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想》遐思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周旭东《岁岁有今宵之月想》陶情艺术赏瑰(转哈师大白教授对拙作的一篇评论)
白伏喜
中秋节前向日,蒙了友人牵念,转来两期《八卦街》,致使我孤寂难耐心绪,登时昂奋起来。我深切喜欢《八卦街》这一内容丰嶦,形式多元,乡音嘹亮,尚雅合群的文学刊物;由衷祝愿她指日成为一个特色显卓的乡里文苑。感谢家山旧雨还记挂老夫。特向史文祥、昕昊、王锐、李德富诸公,毛猛平、苏文华致意。为表谢忱,不惴纡陋,匆忙中撰得《〈月想〉遐想》一纸,芹献之微,唯求正耳,是为小序。
认定《岁岁有今宵之月想》(《八卦街》总第28期•以下简作《月想》)之文体很必要,粗略看,《月想》为抒情散文,抑或说散文诗都无不可,然则又酷似三十年代鲁讯、叶圣陶、朱自清诸公笔下的抒情小品,后被方家称其“美文”的一类。
同样是抒情类,又何以有散文、小品、美文之区分?聊阐发之。人类文学始于实用、记述,是太古初民结绳记事的延伸;继而产生了比德况世诗文;最后出现审美陶情文字,至此赋比兴手法备矣,而后者做为文学最高档在于其侧重审美或全然审美。试看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虽经典至矣,终焉有因情设喻,以理属文,带有“说明”的印痕;而苏长公《承天寺记游》、张岱《湖心亭看雪》则全无寓意,唯美而已矣!无疑,后二可视为现代美文之滥觞。
说《月想》是美文,陶情有法,创意别裁,其妙有三,试赏析之。
首先,非烟非梦,众妙之门。
《月想》不实写特定景观,此间的花月水云等物象,只是浮着在感觉之间,游离于方域外;这种不确定性,烟烟梦梦,幻幻真真,迷蒙模糊状态,其存在意义不在写物象所在方位、秩序及变化,与其说是景、物,不如说是陶情语汇和审美密码。这种点到即止,虚于逶迤的景物,根本区别于借景抒情之“景”和假物托心之“物”。正是这与心灵不即不离,遥相呼应的物象为人们提供系列审美对象和情趣。可见烟烟梦梦,幻幻真真,才是众妙之门,审美要津。试赏,一枚落花“落到案上敞开的书页上,我便把伊当做美丽的书签,爱怜地,小心地,夹在书册里,让伊与李白的一江明月,王摩诘如影随形的贝叶经,或者花魁娘子的红罗衣,在一起,相映生辉——如今晚的花与月,茶与酒,圆圆的月华糕,与月亮般美好的心境”。摄入眼帘的先是系列细节,敞开的、美丽的、爱怜地、小心地、夹在……世间一切成功,都是细节的成功,文学亦然。篇中细节又如,“花儿,满开或半研或无声地,翩翩飘落。”“一树挂花,正香着。”这些陶情细节特点是微妙、浏亮,每一细节自成一审美单元。
接下来写,在复杂的审美组合中,落花任书签,遂与经卷长相厮守,因得穿越中古,结识诗空仙佛、红衣美女,光怪陆离,相映生辉;终于造就一个须臾永恒的审美对象主体,加之中秋花月茶酒,美好心境;在作者笔下,浑然出现一个宏微得体,物我相与的审美境界。
其二,微求寡欢 物我同归
作者描绘自家居所:“……清风,流水,月明,花开。别的,就都不重要了。”从语气上已了然其崇尚清淑,澹泊是求的传统书生气度。
所谓微求,是说除了必需的和心仪已久的,都不重要了。平静生涯,简居自乐,至美矣!
此君恬虚乐古,尤钟古琴。“如果,还奢求什么来助兴,就给我一把古琴吧。”“红尘俗于我,客串从峨嵋峰下来的方外人,与琴为一,演绎松风流水的出世想”真个神骨俱清矣!中国古代琴德琴艺集中体现着雅人深致。《琴赋》曰:“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作者以自我(红尘俗子)为主角,客串一世外高僧,作滔滔不尽出世之想,旨在提供一远离纷嚣,脱俗绝尘的超人形象,以资审美。
“一炉香,亦可免。”香,从香草到炉香。从薰衣、计时到礼佛,香文化殊其可观;文人于香似有特殊功用,清心,提神,甚至读书时用以标识句逗(读)。说“亦可免”,带着婉惜,只得割舍;写出这种心情,本身就很美;正如,《寻隐者不遇》,不遇,同样是一种美,如果没有此诗,诗人只能自己窝囊。
还提到蒲团,皎洁如冰雪,团团如满月。十指纤纤还袅着蒲草的香气呢。还有重要一点是,团形象征着团聚,食品类如汤圆、月饼。器用如团扇、圆形瓷器。试想,中秋节合家长幼咸集,团聚在大圆面前,对月赏花。品尝月饼的感觉,真个乐莫大焉。作者跽坐在蒲团上,瞑目,澄心,净虑;月影,花光,风声,水色,虫鸣,夜露,浑然一体,渐行渐远,出离远奔,而“我”却始终与诸天物同行,同憩,同归!还抑或是寰宇间最大的圆聚。
第三,文光情趣 美不胜收
《月想》做为美文,挺有文采。周旭东灵气也好。上面说过的是意法,再说说辞法。
一个是铺排堆锦。
堆锦,是一种修辞手法;又称名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也。
文中“淡墨,微云,月明,花开”、“有月明,有霜花,有玉露”,若此者,虽非名词句,多为词组,只要词面整装,也是堆锦;一组分三者,可称三分辞格,如“瞑目,澄心,净虑。”堆锦辞格,要注重各词语间内在联系(同类)。堆锦格妙在精粹,活泛,有辞趣。《月想》做到了。
另一是异类通感
把用于特定事物的感觉的词语,用于另类事物。《月想》文中有“十指纤纤还袅着蒲草的香气”,香气,无形,无影,为气态,可视为“非实物”怎么会袅(缠绕)上纤指;但,就这么说,不只是通,而且妙!
又,“虫鸣的皎洁”,新颖,俏皮。
《月想》仅只五百余字,练意精到,文字奇;少少许胜多多许!
这篇小文似乎写给自己的,陶情遣娱之作;但我相信,拿出去一定很多人会喜欢。
我寄望在《八卦街》上看到更多类似的短幅佳什。
癸已年仲秋节前夕竣稿
白伏喜
中秋节前向日,蒙了友人牵念,转来两期《八卦街》,致使我孤寂难耐心绪,登时昂奋起来。我深切喜欢《八卦街》这一内容丰嶦,形式多元,乡音嘹亮,尚雅合群的文学刊物;由衷祝愿她指日成为一个特色显卓的乡里文苑。感谢家山旧雨还记挂老夫。特向史文祥、昕昊、王锐、李德富诸公,毛猛平、苏文华致意。为表谢忱,不惴纡陋,匆忙中撰得《〈月想〉遐想》一纸,芹献之微,唯求正耳,是为小序。
认定《岁岁有今宵之月想》(《八卦街》总第28期•以下简作《月想》)之文体很必要,粗略看,《月想》为抒情散文,抑或说散文诗都无不可,然则又酷似三十年代鲁讯、叶圣陶、朱自清诸公笔下的抒情小品,后被方家称其“美文”的一类。
同样是抒情类,又何以有散文、小品、美文之区分?聊阐发之。人类文学始于实用、记述,是太古初民结绳记事的延伸;继而产生了比德况世诗文;最后出现审美陶情文字,至此赋比兴手法备矣,而后者做为文学最高档在于其侧重审美或全然审美。试看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虽经典至矣,终焉有因情设喻,以理属文,带有“说明”的印痕;而苏长公《承天寺记游》、张岱《湖心亭看雪》则全无寓意,唯美而已矣!无疑,后二可视为现代美文之滥觞。
说《月想》是美文,陶情有法,创意别裁,其妙有三,试赏析之。
首先,非烟非梦,众妙之门。
《月想》不实写特定景观,此间的花月水云等物象,只是浮着在感觉之间,游离于方域外;这种不确定性,烟烟梦梦,幻幻真真,迷蒙模糊状态,其存在意义不在写物象所在方位、秩序及变化,与其说是景、物,不如说是陶情语汇和审美密码。这种点到即止,虚于逶迤的景物,根本区别于借景抒情之“景”和假物托心之“物”。正是这与心灵不即不离,遥相呼应的物象为人们提供系列审美对象和情趣。可见烟烟梦梦,幻幻真真,才是众妙之门,审美要津。试赏,一枚落花“落到案上敞开的书页上,我便把伊当做美丽的书签,爱怜地,小心地,夹在书册里,让伊与李白的一江明月,王摩诘如影随形的贝叶经,或者花魁娘子的红罗衣,在一起,相映生辉——如今晚的花与月,茶与酒,圆圆的月华糕,与月亮般美好的心境”。摄入眼帘的先是系列细节,敞开的、美丽的、爱怜地、小心地、夹在……世间一切成功,都是细节的成功,文学亦然。篇中细节又如,“花儿,满开或半研或无声地,翩翩飘落。”“一树挂花,正香着。”这些陶情细节特点是微妙、浏亮,每一细节自成一审美单元。
接下来写,在复杂的审美组合中,落花任书签,遂与经卷长相厮守,因得穿越中古,结识诗空仙佛、红衣美女,光怪陆离,相映生辉;终于造就一个须臾永恒的审美对象主体,加之中秋花月茶酒,美好心境;在作者笔下,浑然出现一个宏微得体,物我相与的审美境界。
其二,微求寡欢 物我同归
作者描绘自家居所:“……清风,流水,月明,花开。别的,就都不重要了。”从语气上已了然其崇尚清淑,澹泊是求的传统书生气度。
所谓微求,是说除了必需的和心仪已久的,都不重要了。平静生涯,简居自乐,至美矣!
此君恬虚乐古,尤钟古琴。“如果,还奢求什么来助兴,就给我一把古琴吧。”“红尘俗于我,客串从峨嵋峰下来的方外人,与琴为一,演绎松风流水的出世想”真个神骨俱清矣!中国古代琴德琴艺集中体现着雅人深致。《琴赋》曰:“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作者以自我(红尘俗子)为主角,客串一世外高僧,作滔滔不尽出世之想,旨在提供一远离纷嚣,脱俗绝尘的超人形象,以资审美。
“一炉香,亦可免。”香,从香草到炉香。从薰衣、计时到礼佛,香文化殊其可观;文人于香似有特殊功用,清心,提神,甚至读书时用以标识句逗(读)。说“亦可免”,带着婉惜,只得割舍;写出这种心情,本身就很美;正如,《寻隐者不遇》,不遇,同样是一种美,如果没有此诗,诗人只能自己窝囊。
还提到蒲团,皎洁如冰雪,团团如满月。十指纤纤还袅着蒲草的香气呢。还有重要一点是,团形象征着团聚,食品类如汤圆、月饼。器用如团扇、圆形瓷器。试想,中秋节合家长幼咸集,团聚在大圆面前,对月赏花。品尝月饼的感觉,真个乐莫大焉。作者跽坐在蒲团上,瞑目,澄心,净虑;月影,花光,风声,水色,虫鸣,夜露,浑然一体,渐行渐远,出离远奔,而“我”却始终与诸天物同行,同憩,同归!还抑或是寰宇间最大的圆聚。
第三,文光情趣 美不胜收
《月想》做为美文,挺有文采。周旭东灵气也好。上面说过的是意法,再说说辞法。
一个是铺排堆锦。
堆锦,是一种修辞手法;又称名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也。
文中“淡墨,微云,月明,花开”、“有月明,有霜花,有玉露”,若此者,虽非名词句,多为词组,只要词面整装,也是堆锦;一组分三者,可称三分辞格,如“瞑目,澄心,净虑。”堆锦辞格,要注重各词语间内在联系(同类)。堆锦格妙在精粹,活泛,有辞趣。《月想》做到了。
另一是异类通感
把用于特定事物的感觉的词语,用于另类事物。《月想》文中有“十指纤纤还袅着蒲草的香气”,香气,无形,无影,为气态,可视为“非实物”怎么会袅(缠绕)上纤指;但,就这么说,不只是通,而且妙!
又,“虫鸣的皎洁”,新颖,俏皮。
《月想》仅只五百余字,练意精到,文字奇;少少许胜多多许!
这篇小文似乎写给自己的,陶情遣娱之作;但我相信,拿出去一定很多人会喜欢。
我寄望在《八卦街》上看到更多类似的短幅佳什。
癸已年仲秋节前夕竣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