不妥协的,是有文字杀伤力的。叶斌赞扬张灵均散文“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展示,而离殇则是一种知识分子良知的诠释。清醒而深刻的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使得作者的散文立意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赞扬的同时,也指出“如果在议论抒情的成分上,与叙事和描述更加吻合贴近一些,在节奏和力度上更加掌控一些,可能会获得更加理想的审美效果。”
叶斌评论的第四个特点是敬畏文字,眼睛向下,热情为尚未出名但是具有巨大创作潜力的作者鼓与呼。纵观中外文学,文学作品的被关注度一直呈梯级结构,那些已享文学盛名的作家尽管已经不需要浇水,总是有那么多的人为他们浇水和上肥,依然有很多人拥挤地去为他们的作品说好话,好像不说几句自己就不够水平。这样的结果,名家的作品处于营养剩余状态,而更大多数的作者则处在梯级结构的中下层,鲜有大评论家关顾和点拨,处在关照严重不足状态。必须看到这样的文坛现实,评论家对尚未出名的作者写评论,无法得到既定的回报,甚至发表都很难…..对这样的尴尬,叶斌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依然无怨无悔地为尚未出名的作者鼓与呼,这样的为文境界,令人肃然起敬也。
黄叶斌评读的作者和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我熟悉的,自己也曾经为他们写过一些“评论”,但是与叶斌的评论比较,我的评论则属于“阅读手记”,离文本离得太近,无法对原作进行空间和深度的探索。比如对山西作家太行风的评读,我对太行风对本文本身贴的太厉害,反而影响了对太行风散文位置的准确打量。黄叶斌不是这样,首先从题目上给太行风的散文进行定位“精神还乡的文学叙事”。对于太行风来说,这样的精神还乡是被动的,也是自觉的,他做过多种职业,年近花甲,突然感到农耕文明完全被工业文明代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叶斌像是一位高段位的棋手,冷静地分析了太行风散文的反刍性、批判性和暴露性,指出“敢于自嘲和敢于检讨自己的人格缺陷以及世俗疾病,也是一种难得的真正的文心雕龙写照。”
叶斌评论的第五个特点是他的评论不盲目“表扬”,文本里有什么就点拨什么,文本里的缺点和不足,一定不会绕过去。中国当下的评论,大多数评论是表扬信,一篇评论从头到尾是褒扬之词,褒扬得甚至过头,令人无法卒读。黄叶斌的文学评论从来不写“表扬信”,好就是好,有缺点就是有缺点。他会鼓励被评论对象卧薪尝胆,再次提升,但从来不去捧杀作者。
从文本的解读效果来看,一个人作者写作品的初衷往往和“阅读效果”有差距,甚至是相反的(这是特有的文学现象)。比如我写散文《河流边的生活》,写之前是有很多想法的,进入了写作状态后,“初衷”就淡化了,只有一个心思,即是把自己经历里那些对刺骨的记忆表达出来。这篇散文发到了新散文观察网站,受到了黄叶斌的关注。常言道,旁观者清,叶斌看到了《河流边的生活》反刍性和反刍的局限性,看到了儿童视角的清新和不易深入地进行彼时的“现实“,看到了个人遭遇与时代“遭遇”磨合的艰巨性,看到了痛苦和深入“痛苦意义”的复杂性……他尖锐指出“回望不要沉溺其中,并且大肆渲染人物的悲情挣扎一面。”尤其黄叶斌对生活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拿捏,表达得很到位,“这种距离是很难把握的,太远了,只能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太近了,或者零距离地深入其中,往往又会被许多假象乱像所迷惑,得不到真正全面辩证的评判。”相信读者会从他的认知中得到启发和收获。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文学作品也是有遗憾的艺术。一篇作品写出了,发表了,就钉到了遗憾的柱子上的了,关于这点,文学大师都无法幸免(只是遗憾少一些),处于文学呈梯级结构中下层的作者更难免。难免怎样办?就要指出来,在基本肯定“大方向”的基础上,指出缺点,是对作者的最大负责,叶斌就是抱着为作者负责的态度进行评论的,他的评论里,虽然没有玄而又玄的“理论体系”,但有他评论的鲜明特点和性格,他的评论性格在当下的中国文学评论界,也是自成一体的。
一个人写点文字并不难的,难的是写出个人的特点,黄叶斌的评论是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评论,相信黄叶斌会在当下年富力强的黄金段,写出更新更好的文学来,是笔者之所盼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