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园:文学漫谈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文学漫谈
刘烨园
在济南铁路局2013年文学培训班上的讲稿
大家好,先说点题外话。我口音杂,咬字读音不准,再者有自己的话语系统用词,希望听不清楚的朋友能及时打断我,我再做解释。我也尽量能说得通俗易懂些。
一、我为目前济南铁路局的文学现状感到震惊和欣悦
由于有讲课备课的习惯,这两天,我系统地读了路局文联带来的几十篇作品,很是震惊和欣悦。这是我二十多年来,多次在路局讲课,从未见到的好形势。以我所了解的文学信息和十几年《山东文学》编辑的经历来判断,有些作品是达到了全国水平的,如高玉宝、毕四军的小说,李恒昌的散文;有的达到了省级水平,如王丽萍、念苏、吕冬梅的小说,等等。就年龄段而言,有的比我们这一茬作家当年相同的年龄段的水平要高许多,而且各有特点。例如毕四军作品内在的混沌和神秘感,以及题材的驾驭功力;高玉宝的现代性和瓷器般光润的语言追求;念苏把握题材的心灵丰富性和湿润气息,她的文本就像拧不干的湿毛巾一样铺展着描绘的水珠,这是最不像路局也不像一般山东作家的写法和个性风格;还有吕冬梅极为到位的农村细节和人物抒写、高志敏一些小诗里的精致和奇想,等等。
阅读时,我又想起省里文学界的朋友们私下的一个说法,说济南铁路局是山东文学界的小“黄埔军校”。如果梳理一下济南铁路局的文学史,早年有王真光老师的中篇小说《铁道上的暗礁》,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很有全国影响的著名小说,出书时发行量很大;七十年代,也出现了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作家、诗人,名字我一时想不准确了;后来又有谢明洲、刘延林、刘烨园、刘荣哲、李恒昌等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诗人、作家,他们有的虽然受地域、企业的限制,发表作品的外在因素和机缘不足,社会影响不够充分,但作品水平是全国一流的,比如刘荣哲早年的《炎热中踏过青草》、《逐日》和李恒昌的一些散文等等(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希望路局有关部门能为作者们更好地发表作品创造条件);而这些年涌现的作家就更多了,如东紫、毕四军、高玉宝、王秀梅、郝炜华、陈茂慧、依岸等等。济南铁路局这样的文学梯队,在省内是较为突出的。一般地市和其他大企业达不到。
二、一些不足和遗憾
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拣较突出、较普遍的个别重点问题讲一讲。虽然分为散文、小说、诗歌,其实,这些问题在文学里是共通的,都需要解决,只不过分开讲,能够更清晰一些而已。下面所说的不足和遗憾,在我的创作经历中有些也有过,这是一个过程。我所讲的也是自己曾经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诗歌方面。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是语言中的语言,是文学的宝塔尖,处于语言的核心位置,对于语言的创造性、想象力、鲜活性、形象性有着极为重要和苛刻的要求。对于那些非文学的、浮在表面的泡沫一般的干词、枯词、空词、文件词、新闻词、社论词、说明文词、思想词、口号词、俗词、作文词以及其他学科词汇等等的罗列、堆砌,诗歌有着本能的、天然的排斥和拒绝。不是说,诗歌不能有思索,也不是说,上述的词汇绝对不能用,而是说,你的思索、你的语言必须提炼,必须重新组合、搭配,必须血肉丰满,必须还原为文学,要回归感受、回归细节、回归形象、回归色彩、回归声音、回归创造和想象等等。
我们以苏东坡的千古绝唱《念奴娇》“大江东去”为例,略作分析。这首词里有思想、有哲学、有心理学、有人性、有时间等等形而上的东西,可是苏东坡是怎么写的呢?几乎没有一个空词、干词、枯词、思想词等等非文学的元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有自然现象,又有与自然现象相连的时间感、历史感和复杂的心理历程,苏东坡为什么写到风流人物,是他自己想当风流人物想当英雄,可是同时又有另一层面,当了又如何呢?面对比人更永恒的大自然和时间,最终不是还要被“淘尽”吗?肯定又否定,壮阔又虚无、矛盾与纠结、天地之大,人之渺小,这是多么复杂的思绪和哲学命题,却是用极为形象的景物和细节来表达的。
再看“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从历史到风景,再从风景到心理,层次感、节奏感出来了,想当英雄的内在思索又出现了。下面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里,目标出现了,想当什么样的英雄呢?不仅要英雄还要美人,人情味也出来了,人生状态、审美状态都出来了,多么丰富又真切的心理和人生追求,不都是用形象来展示的么?血肉丰满得很。接下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里,“多情”与“我”分离,充满想象力,感慨与虚无又出现了,还有隐隐的自嘲,像是否定,但最后一句,又奇峰般地肯定了生命一种最美的状态——即使早生华发,即使人生如梦,我也要一樽还酹江月,多么美呵,以酒祭酹江月,这难道不是在说,我死也要与美在一起,绝望和虚无的美更是大美,我死也要自我而死、浪漫而死么?管它什么现实,什么历史呢!只有诗人才有这样的生命的火山性、彻底性。而当这樽酒的细节和祭酹的动作细节是向着江月,而非别的世俗之物时,永恒的江月,又使苏东坡的诗,同时拥有了永恒的时间。
从“江”的“大”,到“风流人物”的“小”,再从“乱石穿空”的“大”到“公瑾当年”的小,再从“多情应笑我”的“小”到“还酹江月”的大,永恒的自然与具体、世俗的历史,层次、角度这么多,却穿插、交融,出入天然,这里面的纽带、粘液、血肉靠的是什么呢?就是形象的、细节的语言。这时的语言,就不再是浮在内容骨枝上的、可以剥离或自我扼杀的泡沫了,二者不分彼此了,活生生一个人了,这样的诗也就有了内在的生命力,永远走在漫漫时间的长路上了。这才是真正的诗歌的魅力所在。
再针对我所看到的路局作品的内容,举两句临时想起来的例句。我们写历史曾经被遮蔽、被掩埋、被阉割,我们被人为地欺骗,用这样的词,那就不是诗。而同样的意思,如果这样写——历史那满是褐斑的老手,被漂白在谎言里,这就是诗了。因为历史、谎言这样抽象的词,被褐斑、老手、漂白这些形状、色彩、动作的细节之词,重新想象、创造、搭配、组合,还原为形象了。还有,当我们直接写自己失恋了,写爱情多么痛苦,多么曲折、起伏,我们为爱情付出了多少多少,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类似这样的话,都不是诗,如果同样的意思,这样写——我那被雨淋湿的爱情折断在泥泞里,这就是诗了。这里,被雨淋湿的细节,比喻了曲折、起伏、代价,而折断、泥泞,就形象地指向了痛苦、失恋。
2、散文方面。在我所读到的路局作品中,最大的问题,一是视野问题,二是创造力问题。“视野决定吨位”。视野的宽度、深度、厚度、长度以及无所不在的触角,引领着散文的内涵和价值。而我们的视野太窄了,老是什么游记、什么回忆往事等等,而且思维、写法极为陈旧,活力不足,了无新意。这类散文不是不能写,散文几乎没有不能写的领域,关健在于你给它们注入了什么属于你的鲜活的东西。比如我去台湾,当时组织者花了很多钱,要求就是回来后要写几篇所谓的游记。我当时写了《在“物”的尽头》。你说它不是游记么?是游记。我写了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都曾与我的经历有关,二是都是被废弃的“物品”,一个废弃的小火车站,一个是废弃的造糖厂,一个是废弃的矿山矿工宿舍。我用“物”的尽头,这样文学的语言来说明它们被使用尽了之后的新价值,这里,“物”非物了,废品不再是废品了,这就使游记有了另外的思想内涵。我从中发现了它们对人心、对美学、对爱情、对沧桑、对教育、对浪漫、对生命等等的重要性。因为《先行者》曾发表过,我在这里就不多谈了。
总之,散文是多么自由的文体,我们得对得起这种自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文艺报》就写过一篇文章《走出困境--散文到底是什么》,直到现在,很多论及当代散文的文章和书籍,还在引用里面的观点。我所主张的就是散文的自由,写法自由、题材自由、组合自由、汲取自由,舞蹈、戏曲、哲学、绘画、音乐、建筑、诗歌,古典、现代等等,无不可以融解、借鉴、化汇为散文,散文的情调、角度、层次、节奏、形态、语言、内涵、题材应当是多元的、鲜活的。只有自由,才能最大可能地展现散文内在茁壮的强劲生命力。可以说,生命有多么自由,人的念头有多么自由,散文就有多么自由。前者无处不在,散文也就无处不在。
3、小说的元素和内涵。讲小说的人很多了,我在这里重点讲讲小说的内涵和元素。几十年的阅读,我有一个感受,世界小说的发展,当然也包括中国,很多东西并没有变。变的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手法的创造性,二是内涵的深刻性,三是元素的丰富性。说到内涵,这不仅是铁路,而且几乎是国内所有较为年轻的作者的通病。由于较为特殊的现实和历史环境,我们的小说,是一种断根的写作或者说是弱根的写作,那里面的故事、情节、元素、气息、思索、判断是可疑的、虚浮的,是没有历史和时间的,因而也必然是短命的。文学对于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小说作者尤其高。面对一个题材,一个故事,作者一定要能够判断出它的内涵的含金量,因为这关乎你如何处理它们。如果含金量低,你一般性的写写也没什么大错。如果含金量高,那么如果你不下大功夫,不围绕含金量补充元素,收集资料,加强阅读,反复构思,就有可能糟蹋故事,将一块完金或大金,打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小金粒。内涵是小说的生命。往往是这样,同样的一批作者,小说的基本功都差不多,所谓区别,无非就在内涵的深浅和元素的丰富性。内涵可能是人性的,也可能是历史的,或者是处境的,社会的、精神的,等等。这里面就有一个根的问题。根深才能叶茂,对于人物、对于故事,甚至情节与细节,了解和把握它们时间的来龙去脉是极其重要的,同样,了解和把握它们空间的联结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元素的组合。这种了解和把握不一定要直接去写,它更常常构成一种内在的气息和氛围,就像我们不一定知道《百年孤独》所写的历史和社会,但它的浓得化不开的根的气息。只要读上几页,就能感到久久浸透不去一样。许多经典作品都有这样的气息。比如,你也许从未冬天去过圣彼得堡,但它的阴冷,你在陀斯陀耶夫斯基的作品里就能感同身受。
三、建议与经验
1、只有真正理解文学,才能有好的创作状态。写作时,可能所有的写作者都有过写不下去的感觉,或者写得自己不满意,遇到瓶颈,甚至怀疑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以及是不是搞文学的料,这样的种种状态。这很正常,这些困顿我也曾有过。我觉得这是没有找到自己与文学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其实所有的人都有艺术也包括文学的细胞,只不过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有的强烈,有的不强烈,有的开发出来了,有的被世俗渐渐扼杀或掩埋了。等等。文学艺术是生命里固有的,她属于你自己,你热爱她,是你发现了你自己,你珍惜她、固守她,是你对自己好,你在尊重你自己,如果你还能实现她,还能从事文学,那是你在完成你自己,你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世界活着,她也是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的标志。而人最优秀的,就是你能在这个世界上成为唯一的你,为你内心最本质的呼唤而活着。因为人都是绝对不同的,这是生活最本质的道理。
从事文学几十年了,如果算上从小的阅读、喜爱和模仿,时间就更长,有时不由得回顾往事,面对这几十年的风雨和烦乱,我认为,只有文学,至今仍是最值得、最美好的精神去处。因为你是你,所以,文学就给了你生命的宁静,神秘、敏感、陶醉、欣慰,也给你对自己的把握感、主宰感、忠贞感,这是世间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如果你能沉浸于这种完全属于你自己的状态中,就这样热爱着、珍惜着,拥抱着文学艺术生活下去,“不怕慢,就怕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对她,也就是说对自己不离不弃,那么早晚一切困顿,就都是一个过程而已,一切都会过去,你最终收获的是你自己,这时你也就收获了文学艺术。如果你能从根上这样理解文学,我个人的体会是,你就会有极好的创作状态,任何不太顺利的过程,都不在话下。
2、要边写边读边交流。不知为什么,据我所知,现在的年轻作者,互相之间交流得太少了。这与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状况很不同。我们那时的交流很多,许多星期天、工休日,许多夜晚都是在交流中度过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争吵。有时翻阅一些史料,一些回忆文章,更是能感到古今中外的同时代作家们互相交流、碰撞的浓烈气氛,如海明威写过的当年的巴黎、普希金所在的皇村、拉美作家的不同的圈子等等。交流给人的启发、调动、辨识、锤炼、鼓励,常常是别的方式不可替代的。有时,你想了很久的困惑,交流时,一句话、一次争论就能使你豁然开朗。
说到读书,无论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是写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怎么要求都不过份。我前面所说的“视野决定吨位”、内涵、元素等等,很大的程度就来源于阅读。一定要多读经典,多读“陌生”的书,多读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书,要读得杂一些、丰盛一些,元素多一些。如果自己对书的判断力不够的话,要多请有能力的朋友推荐一些,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一般说来,写作者读书有三个层次,一是读内容,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模糊而懵懂,也找到了一些感觉,这是最初的文学细胞的无意识开发,读多了,就想写写了;二是读喜欢,随着阅读量的增多,渐渐地感觉越来越多,就有了一定的方向与偏好,爱读自己感兴趣、有共鸣的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意味着你找到了你自己。你喜欢什么书,与什么书发生共鸣,是因为你生命里也有这样的特征,你才能共鸣;但这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远远不够,一定要上升到第三个层次,读门道,读气息,读背后,读深处,读微妙,甚至读出经典的不足与遗憾。这时的阅读是沉浸也是融汇,是解剖也是穿越。书中所有的结构、情节、语言、细节、内涵等等,都会在你眼前如数分解、展览又重新组合、安装,既“死”又“生”,既“散”又“合”,既“出”又“入”,好不自在。有了这样的过程,真正的好书,会在你的生命里,更加葱葱郁郁,更有生命力。而这个层次,往往是与“硬”读有关的。千万不要小看硬读,即使你读得再囫囵吞枣,味同嚼蜡,毫无感觉,你也在收获了。只不过这种收获是潜在的,你往往意识不到,需要以后用得着时再调动的,而你每硬读一次,你的能力就能提高一次,精神之胃就强化一次,元素就积累一次,几本书硬读下来,你的境界就非同小可了,硬读现象也就消失了,就像过去的读书人从小就硬读四书五经一样,中华民国当年那些大师很厚实的功力就是这样夯实的。当然,找准值得硬读的好书也很重要。
在边读边写方面,我的体会是两个三分之一。一般说来,文学类的书,我读中国的当代作品,顶多占到三分之一,或者更少一些,其余的是外国作品。二是文学的最多也只占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杂书,有其他艺术门类的,有自己感兴趣的,有为自己扎根的,有提高自己境界的,也有与正在写的东西有关的,或是为这段写作休息、转换脑子的等等,五花八门。我有一个体会,在边写边读中,有时所读的内容还会意想不到地从不同的侧面,充实或启发我,使正在写的东西更有亮点。黑格尔说,“在宇宙之内,是看不到宇宙的边的。”如果仅仅只读自己有感觉的书,只读文学的书,是对不起人生原有的丰富与文学的辽阔的,这样的精神营养是贫乏和侏儒的,视野与内涵、元素也一定会出大问题,甚至会止步不前,写作水平原地打转,平面滑行。
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有些好的影像也很有书的价值,甚至比书更有直接的汲取性,比如一些有关自然、历史、生命、风光、舞蹈、音乐、绘画等等的记录片,一些很有美学价值的艺术电影等等,这也是很重要的开发自己、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营养方式。
3、要有文学的触角。也就是说,平时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敏感的文学“职业病”。刚开始写作时,往往是写自己生命中最受触动的东西,这个路数是对的。但常常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由于时间的过滤,触动虽然深刻,但线条是单一的,直指指向触动的某一点,忽略了很多“毛茸茸”的东西,不够圆润、丰沛,也不够深刻。而且,除非你经历极为丰富,否则,就很难靠一己的触动一直写下去,或者写下去也是在重复。这时,你就要开始需要刻意的培养自己在生活中、阅读中、生命中的文学触角了。这也是一个过程,它不会很长,等你自己培养出来,以后这样的触角,就会自然而然地随时给你收获了。所谓触角,就是你能随时随地意识到某件事、某个人、某个现象、某句话、某个动作、某处风景、某棵植物、某个动物、某种感受,等等的文学价值,你瞬间就能知道生活中相遇的哪些东西可以为你所用,写进作品里,或积累起来,以后再用。
以我个人的作品为例,我曾在一篇《伏天暴雨》的散文里,写过一个孩子在拉小提琴,在雨前的黑云压下来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天黑得没了样”,这个细节,就是我在生活中真实遇见过的,当时就觉得这个细节有文学性,也就记住了;还有我最喜欢的作品《沉积湖》,虽然只有千余字,但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人与自然、神秘与深远的感觉,我写完后,就再也没有精力表达同样的内涵了,因为当这个作品自己上路时,也就带走了有关它的全部思绪,而这个作品的起源,也来源于一次朋友请客,我在他的卧室里看到的一幅巴掌大小的黑白装饰画所引起的生命颤栗和震动,从看到它的那一刻起,整个酒席一直到回家的路上和睡不着的深夜,我就一直在感受这幅小画给我的一种久久挥之不去的气息,几个月后,当我透彻地穿破这种气息意味着什么时,这篇作品也就诞生了。
上面说的三点,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因果,互为补充,良性循环的,也是较为基本的写作要求。如果能做到,那么大家的创作也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当然,文学的话题很广,但时间有限,今天只能有针对性的说这些了。谢谢大家
刘烨园
在济南铁路局2013年文学培训班上的讲稿
大家好,先说点题外话。我口音杂,咬字读音不准,再者有自己的话语系统用词,希望听不清楚的朋友能及时打断我,我再做解释。我也尽量能说得通俗易懂些。
一、我为目前济南铁路局的文学现状感到震惊和欣悦
由于有讲课备课的习惯,这两天,我系统地读了路局文联带来的几十篇作品,很是震惊和欣悦。这是我二十多年来,多次在路局讲课,从未见到的好形势。以我所了解的文学信息和十几年《山东文学》编辑的经历来判断,有些作品是达到了全国水平的,如高玉宝、毕四军的小说,李恒昌的散文;有的达到了省级水平,如王丽萍、念苏、吕冬梅的小说,等等。就年龄段而言,有的比我们这一茬作家当年相同的年龄段的水平要高许多,而且各有特点。例如毕四军作品内在的混沌和神秘感,以及题材的驾驭功力;高玉宝的现代性和瓷器般光润的语言追求;念苏把握题材的心灵丰富性和湿润气息,她的文本就像拧不干的湿毛巾一样铺展着描绘的水珠,这是最不像路局也不像一般山东作家的写法和个性风格;还有吕冬梅极为到位的农村细节和人物抒写、高志敏一些小诗里的精致和奇想,等等。
阅读时,我又想起省里文学界的朋友们私下的一个说法,说济南铁路局是山东文学界的小“黄埔军校”。如果梳理一下济南铁路局的文学史,早年有王真光老师的中篇小说《铁道上的暗礁》,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很有全国影响的著名小说,出书时发行量很大;七十年代,也出现了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作家、诗人,名字我一时想不准确了;后来又有谢明洲、刘延林、刘烨园、刘荣哲、李恒昌等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诗人、作家,他们有的虽然受地域、企业的限制,发表作品的外在因素和机缘不足,社会影响不够充分,但作品水平是全国一流的,比如刘荣哲早年的《炎热中踏过青草》、《逐日》和李恒昌的一些散文等等(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希望路局有关部门能为作者们更好地发表作品创造条件);而这些年涌现的作家就更多了,如东紫、毕四军、高玉宝、王秀梅、郝炜华、陈茂慧、依岸等等。济南铁路局这样的文学梯队,在省内是较为突出的。一般地市和其他大企业达不到。
二、一些不足和遗憾
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拣较突出、较普遍的个别重点问题讲一讲。虽然分为散文、小说、诗歌,其实,这些问题在文学里是共通的,都需要解决,只不过分开讲,能够更清晰一些而已。下面所说的不足和遗憾,在我的创作经历中有些也有过,这是一个过程。我所讲的也是自己曾经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诗歌方面。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是语言中的语言,是文学的宝塔尖,处于语言的核心位置,对于语言的创造性、想象力、鲜活性、形象性有着极为重要和苛刻的要求。对于那些非文学的、浮在表面的泡沫一般的干词、枯词、空词、文件词、新闻词、社论词、说明文词、思想词、口号词、俗词、作文词以及其他学科词汇等等的罗列、堆砌,诗歌有着本能的、天然的排斥和拒绝。不是说,诗歌不能有思索,也不是说,上述的词汇绝对不能用,而是说,你的思索、你的语言必须提炼,必须重新组合、搭配,必须血肉丰满,必须还原为文学,要回归感受、回归细节、回归形象、回归色彩、回归声音、回归创造和想象等等。
我们以苏东坡的千古绝唱《念奴娇》“大江东去”为例,略作分析。这首词里有思想、有哲学、有心理学、有人性、有时间等等形而上的东西,可是苏东坡是怎么写的呢?几乎没有一个空词、干词、枯词、思想词等等非文学的元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有自然现象,又有与自然现象相连的时间感、历史感和复杂的心理历程,苏东坡为什么写到风流人物,是他自己想当风流人物想当英雄,可是同时又有另一层面,当了又如何呢?面对比人更永恒的大自然和时间,最终不是还要被“淘尽”吗?肯定又否定,壮阔又虚无、矛盾与纠结、天地之大,人之渺小,这是多么复杂的思绪和哲学命题,却是用极为形象的景物和细节来表达的。
再看“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从历史到风景,再从风景到心理,层次感、节奏感出来了,想当英雄的内在思索又出现了。下面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里,目标出现了,想当什么样的英雄呢?不仅要英雄还要美人,人情味也出来了,人生状态、审美状态都出来了,多么丰富又真切的心理和人生追求,不都是用形象来展示的么?血肉丰满得很。接下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里,“多情”与“我”分离,充满想象力,感慨与虚无又出现了,还有隐隐的自嘲,像是否定,但最后一句,又奇峰般地肯定了生命一种最美的状态——即使早生华发,即使人生如梦,我也要一樽还酹江月,多么美呵,以酒祭酹江月,这难道不是在说,我死也要与美在一起,绝望和虚无的美更是大美,我死也要自我而死、浪漫而死么?管它什么现实,什么历史呢!只有诗人才有这样的生命的火山性、彻底性。而当这樽酒的细节和祭酹的动作细节是向着江月,而非别的世俗之物时,永恒的江月,又使苏东坡的诗,同时拥有了永恒的时间。
从“江”的“大”,到“风流人物”的“小”,再从“乱石穿空”的“大”到“公瑾当年”的小,再从“多情应笑我”的“小”到“还酹江月”的大,永恒的自然与具体、世俗的历史,层次、角度这么多,却穿插、交融,出入天然,这里面的纽带、粘液、血肉靠的是什么呢?就是形象的、细节的语言。这时的语言,就不再是浮在内容骨枝上的、可以剥离或自我扼杀的泡沫了,二者不分彼此了,活生生一个人了,这样的诗也就有了内在的生命力,永远走在漫漫时间的长路上了。这才是真正的诗歌的魅力所在。
再针对我所看到的路局作品的内容,举两句临时想起来的例句。我们写历史曾经被遮蔽、被掩埋、被阉割,我们被人为地欺骗,用这样的词,那就不是诗。而同样的意思,如果这样写——历史那满是褐斑的老手,被漂白在谎言里,这就是诗了。因为历史、谎言这样抽象的词,被褐斑、老手、漂白这些形状、色彩、动作的细节之词,重新想象、创造、搭配、组合,还原为形象了。还有,当我们直接写自己失恋了,写爱情多么痛苦,多么曲折、起伏,我们为爱情付出了多少多少,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类似这样的话,都不是诗,如果同样的意思,这样写——我那被雨淋湿的爱情折断在泥泞里,这就是诗了。这里,被雨淋湿的细节,比喻了曲折、起伏、代价,而折断、泥泞,就形象地指向了痛苦、失恋。
2、散文方面。在我所读到的路局作品中,最大的问题,一是视野问题,二是创造力问题。“视野决定吨位”。视野的宽度、深度、厚度、长度以及无所不在的触角,引领着散文的内涵和价值。而我们的视野太窄了,老是什么游记、什么回忆往事等等,而且思维、写法极为陈旧,活力不足,了无新意。这类散文不是不能写,散文几乎没有不能写的领域,关健在于你给它们注入了什么属于你的鲜活的东西。比如我去台湾,当时组织者花了很多钱,要求就是回来后要写几篇所谓的游记。我当时写了《在“物”的尽头》。你说它不是游记么?是游记。我写了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都曾与我的经历有关,二是都是被废弃的“物品”,一个废弃的小火车站,一个是废弃的造糖厂,一个是废弃的矿山矿工宿舍。我用“物”的尽头,这样文学的语言来说明它们被使用尽了之后的新价值,这里,“物”非物了,废品不再是废品了,这就使游记有了另外的思想内涵。我从中发现了它们对人心、对美学、对爱情、对沧桑、对教育、对浪漫、对生命等等的重要性。因为《先行者》曾发表过,我在这里就不多谈了。
总之,散文是多么自由的文体,我们得对得起这种自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文艺报》就写过一篇文章《走出困境--散文到底是什么》,直到现在,很多论及当代散文的文章和书籍,还在引用里面的观点。我所主张的就是散文的自由,写法自由、题材自由、组合自由、汲取自由,舞蹈、戏曲、哲学、绘画、音乐、建筑、诗歌,古典、现代等等,无不可以融解、借鉴、化汇为散文,散文的情调、角度、层次、节奏、形态、语言、内涵、题材应当是多元的、鲜活的。只有自由,才能最大可能地展现散文内在茁壮的强劲生命力。可以说,生命有多么自由,人的念头有多么自由,散文就有多么自由。前者无处不在,散文也就无处不在。
3、小说的元素和内涵。讲小说的人很多了,我在这里重点讲讲小说的内涵和元素。几十年的阅读,我有一个感受,世界小说的发展,当然也包括中国,很多东西并没有变。变的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手法的创造性,二是内涵的深刻性,三是元素的丰富性。说到内涵,这不仅是铁路,而且几乎是国内所有较为年轻的作者的通病。由于较为特殊的现实和历史环境,我们的小说,是一种断根的写作或者说是弱根的写作,那里面的故事、情节、元素、气息、思索、判断是可疑的、虚浮的,是没有历史和时间的,因而也必然是短命的。文学对于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小说作者尤其高。面对一个题材,一个故事,作者一定要能够判断出它的内涵的含金量,因为这关乎你如何处理它们。如果含金量低,你一般性的写写也没什么大错。如果含金量高,那么如果你不下大功夫,不围绕含金量补充元素,收集资料,加强阅读,反复构思,就有可能糟蹋故事,将一块完金或大金,打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小金粒。内涵是小说的生命。往往是这样,同样的一批作者,小说的基本功都差不多,所谓区别,无非就在内涵的深浅和元素的丰富性。内涵可能是人性的,也可能是历史的,或者是处境的,社会的、精神的,等等。这里面就有一个根的问题。根深才能叶茂,对于人物、对于故事,甚至情节与细节,了解和把握它们时间的来龙去脉是极其重要的,同样,了解和把握它们空间的联结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元素的组合。这种了解和把握不一定要直接去写,它更常常构成一种内在的气息和氛围,就像我们不一定知道《百年孤独》所写的历史和社会,但它的浓得化不开的根的气息。只要读上几页,就能感到久久浸透不去一样。许多经典作品都有这样的气息。比如,你也许从未冬天去过圣彼得堡,但它的阴冷,你在陀斯陀耶夫斯基的作品里就能感同身受。
三、建议与经验
1、只有真正理解文学,才能有好的创作状态。写作时,可能所有的写作者都有过写不下去的感觉,或者写得自己不满意,遇到瓶颈,甚至怀疑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以及是不是搞文学的料,这样的种种状态。这很正常,这些困顿我也曾有过。我觉得这是没有找到自己与文学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其实所有的人都有艺术也包括文学的细胞,只不过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有的强烈,有的不强烈,有的开发出来了,有的被世俗渐渐扼杀或掩埋了。等等。文学艺术是生命里固有的,她属于你自己,你热爱她,是你发现了你自己,你珍惜她、固守她,是你对自己好,你在尊重你自己,如果你还能实现她,还能从事文学,那是你在完成你自己,你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世界活着,她也是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的标志。而人最优秀的,就是你能在这个世界上成为唯一的你,为你内心最本质的呼唤而活着。因为人都是绝对不同的,这是生活最本质的道理。
从事文学几十年了,如果算上从小的阅读、喜爱和模仿,时间就更长,有时不由得回顾往事,面对这几十年的风雨和烦乱,我认为,只有文学,至今仍是最值得、最美好的精神去处。因为你是你,所以,文学就给了你生命的宁静,神秘、敏感、陶醉、欣慰,也给你对自己的把握感、主宰感、忠贞感,这是世间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如果你能沉浸于这种完全属于你自己的状态中,就这样热爱着、珍惜着,拥抱着文学艺术生活下去,“不怕慢,就怕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对她,也就是说对自己不离不弃,那么早晚一切困顿,就都是一个过程而已,一切都会过去,你最终收获的是你自己,这时你也就收获了文学艺术。如果你能从根上这样理解文学,我个人的体会是,你就会有极好的创作状态,任何不太顺利的过程,都不在话下。
2、要边写边读边交流。不知为什么,据我所知,现在的年轻作者,互相之间交流得太少了。这与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状况很不同。我们那时的交流很多,许多星期天、工休日,许多夜晚都是在交流中度过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争吵。有时翻阅一些史料,一些回忆文章,更是能感到古今中外的同时代作家们互相交流、碰撞的浓烈气氛,如海明威写过的当年的巴黎、普希金所在的皇村、拉美作家的不同的圈子等等。交流给人的启发、调动、辨识、锤炼、鼓励,常常是别的方式不可替代的。有时,你想了很久的困惑,交流时,一句话、一次争论就能使你豁然开朗。
说到读书,无论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是写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怎么要求都不过份。我前面所说的“视野决定吨位”、内涵、元素等等,很大的程度就来源于阅读。一定要多读经典,多读“陌生”的书,多读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书,要读得杂一些、丰盛一些,元素多一些。如果自己对书的判断力不够的话,要多请有能力的朋友推荐一些,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一般说来,写作者读书有三个层次,一是读内容,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模糊而懵懂,也找到了一些感觉,这是最初的文学细胞的无意识开发,读多了,就想写写了;二是读喜欢,随着阅读量的增多,渐渐地感觉越来越多,就有了一定的方向与偏好,爱读自己感兴趣、有共鸣的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意味着你找到了你自己。你喜欢什么书,与什么书发生共鸣,是因为你生命里也有这样的特征,你才能共鸣;但这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远远不够,一定要上升到第三个层次,读门道,读气息,读背后,读深处,读微妙,甚至读出经典的不足与遗憾。这时的阅读是沉浸也是融汇,是解剖也是穿越。书中所有的结构、情节、语言、细节、内涵等等,都会在你眼前如数分解、展览又重新组合、安装,既“死”又“生”,既“散”又“合”,既“出”又“入”,好不自在。有了这样的过程,真正的好书,会在你的生命里,更加葱葱郁郁,更有生命力。而这个层次,往往是与“硬”读有关的。千万不要小看硬读,即使你读得再囫囵吞枣,味同嚼蜡,毫无感觉,你也在收获了。只不过这种收获是潜在的,你往往意识不到,需要以后用得着时再调动的,而你每硬读一次,你的能力就能提高一次,精神之胃就强化一次,元素就积累一次,几本书硬读下来,你的境界就非同小可了,硬读现象也就消失了,就像过去的读书人从小就硬读四书五经一样,中华民国当年那些大师很厚实的功力就是这样夯实的。当然,找准值得硬读的好书也很重要。
在边读边写方面,我的体会是两个三分之一。一般说来,文学类的书,我读中国的当代作品,顶多占到三分之一,或者更少一些,其余的是外国作品。二是文学的最多也只占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杂书,有其他艺术门类的,有自己感兴趣的,有为自己扎根的,有提高自己境界的,也有与正在写的东西有关的,或是为这段写作休息、转换脑子的等等,五花八门。我有一个体会,在边写边读中,有时所读的内容还会意想不到地从不同的侧面,充实或启发我,使正在写的东西更有亮点。黑格尔说,“在宇宙之内,是看不到宇宙的边的。”如果仅仅只读自己有感觉的书,只读文学的书,是对不起人生原有的丰富与文学的辽阔的,这样的精神营养是贫乏和侏儒的,视野与内涵、元素也一定会出大问题,甚至会止步不前,写作水平原地打转,平面滑行。
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有些好的影像也很有书的价值,甚至比书更有直接的汲取性,比如一些有关自然、历史、生命、风光、舞蹈、音乐、绘画等等的记录片,一些很有美学价值的艺术电影等等,这也是很重要的开发自己、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营养方式。
3、要有文学的触角。也就是说,平时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敏感的文学“职业病”。刚开始写作时,往往是写自己生命中最受触动的东西,这个路数是对的。但常常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由于时间的过滤,触动虽然深刻,但线条是单一的,直指指向触动的某一点,忽略了很多“毛茸茸”的东西,不够圆润、丰沛,也不够深刻。而且,除非你经历极为丰富,否则,就很难靠一己的触动一直写下去,或者写下去也是在重复。这时,你就要开始需要刻意的培养自己在生活中、阅读中、生命中的文学触角了。这也是一个过程,它不会很长,等你自己培养出来,以后这样的触角,就会自然而然地随时给你收获了。所谓触角,就是你能随时随地意识到某件事、某个人、某个现象、某句话、某个动作、某处风景、某棵植物、某个动物、某种感受,等等的文学价值,你瞬间就能知道生活中相遇的哪些东西可以为你所用,写进作品里,或积累起来,以后再用。
以我个人的作品为例,我曾在一篇《伏天暴雨》的散文里,写过一个孩子在拉小提琴,在雨前的黑云压下来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天黑得没了样”,这个细节,就是我在生活中真实遇见过的,当时就觉得这个细节有文学性,也就记住了;还有我最喜欢的作品《沉积湖》,虽然只有千余字,但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人与自然、神秘与深远的感觉,我写完后,就再也没有精力表达同样的内涵了,因为当这个作品自己上路时,也就带走了有关它的全部思绪,而这个作品的起源,也来源于一次朋友请客,我在他的卧室里看到的一幅巴掌大小的黑白装饰画所引起的生命颤栗和震动,从看到它的那一刻起,整个酒席一直到回家的路上和睡不着的深夜,我就一直在感受这幅小画给我的一种久久挥之不去的气息,几个月后,当我透彻地穿破这种气息意味着什么时,这篇作品也就诞生了。
上面说的三点,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因果,互为补充,良性循环的,也是较为基本的写作要求。如果能做到,那么大家的创作也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当然,文学的话题很广,但时间有限,今天只能有针对性的说这些了。谢谢大家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