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当下散文的宽度 (杨献平)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当下散文的宽度
   杨献平

作为一种品质上最为现实、核心最为真诚的文体,散文无论如何的兴盛,都会屈居于小说、诗歌和戏剧之下。可以说,长期以来,散文就是小说和诗歌之间的一种起缓冲作用的文体。自五四以降,散文在各个文学门类中的角色一直是尴尬的。教课书对它的无限青睐,乃至教学中的指鹿为马,甚至歪打曲解,使得散文越来越失去了魏晋传统,更不敢稍攀《史记》之肩。
毋庸讳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散文在贾平凹、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等小说家的“无为而为“当中,渐渐有了新鲜和自由的气象。这种新的气象显然是与杨朔、秦牧、刘白羽,甚至周氏兄弟等人的散文形成了一个递进的、开放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小说家的突围,才使得散文逐渐具备了一些它原本就应当具备的气象和品质,那就是自由。自由构成了散文乃至一切文学门类的核心要素,也是众多写作者之所以都在写作的价值所在。从这一个层面上说,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写作整体上是上升的,无论形式、语言、内容、视角和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大的气象。
从这个层面上说,散文几乎不存在疆界问题。散文的概念应当无所不包,甚至小说都可以称之为散文。在文学表达和艺术建构上,散文采取的方式、表现的内容、叙述的方式应当是浩瀚的,不确定的。一个写作者的首要能力,就是什么样的题材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文体形式。单纯地将散文分列成叙事和抒情,或者哲理、人文、思想、历史文化和生活随笔显然不够科学。
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创造性就是要与众不同,推陈出新,自我的限定和理论的节制其实是对散文的最大伤害。也可以说,关于散文评论或者其他方面的言说,压根就不是写作者的事情,那是研究者和批评家的职责。对于文学,写作者只管去写,评论家只管去评就可以了。读者始终是一种参与。三方都可以发出各自的不同的声音,但不必受任何一方指挥和限制,这才是文学的完美状态。
贾平凹开办《美文》之初,提出的“大散文”主张,完全是合乎文学之道和散文之本质要求的。从某种角度上说,风行一时且在散文领域有所建树和成就的周涛、余秋雨、马丽华、王宗仁、王巨才、林非、王充闾、杨闻宇等人的散文写作也是一种尝试,并且带有为后人铺路的性质。自古文无第一,要在文字上论一二三等,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看其作品的真实性、感染力、精神品格和气度气象。还可以更细致一些,如语言、题材、形式的创新,思想的独到、新颖和深刻等等。当下,一个不好的现象是,批评家及其话语很容易一窝蜂,此这样说好,彼立马跟上。形成一种嗡嗡之音,随和之声。这对于坚持自我道路,但没有被喝彩的作家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更有误导之嫌。
因此,散文写作原本不应当有任何的疆界划定。散文本来就应当是一切形诸于文字的艺术呈现的一种自由度大、涵盖能力强的一种文体;散文应当是时代之中个人存在状态及其精神和思想“路线”的艺术反射。与之相同,散文应当对生命及人性人心进行不懈的探究和表达,更应当具备关怀众生的胸怀,自由超绝的品格和浑然一体的气象。目前的一个当务之急便是,批评家应当自觉地拥有和加强与作家相一致的感应能力。对任何一个文本的解读和批评,首先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眼界和眼光,一种理性和感性高度融合的洞彻力和思想的高度,才能使得批评真正地洞见写作者内心和文本的内部蕴含。
相对于小说、诗歌、戏剧和文学批评,这些年来,关于散文的讨论或者争执很少,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散文的地位在写作者和评论家眼里,只是“鸡肋”,瞧不起,又扔不掉。更可怕的是,由于教课书的关系,散文在相当一部分人习惯性认知当中,就是吟花弄月、伤春悲秋、家国情怀、儿女情长等表层情感的代名词。他们不认为散文也可以承载宏大的时代气象与精微的世道人心,不相信散文也能探究人心人性,展现一代人或者一群人的色彩斑斓的内心幽秘和精神困境。致使散文成了一种“夹生饭”,文末“唾余”。另一方面,即散文写作者自我的“锁定”、“捆绑”。有相当一部分散文写作者,认为散文就是状写山水,陶醉美景,述说家国之思、亲情之纯,以至于把散文当成了一种记录和告知,只是发挥了文字“传情达意”的表面功能,而忽略了文学的艺术性和更深层面的普适性。
关于散文的边界,从本质上说,其实不是问题。或者说不是批评家和作家必须去争论的问题,而只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即写作者和批评家如何看待散文,进而如何去忖度、厘定和评论的问题。这需要一种默契的“合谋”。当下,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甚至“搞笑”的现象是,一窝蜂似地对某些散文的发言,尤其是一致的喝彩,叫人不得不怀疑批评家和作家的识见、学养和批评的独立性。那种推倒面前说几句,别人说了的再补充几句的做法,对文学批评而言,也是降低其威信和“作用”的消极之为。
应当说,这些年来,周晓枫、祝勇、于坚、张锐峰、宁肯、冯秋子、张立勤等人在散文文体的开拓,以及散文的内容及其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验,其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雷达、王兆胜、施战军、李敬泽、孟繁华、李建军、汪政、韩小蕙、张燕玲、何向阳、谢有顺、陈剑晖、李晓红、孙绍振、李林荣、王冰、古耜、何平、杨光祖等文学批评家对散文的持续关注和批评,在很多方面是对散文写作的一种提醒和建议。使得当前的散文写作更加稳健扎实,愈发有了新的品质气象,宽度和自由度也得到了空前舒展。也可以这样说,拓宽散文的边界,强化散文的自由观念和宽泛界定,需要一种合力。而这个合力,首先来自于作家、批评家和读者的“不谋而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