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双周评第三篇——窦宪君散文印象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寻找岁月的星辰和标签

                                                                                ——窦宪君系列散文印象
黄叶斌
   
         人的经历是一种记忆的化石。大凡思维正常的人,总是在现实的土壤上,栽种过去岁月的相思树,结出未来明丽的果实。这种在积累、沉淀、反思基础上的怀念与遐想,往往是一
种较高层次的自我矫正和自我提升,也是一种十分有效而有益的人生反刍和生命体验。

      窦宪君的系列散文,大多数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往事回忆与自我对话的人文框架和特定氛围里。她在岁月的长河里回溯着、寻找着、观察着、反馈着,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翻检着、晾晒着、检讨着、内疚着、新生着,在时间利剑的威力和世俗大爱的启发过程中发现着、思考着、突围着、辨析着,以自己的文字之面具高蹈着一曲华丽而柔美的文学舞魂。

      作者的寻找,是一种充满历险而孤独的文字之旅。岁月的星辰,是一颗不落的星辰,一颗永恒的星辰——在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天空下,人性的光辉与丑陋总是会在世事变迁中显现出本来的面目,并且化为一种难忘的印记和精神的营养。你看,《我爱母亲曾经有过的幸福生活》一文中,她对母亲身世及其家庭往事的叙述,是那么地伤感而又缱绻、质朴而又怅惘。她像一名太史公记录着家族的变迁史、心酸事、幸福味,似一个小说家描述着个人、家族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历史沧桑、恩怨情仇,如一位思想家剖析反省着家庭兴衰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运行轨迹和机理渊源。母亲的勤劳、美丽、善良与坚韧,通过她的剪花手艺的技巧、制作馍馍的辛苦、婆媳关系的隐忍、千里寻父的执着、抚养子女的艰辛等情节和细节表现出来,于是,一个大爱的母亲形象就栩栩如生地鲜活于读者的面前。这种历险的记录,笔者以为,如何有分寸地、恰如其分地、既实事求是又合理想象的追溯往事的真实与是非的判断,是对个人历史眼光和人文情怀的一种考验或考察;而孤独的记录,则是在洋洋洒洒近万字的家世备忘录中,必须以心灵的触摸去感知历史的体温和情感的纯度,在亲人和判官的身份融汇之间,在深入具体事件和跳出时间藩篱的审视中,作出一种感性和理性交织的扫描与评判。这种平衡度的掌控和情感分量的把握,是对作者的一种挑战。

      作者的寻找,是一种个性化的认知与寂寞地探寻。岁月的标签,是一种个人印记的心灵史,也是一种精神成长的时间表。在寂寥孤独的情感语景里,在浮躁喧哗的社会背景下,在自然景物的无声启示中,作者的寻找之旅开始了——以文字为舟车、以观察为向导、以对话为方式、以激情为动力、以感悟为目的,终于,她的发现和收获化为了一篇篇境遇、物象和心语的交流与融合的美文,并实时地排解了困惑迷惘的干扰、提升了自我觉悟的境界。《这个秋天我不知道要去哪里》、《我的小镇生活(一)》、《自由地漫过繁茂的枝叶与花蕊》等文,作者在病患休养的思绪漫游中、在咀嚼烧烤的玉米和观察大姐的地摊境遇中、在参与朋友婚宴时反而津津乐道地品尝“枫”的家常菜的感叹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敞开心窗袒露心迹的小资形象的跃动:对“书傻”称谓的认可与调侃,也是在自我梳理钟情于文学的是非功过;对玉米的隐喻及其个体户生活艰难的描写,赋予了一种难得的人文关怀和对比思考;对婚宴的排场浪费的诋毁和家常菜的青睐赞叹,表达了一种生活质量高低的臧否选择……这些心事和情景如静水般自然流淌,在不动神色中完成了一种平视中的对话、回味中的反思、触动中的体悟。这种岁月的标签,是喇叭花(即牵牛花)一样的灿烂绽放,是可遇不可求的人生际遇,也是文化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

       作者的叙事语言特色一直得到许多读者的肯定和好评。她的叙述腔调是平静而流畅的,具有一种良好的语感调控和表达能力。叙事琐碎而有质感,文字绵密而不沉重,想象丰富而不显得庞杂,情感转换有致而不令人突兀,证明了女性思维的缜密与细腻的特质。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刃剑的魔力。作者的文学视野大都还是囿于小我的圈子里,因而制约或影响了文本内容的拓展与主题内涵的挖掘;过度的心理描述和铺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读者的阅读耐心和效果;朦胧而琐碎的意象设置、穿插与跳跃,有时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理解和欣赏障碍。当然,文本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也是当前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寻找和实验。我们期待着,作者在寻找岁月的星辰和标签过程中,留下更多的靓丽身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