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评阿勒泰李娟的散文创作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评阿勒泰李娟的散文创作   
文章类型:自由文体   作者:孙金钰    发布时间:2008-06-14   点击次数:380071    传递小纸条  

--------------------------------------------------------------------------------
  
      时至今日,新疆的散文创作进入了名副其实的萧条时期。它产生了周涛、周军成、叶尔克西这样中国一流的作家,但在更年轻的一代那里却呈现出了后继乏人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牧区的李娟成为了瞩目的散文作家。



    一些读者认为,新疆优秀的散文作家还有许多。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把目光过多地放在这些作家作品“表达”的层面,而对他们“发现”的能力缺乏清醒的认识。



    人们对李娟的认可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她年轻,她现在不过二十多岁,文学前途尚属不可知;另外是她的才气以及这才气背后的一颗富有活力、纯真、宽厚而善良的心灵。她的语言清新、生动,宛如灵魂深处潺潺流动、甘甜而不带任何杂质的清泉,弥漫着美好而浓郁的气质。她对形象的勾画非常到位,特别是涉及到那些她极为熟悉的生活时,其在表达上表现出的深刻是令人惊叹的。这一切使她在同辈的写作者中如鹤立鸡群、卓尔不凡。正因为如此,她赢得了以青年为主的大批读者。从网络上的情况看,她可能是除了周涛与刘亮程之外最有影响的新疆作家。



    鉴于李娟已写出了《木耳》、《一辆粉红色的大车》、《有关纳德亚一家》、《一个普通人》等表达形式完美的作品,仅就“表达”而言,她可以和周涛、周军成、叶尔克西并列在一起,但如果把“表达”和“内容”放在一起考虑,情况就复杂了些。她似乎欠缺些什么。这倒不是因为她年轻,而是因为她的创作中缺少上述三位作家作品中那种沉甸甸的分量。相比较而言,她的作品中有一种空洞、幼稚的东西。打个比喻,它们就像是一具具纯度不高、工艺朴素精美的黄金制品,华丽、悦目,但却没有达到足够的重量。



    美是有重量的。美隐藏在生活中、自然里、人的心灵间。它需要人去发现。你发现的能力越强,你所发现的美的含金量也越大。它也就越有价值。



    就李娟的情况而言,针对她的不足你可以做多方面的解释,比如生活积累的不够,时代精神的局限,文化环境的平庸,所读书籍的浅薄,甚至心灵本身的制约……但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发现的能力,发现美的能力的欠缺。简单地说,李娟有着一流的表现美的能力,但却没有与之相称的发现美的能力。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她作品的缺憾,一种内在的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的不足。



    发现美的能力是一个写作者诸多能力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的写作者往往会选择不同的表达对象;甚至针对同一写作对象不同的写作者也会写出思想、情感、气质迥然不同的作品来。“发现”是基础,“选择”是发现之后的结果。对每个写作者而言,那些被“选中”的不同的对象,同一事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面显然更符合他的审美标准,更容易表达其思想、情感。其实选择不仅针对外部世界,它同样在作者的内心展开。只要是在清醒状态下,人的内心随时随地都会涌现种种思想和情感,但并不是每一种思想、情感都有表达的必要,只有那些作者认为有价值的思想情感才会激起他表达的欲望。而且,人的思想情感并不是会自动地产生,它们总是心灵接受外在之物的刺激的产物。“外在之物”可以存在于记忆中,也可以存在于现实中,当它们对心灵产生作用,并激发起了那些在作者看来值得一写的思想感情时,它们其实也被作者选中了,被作者的心灵选中,成了被表达的对象。也就是说,在那一刻,主观与客观的通道被打通。于是,写作自然而然地开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某种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一种决定作者选择的东西:审美趣味。审美趣味选择了一定的思想情感以及那些激发起了这些思想情感的外在之物,通过文字,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了精神产品。准确地说,思想不过是审美趣味的清道夫,以便它更好地看到自己喜好的东西,情感则是它搅动起整个精神系统后心灵投射在作品中的影子。



    发现美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作者审美趣味的高下及思想的深度。在审美活动中两者的关系是:思想揭示事物的本质,审美趣味通过情感的方式做出反应,因而,思想的深度将直接影响一个作者发现美的能力。



    在读了李娟的一些作品后,我感到这位年轻的作家虽然有着良好的艺术气质及极好的表达能力,但在内容的选择与挖掘上存在着问题。我觉得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一、她还年轻,对现实的感知还不够丰富、深刻;二、她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如形象思维能力好;三、她的审美趣味没有能够突破我们所依附的这个平庸而灰暗的文化环境。其中,后两个方面的原因是本质性的。因为,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都在其很年轻的时候写了思想和趣味具佳的作品,其中不乏女性;对于那些一流的写作者来说,思想深度、趣味高下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无关,与它们有关的仅仅是作家的禀性、天生的并经过后天训练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实际拥有的文化环境。



    李娟思想不够深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浅显主题轻松的驾驭。比如表现亲情的《我带给你们的事物》,表现普通人生活情趣的《家》、《酒鬼》、《洗澡》,表现哈萨克人道德的《一个普通人》,表现哈萨克人社会风貌的《一辆粉红色大车》等等。这些主题是清晰的,是扎实并且值得推敲的。它们浅显、一目了然,在任何一张报纸的副刊上都可以看到。虽然它们出自李娟这样一位极有才华的作者手中,它们平庸的面貌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当她试图揭示一些较深刻的主题时,她往往表现得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在《孩子的手》中,作者试图表达这样一个主题:人心的冷漠会导致冷漠者的不幸。这是个严肃并且深刻的主题,许多大作家都表现过它。但在《孩子的手》中,这一主题是以武断的方式出现的。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人心的冷漠,看到了冷漠者的不幸,但却没有看到冷漠与冷漠者不幸之间的必然联系。难道看到一只掉在雪地中的人手,或将它踢几下一个人就会遭到不幸吗?不会的。根据常识来看是不会的。那么作者是要说明什么呢?是要表达一种神秘主义吗?当然也不是。因为神秘主义也有最基本的逻辑。而《孩子的手》中缺少这种逻辑。这是个思想深度的问题,也就是说她本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不清楚。肤浅的思想也影响了表达:整个篇章模糊不清、索然无味。            



   《九片雪》中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其中极富感性的描写非常动人。这是一首雪的颂歌。但作者显然不满足于将笔触停留在自然的层面。在文章的第七部分,她由“落雪”联想到了人世中不断而至的种种悲喜祸福,并表示要“好不悲伤地接受它”,从而成功地升华了文章的思想情感,但在第八部分便出现了问题。在此之前文章一直对“雪”持一种赞赏的态度,肯定了“雪”之美,但在这部分的后半部作者却说:“可我们的心却是在怦怦跳动,泵起血液向高处喷涌。我们的四肢和面孔健康而年轻。我们怎能只是像一些雪花那样简单。是谁随随便便就用了这种比拟来搪塞我们激情纷扬的一生,是谁仅用一些雪就欺骗了整个冬天,并蒙蔽我们的眼睛。让一些不该落下的落下,立即用别的落下的东西,掩盖了它。”



    前半部精湛的描写就这样被否定了。而“激情纷扬的一生”的价值又在那里呢?文中只有抽象的判断,没有“判断”所需要依附的“细节”。于是,否定的被否定了,而肯定的却没有得到肯定。这便形成了整篇文章的内在裂痕。



    事实上,这种因为思想浅浮而产生的模糊、纷乱存在于她许多涉及到较复杂主题的篇章中。



    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思想与趣味是一种协作关系:思想为趣味展示事物的本质,趣味要求思想对那些它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探索。但同时它们又是各自独立的: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可能同时也是个趣味平庸的人,因为沿着平庸的趣味也可以达到事物的本质;一个趣味相对高雅的人也可能是一个思想浅浮的人,因为思想的深浅与一个人先天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后天的训练有关。



      李娟作品中的幼稚与单纯还来自另外一个方面:趣味平庸。所谓“趣味”指的是人通过情感所呈现出的对事物的肯定与否定。就作家而言,“趣味”主要取决于作家的禀性、所处的时代精神、具体的文化环境及包括读书在内的美育训练。



    那么,李娟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是深夜悄悄降落的雪花,是清晨无边雪原中的宁静,是哈萨克人憨厚的微笑,纯朴的道德,是人间温暖的亲情,还是她欲穷尽一生去追求的掐掐花?表面看来,人的追求对象可以分为“环境”与“自我”两部分;美存在于“环境”与“自我”中。美是个包含着主观与客观元素的概念。它既包含人的兴趣,也包含兴趣所指的实体。兴趣、实体及兴趣与实体的关系,这是美的三要素。因而,不妨把美归结为一点: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既有人的兴趣,又有人所认可的包括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环境,也有兴趣与环境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对于李娟那些讴歌自然与人生的篇章我们不能仅从自然之美、人生之美来理解,也不能仅从作者心灵美的角度来理解,而是应把追求与追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从二者的关系中来把握它们,也就是从作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的角度来把握作品的旨趣。这样,我们的理解才能达到相应的深度,作家展现给我们的景象才能变得有序,呈现出符合逻辑的精神脉络。



    我很喜欢她的一些描写大自然的篇章和段落。那些语言宛如神来之笔。我相信她在写这些话时她的手一定被某种神灵、某种自然之神抓着,那些充溢着灵性的景物不断通过她的手展现自己,展现那些为神所赐予并锤炼了千百年的美。于是,我们看到了崭新如初的雪原,就和作者当时看到的一模一样。它洁白无暇,娇柔而妩媚,喘息着,倾诉着。于是,我们看到了独属于阿尔泰所特有的绿,绿的草地、绿的松林,静默中透着这块土地所特有的浑厚与骄傲……这一切是那么细腻,那么传神,不觉间仿佛置身在其间,置身在雪地草木中间,作者的灵魂中间。对自然美的捕捉能力充分显示了李娟的才情,也显示了阿尔泰这块神赐之地的美好及它对她的慷慨。



    不过,在读着那些灵动、清新、活力四溢的语言的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到:在那些生机勃勃的景物中蕴含着的是一颗虽不乏才气但却平凡的心灵。正因为如此,那些语言优美的散文缺少一种“好作品”应有的分量。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出身贫寒、涉世不深、生活在牧区的普通的汉族姑娘。她在徘徊、彷徨,在迷雾般的生活中不安地寻找。她经常会沉浸在一种负面情绪中:孤独、恐惧、寂寞。对于一个生活在几乎与所谓的繁华世界隔绝、经济状况欠佳、对人生的了解极为有限的年轻姑娘来说这一切是很正常的。它们作为心灵的影子投射到了她的创作中。她笔下的“自然”因而变得不那么令人愉快。许多时候那些优美的景物似乎成了某种隐喻,隐喻着危机四伏、深不可测的现实。面对着无法把握的人生,她可以依靠的东西极为有限:自然之美以及民风淳朴的哈萨克社会。这些固然可以给她一些精神上的慰籍,但这对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不论她的要求是多么简单,她需要的是多么少。因而,这些负面情绪本质上是一颗单纯心灵对灰暗现实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当然,她后来的一些作品在基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沉闷、灰暗变得开朗、明亮了些。但对一个作家来说,能够轻易变化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有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比如人生的趣味,比如所追求的环境与人生或者说生活方式。对于一个一流的写作者来说这很难改变的东西正是他最本质的东西。它是一个作家优秀与平庸的最后分界线。



   《有关纳德亚一家》是李娟的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篇章,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旨趣。纳德亚是一个身材魁梧、面貌俊美的哈萨克男子。但同时他的生活却很糟:裤子破烂不堪,因为没有线而无法缝补,而且他家里有一大堆这样需要缝补的衣物。他们一家均相貌俊美,妈妈、姐姐、妹妹。但他们赖倚生活的土地只有一小块,收成甚至不够一家人吃饭。由于地少,他们大多数时候都闲着。纳德亚则每天无所事事地在“桥头”这个地方闲逛。但纳德亚一家过得很自然,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好。作者刻意描写了纳德亚家地周边的景物:围绕着地边的“蔷薇花开烂漫,这一大片的浅红浓黄在深蓝天空下尽情地热闹着。麦地旁的河流宽阔汹涌地奔流在深深的河谷底端,泛着宝石一般清澈的蓝。”多好的一处美景,多好的一种生活。人迹稀少恰好是一些稀世之美能够存在的基本条件,比如纳德亚一家朴素而纯净的生活,比如那些美丽的花朵。但李娟的叙述是忧郁的,她为纳德亚一家及那些寂寞而孤独中流逝着的美而忧郁。



    显然作者对“桥头”及纳德亚一家的感情是复杂的:既热爱又遗憾,既倦怠又留恋。这种复杂的感情其实正体现了作者心灵中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这种东西也体现在作者的其它篇章中。它就是她的旨趣或者说她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娟的作品中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崭新的东西。她只不过恢复了文学在表达上应有的张力。她的旨趣未必比她周围的那些哈萨克山民高明。正因为如此,远离繁华现实的她俨然也透着浓浓的俗气。这让我想到了《瓦尔登湖》一书,想到了它的作者梭罗。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思想家来到瓦尔登湖边的原始森林中,用简单的工具就地取材,筑屋耕地,通过实践来印证一种思想,一种“最高原则”,一种自食其力、与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宁静与孤独中对人类精神生活永不厌倦探索的生活方式。文章的后半部有一段关于冰中气泡的描写,梭罗写得很细,很传神,这让我想到了李娟对于雪花细致的描绘。但我会永远记住梭罗笔下的那些“冰中气泡”,而李娟的“雪花”我却很快就忘了。原因很简单,“冰中气泡”与“雪花”原本都是客观存在,但在被文字勾画之后,它们无一例外都成了作家心灵的写照。梭罗对气泡的描写中怀着一种激动而欢愉的心情,透过这心情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博大而浑厚的心灵。在整部作品中,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这颗心灵的存在,感受到它奇异的魅力。正是它使《瓦尔登湖》这部书从头至尾洋溢着一种清新而纯正的气息。也正是由于这颗心灵的存在,《瓦尔登湖》成了注重精神生活人们的一处圣湖,人类精神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我无意贬低李娟,而是要强调两点:一、用情感方式体现在作品中的旨趣是一部作品价值的根本所在;二、高品位旨趣的形成依赖于一个作家的禀性及他实际拥有的精神世界。梭罗是一位开一代风气的思想家,是大思想家爱默生的高徒;他的文化背景是西方文化;他置身在其中的具体的文化是张扬个性、追求自由、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的美国文化;他所爱读的是世界一流的文学与哲学著作;他有着喜欢沉思的禀性及热爱正义的品格。



    作品即人品。那些纯粹以自然景物或风土人情为对象的写作展示了李娟有关“自我”的高度,而有关道德的创作则使我们看到了这种“自我”的广度。遗憾的是,由于“自我”高度的不够 ,她的“自我”虽呈现出了某种广阔的迹象,但总体价值并不大。正因为如此,她所表现的本质上不过是一个平庸社会中的一些平庸的生命景象而已。                        



    李娟写了不少与道德有关的散文。这说明她与那些一味追求空灵与深沉的写作者有着根本的不同。《一辆粉红色的大车》堪称这种作品中的代表作。它写了一群可爱的人。这群人主要由哈萨克人组成。他们一点也不排斥其他民族。一车人友爱互助,其乐融融,宛如一个由血缘纽带连接而成的大家庭。两位与李娟素不相识的哈萨克老夫妇握着她的手为她取暖;李娟完全是因为喜爱而抱起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哈萨克小孩,小孩也满心欢喜地投入到她的怀抱中……作者对手握方向盘的胖司机予以了着力描写:他是车上最有“权利”的人,但却丝毫也不“滥用权利”,相反,他乐于助人,任劳任怨,事无巨细,全部热心周到地为他人服务。他的车破烂不堪,但在荒凉而寒冷的雪原上却是个充溢着欢乐与温馨的地方。在作者笔下,这个粉红色的大车俨然是个大同社会的缩影。在那里,心灵与心灵可以相互获取温度。不过,看着那一幕幕温暖的景象我却有着与李娟不同的感受。大同社会是所有作家及文明的理想,但关键要看怎样来实现它。我觉得李娟的叙述中存在着虚弱的东西。这到不是说她撒了慌。不错,哈萨克人是个有着普世情怀的民族,但普世情怀只有与达到一定高度的“自我”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出高层次的道德。难道不是吗?他们的道德能解决我们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吗?比如贫穷的问题,一些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一些人看不起病的问题,腐败的问题……《粉红色的大车》只是呈现了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就那位司机而言,他愿意做并能够做的不过是这样一些事情:给别人捎上几斤菜、一个羊腿或几个口信,把胡闹的酒鬼赶下车……仅此而已。他能做的就是这些。他道德的价值全部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他的所为不是善举,我要说的是:在人类文明已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道德不能老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而是应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在任何社会中,现实与理想都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但两者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很难想象一个低层次的理想会带动出一个高度文明的现实。文学是一个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理应向当代所公认的道德的最高水准靠拢。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李娟在文章中所推崇的道德的价值并不大。它能给心灵带来暂短的安宁,但却不能给予人长久的愉悦。任何道德的意义都是双重的,既有正面意义,又有负面意义,关键是要看它正负面意义的大小,权衡利弊,趋利避害。由于正面意义的存在,某些低廉道德的负面价值往往难以引起人们必要的警惕,一方面它直接或间接地伤害着他人与社会,一方面它麻痹着心灵,使人们满足于种种虚假的景象,从而妨碍心智的提升。就这样,李娟无意中成了廉价道德的推销者。



     这一点在《一个普通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写了一个被遗忘的名字找到了其主人的故事。商店主人,也就是李娟和她母亲给一名哈萨克牧民赊了一笔价值八十多元钱的货品,后来大家都把这事忘了。最后赊帐本中只有一个没有被划去的名字。由于事隔已久,她们无法想起这个人是谁。后来,她们向一位牧民打听是否认识这个人,并让他看赊帐者的签字,没想到被问者恰巧就是那位赊帐的人。他也把这事彻底忘了,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有过这回事。但他认出了自己的笔迹,并立刻就承认了下来。这是个诚实人的故事。在有些人看来也是个傻瓜的故事。他放弃了一个顺理成章白白占取别人便宜的机会。他不是领导,也不是大知识分子,只不过是个每天与牛羊打交道的牧人。他即使做了再丑恶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在我们这个到处都在追杀债务人的现实中,他的行为的确让人震惊。但震惊归震惊,放眼世界,这其实是个很普通的道德。我们不得不说,他做得对。他做了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他很普通,不过是现实的丑恶使他显得高大而已。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应过高地评价这种道德,不然,无形中就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同时还会抬高种种侏儒、怪物的身价,使种种不合理、不正当的事物自以为“合理”,自诩“正当”,也使一些伪君子轻易地即将自己包装起来,自欺欺人、招摇撞骗。



    文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在给予人愉悦与知识的同时,还能给予人心灵的高度与广度。因而文学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技巧”、“能力”或“气质”。对作家而言,“技巧”、“能力”、“气质”非常重要,但它们永远都是非本质的元素;它们服务或产生于心灵的国王--心灵中最为隐蔽而固执的渴望。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这最为隐蔽而固执的渴望将以其在诸多渴望中所占据的绝对优势决定一个作家的层次,并决定其作品的最终价值。因而,作家在关心自己表达能力的同时,理应更加关心自己的心灵,关心它的健康与质地,关心它赖倚存在的文化环境。

  

文章评论