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创作误区初探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心理迷宫与回归本真
新散文是以鲜明的个体生命体验为依托来进行创作的,在摆脱了集体主义观念、意识形态的束缚之后,迸发出勃勃生机。在提倡回归生命本真,探索生命存在意义上新散文有着鲜明的优势。但是,生命本真和鲜活的生命体验并不能划等号,一些新散文作者过于沉缅于个体经验,反而离生命本真愈行愈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些作者把一切生命体验都当作“真”来看待的,而人类的直觉并非全是真的,有大量的心理错觉存在其中,甚至包括大量的记忆错觉存在其中,人的感官是靠不住的。文学作者又多数敏感,情商值高,感性大于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作者会不断强化错觉,造成极端的心理偏执,从而在行文中陷入心理迷宫之中。这时候的生命体验是以错觉为基础的,它并不是生命的本真,恰恰相反,是一种生命的幻象。因此,一些新散文尽管作者自我感觉不错,但事实上,他们的作品只是精神的自慰品,不具备“真”的价值,也不具备生命意义,只是一种心理游戏。不得不说,错觉是美的,心理体验过程也很美妙,但是,那不是真的,只是情绪的宣泄而已。卡西尔说:“只受情绪支配乃是多愁善感,不是艺术。”而新散文中的一些作品正是这样,背离了艺术规律。
直觉和冲动是创造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直觉和冲动都是创造,在人类的直觉和冲动中,只有少数转化为创造,多数是没有价值的。化学家伍德在麻醉时,半梦半醒之间突然闪现了一个冲动,他觉得这个真理是一个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要伟大的发现,他赶紧记下来。醒来后,发现字迹潦草,他自己也认不出来。不得已,他只得再次冒险尝试,这次终于记下了清晰的字句,他醒来一看,原来写的是“香蕉很大,而香蕉皮更大。”新散文创作也有同样的例子,一些作者在陷入心理误区时误以为自己写的是真理,是高明的观点,事实上,一文不值。
如果不加以鉴别,一味地写个人生命体验,那么很容易陷入心理陷阱之中。作者所谓的价值,只是他自己构建的一个庞大的心理迷宫,他觉得壮丽无比,而在旁人看来,不过是一座纸糊的废墟。
二、敏感与矫情
作家是敏感的,敏感的人往往有创作天赋。高明的作家懂得把握敏感的心思,让它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呈现出来。过度的敏感是矫情,反而会破坏艺术的美。但是,一些新散文作家在把握度上显得太过了,大量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的运用往往突破了敏感的临界点,到达了矫情和无病呻吟的地步。用力过度是一些新散文作者的通病,新散文作者又偏爱写长篇散文,这就需要充斥大量的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过多了,反而冲淡了艺术的味道,显得像一块大大的“注水肉”,情感不是饱满的,而是泛滥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体验到新奇的心理波动,但是放下作品之后,却什么也不记起来,留不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作品是一种“心理烟花”,短暂易逝,不具备经典作品的耐久性,有可能流行一时,但很快也会烟消云散的。
因此,一些新散文存在表现过剩的现象,堆积了太多没有价值的感情,出现了情感泡沫,看起来繁华,实质上虚弱无力。一些新散文作品是语言的表演,而不是社会与生命的真实。
三、自我与非我
没有自我就没有艺术,艺术是个性的极致,而不是共性的。但是自我并非纯自我,艺术的自我往往是与社会与时代相契合的,达到共鸣点才能产生艺术的力量。纯自我往往陷入非我的误区,过于狭隘的思想也让散文视野变得狭隘,不是在向开放的领域延伸,而是向封闭的圈子回缩。作家自我主体意识强化是好事,但要有个度,任何事物过了就不好。文学必须要有自我,却不能完全表现自我。而散文又是自我性非常强的文体,所以新散文的一些作者很容易陷入高度自我化的误区之中。换句话说,他们是在追求自我的同时,迷失了自我。这个原因正是心理错觉造成的,他所体验到的只是一个极度虚幻的假我,而不是真我。散文要求真实,但很多人写的散文并不真实,存在自我的虚构性,为虚拟的自己意淫人生乐趣。只能说这种散文不是自我的,而是自私的,或者说是违背真实的。在一切文学作品中,纯粹的自我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自我和人类,和自然,和社会,和时代有契合点的时候才会产生艺术意义。退一步说,只有作者的自我和读者的自我产生某种联系时才能产生艺术魅力,所谓的纯自我只是一个苍白的笑话,那不是艺术。
新散文是以鲜明的个体生命体验为依托来进行创作的,在摆脱了集体主义观念、意识形态的束缚之后,迸发出勃勃生机。在提倡回归生命本真,探索生命存在意义上新散文有着鲜明的优势。但是,生命本真和鲜活的生命体验并不能划等号,一些新散文作者过于沉缅于个体经验,反而离生命本真愈行愈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些作者把一切生命体验都当作“真”来看待的,而人类的直觉并非全是真的,有大量的心理错觉存在其中,甚至包括大量的记忆错觉存在其中,人的感官是靠不住的。文学作者又多数敏感,情商值高,感性大于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作者会不断强化错觉,造成极端的心理偏执,从而在行文中陷入心理迷宫之中。这时候的生命体验是以错觉为基础的,它并不是生命的本真,恰恰相反,是一种生命的幻象。因此,一些新散文尽管作者自我感觉不错,但事实上,他们的作品只是精神的自慰品,不具备“真”的价值,也不具备生命意义,只是一种心理游戏。不得不说,错觉是美的,心理体验过程也很美妙,但是,那不是真的,只是情绪的宣泄而已。卡西尔说:“只受情绪支配乃是多愁善感,不是艺术。”而新散文中的一些作品正是这样,背离了艺术规律。
直觉和冲动是创造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直觉和冲动都是创造,在人类的直觉和冲动中,只有少数转化为创造,多数是没有价值的。化学家伍德在麻醉时,半梦半醒之间突然闪现了一个冲动,他觉得这个真理是一个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要伟大的发现,他赶紧记下来。醒来后,发现字迹潦草,他自己也认不出来。不得已,他只得再次冒险尝试,这次终于记下了清晰的字句,他醒来一看,原来写的是“香蕉很大,而香蕉皮更大。”新散文创作也有同样的例子,一些作者在陷入心理误区时误以为自己写的是真理,是高明的观点,事实上,一文不值。
如果不加以鉴别,一味地写个人生命体验,那么很容易陷入心理陷阱之中。作者所谓的价值,只是他自己构建的一个庞大的心理迷宫,他觉得壮丽无比,而在旁人看来,不过是一座纸糊的废墟。
二、敏感与矫情
作家是敏感的,敏感的人往往有创作天赋。高明的作家懂得把握敏感的心思,让它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呈现出来。过度的敏感是矫情,反而会破坏艺术的美。但是,一些新散文作家在把握度上显得太过了,大量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的运用往往突破了敏感的临界点,到达了矫情和无病呻吟的地步。用力过度是一些新散文作者的通病,新散文作者又偏爱写长篇散文,这就需要充斥大量的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过多了,反而冲淡了艺术的味道,显得像一块大大的“注水肉”,情感不是饱满的,而是泛滥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体验到新奇的心理波动,但是放下作品之后,却什么也不记起来,留不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作品是一种“心理烟花”,短暂易逝,不具备经典作品的耐久性,有可能流行一时,但很快也会烟消云散的。
因此,一些新散文存在表现过剩的现象,堆积了太多没有价值的感情,出现了情感泡沫,看起来繁华,实质上虚弱无力。一些新散文作品是语言的表演,而不是社会与生命的真实。
三、自我与非我
没有自我就没有艺术,艺术是个性的极致,而不是共性的。但是自我并非纯自我,艺术的自我往往是与社会与时代相契合的,达到共鸣点才能产生艺术的力量。纯自我往往陷入非我的误区,过于狭隘的思想也让散文视野变得狭隘,不是在向开放的领域延伸,而是向封闭的圈子回缩。作家自我主体意识强化是好事,但要有个度,任何事物过了就不好。文学必须要有自我,却不能完全表现自我。而散文又是自我性非常强的文体,所以新散文的一些作者很容易陷入高度自我化的误区之中。换句话说,他们是在追求自我的同时,迷失了自我。这个原因正是心理错觉造成的,他所体验到的只是一个极度虚幻的假我,而不是真我。散文要求真实,但很多人写的散文并不真实,存在自我的虚构性,为虚拟的自己意淫人生乐趣。只能说这种散文不是自我的,而是自私的,或者说是违背真实的。在一切文学作品中,纯粹的自我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自我和人类,和自然,和社会,和时代有契合点的时候才会产生艺术意义。退一步说,只有作者的自我和读者的自我产生某种联系时才能产生艺术魅力,所谓的纯自我只是一个苍白的笑话,那不是艺术。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