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足音一识君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走近大师之二(季羡林)
“空谷足音”成语出自《庄子》。《庄子、徐无鬼》曰:“夫逃空谷者,藜翟拄乎鼠生鼠由之迳,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就是说,在高山深谷之中,遥无人烟,林多树茂,杂草丛生,幽静得可怕,若闻得脚步声,便会感到亲切异常。笔者早年在一深山看护果园,曾经有过此深切体验,有时哪怕咳嗽一声,也会在深谷中引起回响。空谷就像一个大音箱,没有声响时寂静得可怕,稍有动静便成绝响。这只能从物理学上进行解释。后人便把那种稀罕的声音和高雅的言论称之为空谷足音。笔者读《季羡林散文》,就有这种空谷足音的感觉。
笔者读到的这本《季羡林散文》,是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大32开本,共有469页,收集了季先生61篇散文。该书在编排上也很有特色,他将季先生61篇散文分为六辑:第一辑品味人生;第二辑天涯履痕;第三辑花木寄情;第四辑学海纵横;第五辑师情谊;第六辑生平经历。可以说收集融合了季先生七十余载散文作品的精华部分。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此书题写了书名,可谓锦上添花。
季羡林先生是我们山东老乡。他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为临清市)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至1945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从德国归来,经陈寅恪推荐,到北京大学。按当时规定,得学位回国的学人最高只能给予副教授职称,可是他一回来不久就被定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文科研究所导师。季先生是全国很少几个享有终生荣誉的哲学教授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汉语学家、翻译家、佛学家、散文作家。他一生从教,可谓桃李满天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可谓著作等身;他德高望重而又长寿,可谓“仁者寿”。他的学术著作计一千多万字,内容涉及哲学、佛学、文学、语言文字学、印度学等。出版散文集20多种,《牛棚杂忆》为读者所熟悉,《清塘荷韵》曾获1998年全国新闻一等奖。
季先生是语言学家,他不仅精通汉语,通晓英法德三国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对世界上少有的梵文和吐火罗文比较精通,这在全国是仅此一人,在世界上也不多见。所以,季先生被称为国宝级专家,每到过年过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去看望他。季先生从1954年起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还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今年已达95岁高龄,但仍然是著作不断,为人师表。
谈起季先生的为人,国内无论是学界还是舆论界,都是有口皆碑。他在文革中饱受摧残,作为北大著名教授,学术专家,在文革一开始就被视为白专典型。从被打倒抄家,到劳改蹲牛棚,后来有一次被造反派用自行车链条打得失去知觉。但他复出后仍然宽宏大量对待那些曾经批斗过他的学生。他对祖国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都丝毫没有改变。季先生留学德国十年,是喝过洋墨水的,但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身粗布蓝衣中山装,从来没穿过西装。在北大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又一届新生入学,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聚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守门人模样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没说什么,就答应了,并且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守着那位学生的行李。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新生吃惊地认出了台上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就是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他的平易近人,由此可见一斑。
他一辈子粗茶淡饭,至今仍然是吃剪饼卷大葱,喝绿豆小米稀饭。所以,在北大,人们很难把他与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联系起来,就象一个山东农村来的做校工的清瘦老头,那么平凡、那么朴实无华。然而,正是这么一个老头,在学界引领着世界学术的潮流,2005年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亲切看望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说:“您这一生,不容易啊!”温总理称他为“学界的榜样”。温家宝随身拿出一件小礼物送给季羡林━━那是一幅水晶玻璃画,上面有激光“刻印”的温家宝和季羡林在一起的画像。说:“这上面还刻了一句您最喜欢的话:真情。您常讲做人要真情、真实、真切。”季老说:“对,‘三真’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
文如其人,季先生的散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真实、真情、真切。读他的散文,我第一个感觉是真实。他抒发的是真情,说得是大实话,细节和情节都比较真切,处处都能感受到他的率真。《中庸》里有句话:“率性之谓道。”这个道,作为散文来说,就是真实。散文作为艺术之一种,是真实的艺术,来不得半点假。即便是艺术真实也必须反映生活的本质即真实。
做学问,写文章,由平凡入高深易,由高深返回平凡就有些难。人本来都是平凡的,可当许多人都要显得不平凡时,那个真实和平凡就很难坚持的。而季先生是经历过做学问三重境界的人,既独上过高楼,望尽了天涯路,又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还经历了千百度的追寻,蓦然回首灯火阑栅处的境界。他现在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这正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个境界。世人写散文都追求个性或个别,追求典雅或高深,以显示出与众不同来。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散文就要求新求异。但是,如果故作高深,堆砌辞藻,哗众取宠,就是不可取的。而季先生以真实朴素为本色,在平凡的叙述中阐释出不平凡的人生哲理来,这就是他的不平凡之处。
季先生写猫的散文有好几篇。但我看了他写的《老猫》,竟然流下了热泪。老猫的温柔敦厚,老猫的虎虎生气,乃至老猫年老时黯然消失,不给家人添麻烦。老猫的形象栩栩如生。他边叙边议,除了介绍他家养的老猫“虎子”的性格特点之外,他着重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他说:‘我读过不少哲学家和宗教家谈论生死大事的文章。这些文章多半有非常精辟的见解,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也想努力从中学习一些有关生死的真理。结果却是毫无所得。那些文章中,除了说教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大都是老生常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没能给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看来,倒是猫们临终时的所作所为,即使仅仅是出于本能吧,却给我很大的启发。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们学习一点经验吗?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中国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还与唐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想求得长生不老。到头来仍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落得黄土一抔,‘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我辈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费苦心呢?”这些叙述和感悟如果不是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是不会这么真实而真切。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季先生所有散文都是他从心底流出来的,他始终如一保持着说真话的风格和品德。
季先生写散文不仅真实,而且善动真情。如前所述,《三个女孩》是动了真情的,但是这是人间最珍贵的极纯洁的忘年交感情,没有任何私欲暧昧的感情。季先生是学者中少见的多情之人,甚至可以说多愁善感。他喜爱动物花草,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他二十岁与兔子,八十多岁与老猫都有着难分难解的感情,经历着同样的悲欢离合。在他眼里,这些小动物就是他的家庭成员。他对书斋,小胡同,山水,无一不关情,可以说寓情深于草木虫鱼,寄心魄于日月星辰。我读了他怀念故人好友的几篇散文,常为季先生情真而感动。这一点从他的那几篇散文的题目也可看出,他用《忆章用》和《章用一家》写老朋友章用;写冯至用《哭冯至》;写吴组湘用《悼组湘》等。一“忆”、一“哭”、一“悼”,这些词都体现了他对至朋好友的深厚感情。他还有家国之爱恨,凡世界之情爱,国家之兴衰,家人之悲欢,都是他写散文的素材,也都饱蘸情怀。读之不免潸然泪下。最让人不能卒读的是他写文革经历的那几篇。
季先生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国学深厚。这是学者散文不同于非学者散文的鲜明特点,尽管有个别所谓的“作家”不承认季老是大师,但丝毫不妨碍他在散文上的卓越成就。他的深厚的学养,是那些所谓的“作家”一辈子望尘莫及的。他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融合为一体,他把哲学与佛学融会在一起,他把人情与世事贯通在一起。我们在他的散文中能学到很多:哲学的、佛教的、古典文学的,外国文学的,甚至是佛洛伊德的、印度梵文的等等。他是学西洋文学的,欧洲文学的深厚学养,使他写散文时如鱼得水,欧洲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精华,他都再熟悉不过。经典名句,顺手拈来,皆成文章。如果说谁的散文能够做到博大精深,我认为在国内季先生就是博大精深的大散文家。
先看他的古典文学的修养。“清塘荷韵”是他的名篇。这篇散文叙述了他在燕园清塘里栽种荷花的经历。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比较而言,朱自清偏重于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而季羡林则偏重于对栽种荷籽的感悟。朱自清只是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而季先生则引用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而后又接连引用数句古诗词。比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小荷才露尖尖角”“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诗句,使这篇散文更具有文化含量。文章开头就一鸣惊人:“楼前有荷塘数亩”。这一句是他平易、率真风格的真实写照。可谓一句话见精神。然后他抒发对荷塘无荷的遗憾。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他听说莲子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就用铁锤砸开一条缝,种在了荷塘里。一年没见动静,两年也没见动静,到了第三年,却长出几个圆圆的绿叶,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秋天来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令人灰心丧气。然而到第四年,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长出一大片绿叶,叶片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不到半个月功夫,就蔓延到半个池塘,荷花也接踵而至。花色浓红,花瓣极多。周一良先生见了赐名曰“季荷”,与季先生的姓暗合。这篇美文我读过好几遍,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季先生不但写散文,还研究散文的理论与写作实践。他在《散文的光谱》《漫谈散文》两篇文章中,集中谈了他对散文的理解。归纳起来,他的散文观有三点:一是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二是散文的标准只有一个真字;三是散文虽然好写,但是写好不容易,并非越散越好、越随越好。写好散文,非得经过一番锤炼,下过一番功夫,才能有所成就。
关于散文的广义、狭义之分,他在《散文的光谱》首先肯定了他的学生卞毓方对散文的探索和成就。然后,他认为卞的散文是广义的散文,只有英国人所谓的小品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其他的政论,报告文学等,都不能算是散文。英国确实出了不少散文大家,如兰姆、吉辛,德、昆西,切斯特顿等。法国则有蒙田。同样作为文学大国的德国与俄罗斯,散文作家却非常稀见。这恐怕与他们的民族气质和思维方式有关吧!季先生并不厚洋薄中,尽管他受西方教育多些。他对中国司马迁,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推崇备至。认为明末的公安派和竟陵派,以及清朝的桐城派,都是地地道道的散文。季先生还认为,广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对立的一种不用韵又没有节奏的文体。再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骈文相对的,不用四六句的文体。更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随笔、小品文、杂文等名称混用的一种出现比较晚的文体。他还认为,五四以来,诸文体中最成功的是白话散文,能够独步文坛。新诗算不上成功。
关于散文的标准。他说:“我对散文提出来的标准只有一个‘真’字,不能捏造,不能胡编。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等也无不洋溢着真情实感,就连柳宗元的那些写景文,字里行间,也莫不有情感的火花闪烁明灭,甚至苏轼的那些类似政论的文章,比如《留侯论》《范增论》等等,也都弥漫着浓厚的抒情气息。”他在《漫谈散文》中又详细谈了他对“真情”的界定:“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史记》中有许多《列传》,本来都是叙事的,但是,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悲愤之情,我称之为散文中的上品。贾谊的《过秦论》,苏东坡的《范增论》、《留侯论》等等,虽似无情可抒,然而却文采斐然,情即蕴涵其中。我也认为是散文的上品。”总之,他认为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季先生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富有深刻的哲理。季先生从文七十余年,他在散文里记录了他坎坷、曲折、追求和奋斗的历程。文章中饱含着他的痛苦与欢乐、忧伤和幸福、迷惘和豁达、苦涩与甘甜。他在早年的散文,有些茫然和曲折低回;人到中年,经过战乱和分离,在昂扬勃发中又有些质朴厚道;晚年介入佛学,超然拔俗,诙谐幽默。在淳朴隽永的叙述语言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他在《老猫》中后半部分大段大段的思考和阐述,都来自几十年人生坎坷的经验,以及参透社会人生的大彻大悟。他在《牛棚杂忆》中写到文革时挨斗最难以忍受时,也忘不了幽它一默:他曾经想到过死,准备好了一大瓶安眠药,但还没来得及吃下去,又被造反派抓去揪斗。他说幸亏造反派揪斗他,救了他,不然早就见阎王了。他把囚禁重犯的地方称之为“特别雅座”。他总结出文革时期革命小将对付老家伙的办法是“折磨论”。这些把苦难当作幽默的句子比比皆是,充分显示了季先生把坎坷与折磨当作人生营养的达观态度。记得在另一本书中,我看到季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他一生为处世之道的高度概括,也可以看作是他始能做到心态平和的“秘诀”。
他在《八十述怀》一文中,复述了鲁迅先生散文诗《过客》中的故事:过客一直马不停蹄地往前走,要去一个地方,在小女孩的土屋前讨水喝,小女孩问他去啥地方,他说是西边。西边是什么地方呢?老翁说:“前面是坟墓”。小女孩说:“不,不,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它们的。”季老说,人活八十,真的没想到,“我同那个老翁不一样,有些地方颇像那个小女孩,我既看到了坟,也看到了野百合和野蔷薇。”这表现了他对穷通寿夭的达观态度。他想起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在经过了多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后,他已经变成自由自在之身。
季先生在《忆章用》一文中,谈了在德国与好朋友章用交往的过程,描写了章用的“怪”,但他的“怪”正是他的优点,是他不同于平庸之人的地方。一个傍晚,他到季先生家里来,从衣袋里摸出一张硬纸片。上面工整地写着一首诗:“空谷足音一识君,相期诗伯苦相熏;体裁新旧同尝试,胎息中西沐见闻。胸宿赋才徕物与,气嘘史笔发清芬;千金敝帚孰轻重,后世凭猜定小文。”章用早就死了,可是章用是个预言家,他料定季先生将来在散文上的卓越成就。直到我写这篇评论时,还为章用的先见之明而惊诧。他怎么说得这么准呢?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很多,他对国家文化事业的贡献很大,对东亚文化的贡献也很大。然而流传甚广、大众真正记住他的是哪些文章呢?还不是那些像空谷足音一样的散文小品?
“空谷足音”成语出自《庄子》。《庄子、徐无鬼》曰:“夫逃空谷者,藜翟拄乎鼠生鼠由之迳,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就是说,在高山深谷之中,遥无人烟,林多树茂,杂草丛生,幽静得可怕,若闻得脚步声,便会感到亲切异常。笔者早年在一深山看护果园,曾经有过此深切体验,有时哪怕咳嗽一声,也会在深谷中引起回响。空谷就像一个大音箱,没有声响时寂静得可怕,稍有动静便成绝响。这只能从物理学上进行解释。后人便把那种稀罕的声音和高雅的言论称之为空谷足音。笔者读《季羡林散文》,就有这种空谷足音的感觉。
笔者读到的这本《季羡林散文》,是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大32开本,共有469页,收集了季先生61篇散文。该书在编排上也很有特色,他将季先生61篇散文分为六辑:第一辑品味人生;第二辑天涯履痕;第三辑花木寄情;第四辑学海纵横;第五辑师情谊;第六辑生平经历。可以说收集融合了季先生七十余载散文作品的精华部分。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此书题写了书名,可谓锦上添花。
季羡林先生是我们山东老乡。他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为临清市)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至1945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从德国归来,经陈寅恪推荐,到北京大学。按当时规定,得学位回国的学人最高只能给予副教授职称,可是他一回来不久就被定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文科研究所导师。季先生是全国很少几个享有终生荣誉的哲学教授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汉语学家、翻译家、佛学家、散文作家。他一生从教,可谓桃李满天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可谓著作等身;他德高望重而又长寿,可谓“仁者寿”。他的学术著作计一千多万字,内容涉及哲学、佛学、文学、语言文字学、印度学等。出版散文集20多种,《牛棚杂忆》为读者所熟悉,《清塘荷韵》曾获1998年全国新闻一等奖。
季先生是语言学家,他不仅精通汉语,通晓英法德三国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对世界上少有的梵文和吐火罗文比较精通,这在全国是仅此一人,在世界上也不多见。所以,季先生被称为国宝级专家,每到过年过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去看望他。季先生从1954年起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还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今年已达95岁高龄,但仍然是著作不断,为人师表。
谈起季先生的为人,国内无论是学界还是舆论界,都是有口皆碑。他在文革中饱受摧残,作为北大著名教授,学术专家,在文革一开始就被视为白专典型。从被打倒抄家,到劳改蹲牛棚,后来有一次被造反派用自行车链条打得失去知觉。但他复出后仍然宽宏大量对待那些曾经批斗过他的学生。他对祖国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都丝毫没有改变。季先生留学德国十年,是喝过洋墨水的,但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身粗布蓝衣中山装,从来没穿过西装。在北大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又一届新生入学,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聚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守门人模样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没说什么,就答应了,并且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守着那位学生的行李。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新生吃惊地认出了台上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就是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他的平易近人,由此可见一斑。
他一辈子粗茶淡饭,至今仍然是吃剪饼卷大葱,喝绿豆小米稀饭。所以,在北大,人们很难把他与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联系起来,就象一个山东农村来的做校工的清瘦老头,那么平凡、那么朴实无华。然而,正是这么一个老头,在学界引领着世界学术的潮流,2005年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亲切看望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说:“您这一生,不容易啊!”温总理称他为“学界的榜样”。温家宝随身拿出一件小礼物送给季羡林━━那是一幅水晶玻璃画,上面有激光“刻印”的温家宝和季羡林在一起的画像。说:“这上面还刻了一句您最喜欢的话:真情。您常讲做人要真情、真实、真切。”季老说:“对,‘三真’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
文如其人,季先生的散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真实、真情、真切。读他的散文,我第一个感觉是真实。他抒发的是真情,说得是大实话,细节和情节都比较真切,处处都能感受到他的率真。《中庸》里有句话:“率性之谓道。”这个道,作为散文来说,就是真实。散文作为艺术之一种,是真实的艺术,来不得半点假。即便是艺术真实也必须反映生活的本质即真实。
做学问,写文章,由平凡入高深易,由高深返回平凡就有些难。人本来都是平凡的,可当许多人都要显得不平凡时,那个真实和平凡就很难坚持的。而季先生是经历过做学问三重境界的人,既独上过高楼,望尽了天涯路,又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还经历了千百度的追寻,蓦然回首灯火阑栅处的境界。他现在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这正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个境界。世人写散文都追求个性或个别,追求典雅或高深,以显示出与众不同来。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散文就要求新求异。但是,如果故作高深,堆砌辞藻,哗众取宠,就是不可取的。而季先生以真实朴素为本色,在平凡的叙述中阐释出不平凡的人生哲理来,这就是他的不平凡之处。
季先生写猫的散文有好几篇。但我看了他写的《老猫》,竟然流下了热泪。老猫的温柔敦厚,老猫的虎虎生气,乃至老猫年老时黯然消失,不给家人添麻烦。老猫的形象栩栩如生。他边叙边议,除了介绍他家养的老猫“虎子”的性格特点之外,他着重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他说:‘我读过不少哲学家和宗教家谈论生死大事的文章。这些文章多半有非常精辟的见解,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也想努力从中学习一些有关生死的真理。结果却是毫无所得。那些文章中,除了说教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大都是老生常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没能给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看来,倒是猫们临终时的所作所为,即使仅仅是出于本能吧,却给我很大的启发。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们学习一点经验吗?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中国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还与唐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想求得长生不老。到头来仍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落得黄土一抔,‘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我辈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费苦心呢?”这些叙述和感悟如果不是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是不会这么真实而真切。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季先生所有散文都是他从心底流出来的,他始终如一保持着说真话的风格和品德。
季先生写散文不仅真实,而且善动真情。如前所述,《三个女孩》是动了真情的,但是这是人间最珍贵的极纯洁的忘年交感情,没有任何私欲暧昧的感情。季先生是学者中少见的多情之人,甚至可以说多愁善感。他喜爱动物花草,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他二十岁与兔子,八十多岁与老猫都有着难分难解的感情,经历着同样的悲欢离合。在他眼里,这些小动物就是他的家庭成员。他对书斋,小胡同,山水,无一不关情,可以说寓情深于草木虫鱼,寄心魄于日月星辰。我读了他怀念故人好友的几篇散文,常为季先生情真而感动。这一点从他的那几篇散文的题目也可看出,他用《忆章用》和《章用一家》写老朋友章用;写冯至用《哭冯至》;写吴组湘用《悼组湘》等。一“忆”、一“哭”、一“悼”,这些词都体现了他对至朋好友的深厚感情。他还有家国之爱恨,凡世界之情爱,国家之兴衰,家人之悲欢,都是他写散文的素材,也都饱蘸情怀。读之不免潸然泪下。最让人不能卒读的是他写文革经历的那几篇。
季先生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国学深厚。这是学者散文不同于非学者散文的鲜明特点,尽管有个别所谓的“作家”不承认季老是大师,但丝毫不妨碍他在散文上的卓越成就。他的深厚的学养,是那些所谓的“作家”一辈子望尘莫及的。他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融合为一体,他把哲学与佛学融会在一起,他把人情与世事贯通在一起。我们在他的散文中能学到很多:哲学的、佛教的、古典文学的,外国文学的,甚至是佛洛伊德的、印度梵文的等等。他是学西洋文学的,欧洲文学的深厚学养,使他写散文时如鱼得水,欧洲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精华,他都再熟悉不过。经典名句,顺手拈来,皆成文章。如果说谁的散文能够做到博大精深,我认为在国内季先生就是博大精深的大散文家。
先看他的古典文学的修养。“清塘荷韵”是他的名篇。这篇散文叙述了他在燕园清塘里栽种荷花的经历。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比较而言,朱自清偏重于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而季羡林则偏重于对栽种荷籽的感悟。朱自清只是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而季先生则引用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而后又接连引用数句古诗词。比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小荷才露尖尖角”“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诗句,使这篇散文更具有文化含量。文章开头就一鸣惊人:“楼前有荷塘数亩”。这一句是他平易、率真风格的真实写照。可谓一句话见精神。然后他抒发对荷塘无荷的遗憾。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他听说莲子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就用铁锤砸开一条缝,种在了荷塘里。一年没见动静,两年也没见动静,到了第三年,却长出几个圆圆的绿叶,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秋天来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令人灰心丧气。然而到第四年,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长出一大片绿叶,叶片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不到半个月功夫,就蔓延到半个池塘,荷花也接踵而至。花色浓红,花瓣极多。周一良先生见了赐名曰“季荷”,与季先生的姓暗合。这篇美文我读过好几遍,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季先生不但写散文,还研究散文的理论与写作实践。他在《散文的光谱》《漫谈散文》两篇文章中,集中谈了他对散文的理解。归纳起来,他的散文观有三点:一是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二是散文的标准只有一个真字;三是散文虽然好写,但是写好不容易,并非越散越好、越随越好。写好散文,非得经过一番锤炼,下过一番功夫,才能有所成就。
关于散文的广义、狭义之分,他在《散文的光谱》首先肯定了他的学生卞毓方对散文的探索和成就。然后,他认为卞的散文是广义的散文,只有英国人所谓的小品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其他的政论,报告文学等,都不能算是散文。英国确实出了不少散文大家,如兰姆、吉辛,德、昆西,切斯特顿等。法国则有蒙田。同样作为文学大国的德国与俄罗斯,散文作家却非常稀见。这恐怕与他们的民族气质和思维方式有关吧!季先生并不厚洋薄中,尽管他受西方教育多些。他对中国司马迁,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推崇备至。认为明末的公安派和竟陵派,以及清朝的桐城派,都是地地道道的散文。季先生还认为,广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对立的一种不用韵又没有节奏的文体。再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骈文相对的,不用四六句的文体。更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随笔、小品文、杂文等名称混用的一种出现比较晚的文体。他还认为,五四以来,诸文体中最成功的是白话散文,能够独步文坛。新诗算不上成功。
关于散文的标准。他说:“我对散文提出来的标准只有一个‘真’字,不能捏造,不能胡编。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等也无不洋溢着真情实感,就连柳宗元的那些写景文,字里行间,也莫不有情感的火花闪烁明灭,甚至苏轼的那些类似政论的文章,比如《留侯论》《范增论》等等,也都弥漫着浓厚的抒情气息。”他在《漫谈散文》中又详细谈了他对“真情”的界定:“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史记》中有许多《列传》,本来都是叙事的,但是,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悲愤之情,我称之为散文中的上品。贾谊的《过秦论》,苏东坡的《范增论》、《留侯论》等等,虽似无情可抒,然而却文采斐然,情即蕴涵其中。我也认为是散文的上品。”总之,他认为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季先生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富有深刻的哲理。季先生从文七十余年,他在散文里记录了他坎坷、曲折、追求和奋斗的历程。文章中饱含着他的痛苦与欢乐、忧伤和幸福、迷惘和豁达、苦涩与甘甜。他在早年的散文,有些茫然和曲折低回;人到中年,经过战乱和分离,在昂扬勃发中又有些质朴厚道;晚年介入佛学,超然拔俗,诙谐幽默。在淳朴隽永的叙述语言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他在《老猫》中后半部分大段大段的思考和阐述,都来自几十年人生坎坷的经验,以及参透社会人生的大彻大悟。他在《牛棚杂忆》中写到文革时挨斗最难以忍受时,也忘不了幽它一默:他曾经想到过死,准备好了一大瓶安眠药,但还没来得及吃下去,又被造反派抓去揪斗。他说幸亏造反派揪斗他,救了他,不然早就见阎王了。他把囚禁重犯的地方称之为“特别雅座”。他总结出文革时期革命小将对付老家伙的办法是“折磨论”。这些把苦难当作幽默的句子比比皆是,充分显示了季先生把坎坷与折磨当作人生营养的达观态度。记得在另一本书中,我看到季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他一生为处世之道的高度概括,也可以看作是他始能做到心态平和的“秘诀”。
他在《八十述怀》一文中,复述了鲁迅先生散文诗《过客》中的故事:过客一直马不停蹄地往前走,要去一个地方,在小女孩的土屋前讨水喝,小女孩问他去啥地方,他说是西边。西边是什么地方呢?老翁说:“前面是坟墓”。小女孩说:“不,不,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它们的。”季老说,人活八十,真的没想到,“我同那个老翁不一样,有些地方颇像那个小女孩,我既看到了坟,也看到了野百合和野蔷薇。”这表现了他对穷通寿夭的达观态度。他想起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在经过了多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后,他已经变成自由自在之身。
季先生在《忆章用》一文中,谈了在德国与好朋友章用交往的过程,描写了章用的“怪”,但他的“怪”正是他的优点,是他不同于平庸之人的地方。一个傍晚,他到季先生家里来,从衣袋里摸出一张硬纸片。上面工整地写着一首诗:“空谷足音一识君,相期诗伯苦相熏;体裁新旧同尝试,胎息中西沐见闻。胸宿赋才徕物与,气嘘史笔发清芬;千金敝帚孰轻重,后世凭猜定小文。”章用早就死了,可是章用是个预言家,他料定季先生将来在散文上的卓越成就。直到我写这篇评论时,还为章用的先见之明而惊诧。他怎么说得这么准呢?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很多,他对国家文化事业的贡献很大,对东亚文化的贡献也很大。然而流传甚广、大众真正记住他的是哪些文章呢?还不是那些像空谷足音一样的散文小品?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